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浮山后片区五年级(下)期中科学试卷
1.当人的头部受到撞击后容易造成失忆,失忆一般是因为( )受到了损伤。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2.分布于全身,起传递信息作用的是( )
A.脑 B.脊髓 C.神经
3.人体控制身体抬起手臂时,信号从指挥中心传递给手臂的过程是( )
A.脑→神经→脊髓→肌肉运动(抬起手臂)
B.脑→脊髓→神经→肌肉运动(抬起手臂)
C.脊髓→脑→神经→肌肉运动(抬起手臂)
4.视觉是由( )产生的。
A.眼睛 B.脑
C.眼睛和脑等共同作用
5.心脏的肌肉收缩,血液( )心脏。
A.流出 B.流回
C.先流出后流回
6.空气能流动,在地球的近地面到处都有空气,( )都需要空气。
A.人和动物 B.植物
C.人和动植物
7.我们常常往鱼缸里不断地充入空气,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水中的( )
A.营养 B.二氧化碳 C.氧气
8.___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它能支持燃烧。( )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9.纸锅可以烧水,纸没有被点燃是因为( )
A.纸不是可燃物
B.缺少空气
C.温度没有达到纸的燃点
10.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是( )
A.氧气、可燃物和达到可燃物的燃点
B.温度、二氧化碳和可燃物
C.空气、达到可燃物的燃点和可燃物
11.炒菜时,不小心使锅内的油着火了,应采取的最有效的灭火方法是( )
A.用泡沫灭火器 B.往油锅内倒水降温
C.立即盖上锅盖
12.为净化空气,保护空气免受污染,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焚烧垃圾 B.植树造林 C.种花种草
13.能将氧气、二氧化碳、空气这3瓶气体区分出来的方法是( )
A.加入澄清的石灰水
B.用燃烧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C.闻一闻
14.遇到火灾有浓烟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是( )
A.从楼梯跑下去
B.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尽快从窗户跳出
15.桌子上有一个空烧杯,烧杯内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空气 D.没有任何物质
16.下列( )不是氮气的性质。
A.有毒 B.无色无味
C.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
17.我国地域辽阔,风景优美,整体地势西高东低。小明一家准备去西藏自驾游,空气稀薄,容易出现“高原反应”( )含量较低导致的,可携带补充装备。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18.下列不属于银河的特点的是( )
A.一条淡淡的光带 B.好像一条大河
C.好像一只雄鹰
19.晴朗无月的夜晚,满天繁星,多数是( )
A.卫星 B.恒星 C.行星 D.星云
20.下列不能改变电磁铁的磁极的是( )
A.改变电流的方向 B.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
C.增加线圈的圈数
21.夏季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 )
A.南 B.东 C.西
22.没有指南针又没有其他辨认方法时,我们可以利用( )辨认方向。
A.牛郎星 B.织女星 C.北极星
23.在( )上绕线圈可以制成电磁铁。
A.木棍 B.铁钉 C.塑料棒
24.夏季星空中非常显眼的星座是( )
A.天蝎座. B.大熊座 C.小熊座 D.武仙座
25.星图上的方位是( )
A.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B.上南下北左西右东
C.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D.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26.下列不属于春季星空中的星座是( )
A.大熊座 B.狮子座 C.天蝎座
27.在观察星空时,我们常用几颗相邻的亮星组成的形状来辨识星座,如图形状中( )
A. B.
C.
28.如果电磁铁的线圈圈数有以下几种,那么( )的磁力最大。
A.50圈 B.150圈 C.100圈
29.织女星属于( )星座。
A.天蝎座 B.天鹰座 C.天琴座
30.正常情况下,星等小于( )的星
A.6 B.5 C.4
31.请将你知道的氮气及二氧化碳的用途分别正确的连一连。
医疗手术
氮气的用途 灭火
气体肥料
制氮肥
二氧化碳的用途 汽水原料
二.判一判
32.人大脑的表面是十分平坦的。 (判断对错)
33.上网可以使大脑变得更灵敏,因此我们应该经常长时间上网。 (判断对错)
34.神经系统的作用是接收信息、传递信息和处理信息。 (判断对错)
35.休息时,正常人的心跳次数在125次左右。 (判断对错)
36.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判断对错)
二.解答题
37.心脏能够有规律地跳动是一个健康生命的重要标志。五年级的小红分别用不同方法测量了自己在静坐状态下每分钟的心跳次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1)小红首先用听诊器来测量自己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在测量时她应该把听诊器放在自己身体的 。
A.胸部左侧
B.胸部右侧
C.胸部中间
(2)请分别写出心脏的4个腔室。
(3)已知小红用听诊器测得自己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是85次,现在她采用如图2所示的方法测量脉搏频率,那么她测出的自己每分钟的脉搏次数可能是 次。
A.40
B.85
C.140
(4)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心跳 。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5)小红参加完400米比赛后,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可能会达到 。
A.78次
B.125次
C.83次
38.(2分)某科学小组为了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将现有线圈匝数为10和20的电磁铁,先后接入同一个电路中,数据记录如表。
线圈匝数(匝) 10 20
实验组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串联电池的节数(节) 1 2 3 1 2 3
吸引曲别针的数量(枚) 2 5 8 4 10 16
(1)在实验中,该小组同学是通过观察 的多少来判断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的。
(2)对比实验①②③,改变的条件是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
(3)通过对比实验①和④、②和⑤、③和⑥,我们发现: 相同时, 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
(4)电磁铁是将 能转化为 能。
39.为了研究空气的成分,某科学小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名称:研究空气的成分。
实验材料:蜡烛、玻璃片、水槽、集气瓶、清水等。
实验方法:
①把一支蜡烛粘在玻璃片上,再把它放在水槽中。
②向水槽中加入不没过蜡烛的清水,点燃蜡烛。
③用一只集气瓶将蜡烛扣上。
实验分析:
(1)扣上集气瓶,一段时间后,燃烧的蜡烛才会 ,这说明 。
(2)蜡烛熄灭后,集气瓶中的水位会 。原因是蜡烛燃烧消耗完集气瓶内的 ,使集气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水槽中的水便进入瓶内。蜡烛熄灭后,集气瓶中气体的成分与原来 。(选填“一样”或“不一样”)
(3)迅速翻转集气瓶,将燃烧的木条插入集气瓶,发现燃烧的木条熄灭了 。
(4)综合以上现象,关于空气的成分,我们能够得出结论是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浮山后片区五年级(下)期中科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当人的头部受到撞击后容易造成失忆,失忆一般是因为( )受到了损伤。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分析】脑连着身心每个部位,尤其与心交、与肾交、与气通,不用脑不行,用脑过度也不行,所以我们提倡的是科学用脑,要掌握用脑的诀窍,保护脑健康。
【解答】脑由大脑、小脑,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大脑的后下方、准确。大脑将感觉器官收集到的信息如视觉,触觉,味觉,痛觉等通过神经传去大脑并加以整合,并将有用信息以记忆方式储存。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呼吸。当人的头部受到撞击后容易造成失忆。
故选:A。
【点评】掌握大脑的功能,根据所学的知识点作答即可。
2.分布于全身,起传递信息作用的是( )
A.脑 B.脊髓 C.神经
【分析】神经分布于人的全身,从脑部发出的脑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头部和内脏,从脊椎发出的脊神经,主要分布于躯干、四肢。神经是“电话线”,能把人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脑。
【解答】神经分布于人的全身,神经是“电话线”。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是由脑和脊髓发出的遍布全身的神经。它是连接中枢神经和身体各个部分的“联络员”负责收集身体受到的环境刺激的信息并将其传递给脑,再将脑,使其做出相应的反应。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神经的作用,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3.人体控制身体抬起手臂时,信号从指挥中心传递给手臂的过程是( )
A.脑→神经→脊髓→肌肉运动(抬起手臂)
B.脑→脊髓→神经→肌肉运动(抬起手臂)
C.脊髓→脑→神经→肌肉运动(抬起手臂)
【分析】人体的感觉器官能够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并对其做出反应,可以使我们积极应对环境变化,趋向有利的刺激避开有害的刺激,保护自己、避免伤害,是我们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保障。人接受信号并作出反应的的过程是接受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作出反应。
【解答】人的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脑的人体的“司令部”,处理信息。神经就像电话线。人接受信号并作出反应的过程是接受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作出反应,信号从指挥中心传递给手臂的过程是脑→脊髓→神经→肌肉运动(抬起手臂)。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人体对环境刺激的反应方式和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4.视觉是由( )产生的。
A.眼睛 B.脑
C.眼睛和脑等共同作用
【分析】视觉是由眼接收外界光刺激,通过视神经、大脑中的视觉中枢的共同活动来完成的。
【解答】视觉是由眼接收外界光刺激,通过视神经。外界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瞳孔进入眼球,形成物体的像,产生神经冲动,在那里进行分析和整理。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该题难度不大,只要正确记忆相关知识就不难回答该题。
5.心脏的肌肉收缩,血液( )心脏。
A.流出 B.流回
C.先流出后流回
【分析】心脏在不停地跳动,心脏工作量很大,但在两次跳动间隙会有短暂的休息,所以它不会疲劳,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解答】心脏总是在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心脏的肌肉收缩时。流出心脏,血液从静脉血管。心脏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故A选项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心脏的工作,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6.空气能流动,在地球的近地面到处都有空气,( )都需要空气。
A.人和动物 B.植物
C.人和动植物
【分析】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
【解答】空气能流动,在地球的近地面到处都有空气。
故选:C。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空气与生命的关系。
7.我们常常往鱼缸里不断地充入空气,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水中的( )
A.营养 B.二氧化碳 C.氧气
【分析】鱼生活在水里,靠鳃过滤水中溶解氧气完成呼吸。
【解答】金鱼缸里往往会通一根皮管,通过一个装置不断往水里吹气泡。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通过皮管往水里充气的目的。
8.___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它能支持燃烧。( )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分析】空气是一种混合物,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组成的,其中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其他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其他气体。
【解答】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其他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此外、水蒸气等其他气体。
故选:C。
【点评】了解空气的成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纸锅可以烧水,纸没有被点燃是因为( )
A.纸不是可燃物
B.缺少空气
C.温度没有达到纸的燃点
【分析】某种物质着火燃烧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作这种物质的燃点。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达到可燃物的燃点。
【解答】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达到可燃物的燃点,纸没有被点燃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纸的燃点。
故选:C。
【点评】了解物体燃烧的条件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是( )
A.氧气、可燃物和达到可燃物的燃点
B.温度、二氧化碳和可燃物
C.空气、达到可燃物的燃点和可燃物
【分析】燃烧需要可燃物、一定的温度、空气(氧气)三个条件。只有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燃烧才会发生。
【解答】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还原反应,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只有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燃烧才会发生。
故选:A。
【点评】结合燃烧的条件解答。
11.炒菜时,不小心使锅内的油着火了,应采取的最有效的灭火方法是( )
A.用泡沫灭火器 B.往油锅内倒水降温
C.立即盖上锅盖
【分析】某种物质着火燃烧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作这种物质的燃点。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达到可燃物的燃点。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降温到该物质的燃点以下,都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解答】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都能达到灭火的目的,油锅不小心起火了,关闭煤气火焰或将锅移离火源,又可以降低温度,是最有效的灭火方法,油比水轻且不溶于水,向锅内倒水反而扩大着火面;用泡沫灭火器灭火有效但不方便,不是最有效的灭火方法。
故选:C。
【点评】了解灭火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为净化空气,保护空气免受污染,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焚烧垃圾 B.植树造林 C.种花种草
【分析】为净化空气,保护空气免受污染,要植树造林,种花种草,绿化环境。
【解答】为净化空气,保护空气免受污染。焚烧垃圾会产生废气。
故选:A。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空气受污染的行为以及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13.能将氧气、二氧化碳、空气这3瓶气体区分出来的方法是( )
A.加入澄清的石灰水
B.用燃烧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C.闻一闻
【分析】氧气、二氧化碳、空气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氧气支持燃烧,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解答】根据对氧气、二氧化碳,氧气、空气均为无色;用燃烧着的木条伸入瓶中:能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木条燃烧状况没有变化的是空气。
故选:B。
【点评】结合对氧气、空气、二氧化碳气体的认识解答。
14.遇到火灾有浓烟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是( )
A.从楼梯跑下去
B.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尽快从窗户跳出
【分析】遇到意外情况,不要慌乱,可根据情况进行自救或求救:室内着火时打开门窗能增加氧气,加剧燃烧,处于烟雾较浓的火场时,用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烟雾进入呼吸道,山林中遇到火灾,不能顺风跑。
【解答】A、遇到火灾有浓烟时,浓烟会进入呼吸道,选项观点错误。
B、当有浓烟时,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防止烟雾进入呼吸道。
C、遇到火灾有浓烟时,高度较高容易受伤。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火灾自救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15.桌子上有一个空烧杯,烧杯内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空气 D.没有任何物质
【分析】空气无处不在,具有流动性,能够占据一定的空间。
【解答】我们生活的周围充满了空气,空气能够占据一定的空间,放在桌子上的空杯装满了空气。
故选:C。
【点评】结合空气的性质解答。
16.下列( )不是氮气的性质。
A.有毒 B.无色无味
C.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
【分析】在通常状况下,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在常温不与氧气反应。
【解答】A.氮气是空气主要成分之一,氮气没有毒;
B.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在空气中体积占比大约是78%;
C.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在常温不与氧气反应。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氮气的性质,正确理解掌握空气的性质特征,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17.我国地域辽阔,风景优美,整体地势西高东低。小明一家准备去西藏自驾游,空气稀薄,容易出现“高原反应”( )含量较低导致的,可携带补充装备。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分析】氧气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21%,生物的呼吸离不开氧气,氧气还能助燃,用途广泛。
【解答】西藏地区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等“高原反应”,应该携带补充装备。
故选:C。
【点评】结合对空气成分及作用的认识解答。
18.下列不属于银河的特点的是( )
A.一条淡淡的光带 B.好像一条大河
C.好像一只雄鹰
【分析】夏季的夜空,我们看到的一条长长的白色光带横跨天空,就是银河系。
【解答】从宇宙中看银河系,像一个不断旋转的大铁饼,是穿过夜空的一条满是星星的带子,像一只织布的梭子,好像一条大河。故C错误。
故选:C。
【点评】结合对银河的认识解答。
19.晴朗无月的夜晚,满天繁星,多数是( )
A.卫星 B.恒星 C.行星 D.星云
【分析】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棒旋星系,包括1000~40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以及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
【解答】几乎所有发光的星都是恒星,所以晴朗无月的夜晚,多数是恒星。
故选:B。
【点评】审清题意,把握银河系等知识,结合问题要求分析总结。
20.下列不能改变电磁铁的磁极的是( )
A.改变电流的方向 B.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
C.增加线圈的圈数
【分析】电磁铁有南北极。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和线圈缠绕方向有关,当电池正负极接法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当电磁铁的线圈缠绕方向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
【解答】根据电磁铁南北极的认识,改变电流的方向,增加线圈的圈数会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电磁铁南北极的因素。
21.夏季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 )
A.南 B.东 C.西
【分析】大熊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大熊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
【解答】季节不同,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也不尽相同,我国古代人民就根据它的位置变化来确定季节:“斗柄东指;斗柄南指;斗柄西指;斗柄北指。”所以夏季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南。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北斗七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答即可。
22.没有指南针又没有其他辨认方法时,我们可以利用( )辨认方向。
A.牛郎星 B.织女星 C.北极星
【分析】北斗七星是星座的一部分北极星是星座中最亮的星,北极星在小熊座的上。北极星的位置比较稳定,只要是晴天黑夜可以用辨认方向。
【解答】在黑夜里可以利用北极星来辨别方向,晚上北极星出现在北方天空,差不多正对着地轴。
故选:C。
【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利用北极星辨认方向,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所学,选出正确答案。
23.在( )上绕线圈可以制成电磁铁。
A.木棍 B.铁钉 C.塑料棒
【分析】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电磁铁的两极与线圈的缠绕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性弱;圈数多,磁性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性弱;电池多,则磁性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还与导线的粗细、铁芯的粗细等因素有一定关系。根据电磁铁的特征解答即可。
【解答】电磁铁是由线圈和铁芯构成的,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故在铁芯上绕线圈可以制成电磁铁。
故选:B。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电磁铁的结构特征。
24.夏季星空中非常显眼的星座是( )
A.天蝎座. B.大熊座 C.小熊座 D.武仙座
【分析】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空,把星空分成许多区域,这些区域被称为星座,全天共 88 个星座。星座实际上是几颗彼此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的排列图象。
【解答】天蝎座是夏季南天最显眼的星座。在它的心脏位置有一颗红色亮星,又叫大火星。
故选:A。
【点评】掌握星等等知识,是解决这类题目解答的关键所在。
25.星图上的方位是( )
A.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B.上南下北左西右东
C.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D.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分析】在利用活动星图观察星空时,方位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解答】我们平时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左东右西,而星图是仰视的。
故选:A。
【点评】结合对星图方位判断的认识解答。
26.下列不属于春季星空中的星座是( )
A.大熊座 B.狮子座 C.天蝎座
【分析】人们把看起来相互之间距离保持不变的星星分成一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并以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命名,人们把这些区域称为星座。
【解答】随季节的变换,在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性星座。春季星空的主要星座有:大熊座、狮子座等。
故选:C。
【点评】结合对不同季节代表性星座的认识解答。
27.在观察星空时,我们常用几颗相邻的亮星组成的形状来辨识星座,如图形状中( )
A. B.
C.
【分析】经过长期观察,人们发现恒星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为了更好地观察和研究星空,人们把星空划分成很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天空中每一颗恒星都属于某一特定星座。
【解答】春季的夜晚,面向北仰望天空,这就是北斗七星,在“大熊”的臀部和尾部。在观察星空时,下列形状中;A是仙后座。
故选:C。
【点评】了解星座的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8.如果电磁铁的线圈圈数有以下几种,那么( )的磁力最大。
A.50圈 B.150圈 C.100圈
【分析】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性弱;圈数多,磁性强。
【解答】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性弱,磁性强,100圈和150圈三种。
故选:B。
【点评】结合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关系解答。
29.织女星属于( )星座。
A.天蝎座 B.天鹰座 C.天琴座
【分析】星座是指占星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天上一群群的恒星组合。自从古代以来,人类便把三五成群的恒星与他们神话中的人物或器具联系起来,称之为“星座”。
【解答】夏季是观察星座的好季节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其中有三颗亮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织女星和牛郎星、天琴座。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星座,属于基础性的知识点,结合教材熟练记忆即可。
30.正常情况下,星等小于( )的星
A.6 B.5 C.4
【分析】“星等”是天文学上对星星明暗程度的一种表示方法,记为m。
【解答】天文学上规定,星的明暗一律用星等来表示,星星就越亮,星星就越暗 下,星等小于6的星人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
故选:A。
【点评】结合对星等的认识解答。
31.请将你知道的氮气及二氧化碳的用途分别正确的连一连。
医疗手术
氮气的用途 灭火
气体肥料
制氮肥
二氧化碳的用途 汽水原料
【分析】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一部分气体支持燃烧,另一部分气体不支持燃烧。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21%;剩下的主要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解答】通常情况下,氮气是一种没有颜色、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做气体肥料;通常情况下、无味的气体,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制作碳酸饮料等。
故答案为:
【点评】了解氮气和二氧化碳的用途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二.判一判
32.人大脑的表面是十分平坦的。 × (判断对错)
【分析】大脑包括端脑和间脑,端脑包括左右大脑半球。端脑是脊椎动物脑的高级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由左右两半球组成,是人类脑的最大部分,是控制运动、产生感觉及实现高级脑功能的高级神经中枢。
【解答】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大脑的表面有很多皱褶。
故答案为:×。
【点评】结合大脑的功能解答。
33.上网可以使大脑变得更灵敏,因此我们应该经常长时间上网。 × (判断对错)
【分析】脑连着身心每个部位,尤其与心交、与肾交、与气通,不用脑不行,用脑过度也不行,所以我们提倡的是科学用脑,要掌握用脑的诀窍,保护脑健康。
【解答】大脑是我们身体的操作中心,控制着我们的思想,人脑也需要休息、学习后大脑会疲劳。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保护脑健康,然后依据课本内容判断即可。
34.神经系统的作用是接收信息、传递信息和处理信息。 √ (判断对错)
【分析】神经系统是机体内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起主导作用的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组成,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
【解答】人的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我们身体中被称为“总指挥”的是脑,起传递信息作用的是神经,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负责把信号从身体的各个器官传递到神经中枢,负责处理信息。因此、传递信息和处理信息。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神经系统的作用等知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所在。
35.休息时,正常人的心跳次数在125次左右。 × (判断对错)
【分析】人在不同状态下,心跳和呼吸次数都会不同。在休息平静的状态下,心跳和呼吸次数会比运动时低。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在正常休息的状态下,题目的125次超过了正常范围了。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知道正常人在休息时的心跳次数。
36.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 (判断对错)
【分析】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干燥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的21%氮气占78%其它如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约占1%。
【解答】根据空气的成分可知,主要由氮气、二氧化碳,是混合物。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空气的组成。
二.解答题
37.心脏能够有规律地跳动是一个健康生命的重要标志。五年级的小红分别用不同方法测量了自己在静坐状态下每分钟的心跳次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1)小红首先用听诊器来测量自己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在测量时她应该把听诊器放在自己身体的 A 。
A.胸部左侧
B.胸部右侧
C.胸部中间
(2)请分别写出心脏的4个腔室。
(3)已知小红用听诊器测得自己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是85次,现在她采用如图2所示的方法测量脉搏频率,那么她测出的自己每分钟的脉搏次数可能是 B 次。
A.40
B.85
C.140
(4)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心跳 A 。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5)小红参加完400米比赛后,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可能会达到 B 。
A.78次
B.125次
C.83次
【分析】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的。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人体的呼吸器官由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需要氧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心脏是脊椎动物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
【解答】(1)人的心脏位于胸腔的偏左侧,因此,她应该把听诊器放在自己身体的胸部左侧。
(2)如下图所示,人的心脏分为左心房、右心房。
。
(3)已知小红用听诊器测得自己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是85次,现在她采用如下图所示的方法测量脉搏频率。这是因为人的心跳和脉搏快慢是一致的。
(4)心脏有节奏的收缩和舒张,其实就是心跳,我们就会感觉到心跳一次。
(5)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人又是通过血液传递氧。如果小红刚参加完400米比赛、呼吸次数会增加。
故答案为:(1)A。
(2)
。
(3)B。
(4)A。
(5)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呼吸器官、心脏的工作、运动与心跳、呼吸,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38.(2分)某科学小组为了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将现有线圈匝数为10和20的电磁铁,先后接入同一个电路中,数据记录如表。
线圈匝数(匝) 10 20
实验组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串联电池的节数(节) 1 2 3 1 2 3
吸引曲别针的数量(枚) 2 5 8 4 10 16
(1)在实验中,该小组同学是通过观察 曲别针 的多少来判断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的。
(2)对比实验①②③,改变的条件是 电池节数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同样条件下,串联电池的节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强 。
(3)通过对比实验①和④、②和⑤、③和⑥,我们发现: 电池节数 相同时, 线圈匝数 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
(4)电磁铁是将 电 能转化为 磁 能。
【分析】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电磁铁的两极与线圈的缠绕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性弱;圈数多,磁性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性弱;电池多,则磁性强。
【解答】(1)分析实验过程可知,在该实验中。
(2)根据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变量只能有一个。对比①、②,改变的条件是电池节数,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同样条件下,电磁铁的磁力越强。
(3)通过对比实验①和④、②和⑤,我们可以发现电池节数相同时,电磁铁的磁力越大。
(4)不同的能量形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电能可以转化成光能、动能。电磁铁是将电能转化为磁能的装置。
故答案为:(1)曲别针。
(2)电池节数;同样条件下,电磁铁的磁力越强。
(3)电池节数;线圈匝数越多。
(4)电;磁。
【点评】该题属于识记类题目,难度不大,电磁铁应用非常广泛,学生比较熟悉,容易解答该类题目。
39.为了研究空气的成分,某科学小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名称:研究空气的成分。
实验材料:蜡烛、玻璃片、水槽、集气瓶、清水等。
实验方法:
①把一支蜡烛粘在玻璃片上,再把它放在水槽中。
②向水槽中加入不没过蜡烛的清水,点燃蜡烛。
③用一只集气瓶将蜡烛扣上。
实验分析:
(1)扣上集气瓶,一段时间后,燃烧的蜡烛才会 熄灭 ,这说明 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支持燃烧,另一种不支持燃烧 。
(2)蜡烛熄灭后,集气瓶中的水位会 上升 。原因是蜡烛燃烧消耗完集气瓶内的 氧气 ,使集气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水槽中的水便进入瓶内。蜡烛熄灭后,集气瓶中气体的成分与原来 不一样 。(选填“一样”或“不一样”)
(3)迅速翻转集气瓶,将燃烧的木条插入集气瓶,发现燃烧的木条熄灭了 不支持燃烧 。
(4)综合以上现象,关于空气的成分,我们能够得出结论是 空气是由支持燃烧的气体和不支持燃烧的气体组成 。
【分析】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一部分气体支持燃烧,另一部分气体不支持燃烧。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剩下的主要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解答】(1)把一支蜡烛粘在玻璃片上,再把它放在水槽中,点燃蜡烛,一段时间后,这说明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另一种不支持燃烧。
(2)蜡烛熄灭后,集气瓶中的水位会上升,使集气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蜡烛熄灭后。
(3)燃烧的条件包括可燃物、一定的温度和氧气,将燃烧的木条插入集气瓶,这一现象说明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
(4)综合以上现象,关于空气的成分,一种支持燃烧。
故答案为:
(1)熄灭;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另一种不支持燃烧;
(2)上升;氧气;
(3)不支持燃烧;
(4)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支持燃烧。
【点评】结合对空气成分的认识解答。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4/5/15 9:28:07;用户:马文丽;邮箱:17854331063;学号:43301644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