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自我赋能主题心理高中班会设计分享设计背景本节班会课的诞生源于一次我对班级学生填写个人信息档案行为的观察,调查的前部分内容主要围绕姓名、性别、年龄等人口学信息展开,学生答得飞快;后面的内容涉及性格特点及个人偏好,如最喜欢的颜色、菜品,最擅长的事,最喜欢的工作等等,学生明显放慢了速度。这让我深切地感受到学生们可能还不太了解自己。升入高二年级后,很多学生面对难度突升的学习内容,出现了自我怀疑。远大的理想、繁重的学业、家长的压力,常常让学生们感到疲惫不堪,挫折感爆棚。这一点在我开展的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调查中亦得到印证。结合工作经验及学情分析,我设计并实施了这一主题的心理班会课,希望借助自我分析、伙伴互评等活动引导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展开积极关注,通过看待问题角度的选择和观念的转变帮助学生感受积极的自我,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达到自我激励的目的。设计理念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本班会课在设计的时候以学生活动为主导,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自主思考的意识,注重以生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优秀,找寻自我的优秀,树立自己的信心。并利用榜样作用,激发学生奋勇前行。教学过程按照“自我认识—他人肯定—树立自信—勇于前行”四个步骤设计。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与挫折,把困难与挫折赋予积极的意义。3.能力目标:让学生学会树立自信的方法,寻找积极的角度,实现自己的目标与价值。教学重难点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与挫折,把困难与挫折赋予积极的意义。活动过程01寻人启事活动内容:课前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外形特点、性格特征、爱好特长等,写出一则别具特色的寻人启事(但不能出现自己的名字),并放到准备好的信箱中,打乱顺序。活动开始后,老师随机抽取“寻人启事”,让学生猜对应的同学是谁。设计意图:通过此活动,让学生觉察自我的认知是否与他人对自我的评价一致。打开学生重新自我评价的大门。02我最欣赏的你活动内容:以组为单位,让每位学生在事先备好的彩色苹果纸上真诚的写出同组其他同学的一条优点或最欣赏的品质(不可随意开玩笑),贴在该同学的信心树上。而后小组内短暂交流,推选代表在班级中分享大家对他的喜欢和欣赏。设计意图:通过信心树不断结出果实的过程,让同学能对自己更加肯定,通过分享过程,增进自信心的培养。03猜猜他是谁活动内容:指定班级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同学作为模仿对象。选出班级中的三位演员进行观察模仿。模仿对象会结合学生的意愿,考虑选取自信与不自信矛盾心理比较突出的孩子。设计意图:通过角色短剧,让同学感受到心理矛盾的现状,加强同学的思考。肯定被模仿学生自信成功的一面,强化学生对自信的认可,同时让学生肯定自信的力量。04了解那些经历活动内容:呈现以下信息(1)身上带着细链子的大象;(2)林肯以及周杰伦的人生经历。小组内就信息内容展开讨论,谈谈自己所受的启发,推选代表进行班级分享。设计意图:通过两个角度的实例,加强自信与不自信的对比。通过他人的经验、榜样的力量,给学生加油鼓劲。05你就是你,最绚烂的花火活动内容:将提前准备好的空白奖状发给每位学生,由学生自己填写内容,给自己颁奖。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肯定自己,增强自信。最后以两个思考作为活动的延伸。思考1:拟定五句激励自已的话语,用第一人称“我”开头。思考2:结合自己的实际,绘出自己生命的蓝图,说明自己怎样去达到目标。课后反思本节课的设计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更多的接纳和欣赏。在学生们的学习过程中会把成绩不好归因到自己的能力不足,这样的归因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降低他们的对成功地渴望,甚至放弃追求。本节课的设计驱动所有同学去自主思考,强化放大他们的积极感受,引导他们对任何事都去赋予积极的意义,改变消极的想法和处理方式,让学生去寻找自己身上的力量之源。听一堂好课,如听一首好曲,于境高远处叹意犹未尽。本节课以活动为核心,紧紧围绕“自信”主题,重在使学生发现自我、了解自我、肯定自我。课程设计始于自我评价,终于自我赋能,在“寻人启事”环节中找到认知自我的不足,在同伴互评中找到自己眼中和别人眼中的“我”,借用典型事例,明确“努力+实力+机遇=成功”的道理,让学生相信自己的优点。孩子们,看,你发光的样子,真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