资源简介 成为“人气王”——小学生人际交往主题心理班会分享教学理念塞尔曼认为五、六年级处于儿童友谊发展阶段的第四阶段:亲密共享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逐渐发展出了朋友的概念,知道朋友之间可以相互分享,共同活动,认为同伴交往之间需要相互信任,真诚对待,会重视长时间发展出来的友谊。在同伴的选择上,五六年级的学生有自己的交友原则,开始看重同伴本身的品质和特点。这个阶段的友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且在12岁时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但是这个阶段的友谊也仍然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和独占性。通过这节心理班会课,提升学生同伴交往的能力,学习“人气王”的优秀品质,使班集体里处处有关心、有温暖。活动目标1.通过“五块一毛”热身活动,活跃课堂氛围,拉近师生距离,体会希望被他人接纳的感受,引出本课主题。2.通过成长故事“小兰的烦恼”,代入故事人物,从不同角度,思考主人公不受欢迎的原因,寻找成为“人气王”的方法。3.通过“心理小剧场”活动中的不同情境,练习面对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将方法落到实处。4.通过“我心中的‘人气王’”和“调查问卷”活动,反思自己在同伴交往中的不足,以及找到“人气王”受欢迎的原因,加深学生印象。教学重难点1.通过“五块一毛”热身活动,活跃课堂氛围,拉近师生距离,体会希望被他人接纳的感受,引出本课主题。2.通过成长故事“小兰的烦恼”,代入故事人物,从不同角度,思考主人公不受欢迎的原因,寻找成为“人气王”的方法。教学过程01.暖身活动:“五毛一块”游戏建议指导语:同学们,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吧,这个游戏叫做“五毛一块”。1.介绍游戏规则:全体起立,每小组为一个单位,男生代表五毛,女生代表一块,音乐响起围着桌椅转圈。老师任意说出一个数字,同学们要按照数字组成同样钱数的小组。请同学说说自己迅速找到小组时的感受,以及没有找到小组的感受。2.引出课程主题——《成为“人气王”》。3.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这个小游戏我们体验到了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想要被接纳,每个人都想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当没有找到小组,独自一个人的时候,会感到孤单、难受。因此,同学们要主动邀请和接纳那些找不到“家”的同学哦。预计用时:5分钟02.主题活动一:小兰的烦恼建议指导语:小兰在学校遇到了一些烦恼,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帮帮她吧。1.播放“小兰的烦恼”音频视频。2.思考:(1)为什么大家都不把票投给小兰呢?(2)如果小兰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得到同学们的喜爱,成为“人气王”应该怎么做呢?3.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整理成为“成为人气王”的方法,比如:乐观开朗、积极向上、诚实礼貌、懂分享、宽容待人、乐于助人、有集体荣誉感、会合作等。4.教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分享,我们可以发现想要成为“人气王”需要拥有乐观开朗、积极向上、诚实礼貌、懂分享、宽容待人、乐于助人、有集体荣誉感、会合作等品质。预计用时:10分钟03.主题活动二:心理小剧场建议指导语:同学们,在我们呢的班级中出现了下面几种情况,作为“人气王”会怎么做呢?1.出示三种情境(1)全班跳大绳练习时,你们组的一位成员跳的时候总是断开,还经常被绳子抽到。(2)班级出门站队时,有同学因收拾东西较慢,还没有出班级。(3)别人用过的纸团,不小心掉到你桌子下面。2.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每两个组一个情境)。3.教师做错误示范,学生指正,询问角色感受,做正确示范(第一组示范,第二组再整理示范)。4.教师小结:“人气王”的特质不只是挂在嘴上说一说,而是真正能够做到。预计用时:15分钟04.主题活动三:谁是“人气王”建议指导语:同学们,找到班中你心中的“人气王”,将Ta的名字写在学习单上,写完后,将人气徽章送给你心中的“人气王”,贴到Ta的学习单上。1.寻找“人气王”,送出人气徽章建议指导语:同学们,找到班中你心中的“人气王”,将Ta的名字写在学习单上,写完后,将人气徽章送给你心中的“人气王”,贴到Ta的学习单上。2.“人气王”上台发表感想。3.选择给“人气王”投票的同学,发表自己投票原因。4.教师小结:所以,“人气王”的特质不只是挂在嘴上说一说,而是真正能够做到。预计用时:15分钟05.总结与分享建议指导语:同学们,相信大家这节课都收获了很多,也获得了成为“人气王”的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来分享这节课你的收获和体会。1.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2.教师小结:大家这节课都收获颇丰。我们都想成为“人气王”,在班级中交到更多的朋友,这不仅需要了解应具有的优秀品质更要真正的做到。经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已经成为“人气王”的同学以及即将成为“人气王”的同学都收获了技能也收获了友情,相信大家一定会交到更多的朋友。预计用时:4分钟06.课后延伸完成调查问卷,如果此项内容自己做到了,就在括号内打“√”,没有做到的则打“×”,在今后的日子里如果能够将自己没有做到的选项都做到,就把“×”改成“√”,直到所有的题都打上“√”,可以去找老师兑换奖状。班会创新点本节心理健康教育班会课,我结合了高段学生的特点,通过热身活动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活跃气氛,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同伴交往的重要性。我通过班中学生最近的真实烦恼进行故事创作,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同伴交往中的不足,以及找到“人气王”的特质。“心理小剧场”更是以班中真实出现过的场景为例,充分给予学生的表演空间,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提升同伴交往能力,将成为“人气王”的方法落到实处。最后通过选出“你心中的人气王”活动,加深学生思考,体会同伴交往带给自己的积极体验。课后的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将这一节课的成果延伸到课下,促使学生在长时间的观察中继续完善自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