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 课件(21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2 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 课件(21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选择性必修三 逻辑与思维
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第十三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
第二框 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
【核心素养】
1.理解超前思维的方法。 2.领会超前思维的意义。 教学重点: 领会超前思维的意义,掌握超前思维的条件。 教学难点: 理解超前思维的方法。 公共参与:
掌握超前思维的方法,能够结合现实情况运用这些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
科学精神:
通过学习,明确超前思维的意义,提高培养超前思维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学习导航
1.超前思维的方法有哪些 ?怎样认识?
2.超前思维的意义(哲学意义+现实意义)?
阅读教材P116-118,自主梳理标划以下问题答案。
超前思维的方法

教材P116探究与分享一:《论持久战》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亡国论者说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而革命阵营内部的盲目乐观派却低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力量认为只要打三个月国际局势一定变化,苏联一定出兵,战争就可以解决。
毛泽东同志发表《论持久战》指出,中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这是对中日战争矛盾的总体分析。具体而言,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这些矛盾决定了这场战争要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战略方针。经过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思考:毛泽东同志为什么说“最后的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他得出这个结论采用了什么思维方法?
对中日战争矛盾的总体分析
具体而言: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
毛泽东运用了矛盾分析方法分析中国的抗战形势,把握了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
这些矛盾决定了这场战争要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战略方针
对中国革命发展的状况和趋势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和预见。
有超前意识,属于超前思维
历史和现实状况
推理
想象
超前思维要运用矛盾分析方法
超前思维要运用推理和想象的方法
1.超前思维要运用矛盾分析方法
一、超前思维的方法
矛盾分析法包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敢于承认、分析、揭露、解决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共性和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等。
(1) 为什么(原因)任何事物、任何时候都存在矛盾,事物的内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并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2)是什么(含义)矛盾分析方法是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
(3)作用、意义:
把握了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才能对事物发展的状况和趋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见。
相关链接:定性预测与定量预测
随着现代决策的科学化,对具体事物的预测往往采用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预测
是对事物发展状况的直观估计和评价,比如采取历史类比推测相关事件的走势等。(分析矛盾的性质,推测事物的发展方向)
定量预测
是使用因素变量、统计数据,运用数学方法,比如回归分析方法、组合预测方法等,构建数学模型,借以揭示有关变量之间的规律性联系,用于预测和推测事件的未来发展情况。,(分析矛盾的程度,推测事物的未来发展情况)
注意:矛盾分析法是指运用矛盾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内部的各个方面及其运动的状况,以达到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它是定性分析的方法。
一、超前思维的方法
2、超前思维要运用推理和想象的方法
(1)需要推理的方法的原因(逻辑思维):
(2)需要想象的方法的原因(非逻辑思维):
---超前思维是依据事物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状况,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如: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根据敌我力量的对比,运用推理方法预测战争经历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
要把握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就需要运用推理的方法。
由于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难以由其过去和现在状况必然地推知其未来,所以需要运用想象等思维方法弥补其前提条件的不足。
当前,大部分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意识较弱,部分高一、高二学生既对自身缺少清晰的认识和定位,又不了解社会发展需求;而在高校,仍有不少学生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缺少学习动力,也不愿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掌握超前思维方法,引领学生规划美好未来需要( )
A.运用推理和想象的方法
B.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
C.运用矛盾分析法
D.正逆互补,携手共进
A
腾讯最初推出QQ时无人问津,而现在却凭借QQ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小米一开始宣布要做互联网手机时,众手机厂商大佬们嗤之以鼻,结果小米依托手机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生态圈。这表明超前思维( )
①是具有超前意识的思维,使事物按照事先预测的方式展开
②具有预测性,相对于现状,其结果具有“事先得知”的特征
③能使人们通过前瞻性思考,进行正确的决策,抓住有利发展机遇
④运用合理想象,构想事物未来发展趋势,是企业成功的根本原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议一议:
有人认为,超前思维是一个综合运用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谋划未来的过程。讨论这种观点的合理性。
推理的方法体现的是逻辑思维方式,想象的方法体现的是非逻辑思维方式,两者以逻辑思维为基础、以非逻辑思维方式为补充,共同实现对未来的谋划。
一、超前思维的方法
3、超前思维要运用要注重调查研究
(1)原因:
超前思维建立在对事物发展情况的把握之上,而把握事物的发展情况离不开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测。
(2)含义:
调查是有计划、有目的地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
研究是对调查得到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以便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作用:
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测。
4.超前思维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P117)
(1)超前思维要以事物发展的状况为根据,是根据事物发展的可能性进行预测的。
(2)超前思维不能陷于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之中。
(3)要提高超前思维的正确性,需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5月11日,国务院发布了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结果。结果显示,男女比例仍然存在失调问题,婚育人士逐年降低;人口老龄化数据持续走高,与2010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将持续面临人口均衡发展的压力。
怎么减轻人口老龄化会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超前思维的方法
超前思维不同于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既包含对历史和现实的综合分析,也包含对未来的思考和预见。具有探索性、预测性和不确定性。
要立足实践活动,充分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坚持从事物发展实际出发,综合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提高超前思维的正确性,创造有利条件,促使事物向预测的方向发展。
【知识拓展】:提高超前思维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要立足实践活动,充分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创造有利条件,促使事物向着有利于人们预测的方向发展。
要以事物发展的状况为根据。
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不能陷于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之中。
超前思维的意义

为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2013年秋,习近平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各国实现联动和共同发展的普遍愿望,“一带一路”是一条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它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影响力正在不断显现,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超前思维的角度分析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远意义。
教材P117探究与分享一:《共建“一带一路》
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有助于趋利避害、防患于未然;正确决策,抓住机遇
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
有利于企业…社会…国家…,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超前思维的哲学意义
有助于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也有助于人们趋利避害、防患于未然,成功地改造世界。
超前思维能使人们通过前瞻性思考,把握事物发展状态,帮助人们规划和调整思路,从而进行正确的决策,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
二、超前思维的方法意义
2.超前思维的现实意义
有利于我们规划成长成才的方案;
有利于企业开发供给侧的产品和市场;
有利于社会绘制更为全面合理的服务蓝图;
有利于国家和民族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超前思维的方法意义
【相关链接】:
我们党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基础上,将我国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有利于社会绘制更为全面合理的服务蓝图;
有利于国家和民族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超前思维的方法和意义
超前思维的方法
超前思维的意义
运用矛盾分析方法
运用推理和想象的方法
要注重调查研究
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哲学意义
现实意义
能动的认识世界,成功的改造世界;
通过前瞻性思考,进行正确的决策,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
个人:规划成长成才的方案
企业:开发产品和市场
社会:绘制蓝图、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