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六年级科学
第一关快乐ABC
1. 探探在体育课上练习投掷实心球,下列角度能投得最远的可能是( )。
A B. C.
2. 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个别和其他数据相差很大的数据时,正确的做法是( )。
A. 按实际情况记录,并计入求平均值
B. 舍弃相差很大的数据,重新实验
C. 参考其他小组的数据,修改数据
3. 下图是“董宇辉”小组设计的水火箭。将水火箭的装水量控制在约一半,按照下面的发射角度分别发射三次,发射距离最远的是( )。
A. 10° B. 45° C. 80°
4. 进行白糖加热实验时,下列操作不恰当的是( )。
A. 选择长柄的铁勺进行实验
B. 在铁勺上放适量白糖
C. 凑近铁勺观察糖浆
5. 下面( )是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
A. 海水养殖 B. 制造轮船 C. 填海造田
6. ( )被称为“人类的资源宝库”。
A 海洋 B. 河流 C. 湖泊
7. 大量的鱼虾属于海洋( )。
A. 动力资源 B. 矿物资源 C. 生物资源
8. ( )让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
A. 计算机 B. 联合国 C. 互联网
9. 下列交通工具中行驶速度最快的是( )。
A. 汽车 B. 飞机 C. “和谐号”高铁
10. 董宇辉从超市买了一包薯片,发现包装鼓鼓的但袋子里空荡荡的,装进书包里又会占用很大空间。其实,袋子鼓鼓的是因为里面充满了( ),它有效地防止食品氧化、抑制部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达到延长食品储存期限的目的。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11. 植物通过( )将太阳的能量转换成养料的化学能。
A. 光合作用 B. 电动机 C. 发电机
12. 芭蕉树的叶子很大很长,这说明( )。
A. 植物适应环境 B. 植物依赖环境 C. 植物改变环境
13. 下列动物中,生活在南极的是( )。
A. 企鹅 B. 狮子 C. 大象
14. 下列不属于“白色污染”的是( )
A. 废弃的塑料袋 B. 废弃的白色纸张 C. 废弃的一次性塑料手套
15. 在汝南的董宇辉观察发现,太阳能热水器一般朝( )放置,是为了接收更多的太阳光。
A. 东 B. 南 C. 西
16. “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地球上排出的二氧化碳和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相等,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基本保持稳定。倡导“碳中和”有利于解决的环境问题是( )。
A. 水土流失 B. 臭氧空洞 C. 温室效应
17. 下列符合人类通信技术发展历程一项是( )。
A. 烽火台→驿邮→邮局→电话→卫星通信→互联网通信
B 烽火台→邮局→驿邮→电话→卫星通信→互联网通信
C. 烽火台→驿邮→邮局→卫星通信→电话→互联网通信
18. 董宇辉喝完饮料后,他应该把易拉罐扔进带有( )标志的垃圾桶,因为易拉罐属于可回收垃圾,可以利用。
A. B. C.
第二关知识擂台
19.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奇妙现象,主要是因为植物的生长、开花会受到________的影响。
20. ________是全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大约占全世界热带雨林面积的一半,被称为“_______”。
21. 栖息地为植物提供阳光、_______、水、_______等基本生存条件,所以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植物。
22. 化学家拉瓦锡发现空气是主要含________和________的混合物。
23. 南海,又称__________,位于中国的南方,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第三关评判专家
24. 投实心球时,要指向没人的投掷方向。( )
25. 完整的研究报告不仅要有问题提出、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还要有结论和建议。( )
26. 如果没有发展,我们可能还会像原始人一样生活。( )
27. 参加辩论会时我们只需要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即可,不需要听对方的答辩。( )
28. 科技的发展满足了人类的需求,给人类带来了便利和舒适,所以发展比环境更重要。( )
29. 冬天,冬青的叶子不会掉落,所以它不能适应季节的变化。( )
30. 在“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中,红磷燃烧消耗掉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
31. 金丝猴的栖息地海拔很高,它们身上的长毛可以御寒。( )
32. 我们可以给自然保护区内的动物投喂食物。( )
33. 绿色生活就多种树,多绿化。( )
第四关探究应用
34. 下面是董宇辉为研究铁生锈原因设计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完成练习。
甲 把铁钉放在一团湿棉花球上
乙 把铁钉放入经煮沸冷却的水中,将铁钉浸没后,在水面上加一层植物油
丙 加少量干燥剂,再放一团干的棉花球,把铁钉放在干棉花球上,用橡胶塞密封
(1)实验条件分析。
甲试管中的铁钉,能够和水与空气充分接触。
乙试管中的铁钉,只能和________接触,因为水面上的植物油能很好地防止_______进入。
丙试管中的铁钉,只能和________接触,因为试管中的干燥剂很好地吸收了空气中的_______。
(2)实验现象。
一星期后,______试管中的铁钉锈蚀比较严重,_______试管和_____试管中的铁钉基本上没有生锈。
(3)董宇辉的假设:
董宇辉想研究铁生锈与水有无关系,应选择______试管和_______试管进行对比。
(4)实验结论。
铁生锈和_______、________有关。
(5)实践应用。
董宇辉看到奶奶家的铁锅生锈了(如下图所示),锅底部生锈严重,上半部分生锈不严重。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帮董宇辉给奶奶提1条减缓铁锅生锈的建议。
35. 判断下列资源是可再生资源还是不可再生资源并连线。
天然气
带鱼 可再生资源
潮汐能 不可再生资源
铀矿六年级科学
第一关快乐ABC
1. 探探在体育课上练习投掷实心球,下列角度能投得最远的可能是( )。
A. B. C.
【答案】B
【解析】
【详解】投掷实心球时,投掷的角度与投掷距离有很大关系,一般以40°~42°的角度投球投得最远。B符合题意。
2. 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个别和其他数据相差很大的数据时,正确的做法是( )。
A. 按实际情况记录,并计入求平均值
B. 舍弃相差很大的数据,重新实验
C. 参考其他小组的数据,修改数据
【答案】B
【解析】
【详解】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数据和其他数据相差很大时,不能直接使用该数据或修改数据,应该反思实验过程,舍弃相差很大的数据,重新实验。
3. 下图是“董宇辉”小组设计的水火箭。将水火箭的装水量控制在约一半,按照下面的发射角度分别发射三次,发射距离最远的是( )。
A. 10° B. 45° C. 80°
【答案】B
【解析】
【详解】发射水火箭时,水火箭飞行的距离不但与水火箭中水量多少有关,还与水火箭的发射角度有关。水火箭发射后运动轨迹是一个抛物线,发射角度在45°左右,水火箭的飞行距离是最远的。
4. 进行白糖加热实验时,下列操作不恰当的是( )。
A. 选择长柄的铁勺进行实验
B. 在铁勺上放适量白糖
C. 凑近铁勺观察糖浆
【答案】C
【解析】
【详解】A.选择长柄的铁勺进行实验,正确;
B.在铁勺上放适量白糖,正确;
C.凑近铁勺观察糖浆,错误;凑近铁勺观察糖浆容易被飞溅的糖浆崩到脸上。
5. 下面( )是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
A 海水养殖 B. 制造轮船 C. 填海造田
【答案】A
【解析】
【详解】海洋资源指的是自然资源分类之一,指形成和存在于海水或海洋中的有关资源。人类利用海洋资源的技术较多,如:海水养殖、潮汐发电、海底温差发电等。
6. ( )被称为“人类的资源宝库”。
A. 海洋 B. 河流 C. 湖泊
【答案】A
【解析】
【详解】海洋生物资源又称海洋水产资源,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的群体数量,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更新的海洋资源,包括能量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等,所以它被称为“人类的资源宝库”。
7. 大量的鱼虾属于海洋( )。
A. 动力资源 B. 矿物资源 C. 生物资源
【答案】C
【解析】
【详解】海洋资源是指赋存于海洋环境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以及与海洋开发有关的海洋空间。海洋资源按其属性可分为能量资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矿物资源主要有石油、煤、铁等;生物资源如鱼虾等。
8. ( )让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
A 计算机 B. 联合国 C. 互联网
【答案】C
【解析】
【详解】互联网是个虚拟神奇的世界,他能够让远在天边的人,变得仿佛近在眼前。互联网让辽阔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村庄”,“地球村”的称呼由此而来。
9. 下列交通工具中行驶速度最快的是( )。
A. 汽车 B. 飞机 C. “和谐号”高铁
【答案】B
【解析】
【详解】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根据对交通工具的了解,汽车的速度是50~200千米/时;“和谐号”高铁的速度是约350千米/时;飞机的速度是600~1000 千米/时。所以行驶速度最快的是飞机。
10. 董宇辉从超市买了一包薯片,发现包装鼓鼓的但袋子里空荡荡的,装进书包里又会占用很大空间。其实,袋子鼓鼓的是因为里面充满了( ),它有效地防止食品氧化、抑制部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达到延长食品储存期限的目的。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
【详解】氮气是一种化学性质稳定的气体。超市买的薯片,包装鼓鼓的但袋子里空荡荡的,装进书包里又会占用很大空间。其实袋子鼓鼓的是因为里面充满了氮气,它可以隔绝食品与氧气的接触,有效达到延长食品储存期限的目的,故B正确;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故A错误; 二氧化碳是无毒、密度大、能灭火、无味、无色的气体,由于密度大,不适宜装在薯片包装袋里,故C错误。
11. 植物通过( )将太阳的能量转换成养料的化学能。
A. 光合作用 B. 电动机 C. 发电机
【答案】A
【解析】
【详解】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作光合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叶片中绿色植物将太阳光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淀粉等物质中,同时释放出氧气。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的能量转化为养料的化学能。所以A选项正确。
12. 芭蕉树的叶子很大很长,这说明( )。
A. 植物适应环境 B. 植物依赖环境 C. 植物改变环境
【答案】A
【解析】
【详解】芭蕉生长在热带地区,叶子宽大,这说明植物的生长适应合适的环境。
故选A。
13. 下列动物中,生活在南极的是( )。
A. 企鹅 B. 狮子 C. 大象
【答案】A
【解析】
【详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企鹅的身体里有一层厚厚的脂肪,能抵御严寒,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南极地区。狮子是大型的肉食动物,善于奔跑,适应生活在开阔的、食物丰富的草原,大象适宜生活在森林里。
14. 下列不属于“白色污染”的是( )
A. 废弃的塑料袋 B. 废弃的白色纸张 C. 废弃的一次性塑料手套
【答案】B
【解析】
【详解】白色污染是指指废弃塑料及其制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塑料不易降解,所含成分有潜在危害,影响环境质量。被废弃的黑色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手套属于白色污染,废弃的白色纸张不属于白色污染,所以B符合题意。
15. 在汝南的董宇辉观察发现,太阳能热水器一般朝( )放置,是为了接收更多的太阳光。
A. 东 B. 南 C. 西
【答案】B
【解析】
【详解】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其一天的方向变化是东→南→西,所以太阳能热水器一般朝南放置,是为了接收更多的太阳光。
16. “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地球上排出的二氧化碳和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相等,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基本保持稳定。倡导“碳中和”有利于解决的环境问题是( )。
A. 水土流失 B. 臭氧空洞 C. 温室效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碳达峰,就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所以倡导“碳中和”有利于解决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
17. 下列符合人类通信技术发展历程的一项是( )。
A. 烽火台→驿邮→邮局→电话→卫星通信→互联网通信
B. 烽火台→邮局→驿邮→电话→卫星通信→互联网通信
C. 烽火台→驿邮→邮局→卫星通信→电话→互联网通信
【答案】A
【解析】
【详解】信息传递是指人们通过声音、文字或图象相互沟通消息意思,烽火台、灯塔、信号灯等都能传递信息。现代传递信息的方法有:电话、电视、电脑、传真等。人类通信技术发展历程为:烽火台→驿邮→邮局→电话→卫星通信→互联网通信。
18. 董宇辉喝完饮料后,他应该把易拉罐扔进带有( )标志的垃圾桶,因为易拉罐属于可回收垃圾,可以利用。
A B. C.
【答案】A
【解析】
【详解】生活中我们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厨余垃圾四类。易拉罐属于可回收垃圾,应该扔进A标志的垃圾桶。B为有害垃圾标志,C为厨余垃圾标志。
第二关知识擂台
19.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奇妙现象,主要是因为植物的生长、开花会受到________的影响。
【答案】温度
【解析】
【详解】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大多数植物的生存需要适量的水分、阳光、空气、营养物质和适宜的温度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奇妙现象,主要是因为植物的生长、开花会受到温度的影响。
20. ________是全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大约占全世界热带雨林面积的一半,被称为“_______”。
【答案】 ①. 亚马逊雨林 ②. 地球之肺
【解析】
【详解】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抵抗力最高的生态系统,常年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季节差异极不明显,生物群落演替速度极快,是世界上大于一半的动植物物种的栖息地。亚马逊雨林是全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大约占全世界热带雨林面积的一半,被称为“地球之肺”。
21. 栖息地为植物提供阳光、_______、水、_______等基本生存条件,所以不同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植物。
【答案】 ①. 空气 ②. 适宜的温度
【解析】
【详解】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栖息地。栖息地类型多样,有大有小,不同的生物往往生活在各自不同的生物环境里。
22. 化学家拉瓦锡发现空气是主要含________和________的混合物。
【答案】 ①. 氧气 ②. 氮气
【解析】
【详解】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其他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其他气体。拉瓦锡发现空气是混合物质,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
23. 南海,又称__________,位于中国的南方,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答案】南中国海
【解析】
【详解】南海因其位于我国大陆的南方,亦称南中国海。南海作为世界第三大陆缘海,幅员辽阔,拥有三百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浩瀚的南海上,散布着大小200多个岛屿礁滩,统称为南海诸岛。南海与南海诸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三关评判专家
24. 投实心球时,要指向没人的投掷方向。( )
【答案】√
【解析】
【详解】投掷实心球时,投掷的角度与投掷距离有很大关系,一般以40°~42°的角度投球投得最远。最重要的是投实心球时,要指向没人的投掷方向。
25. 完整的研究报告不仅要有问题提出、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还要有结论和建议。( )
【答案】√
【解析】
【详解】研究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完整的研究报告不仅要有问题提出、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还要有结论和建议。充分了解实情和全面掌握真实可靠的素材是写好研究报告的基础。
26. 如果没有发展,我们可能还会像原始人一样生活。( )
【答案】√
【解析】
【详解】像电灯这样,能够使人类生产和生活发生深刻变化的重大发明和技术称为科技革命。科技发展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没有科技发展,我们可能还会像原始人一样生活。
27. 参加辩论会时我们只需要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即可,不需要听对方的答辩。( )
【答案】×
【解析】
【详解】辩论指的是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在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和意见;辩论(赛)旨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参加辩论会时我们不仅需要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还需要听对方的答辩。
28. 科技的发展满足了人类的需求,给人类带来了便利和舒适,所以发展比环境更重要。( )
【答案】×
【解析】
【详解】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是科技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环境保护。题目说法错误。
29. 冬天,冬青的叶子不会掉落,所以它不能适应季节的变化。( )
【答案】×
【解析】
【详解】冬青属于常绿植物,由于叶片表面是蜡质的,因而能够减少水分散失。为了能够适应季节的变化,冬季到来时,冬青不会像落叶植物那样叶片完全脱落,但是也根据生长环境的实际情况,有部分叶片掉落。
30. 在“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中,红磷燃烧消耗掉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
【答案】√
【解析】
【详解】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没有形状、没有气味、能支持燃烧的气体。在“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中,氧气可以助燃,所以红磷燃烧消耗掉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31. 金丝猴的栖息地海拔很高,它们身上的长毛可以御寒。( )
【答案】√
【解析】
【详解】金丝猴的栖息地以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的原始森林最为合适。金丝猴的栖息地海拔很高,它们身上的长毛可以御寒。那里气候温润,远离人群,丛林茂盛,野果、嫩芽丰富,不仅能满足金丝猴的生存条件,也符合金丝猴的生活习性。
32. 我们可以给自然保护区内的动物投喂食物。( )
【答案】×
【解析】
【详解】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我们给自然保护区内的动物投喂食物,可能会影响动物的健康,不利于生态平衡。
33. 绿色生活就是多种树,多绿化。( )
【答案】×
【解析】
【详解】绿色生活是一种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强调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积极的行动,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多种树,多绿化只是其中的一种生活方式。
第四关探究应用
34. 下面是董宇辉为研究铁生锈原因设计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完成练习。
甲 把铁钉放在一团湿棉花球上
乙 把铁钉放入经煮沸冷却的水中,将铁钉浸没后,在水面上加一层植物油
丙 加少量干燥剂,再放一团干的棉花球,把铁钉放在干棉花球上,用橡胶塞密封
(1)实验条件分析。
甲试管中的铁钉,能够和水与空气充分接触。
乙试管中的铁钉,只能和________接触,因为水面上的植物油能很好地防止_______进入。
丙试管中的铁钉,只能和________接触,因为试管中的干燥剂很好地吸收了空气中的_______。
(2)实验现象。
一星期后,______试管中的铁钉锈蚀比较严重,_______试管和_____试管中的铁钉基本上没有生锈。
(3)董宇辉的假设:
董宇辉想研究铁生锈与水有无关系,应选择______试管和_______试管进行对比。
(4)实验结论。
铁生锈和_______、________有关。
(5)实践应用。
董宇辉看到奶奶家的铁锅生锈了(如下图所示),锅底部生锈严重,上半部分生锈不严重。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帮董宇辉给奶奶提1条减缓铁锅生锈的建议。
【答案】(1) ①. 水 ②. 空气 ③. 空气 ④. 水分
(2) ①. 甲 ②. 乙 ③. 丙
(3) ①. 甲 ②. 丙
(4) ①. 空气 ②. 潮湿的环境
(5)每次洗完锅后用布擦干,确保锅内不留水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给锅底部涂油。
【解析】
【分析】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隔绝空气、水和铁制品的接触,能够有效防止生锈。生产生活中防锈方法的原理就是破坏铁生锈的条件,比如涂油、刷漆、镀锌等,都是隔绝空气、水与铁制品的接触,破坏生锈的条件,从而达到防锈的目的。
【详解】(1)分析以上实验可知:甲试管中的铁钉,能够和水与空气充分接触。乙试管中放入煮沸冷却的水,水中溶解的气体经过煮沸大都被赶跑了,其中的铁钉,只能和水接触,因为水面上的植物油能很好地防止空气进入。丙试管中的铁钉,只能和空气接触,因为试管中的干燥剂很好地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
(2)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星期后观察发现,甲试管中的铁钉能够与空气、水充分接触,锈蚀比较严重,乙和丙试管中的铁钉只能够与水或空气接触,铁生锈的条件不充分,基本上没有生锈。
(3)根据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对比实验中变量只能有一个,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因此,探探想研究铁生锈与水有无关系,应选择甲试管和丙试管进行对比。
(4)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5)通过对铁钉生锈的探究可知,隔绝空气和水与铁制品的接触,破坏生锈的条件,就能有效防止生锈。防止铁锅锅底生锈最好的办法是让铁锅锅底保持干燥。
35. 判断下列资源是可再生资源还是不可再生资源并连线。
天然气
带鱼 可再生资源
潮汐能 不可再生资源
铀矿
【答案】
【解析】
【详解】可再生资源是指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带鱼、潮汐能属于可再生资源,天然气、铀矿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