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习作:《我学会了 》作文写作指导及范文赏析-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题目展示我们正慢慢长大,学会了做很多事情。你学会的哪件事情让你最有成就感 把它填在橫线上,再把学做这件事的经历、体会和同学分享。写之前想一想:你是怎样一步步学会做这件事的 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是怎么克服的 有哪些有趣的经历 心情有哪些变化 写完后,读读自己的习作,修改不通顺的地方。和同学互换习作,看看学习的过程是否写清楚了。二、题目解析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在不断地学到新本领,学会做更多的事,那么,学会了什么呢?回忆一下,引导学生把学会的本领填进题目里。题目上的关键词语是“学会”。“学会”不同于“学习”,“学习”之后,不一定是“学会”。“我”是怎样学会的呢?围绕“学会”,要写清为什么要学?跟谁学的?怎样学的?结果又怎样?其中“怎样学的”内容应是文章的重点。将这些内容写清楚,事情就写完整了。这篇文章要求我们写学会了某件事、某种本领。比如,“我学会了烧饭”、“我学会了钉钮扣”、“我学会了游泳”、我学会了溜冰”、“我学会了钓鱼”、“我学会了养花”……三、写作指导明确体裁这是一次半命题习作,属于记录成长经历的记叙文。审清内容①选一件自己学会的最有成就的事。②具体写一写学它的过程。③写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有趣的经历。④写清楚学会这件事的收获和感悟。这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习作训练,是一次半命题习作。如何写好本次习作呢?具体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本次习作要写一件自己学会的最有成就感的事。同学们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想想自己学会了做什么事,接着在稿纸上列出来。2. 思考所列的事项中,学会哪一项让你感到最自豪和难忘,把它挑选出来作为本次习作的主题。3.学会本领的过程是本次习作的重点。我们要想一想先学了什么,再学了什么,接着发生了什么,最后怎么样了。4.同时思考学会这项本领,你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怎样克服的,还可以想想在学的过程中有哪些有趣的经历。5.遇到那些困难或趣事时,我们的心情一定有起伏,有变化。需要注意的是,尽可能地将这些起伏的心情和当时的感受结合到事情中去写,而不是千篇一律地只在习作最后抒发。掌握几个小技巧一、开头技巧:①开门见山式:在我的记忆里,有很多做得很棒的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学骑自行车。②引用名言式:“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次学滑冰的经历让我真正领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二、过程技巧①过程有序按顺序把学会一项本领的过程写清楚,可以适当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②描写细致在学会这项本领的过程中,一定发生过让“我”感到困难或有趣的事,细致描绘当时“我”的反应,做了什么动作、说了什么话以及心情感受是怎样的。三、结尾技巧可以写学会某项本领的快乐心情,也可以写从中获得的启示。①表达心情式:太阳渐渐落山了,我和爷爷收起鱼竿,带着满满的收获,高高兴兴地回家了。②总结启发式:从与奶牛的“大战”中,我体会到:遇事光靠蛮力是行不通的,还是得多动脑、多思考。写作之前先思考,选好素材再动笔。开头结尾写概要,困难趣事需丰富。事情经过要有序,重要情节描详细。穿插情感在正文,题目内容紧联系。写好这篇文章还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思想要健康,所选的材料要有积极意义。消极的、不健康的东西不能写。比如有的同学写自己学会了打麻将,或者写学会了抽香烟,这样的文章思想不健康,是绝对不能写的。(二)情节要完整,重点要突出。比如写“我学会了钉纽扣”。先写我为什么要学钉纽扣:“一个星期天的上午,穿衣服时发现衣服上的纽扣掉了两颗。平时总是让妈妈钉的,那天我想到自己是四年级的学生了,自己的事应该学着自己做,于是决定自己钉纽扣。”接着交代跟谁学:是跟妈妈学。然后重点写怎么学的:起先看妈妈做示范,只见妈妈穿针引线,很快钉好了一颗纽扣。然后“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做,但不是针尖穿不过扣子眼,就是针扎到了自己的手指上,出了血。正在“我”快要泄气的时候,妈妈鼓励我要有耐心,“我”照妈妈的话去做,终于钉好了一颗纽扣。事情的结果是:我学会了钉纽扣。在这篇作文中,只要写好“我”在钉纽扣过程中是怎么做、怎么说、怎么想的,内容必然会写得具体。(三)取材要“小”,“小”中见“大”。学会生炉子,学会包饺子,学会骑车子,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但在写这些“小”事的时候,要努力“小”中见“大”,就是在学“小”本领中,表现出“大”的主题。比如从学会包饺子这件事中,“我”体会到一个平凡的真理:任何事情,只要有决心,有耐心,不放弃,总是能学会的。从学骑自行车这件事中“我”体会到做任何事情只要有信心,不怕困难,掌握正确的方法,就会取得成功。从学会本领中概括出自己的真切感受,文章的中心就会鲜明深刻。四、优秀范文赏析1.我学会了扎辫子这几天,我特别高兴,因为我学会了扎辫子。平时,我的辫子都是妈妈给扎的。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起床晚了。妈妈这天不休息,急着要去上班,便对我说:“今天是星期天,你自己在家慢慢地学着扎辫子吧!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嘛!”说完,急匆匆地走了。我望着妈妈的背影,心里空荡荡的。我不情愿地拿来梳子,解开扎在辫子上的皮筋,对着镜子一照,好家伙,这一堆乱发让我怎么下手呢?我使劲地回想着妈妈平日为我梳头的动作:先将乱发梳理好,再分股编起来。于是我也先将头发一遍一遍地梳,直到疏通了为止。然后将头发分成几股,靠近耳边的一股头发编过去,又把另一股编过来,可是第三股头发和第一股头发缠在一起了,怎么弄也弄不开。我气得狠狠地揪了一下。好家伙,一下子竟揪下了好几根头发,疼得我“哎呀”叫出了声。我把梳子使劲地往桌上一甩,索性躺在床上,眼泪在我眼眶里直打转儿,接着是不住地往下流。躺了一会,我心情稍微平静了些。一翻身,发现了正对着床的大衣橱镜子里的我,我惊呆了。这是我吗?原先漂漂亮亮的姑娘如今变成了一个披头散发、泪痕满面的“叫花子”了。如果父母下班回来,看到这副狼狈相又会说什么呢?想到这里,我又鼓起勇气,站起身来。这回我平心静气,重新扎辫子。每一个动作都认认真真。不一会儿,一根辫子编好了。这时,手虽然有些发麻,胳膊发酸,但我并不灰心,稍微歇了歇,又继续编下去。编完后,一照镜子,嘿!这会儿没搞“大联合”,两条辫子齐刷刷地搭在肩上,美极了!我高兴得跳了起来。从那以后,我再也不用妈妈给自己梳辫子了。人们还夸我是个心灵手巧的好姑娘呢!点评:这个小女孩学扎辫子的过程记录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读来如在眼前。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运用很精彩,学习的过程写得细致入微,作为四年级的学生,能写到如此水平着实不易,值得借鉴学习。2.我学会了挤牛奶“宝贝,带你去挤牛奶!”挤牛奶?我这才想起老家的院子里圈养着一只奶牛。它身上的毛发大部分是白色的,但也有一大块一大块的黑色斑纹,虽然看起来很可爱,但它对我来说算得上庞然大物了。我平时不太敢靠近它,可妈妈说,家里有客人来,咱们得挤点牛奶招待客人。我来到奶牛身边,小心翼翼地将一只桶放在了奶牛身下,见它没反应,我便大胆地伸手去帮它挤奶。我才上手捏了一下,它似乎就生气了,竟然甩着尾巴打我的屁股。我一个不注意,就摔在了地上。原来奶牛是靠甩尾巴攻击的。我也生气了,打了一下它的屁股。哪知这次它换了后腿来踢我,还好我闪得快,躲开了。我围着奶牛转了几圈,实在不知道该怎样去给它挤奶,只好求助妈妈。妈妈走过来一边演示一边跟我说:“挤牛奶要温柔,还要有耐心,像这样轻轻地捏住,然后上下挤,一定要轻轻的。”听了妈妈的话,我反思自己刚才的动作,好像确实太用力了。如果我也被这样捏一下,应该也会很生气吧!于是,我重新蹲下来,轻轻柔柔地捏了一下挤奶处,这次奶牛果然像没感觉似的,一动也没动。得到了奶牛的默许,我的胆子也大了一些,又轻轻地多挤了几下,牛奶就像打开了水龙头似的流进了桶里。我高兴坏了,兴奋地给奶牛唱起歌来,希望它能让我多挤一会儿奶。后来,我竟然整整挤了两大桶牛奶。奶牛高兴地叫了几声,大概是在感谢我给它挤奶吧!那个愉快的下午,我学会了给奶牛挤奶,也学会了:遇事要考虑别人的感受。点评:小作者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了自己经历了困难、反思,终于学会了挤牛奶的事。本文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运用精彩,从挤牛奶这件事当中还学会了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那个愉快的下午,我学会了给奶牛挤奶,也学会了:遇事要考虑别人的感受。”让文章得到了升华。3.我学会了做蛋炒饭这个暑假,我最开心的事,是学会了做蛋炒饭。有一天,我看到冰箱里有剩饭,就想让妈妈教我做蛋炒饭,妈妈爽快地答应了。首先,我们准备好一些米饭、一个剥好皮的大蒜、一小块生姜、两个鸡蛋和几片小白菜叶。然后,将菜叶和大蒜放进水盆里清洗。我仔细地把粘在菜叶上的泥土洗掉,又用流水冲洗了好几遍并晾干。妈妈说,鸡蛋也要洗。我听了,赶紧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在自来水下冲洗。菜清洗干净后,就可以切了。妈妈把菜叶叠在一起,用手按压着一刀刀地切。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切菜叶,切大蒜和生姜。鸡蛋当然是要用打的,但我有些紧张,妈妈就教我:先把鸡蛋敲破,然后用手把它掰成两半,蛋黄和蛋清就溜进了碗里。我成功了,然后用筷子把它们搅拌均匀。做好准备之后,就可以炒饭了。我们调好火,将锅里的水烧干,倒进油。先是炒鸡蛋,我把鸡蛋倒进去后,用锅铲将它铲碎,然后加入菜叶、生姜和大蒜,又加了盐、生抽、醋。现在该我们的主角——米饭登场了。妈妈倒进去一大团饭,叫我铲碎,可我怎么也铲不碎,胳膊都酸了,只好让妈妈来帮忙。经过妈妈几番翻炒,炒饭终于做好了。我尝了一口,不咸不淡,真好吃!妈妈夸我,这比她自己做的还好吃!原来,做蛋炒饭并没有想象中的难,我以后要学会做更多的饭菜给爸爸妈妈吃!点评:小作者初次体验做炒蛋饭,过程中有困难也有欣喜,本文结构清晰,表达流畅,将做蛋炒饭这件生活小事描写得细腻生动。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引人入胜,是一篇值得学习的佳作。4.我学会了做冰粉我的妈妈是一只贪吃的“小猪”,她最喜欢在网上点冰粉来吃。每次看着那晶莹剔透的冰粉,我就特别想学。于是妈妈就给我买了些做冰粉的食材,鼓励我自己做。 期待的那天终于到来了,我满心欢喜地把食材摆放好,迫不及待地让妈妈教我:首先,我小心翼翼地把石灰粉和水混在一起,耐心等待2小时,过了一会儿,我忽然想起,在这之前还要先搓冰粉籽,妈妈也在一旁无奈地对我说:“你要先把冰粉籽搓了呀,不然哪儿来的冰粉?” 我也只好照做,把50克的冰粉籽放入一张皮肤般的纱布袋中,用皮筋将它的脖子牢牢地捆住,放在清水中反复搓来搓去。我感觉这个就像在洗衣服一样,还蛮有趣的。不过过了一会儿,我改变了心思:再有趣的事做多了也会腻的,搓来搓去就几个动作,我有点想放弃,一旁妈妈劝说我:“别这么着急嘛!好戏还在后头。” 又过了半个小时,这一袋的冰粉籽慢慢变得滑滑的,从内部吐出许多小气泡。渐渐地,水面上已经被一层层淡黄色的气泡给覆盖,好似蛋糕店里的榴莲千层。终于搓完了,我感觉手就像断了一样,一点力气都没有。妈妈帮我把之前做的石灰粉和冰粉混在了一起,摇摇欲坠地抬进了冰箱。 第二天清晨,天才刚亮,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向冰箱,心如火焚地把冰粉拿给妈妈品尝。经过妈妈精挑细选的品尝和详细的评价,我感到了永不忘记的成就感! 不论做什么事,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成功!点评:小作者把自己学做冰粉的过程记录得详细具体,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都运用得恰到好处,引人入胜。让读者仿佛也参与到了这个过程当中,最后急迫想看到成品的心情也是真情动人。确实给人满满的成就感。5.我学会了坚持迄今为止,我学会了许多事情,比如:打篮球、打羽毛、滑冰……这些事情里不可缺少的就是坚持。 暑假的一天,我如愿以偿地饱览了中华民族最古老的长城风光,八达岭耸立在北京西郊,远望起伏连绵,近看山岭陡峭。长城盘旋在山梁上,像腾飞的龙。刚踏上长城,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里简直就是人的海洋,人们都如同潮水般地向上涌去。我扶着墙,一步一步艰难地往上走,到达第一个烽火台就已经气喘吁吁了,休息了一会儿,我们继续向下一个烽火台前进。长城可真是越来越陡,“累死了!不爬了”我一屁股坐在了台阶上。爸爸对我说:“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能半途而废啊!”听了爸爸的话,我似乎明白了很多,也有了许多的力量。终于我们登上了长城的好汉坡,在那里立着一块石碑,上面是毛泽东写下的:“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对我的激励很大。我越爬越累,实在是爬不动了,一想起爸爸对我说的话,我就想:一定要坚持到底,这样才能取得成功。我一定要爬到峰顶。我一步步地走着,终于我们到达了长城的峰顶,看见了壮丽的景观。 要不是“坚持”,我是不可能爬到峰顶的。也是“坚持”,我当了一回好汉。点评:本文写的是我学会了坚持,首先题目就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大部分人会写学会了一项什么本领,都是具体的才艺,本文作者独辟蹊径,写的是学会了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的力量,学会了坚持。坚持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也是很难做到的事情。作者通过爬长城这件事,写自己学会了坚持,从一件日常生活小事领悟到了人生深刻的道理,难能可贵。“要不是‘坚持’,我是不可能爬到峰顶的。也是‘坚持’,我当了一回好汉。 ”小结全文,升华了文章思想。是一篇优秀的四年级作文。6. 我学会了叠衣服今天下午天气晴朗,妈妈说要教我一项生活技能——“叠衣服”。妈妈带我去阳台收下了晒干的衣服,再用蒸汽熨斗把衣服都熨平了,放在床上让我自己先试试,我拿到衣服心里想:叠衣服还不简单,我在幼儿园就学过,只要把衣服叠成双手交叉包手臂的样子就行了。边想边折了起来,妈妈看了后笑着跟我说:“涵涵,你真棒,居然会折衣服!不过啊你这样的折法衣服放一起会不平整,而且放进柜子会占用很大空间,妈妈教你一种能节约空间又能整齐的方法,你要好好看着哦!” 妈妈先教我叠裤子,叠裤子比较简单,先把裤子抖一抖放平,然后按裤子的裤缝对齐后再对折两次,很快裤子就折好了。接着妈妈教我比较难的叠衬衫,妈妈让我把衬衫的纽扣先一颗颗对齐扣好,然后将衬衫背面朝上,将左侧向后折叠,接着把左侧袖子折回,右边也用同样的方法,变成长方形样子后再朝上对着,最后把折好的衣服再翻回正面来。妈妈的动作非常地娴熟,而我非常地笨拙。妈妈说如果衬衫会折,其它衣服都不在话下,所以我一遍遍地苦练,在练习了好多好多次后终于学会了折叠衬衫,我开心极了!随后我不需要妈妈指导就能很好地叠了棉毛衫,妈妈也很开心,夸我学得很快。 今天我很高兴学会了一项生活技能,以后我一定要多帮妈妈做些家务,当妈妈的超级小帮手。点评:小作者直奔文章主题----叠衣服。开门见山式开头。叠衣服的过程描写很具体详细,动作描写用得到位精彩。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也运用恰当,学的过程和结果都体现出来了。“今天我很高兴学会了一项生活技能,以后我一定要多帮妈妈做些家务,当妈妈的超级小帮手。”总结全文,完美收工。7.我学会了骑车常常看见别人能自由骑车,简直就是羡慕妒忌恨。终于快到生日的时候,我斗胆学骑车。 妈妈让我先练,所以用旧车。 刚刚坐上车就感到身体在摇晃,但是信心依旧在,鼓起勇气,踏上了一只脚。“啊”我尖叫了起来,我狠狠地摔了一跤。 重新竖起了信心。再次坐上了车,感觉好多了,没了刚才的“怕”。踏上了一只脚,另一只脚刚要踏上,又一次狠狠地摔了一跤。 总结了刚才失败的原因,再次坐上车,踏上了一只脚,另一只脚在下面滑,可是在转角,仍旧失败。 哎!难道我天生不是骑车的料?正在我想要放弃时,妈妈好像看见了我的心事,走过来对我说:“茜茜,想放弃了?”我点点头。妈妈又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你怎么能放弃呢?” 经过妈妈的的劝导,我重新坐上了车。 有了失败的经验,我再次坐上车时就用双脚滑,果然,比前几次好。 滑着滑着,心情放松了许多。在不知不觉中,我已经踏上了一只脚。这时我就像一只蝌蚪已经半身变成了青蛙,紧接着,我真正的变成了一只青蛙,能够自由跳跃。 没有多久我已经变成了天使,可以自由地在空中展翅高飞。 由于我学会了骑车,妈妈帮我买了新车做生日礼物,晚上还有蛋糕可以吃,真是双喜临门。点评:小作者通过自己失败多次的经验,总结经验,在妈妈的语言鼓励之下,没有放弃,终于学会了骑车。“滑着滑着,心情放松了许多。在不知不觉中,我已经踏上了一只脚。这时我就像一只蝌蚪已经半身变成了青蛙,紧接着,我真正地变成了一只青蛙,能够自由跳跃。”把自己成功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感染力强。8.我学会了打羽毛球我家门前有一个公园,每天都有人在公园里打羽毛球。我看到公园里的人玩得不亦乐乎,心里十分羡慕,也想去打羽毛球。?我把想打羽毛球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给我买了一副羽毛球拍,然后带我到公园去打羽毛球。我照着妈妈的样子打,可是羽毛球似乎非常调皮,我怎么也接不住它。?妈妈看我怎么也接不住球,无奈地摇了摇头,说:“我还是帮你找个教练教你打球吧!”我满怀期待地点了点头。于是,妈妈就给我报了一个羽毛球培训班。我本以为学习的过程会很快乐,但开始学的时候,我才发现我想错了。教练先让我练习挥拍的基本动作,一个动作练上几十次,十分枯燥。我练了几次以后不想练了,对教练说:“教练,我不想练基本动作了,我能不能直接开始练打羽毛球?”教练说:“欲速则不达。你一定要先练好基本动作,不然等你开始打的时候就会手忙脚乱。”我听了教练的话以后,又开始努力练习挥拍的基本动作。经过几百次的挥拍练习,我终于可以开始打球了。就像教练说的那样,基本动作不熟练的话真的会手忙脚乱。刚开始的时候我经常接不住球,但过了一段时间后,我熟悉了打羽毛球的动作,就能一个不漏地接住羽毛球了。?学习打羽毛球的过程虽然很累,但我从中收获了不少快乐。现在我不仅学会了打羽毛球,而且还懂得了: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要先练好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一件事做好。 点评:小作者写的是学习打羽毛球的经历,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学习打羽毛球时的想法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经过枯燥的挥拍练习后,“我”慢慢学会了打羽毛球,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要先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9.我学会了骑车说起学骑车,还真是好笑又好玩啊!那是三年前的一天,我的一个好朋友刚学会骑车,他骑着新买的自行车在我家门口转来转去,十分神气。我羡慕极了,央求爸爸给我买一辆自行车。爸爸欣然同意。 自从买了自行车,我就天天练习。刚开始我还不会骑,就像游泳似的趴在车子上,两只脚在地上滑。爸爸看到了连忙教导我:“你的身子坐正,双手紧握住把手,车子往左倾斜时,你的龙头就往右转,相反就把龙头朝左转,保持平衡,儿子,你能行!”我郑重地点了点头,坐上座位,左脚踩上踏板,右脚一蹬,车子向前滑行。龙头开始摇摇晃晃,我连忙用脚去蹬踏板,双手牢牢地抓紧龙头,尽量地保持平衡。突然,前方需要拐弯,我身子一扭,车子向右倾斜。我突然想起爸爸的话“车子往左倾斜时,你的龙头就往右转,相反就把龙头朝左转,保持平衡。”我就试着按爸爸说的去做,没想到,车子开始听我的话了,我居然向前骑了十几米,但因为重心不稳,我连人带车摔倒在地上。虽然脚被划破了,但我很高兴,因为这次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又试了几次,发现骑自行车并不难,只要掌握它的“脾气”就好了。接下来,我大胆去练习,发现自己骑得越来越熟练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学会骑自行车了。学骑自行年有苦有乐,有悲有喜,这大概是学骑自行车的乐趣所在吧! 点评:习作开头回忆骑车的感受;中间简单交代“我”怎么得到自行车,然后详细描写“我”学车的过程。通过详细的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出“我”骑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我”克服困难的经过;结尾呼应开头,写出了自己学骑自行车的感受。 10.我学会了包饺子星期天,我看了一会儿书,就到厨房看妈妈包饺子。见还有很多的饺子需要包,我就说:“妈妈,我帮您包饺子吧。”妈妈欣然答应了。?我先拿起一张饺子皮,然后用筷子夹了一点馅放在饺子皮上包起来,可饺子皮老是跟我作对,不是皮破了,就是边缘的馅露了。我试了几次,也没包出一个完整的饺子,看着这“惨不忍睹”的饺子,我有点丧气了。?妈妈看了我这副狼狈样,笑着说:“我给你做示范吧。”于是,妈妈拿起饺子皮,放了一点馅,然后从两侧向上捏,这样一个饺子就包好了。妈妈问我:“会了吗?”我点头说会了,又继续包了起来。这次我感觉自己包得挺好,可是没几下,饺子皮又破了,我干脆不包了。这时,妈妈微笑着对我说:“做什么事都得有耐心,要善始善终,不能半途而废,要认真观察,仔细揣摩,掌握技巧。这样才能学成个样子,不然只能一事无成。”听了妈妈的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我又耐心地包起来。虽然没有妈妈包得好,但我尽力去包了。最后,妈妈还夸奖了我。?煮饺子啦!妈妈特地把我包的饺子放在一个盘子里,虽然它们形状各异,有的挺着个“将军肚”,有的又像“瘦干巴”,但因为是自己包的,我仍然吃得津津有味。?我又学会了一项新本领,真高兴呀! 点评:小作者将“我”包饺子失败的情景写得很形象,对妈妈动作、语言的描写细致而生动。习作结构清晰,内容具体,详略得当,略写了“我”失败的情景,而将“我”克服困难的过程写得比较详细。 11.我学会了游泳星期天,我想约表妹去公园放风筝,可小姨说表妹去游泳了。“真是羞死人了!妹妹都会游泳了,你还不会!”妈妈取笑我说。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会游泳!下午,我便拉着妈妈去了游泳馆。一进游泳馆,我便换好泳衣,来到了游泳池前。可是,看到游泳池里深深的水,想到自己从没游过泳,我顿时心跳加速,想打退堂鼓。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不试一下,你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信心啊!”听了妈妈的话,我终于鼓起勇气,下了水。妈妈也换上泳衣下水来教我。她一边给我作示范,一边对我说:“手自然向前张开,来回画圆圈,脚在水里蹬,就像青蛙一样。”我放开胆子,按照妈妈说的去做,可还游不到一米,身体就失去平衡,沉了下去,还喝了几口水。我灰心了,对妈妈说:“呛死我了,我不学了!”妈妈微笑着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学游泳,不喝几口水又怎么能学会呢?”我委屈极了,可又不甘心就这样放弃,于是咬咬牙继续游。这次,妈妈让我双手扶着游泳池边上的阶梯,两只脚在水里蹬,直到感到自己会了,再与手配合起来!我胆怯地向前走去,按照妈妈说的去做,终于游出了一米远,我心花怒放,高兴得挥起手来,不料,身子一歪,又呛了好几口水。可我不灰心,一直向前游:1米、2米、5米!我终于掌握了游泳的技巧!从那以后,我常常在泳池里练习游泳。现在,我已经能在游泳池中游上半个小时了。我不但学会了游泳,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勇往直前、屡败屡战的精神,只要坚持下去,没有攀登不了的“高山”! 点评:开头直奔主题,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一系列动作描写,把“我”不会游泳的样子写得很形象。扶着泳池边上的阶梯练习的情景设置,既符合现实,又写出了学习游泳过程的曲折性。 12.我学会了烙饼一张圆圆的脸,满脸都是金黄,好吃又不贵,而且还实惠,猜猜它是谁?哈哈,它就是好吃又有营养的饼。今天,我就要向妈妈学习一下烙饼,和我一起去看看吧。首先,妈妈帮我拿来一个和面盆,我把面粉倒进去,放了少许盐,又加了一个鸡蛋。这时,清哥哥把蛋妹妹都拉了进来,我只好把壳妹妹弄了出去,然后,又洒了一些黑芝麻,最后加水。我的两手粘满了面,我使劲儿去给面翻身,可面像个撒泼的孩子一样躺在那里一动不动。于是,我启动了我的“秘密武器”——面粉,撒上去果然不那么粘了,就这样反复按压了一会儿,光滑又劲道的面和好了。我把和好的面放在案板上,妈妈说要把他擀成一个大饼,我尽全力去擀,面好像跟我作对似的,一会长一会短,一会儿大一会儿小。经过我的九牛二虎之力,终于,他向我投降了。一张大饼擀好了,我先把准备好的葱花、盐、十三香放进去;接着洒了点橄榄油,把面卷起来切成了六小块,然后又分别把每小块擀成一个小饼。下一步,准备下锅了。我先往锅里倒了点油,然后开火,滋滋滋……随着噪声,有些油还溅了出来,我只好带上围裙。开始下锅,我先把一个面饼放了进去,过了一会便用擀面杖擀会儿,我翻过来一看,竟然糊了。这时,妈妈告诉我因为火太大了,好吧,这张饼就算失败了呀。接下来我把火调小了一点,又放了第二张,果然这张饼做成功了。外焦里嫩,妈妈连声叫好,看来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呀! 点评:本文作者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详细地写出了自己学习烙饼的经过。设问、拟人等手法的运用,使文章生动、有趣。设问式的开头,交代了写作对象,激发了读者阅读兴趣。结尾总结了自己学会后的感受。 13.我学会了包馄饨周末,我一起床,就看到姥姥在包馄饨。馄饨精巧的模样真讨人喜欢,于是,我央求说:“姥姥,我也要学包馄饨。”姥姥爽快地答应了,我心里乐开了花。 我先把擀好的面皮拿起来放在手心里,用筷子夹了一些馅,放在馄饨皮中间。然后,我照着姥姥的做法,从馄饨皮的左边慢慢地捏向右边。姥姥叮嘱我说:“轻轻地捏两下,不要有缝隙。不要包太多,不然就成饺子了,就不漂亮了。”我学着姥姥的做法捏了一个,可捏出来的馄饨样子丑丑的、怪怪的、软软的,好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没精打采的。再看看姥姥包的馄饨,像一条条活泼可爱的金鱼,真秀气! 我一屁股坐在沙发上,不想干了。姥姥走过来对我说:“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始有终,学本领更要有信心、有耐心才能学会。来,认真跟我学。”在姥姥的帮助和指导下,经过多次练习,我包的馄饨一个个都站起来了。我得意地向爸爸展示我的杰作。 馄饨下锅了,它们像一群小天鹅飞入水中。很快,热腾腾的馄饨出锅了。我吃着自己包的馄饨,这种感觉用一个“绝”字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我学会包馄饨了。这不仅增长了我的本领,还让我体会到劳动的快乐,真是一举两得!以后,我还要学会更多的本领! 点评:习作开头简单交代学包馄饨的原因,中间描写“我”学习包馄饨时遇到的困难及克服困难的经过,结尾点明中心。 14.我学会了玩滑板 “玩滑板啦,玩滑板啦!”哥哥们欢呼着,踩着滑板从我身边一闪而过,宛若一条条小泥鳅。真让人羡慕啊!?这一天,我的滑板终于买回来了,我迫不及待地试了起来。我站在鞋柜旁,双手扶着鞋柜,一下子把脚踏了上去。谁知,滑板宛若调皮的小孩,不听我的指令,滑板的一头翘了起来,我也摔了下去。?我心想:这滑板我连站都站不上去,我还是不学了吧。忽然,一个声音传进我的耳朵里: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是妈妈经常叮嘱我的一句话。于是,我又再次开始尝试。这次我先把左脚轻轻地踩了上去,等稳住了之后,右脚迅速踩上去。我小心翼翼地站在上面,双手紧紧地扶着鞋柜。可是,该怎么滑呢 我扶着鞋柜扭来扭去,也没滑动几步。这时,妈妈回来了,她看到我的样子,提议我去小区的广场看看别人怎么滑。?我们拿着滑板,来到小区广场看了一会儿其他小朋友滑行后,妈妈对我说:“看懂了,你就要去实践。”于是,我开始在小区广场练习。我按照其他小朋友的方法去做,妈妈抓着我的衣领,我开始慢慢滑动了起来。忽然,妈妈把手放开,让我自己滑,我的心瞬间紧张得怦怦地跳到了嗓子眼儿。不一会儿,我摔了个狗啃泥,膝盖钻心地疼。我忍不住掉下泪来,心想:玩滑板怎么这么难,我真想放弃啊!可是,我又一想:学本领肯定要吃苦。于是,我擦干眼泪继续学了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无数次摔跤后,我终于学会了玩滑板。?“玩滑板啦,玩滑板啦!”我拿起滑板冲出家门,踩着滑板和哥哥们一起在人群中穿梭,像泥鳅,像闪电。 点评:小作者巧用呼唤声开头,呼唤声结尾,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小作者记叙了自己学习玩滑板的过程,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具体生动。用妈妈的话来推进情节发展,构思巧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