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课件(共35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课件(共35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第二框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生命健康俱可贵

民事
权利
财产权
人身权
所有权、他物权
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物权
债权
人格权
身份权
知识产权
股权
……
以有无财产内容为标准,可将民事权利分为人身权和财产权
人身权:被称为非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不直接具有经济价值且与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民事权利。
1.人身权的概念
财产权则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具有经济价值的权利。
区别:
转让、继承和放弃:财产权可以;人身权一般不能。
法律救济:财产权类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人身权类还会适用诸如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并可适用精神损害赔偿。
一、生命健康俱可贵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侯国跃
  民法典以权利为主线,每一个条目都渗透着权利的气息,它既是“权利宣言书”又是财产权和人身权的家园。
  我国2020年通过的民法典,把人身权利放在财产权利之前,突出对人身权利特别的重视。民法典第109条把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当作民事主体的基本权利,这在全世界其实还是第一次,是民法典编纂最大的亮点之一。
人身自由是自然人真正成为独立的民事主体的前提,
人格尊严是人之为人所必需的人身利益。
2.民法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原因)
【特别提醒】人格尊严权涉及精神层面,人身自由权涉及物质即身体本身层面。造谣中伤、辱骂等,违反了人格尊严权;非法绑架,违反了人身自由权。
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的要求
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
【名词点击】:
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指公民享有人身不受任何非法搜查、拘禁、逮捕、剥夺、限制的权利。
②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指与人身有密切联系的名誉、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的权利,具体体现为人格权,如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禁止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人格权
身份权:
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姓名权、肖像权
名誉权、荣誉权、
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
配偶权、亲属权、监护权
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人身权利
(自然人)
注意:姓名权的主体是自然人。
法人及非法人组织享有的是名称权而非姓名权。
Q:为什么民法典把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置于人格权编的前列?
包括生理和心理健康
一、生命健康俱可贵
3.人身权的种类
4. 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的重要性(意义)
生命是自然人最高的人身利益,
身体是承载生命健康的物质载体,
身心健康既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
(致死)
(致残)
(致病)
(1)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P7
一、生命健康俱可贵
《民法典》规定 :
①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误工费)。
②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
③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一、生命健康俱可贵
4. 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的重要性(意义)
(2)侵犯他人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探究与分享一P7
2.案例中的夏某、林某和张某应当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造成杨某人身伤害和严重精神损害,应当承担民事法律责任: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精神损害赔偿。
依据《民法典》规定,杨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校期间受到人身伤害,是由于学校对杨某及其同班学生夏某、林某和张某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造成的,所以杨某所在学校,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1.案例中的夏某、林某侵犯了张某的哪些权利
3.杨某所在的学校应当承担责任吗 请说说你的理由。
依据《民法典》规定,侵害了杨某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
4.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谈谈未成年人应当如何在生活中自我保护,全社会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校园欺凌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①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遭遇侵害时要向老师、家长、学校等求助,要学习一些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技巧。解决校园欺凌问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
②学校要切实肩负起教育管理的责任,经常对学生进行青少年保护相关法律知识教育,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校园暴力;
③家长要看管好孩子远离暴力游戏、暴力性动画片及电视剧,承担起预防校园暴力的责任;
④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一起重视起校园暴力问题。
⑤国家要加强对校园欺凌行为的打击力度。

姓名肖像受保护
探究与分享二P8
小郝能否对自己的名字和照片主张权利 为什么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四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或者名称权。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小郝能对自己的名字和照片主张权利,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赔礼道歉。
(1)自然人享有姓名权。(体现个人在人格上的基本特征)
(2)自然人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名字,但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3)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
(4)具有一定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众混淆的笔名、艺名、网名、译名、姓名的简称等,参照姓名权加以保护。
1. 姓名权:
【特别提醒】以侮辱方式使用他人姓名、故意错误使用他人姓名、给他人取“浑名”或“绰号”等,均属于侵害他人姓名权的行为。
二、姓名肖像受保护
①决定权: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由父母决定其姓名。
②变更权:成年后有权自己决定继续使用或者改变姓名,但是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③使用权: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众混淆的笔名、艺名、网名、译名、姓名的简称等,参照姓名权加以保护。
(P9相关链接)
★有关姓名权的规定: P9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
(一)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抚养人姓氏;
(三)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
少数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民 法 知 识 速 递
二、姓名肖像受保护
1. 姓名权:
(5)姓名权的行使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1)含义: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
(2)行使:自然人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
(3)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
2.肖像权
【注意】侵犯肖像权的构成要件:①未经允许擅自使用。②以营利为目的。
不以营利为目的不构成肖像侵权的主要有:①新闻报道或公共宣传等拍摄或使用相关人物的肖像。②通缉逃犯和罪犯使用其肖像。
二、姓名肖像受保护
★有关肖像权的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四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或者名称权。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民 法 知 识 速 递
在谷爱凌历史性地夺下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金牌后,一跃成为“顶级流量”。最近一段时间,广大网友对这位“天才少女”的喜爱快要溢出屏幕了,但有些表达喜爱的方式却是在违法的边缘试探,比如将“谷爱凌”的姓名和肖像作为商标注册在经营中使用。
结合姓名权、肖像权有关知识,分析这种恶意注册行为是否属于侵权,谷爱凌等奥运名将又将如何维权?
探究与分享
所以针对未经谷爱凌同意,恶意注册商标的情况,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或者不正当竞争诉讼。
请思考:用电影明星的照片做QQ头像,是否侵犯他们的肖像权?
【特别提醒】电影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其肖像权受到一定的限制,只要不用于商业目的,不刻意丑化他们,就不算侵权。

名誉隐私不可侵
1. 名誉权
(1)含义:
名誉: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荣誉:公民、法人、非法人组织对国家和社会作出突出贡献或取得优异成绩而被授予荣誉称号。
(2)民事主体(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誉权和荣誉权。名誉权是法律规定公民、法人享有的保有和维护自身名誉的权利。
(3)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也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
三、名誉隐私不可侵
探究与分享一P9
结合案例,说说保护英烈名誉的意义。生活中还有哪些侵犯名誉权的行为
⑴意义:有利于全社会形成崇尚英雄,敬仰英烈,维护民族情感和社会信仰的价值导向,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英雄烈士的光荣事迹和崇高声誉凝聚的是民族历史记忆,是当代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承载了中华民族几代人的共同记忆,也是我国作为一个民族国家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内核。每一位公民对待英雄烈士都要心存敬畏、严守底线、尊重历史、弘扬正气。
⑵生活中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有:侮辱他人。例如:对受害人进行口头谩骂、辱骂、讽刺,或者作出下流动作等;以书面形式辱骂、嘲笑他人,贬损他人人格;诽谤他人。如以口头语言传播虚假事实,使他人人格受到 贬损。
民 法 知 识 速 递
“英烈条款”
《民法典》规定:“对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的行为,英雄烈士的近亲属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英雄烈士没有近亲属或者近亲属不提起诉讼的,检察机关依法对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隐私权
(1)含义: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注意: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法人没有隐私权。
三、名誉隐私不可侵
【易混区分】:正确区分名誉权和隐私权
(1)名誉权:损害名誉往往是采取侮辱、诽谤的方式。
(2)隐私权:自然人不愿公开的秘密,只能为自然人所有,侵害表现为公开散布。
探究与分享一P10
1.“一米线”保护了公民的什么权利?
2.观察生活中人们对“一米线”的实际遵守状况,谈谈你对“一米线”的看法。
隐私权
“一米线”有利于维护公共秩序,有利于保护个人隐私,有利于防止疫情传染。
3.恶意“人肉搜索”行为侵害民事主体的哪些权利?
4.针对网络上的“人肉搜索”现象,说说你的看法。
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
对待网络上的“人肉搜索”,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看待:
积极作用:
①对社会的假恶丑现象进行揭露,起到了社会舆论监督与制约作用;
②可以使广大网民从中受到教育和启示,以便更好地规范或矫正自己的言行;
③可以促进真善美、公平正义等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弘扬光大。
负面影响:
①如果在不知事实真相的情况下,随意挖掘他人个人信息,并在网络公共领域随意散布,以至于影响他人的家庭生活和工作学习,就很可能成为一种不道德的行为,甚至会因侵犯他人隐私权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②“人肉搜索”如果被滥用,就有可能转化为网络舆论暴力工具,破坏社会的公平正义;
③由于网络规则不健全,“人肉搜索”有可能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恶意利用,成为攻击他人的一种工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有关隐私权的规定: P9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民 法 知 识 速 递
⑵保护隐私和个人信息的要求:P11
①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以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方式处理他人个人信息;
③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分处理。
三、名誉隐私不可侵
2.隐私权
(3)保护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的意义:
①是对宪法规定的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住宅不受侵犯等公民权利的落实。
②尊重他人隐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③法律明确保护个人信息,对于保护自然人的人身与财产权利、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名誉隐私不可侵
2.隐私权
名誉隐私不可侵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姓名肖像受保护
生命健康俱可贵
1.人身权
2.民法优先保护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
3.人身权的种类
4.生命权、健康权、财产权
1.姓名权
2.肖像权
1.名誉权
2.隐私权
课堂小结
法律允许 法律禁止
自然人享有生命健康权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自然人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
自然人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
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权
法律保护自然人的隐私,保障私人生活安宁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