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科学中考考前每日一练 第43卷1.如图,甲乙完全相同的小球,以同样的速度v沿着与水平方向均成角斜向上抛出,甲球沿光滑斜面,乙球抛向空中,不计空气阻力,甲乙小球能到达的最高点分别为a点与b点,离地高度为h1和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时,小球所受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B点时,小球所受重力和惯性力不是一对平衡力C.h1=h2D.h1>h22.小华在做实验时提出了如图所示两个模型,两杠杆均处于平衡状态,甲杠杆上平衡的是两个同种密度但体积不同的实心物体,乙杠杆上平衡的是两个体积相同但密度不同的实心物体,若将它们都浸没在水中,则两杠杆将( )A.仍保持平衡 B.都失去平衡C.甲仍保持平衡,乙失去平衡 D.甲失去平衡,乙仍保持平衡3.一种多用智能锁可以设置密码、指纹和机械钥匙二三种开锁方式。密码识别成功时S1闭合,发声器S发出声音,电动机通电开锁;指纹识别成功时S2闭合,发声器S发出声音,电动机通电开锁。机械钥匙则直接开锁,与电路无关。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A.B.C.D.4.在一个玻璃瓶中装满食用油,并混入纯净的铁粉,将油和铁粉振荡混匀后,在瓶的一端贴紧一块磁铁,如图所示,瓶内铁粉被磁铁所吸引,排成一条条曲线,呈现出明显的放射状“磁感线”。下列关于磁场和磁感线说法正确的是( )A.磁场对铁粉产生了力的作用B.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是均匀的C.磁铁外部的磁感线是从磁铁的南极出来,回到北极D.瓶中的铁粉排成一条条曲线,说明磁感线是看得见摸得着的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4.5V,定值电阻R0为10Ω,滑动变阻器R的规格为“20Ω 2A”,电流表和电压表量程分别选择“0~0.6A”“0~3V”。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流表示数最大值为0.6AB.电压表示数范围为1.5~3VC.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可达0.6WD.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为5~10Ω6.为了比较液体a和液体b的比热大小,小宁分别称取相同质量的a和b,在初温相同条件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在沸水中加热(1)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本实验中,液体a、b内能增加的途径是 。(2)实验过程中,小宁观察到温度计甲的示数变化始终比乙快。由此可知,液体a的比热ca与液体b的比热cb的大小关系是:ca cb。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三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 图所表示的地区范围最大。(2)三幅地图的比例尺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依次为 。8.原定于2022年9月10日(中秋节)的第19届亚运会延期举办,将于2023年9月23日在杭州开幕。图(1)是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按照原定日期,这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1)中的 ,当晚的月相最接近于图(2)中的 (选填字母)。9.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定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关系的实验。(1)图甲是测定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关系的装置,先按图组装好装置,然后将锥形瓶置于天平托盘上,调节天平至平衡,接下来的操作是 。(2)该同学将上述实验中的现象整理成如下所示表格,图乙实验中的现象①为 。他不知如何表述表格中“②”处的项目,你认为该项目应该是 。实验 实验现象 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②甲 有蓝色絮状沉淀出现 是 乙 ① 是 10.每年11月是橘子丰收的时节,橘子中含有丰富的核黄素即维生素B2(分子式:C17H20N4O6)相对分子质量:376,黄至橙黄色结晶性粉末,微臭,味微苦。核黄素具有热稳定性,不受空气中氧的影响,在酸性溶液中稳定,但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光照射容易分解。(1)核黄素在物质分类上属于 。(选填“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2)写出一条核黄素的化学性质 。(3)一个核黄素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4)计算94克核黄素中含有多少克氢元素?1.【答案】D【解析】A.根据图片可知,a点时小球的重力竖直向下,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与斜面垂直向上,二者没有在同一直线上,肯定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B.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而不是力的作用,故B错误;CD.在甲中,当小球到达最高点a时,它的动能为零,即此时的重力势能等于小球的机械能。在乙图中,当小球到达最高点b时,它的速度不为零,即动能不为零,那么此时的重力势能小于小球的机械能。比较可知,a点的重力势能大于b点的重力势能,那么高度h1>h2,故C错误,D正确。故选D。2.【答案】C【解析】甲图:原来杠杆平衡,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到:;即;①当两个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左边:;右边:;根据①式可知,;那么甲中杠杆还是平衡的。乙图:当两个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左边:;右边:;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两个物体体积相同,则;那么:;根据①式可知,;那么乙图中杠杆左端下沉。故选C。3.【答案】C【解析】密码识别成功时S1闭合,发声器和电动机工作;指纹识别成功时S2闭合,发声器和电动机工作,说明S1和S2都能单独控制发声器和电动机,C符合题意。4.【答案】A【解析】A. 磁场对铁粉产生了力的作用,A正确;B.从图中可以看到磁铁周围的铁屑是不均匀的,所以说明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是不均匀的,B错误;C. 磁铁外部的磁感线是从磁铁的北极出来,回到南极,C错误;D. 瓶中的铁粉排成一条条曲线,不能说明磁感线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磁感线是虚构的,不是真实存在的,D错误;故答案为:A.5.【答案】B【解析】A.当滑动变阻器为零时,此时电流表示数最大,,但此时电压表超过其量程,故最大电流为电压表示数3v时的电流大小=0.3AB.当滑动变阻器位于最大阻值时,此时定值电阻电压最小,即,故电压范围为1.5v~3VC.当滑动变阻器阻值与定值电阻相等时,此时滑动变阻器功率最大,故不可能达到0.6wD.当电压表示数为3v时,此时R=,所以其范围为15 Ω ~20 Ω 故答案为:B6.【答案】(1)热传递(2)<【解析】(1)根据图片可知,液体a、b吸收外面烧杯内水中的热量使自己温度升高,因此增加内能的方法为热传递。(2)两个试管都放入同一烧杯中,则相同时间内二者吸收相同的热量,而甲的示数变化大于乙的示数变化,根据Q=cm△t可知,液体a的比热容7.【答案】(1)丙(2)丙<乙<甲【解析】(1)从图上可知,甲表示地区范围最小,丙表示地区范围最大。(2)相同图幅,比例尺越大,表示实际范围越小。8.【答案】丙;D【解析】第19届亚运会原定日期9月10日位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之间,地球运行到图(1)中的乙和丙之间,且最接近丙(秋分日)。中秋节即农历八月十五,此时的月相是图(2)中D选项所示的满月。9.【答案】(1)将滴管内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中(2)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气球先变大后变小;反应后天平是否平衡【解析】(1)实验目的是测定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关系,分析实验图示可知,将锥形瓶置于托盘天平上,调节天平至平衡,接下来的操作是:将滴管内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中。(2)本组实验目的是,测定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关系,分析表格信息可知,乙实验中白磷燃烧的现象①为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气球先变大后变小;“②”处的项目是反应后天平是否平衡。10.【答案】(1)有机物(2)热稳定性好,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光照射容易分解(3)5(4)94克核黄素中含有氢元素质量为.【解析】(1) 核黄素为含碳化合物,在物质分类上属于有机物。(2) 核黄素热稳定性好,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光照射容易分解 ,都属于化学性质。(3) 一个核黄素分子中共有5个原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