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2-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2-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科学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昼夜交替现象
教科书 书 名:科学教材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通过昼夜交替模拟实验,知道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解释可以有多种。 2.科学思维:能根据昼夜交替现象,分析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条件。当遇到我们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会选择和研究对象具有相似特征的材料来做模拟实验。 3.探究实践:能根据昼夜交替现象有依据的猜测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并通过模拟实验对假设进行验证。 态度责任:对昼夜交替现象成因感兴趣,愿意和同学合作,能与同学分享观点,保持探究昼夜交替现象真正成因的热情。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对昼夜交替现象成因提出有依据的假设,用模拟实验验证。 教学难点: 思考并归纳出各种假设的本质区别是地球和太阳运动状态不同。
教学准备
手电筒、第 1 课的地球自转模型、学习单
教学过程
聚焦:揭示课题 [材料准备:同一地点的昼夜照片] 1.观察同一地方的白天与黑夜的图片,引出昼夜概念。 2.思考:昼夜这个现象是怎样发生的?让学生感受昼夜交替现象。 3.谈话:昼夜交替现象每天都在上演,是地球上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关于昼夜交替,你知道什么呢?唤醒学生关于昼夜交替的元认知:昼夜交替一次的时间是24小时,夏天时白昼长、黑夜短。冬天时,黑夜长,白昼短。 4.揭题:昼夜交替现象,遵循着一定的规律。那么,这有规律的昼夜交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设计意图】用“关于昼夜交替,你知道什么呢?”这个问题,挖掘学生的前概念,建立起本课与生活链接的桥梁,激发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兴趣。 二、探索 [材料准备:手电筒、自转模型、学习单] (一)提出假设 1.引导思考:你认为出现昼夜交替现象跟什么因素有关? 太阳照在地球上,能把地球的哪些部分照亮?如果地球是个透明的球体,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吗?太阳和地球都静止不动,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吗?这些都是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必要条件。 2.思考并猜测:地球和太阳怎样运动,才可能使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呢?请学生把对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假设用简单的的示意图记录下来。可以用小圆代表地球,大圆代表太阳,用箭头表示运行的方向。 3.请学生展示介绍。其他同学补充。 (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3)地球自转 (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也自转 …… 交流学生提出的假设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种假设,那么,你支持哪一种假设呢?你的理由是什么? 【设计意图】深度分析“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必要条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画想法让学生的想法可视化,促进交流环节,学生观点能与他人观点快速碰撞中,并产生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假设的动力。 (二)模拟实验,检验假设 猜测也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法,这些猜测都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吗?到底哪种是正确的呢?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这个实验,我们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和太阳,我们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我们会选择和研究对象具有相似特征的材料来做模拟实验。 1.确定模拟实验的材料:你认为什么材料可以模拟太阳和地球呢?(用地球模型模拟地球,用去掉反光罩的手电筒模拟太阳) 2.出示实验材料,让学生思考实验操作步骤。 3.明确模拟实验要求。 (1)教师演示:验证提出的假设1是否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2)昼夜交替现象出现的判断标准:明确观察到什么现象可以判断出现了昼夜交替。 4.学生开展模拟实验,及时记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基于假设制定可行的探究方案,在制定方案时理解为什么选择模拟实验,模拟实验的材料选择有什么要求,培养学生的模型思维。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初步判断该假说是否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三、研讨 1.交流:通过同学们的模拟实验,哪些可能性是成立的?哪些是不成立的? (一个小组先汇报,用记录单展示,并解说;其他小组再补充与质疑,质疑的过程可以让学生现场演示,来解决问题) 2.思考: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不同? (预设:相同之处是都发生了自转或公转,不同之处是转对的对象、转动的方式不同。 )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展示与交流充分了解每种假设的特点,在对比中发现每种假设的本质不同,进而找到昼夜交替现象形成的本质原因。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昼夜交替现象,昼夜交替现象每天都在循环往复,是地球上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为了探索地球上昼夜交替的的真正原因,我们今天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假说——模拟验证。最后,我们发现对于“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这个问题,我们有多种可能的解释。但是,真相只有一个,我们应如何进一步确认哪种假设是正确的? 希望小科学家们,能想办法揭开昼夜交替现象的神秘面纱。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活动引导学生对所学进行回顾与梳理,同时明确科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