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温故知新学习科学思维的思想政治意义?P17①-③①学习科学思维,有助于我们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正确认识不同的社会实践中的国情和世情,准确把握我们所在的历史方位,提高我们的政治站位,提升我们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提升思想觉悟)P17二②学习科学思维,有助于我们发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于当代中国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以锐意进取的态度和负责任的行动促进社会和谐,助力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助力民族复兴)P17三③把握科学思维的精髓,学会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更好地报效国家、服务社会、造福人类。(培育时代新人)P17四新课导入第一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四单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逻辑与思维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第三课 领会科学思维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第十二课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第十三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对思维、逻辑思维与科学思维的概括性介绍,也是全书的逻辑起点主要阐述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主要阐述辩证思维的方法主要阐述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几种方法总论分论分论运用新课导入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第一框概念的概述目录01概念的含义02概念的基本特征核心素养 课标要求1.科学精神:了解概念的含义、特点和表达形式;理解概念的内涵及外延。(重点) 掌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关系。(难点) 2.公共参与:遵循规则,正确进行下定义、进行划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概念的内涵及外延,掌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关系。学习目标0103属性的含义和分类? (P22)02阅读教材P22-25的内容,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并圈画好。自主学习概念的基本特征?(P24)概念的含义、特点和表达形式? (P22-23)04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及其类型? (P24-25)概念的含义01一、概念的含义:1、属性:①含义:②分类:P22①-②例如:“西红柿是红色的”。其中“红色”是“西红柿”的 。“4大于2”,这里“大于”表示的是“4”与“2”的 。属性本质属性非本质属性本质属性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P22某事物具有,其它事物也可具有的属性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统称为属性。事物的属性可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性质关系有一天,柏拉图与学生们散步。一个学生问柏拉图:“您说,人是什么?”柏拉图说:“人是两腿直立的动物。”于是有一个调皮的学生,抓来一只鸡,问柏拉图:“请问老师,这是人吗?”柏拉图觉得自己的说法有漏洞。连忙修正自己刚才的说法:“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腿直立的动物。”又有一个学生,找来了一只拔光了羽毛的鸡,在柏拉图面前高高举起,问老师:“这只没有羽毛的鸡,难道是您说的人吗?”“人”有哪些属性?其中能将人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是属性?概括人的概念。有眼睛、有耳朵、有四肢能直立行走能用肺呼吸能血液循环能思维并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人”的本质属性人具有,其他动物也可能具有,属于非本质属性人是能思维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一、概念的含义:2、概念:(1)含义:(2)特点:(3)表达形式: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P22把握概念,就是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概念是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P23相关链接“人”这个概念,一方面舍去了人的男、女、老、少等个性特征,抽象出“人”所共有并且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又不专指某个具体对象,比如张三或李四,而是指所有的“人”。P23相关链接一、概念的含义:2、概念:(3)表达形式:①概念只有通过 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②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多词一义)③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一词多义)P23如:“母亲”“娘亲”“妈妈”是不同的语词,但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如:白头翁会飞,王爷爷是白头翁,所以,王爷爷会飞。“白头翁”有时表示一种鸟,有时表示白头发的老汉。这个语词有多种含义,如果不作区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如:食堂阿姨:你要饭吗?快递小哥:你是什么东西?语词(语词是概念的物质外壳)一、概念的含义:2、概念:《新论·鄙名第十七》载:“庄里有人,字其长子曰盗,次子曰殴,盗持衣出耨,其母呼之曰:'盗!’吏因缚之。其母呼殴殴喻吏,遽而声不转。但言:'殴!殴!’吏因殴之。盗几至于殪。北齐刘昼《新论·鄙名第十七》:从前有个人,为其子命名,长子名“盗”,次子名“殴”。一天,长子盗拿着衣服出去除草,其母喊他说:“盗!”长子盗因此而被官吏捉拿捆绑起来。其母喊次子殴向官吏说明情况,急忙中未及转身,只是朝着长子被缚去的万向喊:“殴!殴!”于是,官吏便殴打其长子盗,致使长子盗几乎死于非命。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这是因为母亲与官吏对概念的理解不同引起的。同为“盗”,母亲理解为“长子之名”,官吏理解为“盗贼”; 同为“殴”,母亲理解为“次子之名”,官吏理解为“殴打”。这种情况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概念的含义:2、概念:(1)含义:(2)特点:(3)表达形式:P22-23(1)-(3)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P22把握概念,就是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概念是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P23相关链接①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②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多词一义)③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一词多义)P23一、概念的含义:概念与属性、语词的关系概念的基本特征02二、概念的基本特征:1、概念的基本特征:(1)内涵:(2)外延:①要知道一个概念究竟反映什么,就要弄清楚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什么。②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P24一①要知道一个概念究竟是在指“谁”,就要弄清楚这个概念的外延是什么。②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P24二P24(1)-(2)例如:“人”这个概念,其内涵是例如:“人”这个概念,它的外延包括“能思维并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男人、女人;未成年人、成年人;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二、概念的基本特征:2、内涵与外延的关系:①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例如:我们知道了“能思维并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这个事物的本质属性(内涵),就可以确定“人”这个概念所指的那些对象(外延)。P24相关链接①-③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③概念的内涵确定了,在一定条件下,概念的外延就可以由之而确定;反之,概念的外延确定了,在一定条件下,概念的内涵也可以因此而确定。二、概念的基本特征:1、概念的基本特征:为了证明“白马非马”的论题,公孙龙提出了很多理由。比如,求“马”,给“黄马”“黑马”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求“白马”,给“黄马”“黑马”就不合要求。“马”讲的是马的形体;“白”马讲的是“马的颜色”。讲颜色不同于讲形体,所以“白马非马”。讨论:你是否同意公孙龙的论证?为什么?对公孙龙的论证,要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肯定或否定。①要知道一个概念究竟反映什么,就要弄清楚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什么。(“是什么”)“白马”的内涵大于“马”的内涵,因为“白马”既要具有“马”的一切属性,还要具有“白”颜色这个属性。因此从概念的内涵来看,“白马”不是“马”。②要知道一个概念究竟是在指“谁”,就要弄清楚这个概念的外延是什么。(“有哪些”)“马”的外延可以涵盖“黄马”“黑马”“白马”等所有的马,而“白马”仅反映白色的马。因此从概念的外延来看,“白马”的外延小于“马”的外延,“白马”是“马”的一种,“白马”是“马”。二、概念的基本特征:3、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①②划分标准: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P24三如果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具有相同的部分,则为相容关系③动物与老虎;未成年人与高中生;党员与教师......如果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不具有相同的部分,则为不相容关系赞成票与反对票;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圆形和方形......P24三①-③二、概念的基本特征:4、相容关系:相容关系①全同关系②种属关系或属种关系③交叉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是另一个概念的外延的一部分,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依据所指范围相同部分的多少,概念外延的相容关系分为以下几种:P24四①-③二、概念的基本特征:4、相容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ABABBAAB全同关系A=B属种关系A>B(A包含B关系)种属关系A交叉关系部分A=部分B蔬菜和辣椒水果和香蕉动物与老虎母亲和妈妈、鲁迅与周树人中国首都与北京白马和马辣椒与蔬菜中学生与学生党员与教师小孩和演员、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是另一个概念的外延的一部分,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设A、B为任意两个外延相容的概念,其相容关系可以用图表示为:二、概念的基本特征:5、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 :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且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如果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不具有相同的部分,则为不相容关系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A#B设A、B为任意两个外延不相容的概念念,C为A、B共同的属概念,其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可以用图表示:①矛盾关系A+B=C②反对关系A+B < C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赞成票与反对票黑和白赞成票与反对票黑和白政治学和物理学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团员与非团员P25三①-②①矛盾关系:②反对关系:相容关系 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 含义 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具有相同部分 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不具有相同部分 类型含义 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 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被另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 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 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 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 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公式图示全同关系种属关系属种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A=BAA>B(A包含B关系)部分A=部分BA+B=CA+B二、概念的基本特征:下列每组概念之间有什么关系?“《史记》的作者”与“司马迁”全同关系(相容关系)“中学生”与“男生”交叉关系(相容关系)属种关系(相容关系)种属关系(相容关系)“小说”和“武侠小说”“北京大学”和“大学”“等边三角形”和“等角三角形”全同关系(相容关系)“妇女”和“律师”交叉关系(相容关系)“团员”和“非团员”矛盾关系(不相容关系)“工厂“和”工人“全异关系(不相容关系)“苹果“和“火车”全异关系(不相容关系)“团员”和“党员”反对关系(不相容关系)“输”和“赢”反对关系(不相容关系)课堂小结概念的概述概念的含义概念的基本特征属性的含义和分类概念的含义、特点和表达形式内涵外延全同关系种属/属种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核心素养 课标要求1.科学精神:了解概念的含义、特点和表达形式;理解概念的内涵及外延。(重点) 掌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关系。(难点) 2.公共参与:遵循规则,正确进行下定义、进行划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概念的内涵及外延,掌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关系。学习目标1、甲组同学用图表示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下列组合中符合下图示意的是( )A.S: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P:基本政治制度 B.S:国体 P:政体C.S:侵权责任 P:违约责任 D.S:担保物权 P:质权课堂练习DS与P为属种关系A错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与基本政治制度是种属关系B错误,国体与政体共同构成国家制度,属于矛盾关系C错误,民事法律责任分为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两者属于交叉关系D正确,担保物权包括抵押权和质权,担保物权与质权是属种关系2、假设A、B为两个外延相容的概念,其相容关系可以用图示表示如下。下列选项描述符合图示信息的是( )①A“高一年级全体师生”和B“毕业班全体师生” ②A“海南省的城市”和B“海口市”③A“我校的教师队伍”和B“我校全体教职员工” ④A“河北省”和B“北京市”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课堂练习B①错误,①是全同关系,而A"高一年级全体师生”和B"毕业班全体师生",A班的教师和B班的教师可能有交叉关系,也有可能是全异关系②正确,图②是属种关系,“海南省的城市”与“海口市”是属种关系,A“海南省的城市”包含B“海口市③正确,图③是种属关系,A“我校的教师队伍”包含在B“我校全体教职员工”里面,A和B属于种属关系④错误,图④是交叉关系,“河北省”“北京市”是反对关系3、下列图表正确反映绿水青山(a)和金山银山(b)概念关系的是( )课堂练习BA图是属种关系,B图是交叉关系,C图是矛盾关系B正确,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属于交叉关系ABC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