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科学中考考前每日一练 第34卷1.如图是学习声音知识时所用的几个探究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声音的响度逐渐减小,该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B.正在发声的音叉,使吊着的乒乓球反复弹起,该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C.击鼓时用力不同,观察纸屑被弹起的高度,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频率有关D.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钢尺观察振动快慢,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幅的系2.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下列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彗星运动 B.植物生长 C.猎豹飞奔 D.蜗牛爬行3.下列四幅图所涉及的科学知识中,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②发育成根B.图乙中通过抽气机逐渐抽出玻璃翠内的空气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C.图丙中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D.图丁中将木板缓慢放平,夹角a逐渐变小,说明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4.如图是一款吸盘式仰卧起坐辅助器,它靠一个直径12.5cm的吸盘牢牢”吸”在地面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吸盘直径大小会影响”吸”力大小B.与脚接触的地方有柔软的海编,可以减小压强C.辅助器受到脚向上的拉力与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大小始终相等D.做仰卧起坐时,被”吸”在地面上的吸盘也会受到地面对它的静摩擦力5.将一个蜜柑放入水中处于漂浮状态(图甲),去皮再次放入水中,发现其沉入水底(图乙)。若去皮前后蜜柑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重力分别为G甲和G乙,则( )A.F甲>F乙,G甲F乙,G甲>G乙C.F甲G乙 D.F甲6.如图甲轻质弹簧原长为2L,将弹簧竖直放置在地面上,在其顶端将一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释放,当弹簧被压缩到静止时,弹簧长度为L。如图乙现将该弹簧水平放置,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与物块P接触但不连接。AB是长度为5L的光滑水平轨道,B端与半径为L的光滑半圆轨道BCD相切,用外力推动物块P,将弹簧压缩至长度L,然后释放,P开始沿轨道运动,问:(1)从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弹簧顶端,静止释放物块P,至弹簧被压缩后静止,物块P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弹簧的 。(填能量形式)(2)将弹簧压缩至长度L,然后放开,P开始沿轨道运动,能否到达“D”点? (填“能”或“否”)。物块P达到最高点时的机械能大小为 焦耳。7.共享单车不但为出行带来方便,而且健康环保。(1)骑行时,后轮中一台微型发电机能为电子锁内的电池充电,该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 现象。(2)如图是共享单车上的篮子示意图,BAC可视为一杠杆,其中AC为16cm,AB为12cm。若以A为支点,物体放在篮子中其重力作用线过C点。螺丝B对篮子起固定作用,该作用力是 (选填“F1”、“F2”或“F3”)。若不计车篮子自身重力,螺丝B最大承受力为80N,则车篮子最大载重为 N.8.如图甲是某车载空气净化器,其工作过程如图乙所示,受污染的空气被吸入后,颗粒物进入电离区后带上某种电荷,然后在集尘器上被带电金属网捕获,再通过复合过滤网使空气净化,其中带电金属网捕获颗粒物的工作原理是 ,车载空气净化器的额定功率为7.2W,额定电压为12V,则它正常工作的电流为 A。9.在项目化学习中:小科用条形磁体、大号缝衣针、硬卡纸、橡皮、大头针制作简易指南针,指南针制作过程如下:步骤Ⅰ:取2枚大号钢质缝衣针,分别将条形磁体沿同一方向摩擦缝衣针10余次(如图甲),使缝衣针磁化。步骤Ⅱ:将1张硬壳卡纸折成直角,将2枚被磁化的缝衣针对称地穿在卡纸两侧,如图乙所示,用1块橡皮和1枚大头针做成支座,将插有缝衣针的卡纸水平支起。步骤Ⅲ:用当地的地图确定简易指南针所指的方向。步骤Ⅳ: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制作指南针的科学性设计了评价表(如图丙)“自制指南针”评价量表(节选)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一 指针磁性强,且能自由转动 指针磁性强,不能自由转动 指针磁性弱,不能自由转动指标二 能准确指示南北方向,能保持水平平衡 能较准确指示南北方向,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不能指示南北方向,不能保持平衡(1)将条形磁铁的S极靠近图乙中缝衣针的针尖,缝衣针被排斥,则缝衣针针尖位置应标为 极。(2)在不添加器材情况下,若要确定简易指南针是否能够指示南北,应如何操作 。(3)根据评价量表进行测试评价,小科制作的指南针“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合格”。为使该指南针的“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指南针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10.冬季,汽车后风窗玻璃(如图甲)上常会形成一层薄霜,导致驾驶员无法准确观察后方情况,为保障行车安全,后风窗玻璃可以安装加热除霜电路。图乙是小科设计的加热除霜电路,它由控制电路和受控电路组成。控制电路中S接”手动”时,电磁铁A通电吸引衔铁,使触点D、E接触,受控电路中电热丝R2工作,对玻璃均匀加热。当S接”自动”时,加热过程中,玻璃温度升高至45℃时,触点D、E恰好脱开,此时控制电路中通过的电流为0.02A。已知电路中U1=6V,U2=12V,R0=150Ω,R2=0.8Ω,R1为固定在玻璃内的热敏电阻,其温度始终与玻璃温度相同,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电热丝R2所产生的热量能完全被玻璃吸收(R1产生的热量不计),玻璃质量为9kg,玻璃比热容为0.8×103J/(kg·℃)。电磁铁A线圈的电阻忽略不计。(1)开关S接”手动”。①电磁铁A通电时具有磁性,A的上端是 ▲ 极。②将玻璃从-5℃加热至45℃,玻璃吸收的热量和需要加热的时间分别为多少?(2)开关S接”自动”。玻璃的温度为15℃和45℃时,控制电路的功率相差了0.03W,则15℃时热敏电阻R1的阻值为多少?(3)汽车后风窗玻璃上的电热丝R2是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将专用的导电银浆印刷到玻璃的表面烧结制成的,如图丙所示。在电压U2不变的情况下,为增大电热丝R2的加热功率,请从银浆线的粗细、条数等方面,提出一种改进措施: 。1.【答案】B【解析】A.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声音的响度逐渐减小,该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A错误;B.正在发声的音叉,使吊着的乒乓球反复弹起,该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B正确;C.击鼓时用力不同,观察纸屑被弹起的高度,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故C错误;D.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钢尺观察振动快慢,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频率的关系,故D错误。故选B。2.【答案】B【解析】ACD.彗星运动、猎豹飞奔和蜗牛爬行,都相对地面的位置发生改变,都属于机械运动,故A、C、D不合题意;B.植物生长,描述的是生命现象,与机械运动无关,故B符合题意。故选B。3【答案】B,C【解析】A.图甲中③胚根发育成根,故A错误;B.图乙中,抽气机逐渐抽出玻璃翠内的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逐渐减小,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B正确;C.图丙中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故C正确;D.图丁中将木板缓慢放平,夹角a逐渐变小,说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D错误。故选BC。4【答案】C【解析】A.大气压不变,吸盘直径改变,会导致吸盘的面积改变,由F=PS可知,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改变,吸盘直径大小影响吸力的大小,A正确;B. 与脚接触的地方有柔软的海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脚的压强,B正确;C.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大小是不变的,辅助器受到脚向上的拉力是变化的,所以辅助器受到脚向上的拉力与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大小不一定相等,C错误;D. 做仰卧起坐时,被”吸”在地面上的吸盘也会受到地面对它的静摩擦力,D正确;故答案为:C5.【答案】B【解析】甲图中橘子漂浮,浮力等于重力;乙图中,橘子下沉,浮力小于重力;甲中橘子的重力小于乙中的重力;所以 F甲>F乙,G甲>G乙 ,B正确;故答案为:B6.【答案】(1)弹性势能(2)否;mgL【解析】(1)弹簧被压缩后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产生弹性势能,因此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2)①根据甲图可知,当弹簧长度缩短L时,物体向下运动距离为L,那么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物体减小的重力势能mgL。在乙图中,弹簧被压缩长度为L,则弹簧的弹性势能为mgL,转化为物块的机械能,那么物体此时的机械能为mgL。圆弧的半径为L,则D点高度为2L,那么D点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为2mgL。比较可知,物体获得的机械能小于D点的重力势能,因此不能达到D点;②表面是光滑的,则物块没有机械能损失,那么到达最高点时的机械能为mgL。7.【答案】(1)电磁感应(2)F3;60【解析】(1)骑行时,后轮中一台微型发电机能为电子锁内的电池充电,该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2)根据图片可知,A为支点,篮子里物体的重力作用在C点,如果没有螺丝B,篮子会向左翻倒,因此螺丝B对篮子的作用力应该水平向右,故选F3。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得到:G×CA=F3×AB;G×16cm=80N×12cm;解得:G=60N。8.【答案】异种电荷相互吸引;0.6【解析】(1)其中带电金属网捕获颗粒物的工作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车载空气净化器正常工作的电流:。9.【答案】(1)S(2)多次拨动自制的指南针,静止时总是指示南北方向(3)硬壳卡纸折成直角时要对折,大头针做成支座时要找准卡纸的重心位置【解析】(1)将条形磁铁的S极靠近图乙中缝衣针的针尖,缝衣针被排斥,则缝衣针针尖位置应标为S极;(2)在不添加器材情况下,若要确定简易指南针是否能够指示南北,可以多次拨动自制的指南针,静止时总是指示南北方向;(3)根据评价量表进行测试评价,小科制作的指南针“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合格”;为使该指南针的“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硬壳卡纸折成直角时要对折,大头针做成支座时要找准卡纸的重心位置。10.【答案】(1)解:①N;②玻璃吸收的热量Q吸=cm(t-t0)=0.8×103J/(kg·℃)×9kg×[45℃-(-5℃)]=3.6×105JW=Q吸=3.6×105J由W=得,加热时间t==2000s(2)解:温度为45℃时,控制电路功率P1=U1I1=6V×0.02A=0.12W15℃时,控制电路功率P2=P1+△P=0.12W+0.03W=0.15W15℃时R总==240ΩR1=R总-R0=240Ω-150Ω=90Ω(3)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银浆线的条数【解析】(1)①根据图片可知,线圈上电流方向向右。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右,此时大拇指指向上端,则A短为N极。(3)在电压U2不变的情况下,为增大电热丝R2的加热功率,请从银浆线的粗细、条数等方面,改进措施、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银浆线的条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