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作文佳作展示:温情时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语文 作文佳作展示:温情时刻

资源简介

初中语文 作文佳作展示:温情时刻
文题呈现
有时,只是妈妈为你晚归时端出的一碗热汤面;有时,只是朋友为你难过时轻轻的一个拥抱;有时,只是老师在你失意时的一个鼓励的眼神。正是这些温情时刻,让我们的生活更温暖充实,也见证了我们的成长。请围绕“温情时刻”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不少于600字。
思路导航
这是一篇成长类作文,没有指定题目,但细读导语,我们读到了文章的主题为“温情时刻”。 在导语中,“有时,只是妈妈为你晚归时端出的一碗热汤面”是亲情类温情时刻。“有时,只是朋友为你难过时轻轻的一个拥抱”是友情类温情时刻。“有时,只是老师在你失意时的一个鼓励的眼神”是师生情类温情时刻。
但这些情感主题最终要归结于成长主题。我们选择文体时,可以回想生活中有无类似情感主题的事例,如果有,理清文章思路,抓住成长主题,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突出成长主题,以“我”为主体写一篇构思较为精巧的写人记事的文章。
在立意构思上,我们可以从情感主题出发,聚焦于亲情、友情、陌生人的帮助或师生情等。在生活中打捞相应的素材,确定文章的主题后选择合适的素材,以我手写我心,写出内心的“成长”与情感变化。
其中要注意,切不可为了成长而成长,不可抄袭套作,而是要从生活中选取真实的素材,加以裁剪,如妈妈在我失败的时候默默的陪伴与鼓励,在我成功的时候朋友开心的祝福等等,尽量贴近生活,写出符合“我”内心成长的情感。
在新课标中,对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审美体验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既可以在情感类主题中淘金,也可以另辟蹊径,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中感受成长。
如选择具有地域特色的粤剧、淮剧,石湾陶瓷等地域特色明显的传统文化,在文化传承中体现成长,记录在传承中的温情时刻,这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因此,我们要想办法在生活中捕捉细节,锤炼自己的语言,让优美的文字抒发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展现不一样的成长,那么这一篇文字一定能打动人心!
学生习作一
尝一口鸡蛋面
华灯初上,我漫无目的地沿着街道走,街头的霓虹灯照不出我的眼泪,小肆的烟火与纷纷攘攘吞噬着我,我仿佛踏入一片泥泞,寸步难行。手环震动了好几下,是该回家的提醒。我冷眼看着手环慢慢震动到无声,就和我的心情一样。
慢慢破碎在这个寒冷的夜里。我继续无所事事地走着,走到夜空寥落,群星愈发清晰,走到小肆的街灯一个个暗下来,走到宽阔的街道渐渐空无一人,走到深夜的雪笼盖了整个世界。我疲惫地回到家,趴在桌上,额头抵着掌心,呼吸低缓而沉重。
在万家灯火里一个不起眼的厨房亮起了小灯,灯光映出母亲的背影,街道的繁华与喧嚣挡在纱窗之外,深宵的一碗鸡蛋面散发着清清浅浅的香气,耳边独剩滚滚热汤的温情脉脉,只听见独一碗香味四溢的鸡蛋面的爱意。
我记得那场热烈的夕阳揶揄着我忐忑不安的脚步,冬天的寒风拍打着我绯红的脸颊,因羞愧而抠到指缝流出鲜红的血迹,赫然与试卷上的红叉融为一体。母亲示意我拿出试卷,眼前一个又一个的红叉化作她眼底的失望,化作尖刀刺在心底,刀刀是不安,刀刀是歉疚。我惶惶不安,少年的尊严给了逃离最好的借口。慌乱间我奔向家门,回望默默流泪的母亲,我狠心地夺门而出。
再回到家,小腿的酸痛、大脑的疲惫、内心的愧疚一涌而上,趴在桌子上的我依稀地看见厨房又亮起了微弱的灯光,母亲轻手轻脚地从冰箱里拿出面条和鸡蛋。小小的火苗舔着冰冷的水。点点的麻油,给这片世界上了一笔底色,稍等片刻,橙色的芳香,蔓延四溢。粗细不均的面条被她的双手施加魔法,牵拉、旋转让每一根苗条都这么饱满充盈、暖入心扉,母亲用这两种最朴素的食材织就温暖。
待至面半熟,母亲手中的蛋响起清脆脆的叫嚷,蛋白悄无声息地混入浓汤里,蛋黄浮在面上,它们为我受伤的心涂上最绚丽的色彩。不一会儿,又一碗热乎乎的鸡蛋面出锅,母亲只是将之前凉掉的鸡蛋面放入微波炉中加热,我们推来让去,彼此的心也暖起来了。
深宵的鸡蛋面暖入人心。深沉的爱滚入热烈的浓汤,拉入饱满的面条。吸吮着暖洋洋的面,忽的想起手环,点开提醒,我热泪盈眶,“天冷,快回家,妈给你下面”。也许母爱就是这碗温暖的鸡蛋面,尝一口就能治愈我们的心灵。
【教师点评】
本文是一篇情真意切的学生习作,从考试失利后“我”的挫败,母亲的失望流泪都非常真实,极具感染力。本文美在语言的描绘和奇特的比喻,在作者笔下,母亲的鸡蛋面具有不一样的魔力。麻油是上色的工具,芳香是治愈系的橙色,而这些温暖的食材被母亲小心地组合,变成了一碗温情脉脉的鸡蛋面。尤其是细节描写“我们推来让去”,巧妙地揭示了“我”的情感变化,表现出母亲的鸡蛋面对“我”的治愈。结尾更是含蓄隽永,让读者深思。
学生习作二
默默的爱
在我的班级生活中,总是有一个让大家又爱又恨的人,那人便是我们身边的班主任。她总是默默为我们付出一切。
还记得那次军训时的拔河比赛,我们刚刚进入初中,还带着小学的天真烂漫。在军训中,我们站立,晒黑,除此以外,仿佛便无他事。于是站酸的脚,晒黑的脸,便将这矛头指向了班主任。她总是很严苛,明明教官说我们可以休息了,她却要让教官给我们加练。于是,加了狠辣辣的厌恶,我们在卧谈会的时候,龇牙咧嘴地揉着酸痛的脚,狠狠地咒骂着她的不近人情,而我,骂的最凶。
夏夜的风热到窒息,门开开合合,最后又默默地关上。我看见一角红色飘然而过,是她,我们的班主任。今天她的衣服是耀眼的红,在太阳下和我们一起被晒得滚烫。她明天会给我们继续加练吗?无言的害怕和恐惧蔓延,我们忐忑不安地入睡。
第二天,她还是一身耀眼的红,还是和前一天一样的训练,并无加练。是她没听见吗?第三天依旧如此,很快我们便到了拔河比赛的日子。第一场,毫无悬念地,我们输了,哪怕她在旁边吼到撕心裂肺,也没能改变胜利的红绳移向对面。第二场,她卷卷袖子,居然上场了。裁判也稀罕地感慨,第一次见到有班主任亲身上阵的,这一次不赢都难吧。果不其然,在她的帮助下,我们连胜了两场。我们大声欢笑,胜利的喜悦冲淡了我们对她的讨厌和害怕。
我们团团围住她,兴奋地几乎要把她举起来。她却龇牙咧嘴。我靠的最近,清楚地看到,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她的虎口已经被粗粝的麻绳磨烂,流出殷红的血。我惊讶地几乎要跳起来,她却用温柔的眼神制止了我,全身心地参与到我们的狂欢之中。晚上,又是一场卧谈会,同伴们纷纷对她改观,我犹豫再三,终于说出了她受伤的手。夏夜竟然如此寂静,我们的心也在风中战栗起来。窗口那袭红衣变成了最温情的见证,我们为自己的轻狂,第一次感到了愧疚。
后来,她还是一样的作风,严格要求又温柔以待,我们不再惧怕她的严厉,而是折服于那红色的温情,她默默地用温情打动了我们,用无言的陪伴与包容陪我们走过三年最狂妄的青春。她,就是我们的班主任,为我们付出一切而又不求回报。
【教师点评】
文章以一篇描写班主任的温情时刻的习作,在作者笔下,班主任的“她”先是被我们狠狠地咒骂,但日久见人心,在与我们相处的过程中,班主任以她独特的魅力和温情打动了我们,让我们感受到了愧疚。这样的包容和温情通过眼神等细节进行展现,将班主任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极具有感染力,能让读者产生共鸣。结尾的时候,呼应了开头,反复强调“班主任”的温情,起到点题的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