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4.3植物的根与物质的吸收 培优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图所示状态,a、b表示两处溶液的浓度,由此推测( )A.可能a>b,细胞渗透吸水B.可能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C.可能a<b,细胞渗透失水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2.在某校开展的项目化学习活动——“DIY彩色玫瑰”中,为了加快玫瑰花染色的速度,下列对玫瑰花枝条采取的措施中有效的是( )A.摘去几片叶子 B.用吹风机吹C.放入冷藏室 D.放在阴暗处3.植物根生长、分化、吸收养料最活跃的部位是根尖。如图所示为根尖的平面和立体结构图。关于根尖各部分结构与功能认识正确的是( )A.甲是伸长区,细胞突起,增加了吸收水、无机盐面积B.乙是分生区,细胞能较快分裂生长,使根不断长长C.丙是根毛区,细胞核较大,能产生大量新细胞D.丁是根冠区,细胞较大,排列不整齐,具有保护作用4.不同作物缺少不同无机盐,表现不同的症状:大白菜矮小瘦弱,叶色发黄;油菜只开花,不结果;向日葵秆细茎弱,易倒伏;玉米苗长得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叶片出现紫红色。上述作物分别缺少的无机盐是( )①硼 ②钾 ③磷 ④氮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5.流程图可以用来表示一些关系或生理过程。下列选项所述顺序正确的是( )A.植物吸收水到散失水:根毛细胞→…→根、茎、叶中的导管→…→气孔→叶外B.氧气进入人体:鼻腔→咽→喉→支气管→气管→肺泡→肺泡周围毛细血管C.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检查气密性→加药品→…→熄灭酒精灯→从水槽中移出导管D.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氧元素→铝元素→硅元素→铁元素6.如图所示,两株长势相同的同种幼苗,按如图方法处理后,分别放入等量、等浓度的土壤浸出液,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B.该实验证明了根毛区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C.该实验主要通过比较根生长的长度得出结论D.土壤浸出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实验现象越明显7.表中数据为冬小麦和花生在各自不同生长期对X、Y、Z等无机盐的需要量。由表中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冬小麦 花生生长期无机盐需要量 出苗→返青 返青→拔节 拔节→开花 开花→成熟 苗期 开花期 结果期 成熟期X(%) 15 27 42 16 5 24 42 29Y(%) 7 23 49 21 5 23 50 22Z(%) 11 32 51 6 7 22 66 5A.同种植物在同一生长期对不同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B.同种植物在不同生长期对同种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C.不同植物在同一生长期对同种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D.植物一生都需要无机盐,所以施肥最好要一次性施足8.如图是无土栽培培养出来的草莓。下列有关无土栽培技术说法正确的是( )A.培养液浓度越高植物长得越好B.可满足不同植物对无机盐需求C.不需要太阳光照植物也能生长D.不需要适宜温度植物也能生长9.取一萝卜块放在浓盐水中数小时,如图中最能代表萝卜块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是( )A. B.C. D.10.将一个马铃薯切削成图示的形状,然后放一小容器中,分别加入1、2两种液体,过一会儿后,其液面发生图示的变化,则关于1、2二种液体的说法最有可能的是( )A.1、2都是清水 B.1、2都是盐水C.1是清水,2是盐水 D.1是盐水,2是清水二.填空题(共5小题)11.如图所示,取大小相同的萝卜,各在上面挖一个大小一样的洞,并在洞内插入一个口径与洞口口径相近的玻璃管。然后向两个玻璃管内分别注入2毫升液体,甲注入清水,乙注入浓盐水。请你回答:(1)过一段时间后,甲玻璃管内的液面有什么变化? 。(2)用手捏萝卜的感觉:乙 填“变硬”,“变软”或“不变”)。(3)实验结论:当细胞液浓度 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反之,细胞失水。12.图甲是根尖结构模式图及各部位的细胞形态示意图,图乙是水分进入根部的途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根的伸长与图甲中 (选填字母)两类细胞的生理活动有关;(2)如图乙,根从土壤吸水主要原因是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水到达D后再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则D为植物根的 (选填“韧皮部”或“木质部”)结构。13.某兴趣小组在研究“植物根的吸水部位”活动中,选取10株生长旺盛、带有绿叶和根系的小麦幼苗,随机均分成2组。将A组的小麦幼苗所有根的根尖剪去,并在切口处涂石蜡;B组不做处理,如图所示。将两组小麦幼苗分别放在土壤浸出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A组幼苗开始出现萎蔫现象。请回答:(1)该实验证明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2)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A.必须以同种植物为实验对象,是为了控制变量B.要选取生长旺盛的小麦幼苗,是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C.每组用5株而不是1株小麦幼苗,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D.用土壤浸出液培养,是因为其中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有机物14.在根尖结构中,起保护作用的是 ,能不断进行细胞分裂的是 , 区的细胞能逐渐生长,使根伸长。根毛是 区 的向外突起。15.草莓很易种,植株小巧,生长面积不大,非常适合小面积种植,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在阳台上自己种植草莓。(1)草莓适合生长在通气,透水,保水和保肥能力强的土壤中,则适合选择 (选填“砂土类”,“黏土类”或“壤土类”)土壤种植。(2)小明想要让草莓植株生长更快,每天都给幼苗施肥,结果许多植株都萎蔫死亡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植物根毛细胞液溶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小于”)土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16.小黄在完成“植物失水的实验”后,发现植物细胞因失水,细胞膜以内部分与细胞壁逐渐分离,有的滴加清水后细胞能“复原”(如图所示),有的又不能。请教老师后得知:具有活性的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这种“分离”和“复原”的现象。为进一步研究,他以万年青叶表皮细胞为材料,设计并开展了以下实验:溶液种类 溶液浓度(克/毫升) 分离程度 滴清水复原状况蔗糖溶液 0.1 轻微分离 复原0.3 明显分离 复原0.5 明显分离 不能复原氯化钠溶液 0.3 明显分离 不能复原硝酸钾溶液 0.3 明显分离 不能复原(1)发生“分离”现象是由于植物细胞液浓度 (填“>”、“<”或“═”)外界溶液浓度导致细胞失水。(2)根据实验操作小黄想要研究植物细胞的“分离”和“复原”现象与 有关。(3)结合材料,小黄分析蔗糖溶液中细胞不能复原的原因可能是 。17.我国近三分之二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近年来,一些农田受到了重金属镉的污染。水稻籽粒中的镉含量及稻谷产量会受到土壤镉浓度的影响吗?有必要在镉污染农田全面停止水稻种植吗?科研人员选择了48个品种的水稻对此展开了研究,结果如下:不同镉浓度土壤中水稻籽粒镉含量及稻谷产量(48个品种的水稻平均值)土壤镉浓度(毫克/千克) 籽粒镉含量均值(毫克/千克) 稻谷产量均值(克/盆)镉0.68(中度污染) 0.022 121.37镉2.01(重度污染) 0.213 129.85(农作物镉含量国家安全标准值:0.2毫克/千克)(1)实验时实验时每个品种都要设置一个相同大小的实验区,而不是每个品种一株水稻植株,原因是 。(2)实验结果表明,土壤镉浓度增加会导致水稻籽粒中的镉含量 (选填“增加”或“减少”),稻谷产量 选填(“会”或“不会”)降低(3)研究发现某些水稻品种具有富集镉的作用,土壤中的镉离子主要通过水稻根尖的 吸收进入植物体内。(4)已有研究表明,有的水稻吸收镉能力弱,有的水稻吸收镉能力强,且这两类水稻都有一定的种植价值。请你选择一种并说明其种植价值 。18.小金同学在研究“溶液的浓度对植物吸水的影响”时,利用新鲜的萝卜、浓盐水、清水等实验材料,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请根据图回答:(1)观察比较萝卜条①→③的变化,可以推测A烧杯中盛放的是 ,A烧杯溶液的质量分数 (选填“变大”或“变小”“不变”)。(2)观察比较萝卜②→④的变化,萝卜的质量增加,这是因为萝卜细胞液浓度 B烧杯中溶液的浓度,萝卜细胞发生了 (选填“失水”或“吸水”)的过程。19.无土栽培是把植物所需的无机盐按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来栽培植物。科学兴趣小组选用三株大小和长势相似的四季海棠,分别栽培在盛有不同培养液的三个栽培盆中,放在自然光下照射。15天后四季海棠的生长情况记录如下。栽培盆 A B C营养液 蒸馏水 营养液1 营养液2生长情况 基本不生长,叶片边缘发黄 生长缓慢,基本无分枝,叶片增加少,且较薄 生长迅速,分枝多,叶片增加多,且较厚(1)15天内长势最好的四季海棠是 (填栽培盆序号)。这个实验说明了植物的生长离不开 。(2)要使实验设计更加合理,除了选择的植株大小和长势相似外,你认为还应该控制哪些变量? (写出一点)。20.某校初一(三)班小丽同学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时,用钢笔在菜豆幼苗根尖端标记了四条线(如图所示),班内其他同学的实验结果与小丽大致相同。据此分析回答问题。(1)通过对根尖三天生长情况的比较发现:根的生长与[ ] 和[ ] 有关,其中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 。(2)在实验时,如果小丽和其他同学三天测得的A、B、C、D长度数据各不相同,为了得到接近反映真实情况的数据,应对这些数据进行的处理方式是 。(3)在进行上述实验时,小丽发现幼根根尖的[ ] 生有大量的白色“绒毛”,这些“绒毛”是 ,大量绒毛对根吸水的意义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4.3植物的根与物质的吸收 培优卷 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解:若此时a细胞液>b细胞外液,则表明细胞吸收的水分比失去的水分多,从而表现为细胞渗透吸水,A有可能;若此时a细胞液=b细胞外液,则表明细胞吸收的水分与失去的水分相当,渗透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若此时a细胞液<b细胞外液,则表明细胞吸收的水分比失去的水分少,从而表现为细胞渗透失水。因此,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2.解: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有温度、光照强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状况等,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温度越高,空气湿度越小,空气流动越快,蒸腾作用越强;反之,则蒸腾作用越弱。“摘去几片叶子”、“放入冷藏室”、“放在阴暗处”都会导致蒸腾作用减弱,不能加快玫瑰花染色的速度,而用吹风机吹,可使温度升高、空气流动加快,因此能加快玫瑰花染色的速度。故选:B。3.解:A、甲是根尖的成熟区,它的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分,A错误。B、乙是根尖的伸长区,细胞体积大,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是根不断长长的主要原因,B错误。C、丙是根尖分生区,细胞核较小,其细胞能迅速分裂增多,C错误。D、丁是根冠,位于根的顶端,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细胞壁薄,有利于根在土壤中不断生长,具有保护作用。D正确。故选:D。4.解: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并通过根、茎、叶的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植物缺氮时,植株叶片发黄;缺磷时,矮小,果实和种子减少;缺钾时,倒伏,缺硼时,根尖、茎尖的生长点停止生长,严重时生长点萎缩而死亡,侧芽大量发生,植株生长畸形。开花结实不正常,花粉畸形,蕾、花和子房易脱落,果实种子不充实。大白菜矮小瘦弱,叶色发黄说明缺氮,油菜只开花,不结果说明植物缺硼,向日葵杆细茎弱,易倒伏说明缺钾,玉米苗长得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叶片出现紫红色说明缺磷。综上所述,可见D符合题意。故选:D。5.解:A.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和散失的过程是:土壤中的水分被植物的根吸收进入生物体后,通过茎中的导管运输到叶,再通过叶中的导管进入叶,最后以气体的形式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所以植物体吸收水分,到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四步,正确的顺序应该是:根吸收水分,通过导管输送到叶,水分化为水蒸气,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即根毛细胞→根、茎、叶中的导管→气孔→叶外,故A正确;B.外界氧气沿呼吸道进入人体,在肺泡处扩散到血液,即:鼻腔→咽→喉→气管一支气管→肺泡→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故B错误;C.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在结束的时候应先将导管移出液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入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故C错误;D.地壳中元素含量多到少:氧元素→硅元素→铝元素→铁元素,故D错误;故选:A。6.解: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两株长势相同的同种幼苗,上图减掉根尖,下图不作任何处理,分别放入等量等浓度的土壤浸出液中,经过一段时间,上图幼苗萎蔫,下图幼苗生长良好,说明该实验是为了研究根的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根尖。故选:A。7.解:A、据表中的数据,从纵向看,同种植物每一列的数值均有差异,说明了同种植物在同一生长期对不同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A正确;B、从横向看,每一行的三个数据均不相同,说明了同种植物在不同生长期对同种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B正确;C、比较冬小麦与花生在在苗期对无机盐的需求量,得出结论:不同植物在同一生长期对同种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C正确;D、一次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烧苗”,甚至引起植物死亡。因此要合理施肥。D错误。故选:D。8.解:A、植物培养液是根据植物生长发育过程需要无机盐的种类与多少类配制的,并不是培养液的浓度越高植物生长得越好,A错误。B、植物培养液是根据植物生长发育过程需要无机盐的种类与多少类配制的,所以不同的植物适合用不同的培养液,B正确。CD、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才能进行光合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才能生长,CD错误。故选:B。9.解:植物细胞既可以失水,也可以吸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放入浓盐水中的萝卜条,由于萝卜条细胞液的浓度小于浓盐水溶液的浓度,会导致萝卜细胞失水,从而导致萝卜块的质量慢慢减少,直到萝卜块内外的浓度趋于平衡为止。故B最能代表萝卜块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故选:B。10.解:观察图示可知,马铃薯内的1液体液面上升,马铃薯外面的2液体液面下降。所以马铃薯内的1液体浓度大于外面的2液体浓度,所以最有可能的是1是盐水,2是清水。故选:D。二.填空题(共5小题)11.解:(1)甲玻璃注入清水,萝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部清水,所以外侧细胞会吸水,此时使得外侧细胞的细胞浓度小于内侧细胞浓度,内侧细胞会吸收外侧细胞的水,随着玻璃管内的水因细胞的吸水而逐渐降低,萝卜会因为吸水而硬挺;(2)甲萝卜由于细胞吸水细胞膜膨胀而硬挺,乙萝卜由于细胞失水细胞膜收缩而软缩,若用手捏两个萝卜,甲萝卜变的硬挺,乙萝卜变的软缩;(3)上述实验说明细胞的吸水或失水取决于细胞液浓度和外界溶液浓度的大小.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细胞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故答案为:(1)液面下降;(2)变软;(3)大于。12.解:(1)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c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b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a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所以根的伸长与图甲中bc两类细胞的生理活动有关。(2)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植物花吸水时,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吸水,反之,失水。而根毛区细胞液泡里的细胞液质量分数一般较土壤溶液质量分数大,利于吸收水分,故植物根部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外界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所以水到达D后再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则D为植物根的木质部结构。故答案为:(1)bc。(2)大于;木质部。13.解:(1)选取10株生长旺盛、带有绿叶和根系的小麦幼苗,随机均分成2组。将A组的小麦幼苗所有根的根尖剪去,并在切口处涂石蜡;B组不做处理,如图所示。将两组小麦幼苗分别放在土壤浸出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A组幼苗开始出现萎蔫现象。这说明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2)A.必须以同种植物为实验对象,是为了控制变量,A正确。B.要选取生长旺盛的小麦幼苗,是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B正确。C.每组用5株而不是1株小麦幼苗,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C正确。D.用土壤浸出液培养,是因为其中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无机盐,无机盐属于无机物。D错误。故选:(1)根尖。(2)D。14.解:根尖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其中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分生区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属于分生组织;伸长区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内部出现导管;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故答案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表皮细胞。15.解:(1)草莓要求土壤通气、透水,保水保肥能力强,结合分析可知,既通气、透水,又能保水保肥的土壤是壤土类土壤。(2)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时,根毛细胞就吸水;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时,根毛细胞就失水。小明每天都给幼苗施肥,造成土壤溶液的浓度过高,当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时(或者说当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土壤溶液的浓度时),根毛细胞就会失水,这样草莓植株不但不能从土壤中吸收到水分,反而会失去水分,因此会使许多植株萎蔫死亡。故答案为:(1)壤土类。(2)小于。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16.解:(1)当细胞周围溶液的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所以,发生“分离”现象是由于植物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导致细胞失水。(2)该实验的变量是不同的溶液种类和同种溶液的浓度,因此小黄想要研究植物细胞的“分离”和“复原”现象与溶液种类和同种溶液的浓度有关。(3)具有活性的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分离”和“复原”的现象。当蔗糖浓度为0.1克/毫升和0.3克/毫升时,滴加清水后细胞能“复原”;蔗糖溶液浓度0.5克/毫升时,细胞不能复原,可能原因是细胞失去活性。故答案为:(1)<(2)溶液种类和同种溶液的浓度(3)细胞失去活性17.解:(1)实验时实验时每个品种都要设置一个相同大小的实验区,而不是每个品种一株水稻植株,这是为了避免因偶然因素而产生实验误差,目的是保证变量的唯一和避免实验的偶然性。(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土壤镉浓度不同,但稻谷产量均值相差不大,籽粒镉含量增加,因此得出土壤镉浓度增加会导致水稻籽粒中的镉含量增加,稻谷产量不会降低。(3)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所以根吸收镉元素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镉元素溶解在水中被根吸收后 通过导管运输到植物的地上部分。(4)有的水稻镉吸收能力,有的水稻则吸收能力强,选择镉吸收能力弱的水稻,这种水稻籽粒中的镉含量最低,检测水稻籽粒中的镉含量如果低于国家安全标准值,则可以食用;也可选择镉吸收能力强的水稻,这种水稻将土壤中的镉吸收后大大降低土壤的镉含量,减轻镉污染,但要注意无害化处理不能使用及饲养动物。故答案为:(1)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2)增加;不会。(3)成熟区。(4)选择镉吸收能力弱的水稻,这种水稻籽粒中的镉含量最低,检测水稻籽粒中的镉含量如果低于国家安全标准值,则可以使用。可选择镉吸收能力强的水稻,这种水稻将土壤中的镉吸收后大大降低土壤的镉含量,减轻镉污染,但要注意无害化处理不能使用及饲养动物。18.解:(1)观察比较萝卜条①→③的变化,萝卜条失水了,说明A中的溶液的浓度大于萝卜内细胞液的浓度,可推测A中盛的是浓盐水;由于萝卜失水,所以溶液中水增多,A烧杯溶液质量分数变小。(2)观察萝卜条②→④的变化,萝卜条膨胀了,说明B烧杯中萝卜细胞液浓度大于烧杯中液体的浓度,萝卜细胞就发生了吸水的过程。因此B烧杯中盛的是清水。故答案为:(1)浓盐水;变小。(2)大于;吸水。19.解:(1)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没有无机盐就会影响植物的生活,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的幼苗生长良好,而蒸馏水中的幼苗生长不好,此实验说明土壤浸出液中含多种无机盐,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2)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要使实验设计更加合理,除了选择的植株大小和长势相似外,还要求营养液等量或光照时间相同或控制温度相同。故答案为:(1)C;无机盐。(2)营养液等量或光照时间相同或控制温度相同。20.解:(1)根的长度不断增加,是B分生区的细胞能够不断地分裂增加数量和C伸长区的细胞能够不断伸长增大体积的缘故。分生区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如果去掉分生区,根不能再生长。C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2)取全部的平均值,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3)根尖D成熟区的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根毛及根尖外形,对着光线先用肉眼观察试管内种子的幼根,找到着生在幼根上的白色“绒毛”,这就是根毛,它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的存在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上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植物吸水和无机盐主要靠根毛。故答案为:(1)C;伸长区;B;分生区;C;伸长区(2)计算这些数据的平均值(3)D;成熟区;根毛;增大吸水面积,提高吸水效率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4.3植物的根与物质的吸收 培优卷 答案.doc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4.3植物的根与物质的吸收 培优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