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全民守法 课件(共23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4 全民守法 课件(共23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第七课 治国理政基本方式
第九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法治国家
法治社会
法治政府
科学立法
公正司法
严格执法
全民守法
我国法治
建设的历程
第三单元逻辑
为什么
是什么
怎么办
关键
重点、保障
基础
前提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第九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9.4全民守法
搜集材料,阐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
【课标要求】
本节学习目标
全民守法的内涵;
全民守法的表现
全民守法的具体要求
湖南某高三女学霸百日誓师大会上激情演讲
就是这样一场精彩的演讲,却惹得众多网友们的不满,遭到了网友们的无情谩骂和嘲讽,酸到极致的键盘侠们开始对这个花季女孩进行无休止地网暴。有的人还理直气壮的说: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感想是在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的权利你如何看待“网暴”行为?网络是法外之地吗?为什么?
全民守法是指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
全民 守 法
所有社会成员
全体公民
社会组织
国家机关
遵守、尊重、信仰
法律制度
法治信仰
1、全民守法的内涵
思想上
行为上
一、全民守法的内涵
2.推动全民守法的目标(原因、重要性) P107-1
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推动全民守法,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孟子
·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都遵守,仍不能实现法治。
——亚里士多德
光有好心不足以治理好天下,光有法度也不能自行实施。
强调了全民守法的重要性。
思考:上面的名言对我们有何启示?
要求: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1)依法行使权利 P108-1
3、全民守法的具体要求(原则)
法律知识拓展
《民法典》规定:
任何个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言论自由权等,若被侵权,受害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
行使言论自由权利时应该遵守以下义务。
1.不得利用言论自由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
2.不得利用言论自由诬告、陷害其他公民。
3.不得利用言论自由侮辱、诽谤、诋毁其他公民。
4.不得利用言论自由侵犯其他公民的合法的权益(名誉)。
(2)全民守法要求依法履行义务 P108-2
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公民也负有相应的义务。只有所有的人都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才能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
3、全民守法的具体要求(原则)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不可分离
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拓展:
注意:统一 ≠ 先后 ≠ 等量
(3)全民守法意味着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P108-3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应通过合法的手段,理性维权。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化解矛盾,不应诉诸暴力或其他违法手段。
3、全民守法的具体要求(原则)
二、推进全民守法
(观念上:内化于心)
1.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要求
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2.投身依法治国实践,尊法守法
要求
推进全民守法,要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行动上:外化于行)
3: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道德上)
要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
良俗,指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处需的般道德。
公序良俗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
总结:坚持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
1.总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宪法角度: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
3.中国共产党角度: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依法执政,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4.立法机关角度: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5.行政机关角度: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6.司法机关角度: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7.公民角度:全民守法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建设法治国家,必须推动全民守法,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课堂总结
全民守法的内涵
推进全民守法
9.4全民守法
1、内涵
2、原因
3、要求
(公民角度)
国家角度
1、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2、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尊法守法
3、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依法行使权利
依法履行义务
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
(怎么做)
1.全民守法是指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状态。
2.建设法治中国要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监督者。
3.公民在行使自身合法权利时,不允许损害其他公民的利益。
4.只有所有的人都依法享有自己的权利,才能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
履行自己的义务
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易错易混
5.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可以采取一切手段加以维护。
6.推进全民守法要坚持把全民学法和用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
7.全民守法要求公民应先行使权利,后履行义务。
合法手段
普法和守法
依法行使权利的同时,也要依法履行义务
易错易混
1.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湖北各地举行丰富多样的活动,开展法治宣传和法治教育,包括开展“荆楚普法云课堂”进校园讲宪法活动、“宪法进社区”活动、“尊法守法健康为民”活动等。开展宪法主题宣传活动有利于
①完善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②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③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科学立法
④提高公民的法治观念,引导全民守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典例精练
2.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句话启示我们( )
①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信仰
②法律主要依靠人们内心的信仰保证实施
③要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④要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D
典例精练
3.当下的网络舆论代表了部分民意,起到了外部监督的作用,助推一些事件的妥善处理,但有些过于偏激的民意有时可能会形成一种舆论暴力,影响司法公正。这给我们的警示是(  )
①公民:依法有序参与,遵法守法,要把权利与义务统一起来 
②政府:建设全民政府,要提高对网络舆论的监管 
③媒体:加大报道力度,要通过舆论监督行使监督权 
④司法机关:坚守法治定力,要重视舆论但不为舆论干扰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典例精练
C
4.近日,成都某小区业主推电瓶车进入电梯后瞬间爆燃,致使电梯内多人烧伤,其中包括一名未满周岁的婴儿。火灾现场惨烈情景触目惊心,再次敲响电动车消防安全警钟。禁止电动车“上楼入户”需要公民(  )
①完善行政执法模式,促进行政执法规范有序
②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③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尊法学法守法
④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B
典例精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