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中外历史纲要》 (下) 编号16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学习目标】 1.理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背景和表现。
2.认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重、难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理解甘地“非暴力不合作”思想。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背景
【任务一】王斯德在《世界通史》中指出:(20世纪初)战争和革命的年代促发了民族解放运动的第一波高潮。指出这里的“战争和革命”的含义及其影响。
含义:
影响:
二、概况
【任务二】阅读教材第一目,指出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的表现,并说明与一战前相比,民族民主运动有何特点?
表现:东亚
东南亚
西亚
南亚
特点
三、典型的斗争
1.印尼的斗争
第一阶段 ①建立政党:1920年,印尼 成立 ②概况:1926—1927年,印尼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反对 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工人和农民纷纷响应 ③结果: 殖民当局残酷镇压起义。革命力量被严重削弱,印尼 被迫转入地下。 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 》曾发表专文表示深切同情。
第二阶段 ①建立政党:1927年, 等人成立民族主义政党 ②概况:采取与殖民当局 政策,争取民族独立 ③结果:大批群众转向民族主义政党, 阶级开始掌握独立运动的领导权
2.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指导思想:甘地提出以爱、真理和 争取印度 和 的思想,以及通过动员群众、运用 策略与英印当局进行斗争的思想。
(2)特点:
(3)过程
第一阶段 (1920—1922年) 起因: 惨案 措施:放弃英国人授予的爵位、封号和名誉职位, 、 、抵制法院和立法机关,恢复 纺织和不买英国布,以及 等手段
第二阶段 (1930—1934年) 斗争要求:降低地税、废除 专卖、取消盐税、实行关税保护、释放政治犯等 结果:在遭到拒绝后,甘地进行“ ”,引发了各地的 斗争,迫使当局答应了他的部分要求
第三阶段 (1940—1942年) 斗争要求:甘地发动了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 ”行动 结果:英印当局逮捕了 和 重要领导人, 运动陷入低谷
【易错点拨】
非暴力并非消极斗争
甘地倡导以 方式抵制政府、机关、法院、学校以及采取总罢业、抵制英货、抗税等非暴力手段进行斗争,“非暴力”指的是一种斗争方式,是一种斗争的手段,并非消极斗争。
【认知深化】 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内容和评价
1.内容
①认为任何政治斗争都要以“仁爱”精神为主旨(和平方式)。
②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即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坚持真理核心)。
2.评价
①积极性:动员了广大群众,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推动了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为印度的民族解放斗争积累了宝贵经验。
②局限性: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始终对英印当局抱有幻想,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反映了印度资产阶级在斗争中的动摇性与妥协性。
【随堂练习】
1.1920年11月17日,英国王储威尔士亲王访问印度。这位亲王所到之处,商业停业,街道上也空无一人,群众用总罢业来欢迎他。这反映了(  )
A.群众响应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殖民政府保护王储安全
C.印度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民族独立意识开始觉醒
2.“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亚洲出现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主要是由于(  )
A.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 B.世界殖民体系的衰退和瓦解
C.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D.亚洲人民反帝斗争走向联合
知识点二 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一、埃及的斗争
第一阶段 ①领导:以 为首的民族主义政党 党 ②方式:通过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以及进行 战等斗争方式 ③结果:英国承认 为独立主权国家,但英国保留了在埃及 、控制 、 等特权
第二阶段 1922年3月,埃及宣布为独立的 国家,次年颁布第一部宪法
第三阶段 党进行了 运动,要求英国放弃特权,但未获完全成功
二、摩洛哥的斗争
1.概况:摩洛哥里夫地区的人民在酋长 领导下,多次打败 和 侵略军。1923年,克里姆联合12个部落,建立 共和国。
2.结果:1926年,共和国被西、法殖民军扼杀。
三、埃塞俄比亚的斗争
1.概况:1935年, 法西斯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1936年,埃塞俄比亚皇帝
流亡英国,墨索里尼宣布兼并埃塞俄比亚。
2.结果:埃塞俄比亚人民坚持游击战争,最终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1941年恢复了国家 。
【思维点拨】 非洲解放运动的不平衡
相对而言,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大部分地区尚处于部族统治之下,国家民族意识相对较弱。北非和东非经济发展相对发达,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国家民族意识较强。
【任务三】完成下列问题
1.阅读教材第二目中的“扎格鲁尔(1857-1927)”图片及文字说明,思考扎格鲁尔的主要事迹是什么?在埃及历史上有什么地位?
2.阅读教材第二目,思考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相比,非洲民族独立运动有何特点?
【随堂练习】
3.埃及的扎格鲁尔和印度的甘地两个历史人物可以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B.战败国对国际秩序的不满
C.一战后的殖民地解放斗争 D.民族矛盾不可调和
4.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在埃及建立了殖民保护制度,使埃及由半殖民地变为殖民地,埃及民众深受殖民保护制度之苦,反英情绪强烈,由此爆发了华夫脱运动。该运动(  )
A.使埃及获得有条件的独立 B.使英国在埃及的特权被废
C.使英国给埃及以彻底独立 D.促使埃及成为独立的共和国
知识点三 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一、主要事件
1.阿根廷:阿根廷工人在 领导下,举行了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
2.智利:智利的左派力量团结其他社会阶层,成立 联合政府,防止法西斯势力上台。
3.尼加拉瓜:1926年, 带领游击队,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迫使美军于1933年撤出尼加拉瓜。
4.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①对内推行 ,改组 党,发展教育,限制教会,遏制 势力,确立总统一任制度。
②对外捍卫国家主权和本国资源,将 行业收归国有。
二、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亚非拉大地上的民族民主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 体系,成为影响 的重要因素。
【随堂练习】
5.1927年7月,桑地诺在发表的宣言中写道:“查莫罗及其继承人迪亚斯想在美国侵略者刺刀的帮助下统治这个灾难深重的国家。不!绝不可能!……我将发动并参加这场战斗,以战斗呼声来回答阴险的侵略者和出卖祖国的罪犯们。”桑地诺发动的“这场战斗”(  )
A.采取了非暴力手段 B.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
C.实现了最初的目标 D.以反帝反独裁为任务
6.下图是1933年中国《时事月报》上刊登的一幅名为“石油之战”的讽刺漫画,这幅漫画以当时爆发在拉丁美洲的两个为争夺石油产区的国家间的战争为背景,漫画中一个玻利维亚人和一个巴拉圭人站在石油桶上你来我往的拼刺刀,前者头戴印有美元的旗帜,后者戴着画有英镑的方旗。这幅漫画反映了(  )
A.拉丁美洲各国间的矛盾尖锐
B.英美两国的矛盾不可调和
C.中国政府关注世界局势变化
D.拉丁美洲的革命任务艰巨
7.1913年,列宁在《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中说:“极大的世界风暴的新的发源地已在亚洲出现。……八亿人民的亚洲投入了为实现和欧洲相同的理想的斗争。”“相同的理想”指的是( )
A. 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 B.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 摧毁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D. 实现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
8.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席卷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中,领导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是( )
A.扎格鲁尔 B.甘地 C.桑地诺 D.曼德拉
9.下图是名为《丹迪海边的调味品交易》的漫画,发表于“食盐进军”的游行队伍抵达丹迪海边的第三天。漫画中,甘地先生(左)坐在地上,右手捧着盐钵,向坐在身边的印度总督欧文勋爵说道:“给你来点儿盐,好吗?”该漫画所反映的事件对应的历史主题是(  )
A.亚洲的觉醒
B.世界殖民体系的动摇
C.不结盟运动
D.印巴分治方案的实施
11.民族解放运动不断冲击着西方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直至其崩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以为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在中国,它表现为一种显著的反抗外族的态度,偏向“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的理想;在波斯……觉醒似乎表现为偏向民主改革的形式。“非常引人注目的是,这些不满的迹象同时出现,不能纯粹归于偶然。谁知道呢?或许东方真的从其酣眠中觉醒,我们即将目睹一场数百万不满者反对寡廉鲜耻的西方剥削的起义。”
——摘自[英]爱德华·G·布朗《1905—1909年波斯革命》
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
地区 国家 主要事件
亚洲 中国 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印度 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英国殖民者做斗争
非洲 埃及 在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
埃塞俄比亚 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
拉丁美洲 尼加拉瓜 桑地诺领导游击队反对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迫使美军撤出
墨西哥 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下)》制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方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这一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有何新特点?
【本课小结】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