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科学中考考前每日一练 第44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浙江省科学中考考前每日一练 第44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年科学中考考前每日一练 第44卷
1.科学家们已经发现宇宙中的一位“超级妈妈”,这个星系一天之内诞生的新星比我们银河系一年内诞生的还要多。它巨大而遥远,一年产生大约740颗恒星。而我们的银河系大约每年诞生1颗新星。下列关于星系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银河系属于河外星系
B.宇宙内的恒星是不运动的
C.宇宙是由大量的星系构成的,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D.太阳系是宇宙的中心
2.某4.4g纯净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13.2g二氧化碳和7.2g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纯净物中含有碳、氢元察,不含氧元素
B.该反应中O2和CO2的质量比为14:11
C.该反应中O2和H2O的分子数之比为5:4
D.该纯净物中C、H原子个数比为3:8
3.如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某化学反应,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D.两种反应物均为化合物
4.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它的镜片内含有溴化银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单质溴和银,镜片颜色变深;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催化作用下,又立即化合成溴化银,镜片颜色变浅。有关该眼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
B.钛合金属于化合物
C.溴化银分解后,银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D.溴和银化合成溴化银前后,氧化铜化学性质不变
5.氢能源是一种高效环保的能源,科学家一直在研究更好的催化剂和技术手段,以降低电解水获得氢气的成本。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分解得到氧气和氢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电解水时两个电极上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或1:2)
C.电解水发生的反应为分解反应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发生改变
6.实验室提供H2O2溶液、MnO2、KClO3和KMnO4四种药品及F列装置。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提供的药品,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   
(2)选择装置B和C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将导气管移出水槽;②加热;③装药品;④收集;⑤熄灭酒精灯;⑥检查装置气密性。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7.盐酸在实验室有较多的使用,也呈现出不同的性质。
(1)打开浓盐酸的瓶盖时,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   性。
(2)某同学用金属锌与稀盐酸来制取氢气,如图甲、乙所示的是溶液中离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的离子是   。
(3)实验室选用较高浓度的盐酸与足量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时,产生二氧化碳的快慢与时间关系如图丙所示,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发生装置中的锥形瓶外壁发烫。推测图中第5~10分钟时反应快速变慢的主要原因是   。
8. 鉴别失去标签的五瓶溶液: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
(1)根据溶液颜色即可确定CuSO4溶液.取少量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放入四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CuSO4溶液,可鉴别出NaOH溶液和BaCl2溶液.鉴别出NaOH溶液的现象是    ;
(2)另取少量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BaCl2溶液,其中一支试管内产生白色沉淀,该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至此,五瓶溶液已全部鉴别出来;
(3)实验结束后,将所有试管中的物质充分混合,过滤除去沉淀,得到无色滤液;取少量无色滤液滴加Na2SO4溶液,无明显现象,另取少量无色滤液分别与下列物质混合时,一定无明显现象的是    .
A.酚酞溶液 B.Mg C.CuO D.Ba(OH)2溶液 E.AgNO3溶液.
9.学习小组在实验室探究铜、锌、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
【设计与实验】同学们设计并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实验中所用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
(1)【解释与结论】实验Ⅰ中只有一支试管内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Ⅱ中实验现象是   。
由上述实验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锌、铜、银。
(3)【反思与交流】某同学又取了金属M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硫酸,发现有气泡产生,请你推测:金属M   (填“能”或“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4)【拓展与延伸】同学们用不同形状的锌和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在室温下进行实验,探究锌与稀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实验记录表:
实验编号 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均取20mL) 锌的形状 (均取1g) 氢气的体积(mL) (均收集3分钟)
① 20% 锌粒 31.7
② 20% 锌片 50.9
③ 30% 锌粒 61.7
④ 30% 锌片 79.9
实验①②对比说明   ;要比较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   。
由此得出锌的形状和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影响反应快慢。
10. 灭火器是常见的消防设备,有多种类型,项目小组计划制作一款简易泡沫灭火器模型。
【原理学习】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装有两种物质,在液体中添加发泡剂(有气体存在时,能产生大量泡沫)。灭火器不使用时,两种物质彼此分离;使用时,将两种物质混合即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将液体、泡沫从管道中喷出。
【产品设计】
器材:根据原理需求,项目小组组装了如图的装置。
试剂:可选试剂有稀盐酸、浓盐酸、碳酸钙颗粒、碳酸钠粉末、饱和碳酸钠溶液、发泡剂
【评价量表】
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效果 液体、泡沫喷出速度快,喷射距离远 液体、泡沫喷出速度适 中,喷射距离一般 液体、泡沫喷出速度较缓慢,喷射距离近
指标二:安全性 喷出的液体PH=7 喷出的液体PH接近7 喷出的液体酸性较强或碱性较强
【产品制作】
(1)从指标一考虑,除了发泡剂以外,小组还需要选择的两种试剂是什么,请选择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2)20℃条件下饱和碳酸钠溶液质量分数为17. 7%,取42. 4g碳酸钠,需加水 克可刚好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保留一位小数)
(3)将配置好的饱和碳酸钠溶液装入吸滤瓶中,按照指标二的优秀等级(忽略发泡剂对PH的影响),试管中装入质量分数为36%浓盐酸的理论体积为多少毫升?(写出计算过程)
提示:①36%浓盐酸的密度P=1.19g/ml;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03+2HCl==2NaCl+H20+CO2↑
③计算结果取整数
1.【答案】C
【解析】A.银河系和和河外星系是并列存在的天体系统,所以A错误;
B.宇宙内的恒星是不断运动的,B错误;
C. 宇宙是由大量的星系构成的,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正确;
D.太阳系不是宇宙的中心,宇宙的中心还没有被确定,D错误;故答案为:C.
2.【答案】B
【解析】A、 某4.4g纯净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13.2g二氧化碳和7.2g水 ,则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纯净物中碳元素质量为,氢元素质量为,则该纯净物中含有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不符合题意;
B、 该反应中消耗氧气质量为13.2g+7.2g-4.4g=16g,则O2和CO2的质量比为16g:13.2g=40:33 ,符合题意;
C、 该反应中O2和H2O的分子数之比为,不符合题意;
D、 该纯净物中C、H原子个数比为,不符合题意;故选B.
3.【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此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A正确;
B.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正确;
C.反应物是两种单质,各元素化合价为零,生成物是化合物,各元素化合价不为零,所以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C正确;
D.两种反应物都由一种元素组成,是单质,D错误;故答案为:D
4.【答案】B
【解析】A.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故A正确不合题意;
B.钛合金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纯净物,更不是化合物,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在溴化银中,银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溴化银分解生成溴和银单质,银的化合价变为0,因此银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氧化铜为催化剂,所以它的性质保持不变,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
5.【答案】A
【解析】水分解得到氧气和氢气说明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A错误。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B正确。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正确。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发生改变,D正确。
6.【答案】(1)2KClO32KCl+3O2↑(2)⑥③②④①⑤
【解析】(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2)在制取氧气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药品,接下来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同时进行收集。当收集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最后再熄灭酒精灯。
则正确顺序为: ⑥③②④①⑤ 。
7.【答案】(1)挥发性(2)锌离子(3)反应放出热量引起盐酸挥发加快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解析】 (1)打开浓盐酸时,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2)实验室常用金属锌与稀盐酸来制取氢气,反应前含有的是氢离子和氯离子,反应后含有的是氢离子、氯离子和锌离子,故其中“”表示的离子是锌离子,其符号为Zn2+;
(3)盐酸溶质质量分数越大,越易挥发;发生装置中的锥形瓶外壁发烫,说明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加快盐酸挥发,反应速度越快,消耗的盐酸越多。上述结果引起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快速减小,故反应快速变慢,
8.【答案】(1)产生蓝色沉淀(2)H2SO4+BaCl2═BaSO4↓+2HCl(3)BC
【解析】(1)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产生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故填:产生蓝色沉淀;
(2)氯化钡能与硫酸反应产生白色的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故填:H2SO4+BaCl2═BaSO4↓+2HCl;
(3)过滤除去沉淀,得到无色滤液,说明不含有铜离子,即氢氧化铜全部被过滤出去,即滤液中不含有盐酸;取少量无色滤液滴加Na2SO4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有钡离子.溶液中不含有盐酸,故不能与镁或是氧化铜反应,没有现象,可能含有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红,不含有钡离子,与氢氧化钡反应没有现象,溶液中含有氯离子,加入硝酸银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故填:BC.
9.【答案】(1)Zn+H2SO4=ZnSO4+H2↑(2)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生成,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3)能(4)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锌与稀硫酸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①③或②④
【解析】(1)【解释与结论】铜、锌、银三种金属中,只有锌的金属活动性排在氢的前面,即只有锌能与稀硫酸反应,实验Ⅰ中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2)实验Ⅱ中铜片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单质银和蓝色的硝酸铜,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生成,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3) 【反思与交流】 某同学又取了金属M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硫酸,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金属M的活动性大于氢,而铜的金属活动性小于氢,则金属M的活动性大于铜,故金属M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4)【拓展与延伸】①根据实验①②可知,锌粒与酸的接触面积大,3min内收集氢气的体积大,那么得到: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锌与稀硫酸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②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其他因素应该相同,只改变硫酸的质量分数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①③或②④。
10. 【答案】(1)选择浓盐酸和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物浓度高、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快速增大容器内部压强,使液体和泡沫快速被压出;
(2)197.1;
(3)设需要的盐酸溶液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42.4g 36%x
106/42.4g=73/x
x=81.1g
V=m/ρ=81.1g÷1.19g/ml=68ml
答:需要36%浓盐酸68ml。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