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4.4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培优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4.4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培优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4.4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培优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我国南方有“笋有多大,竹有多粗”的说法。竹笋初钻出土面就有了与长成后同样的粗细。这说明竹茎的结构中没有(  )
A.韧皮部 B.形成层 C.木质部 D.髓
2.“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于2021年5月22日在湖南长沙逝世。消息一出,网友纷纷留言痛悼。由袁隆平领衔的技术团队曾经培育出了最新一批“海水稻”,它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这使得中国3亿亩盐碱地有望变成大粮仓!下列关于水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稻是被子植物,它的茎中没有维管形成层,因此不能逐年增粗
B.决定海水稻耐盐碱这一性状的是细胞膜
C.水稻中的种子是由子房发育而来
D.海水稻的杂交培育是利用生物多样性中的物种多样性
3.如图1所示,菟丝子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其叶退化,其茎缠绕在桂花树上面,形成“吸根”并插入桂花树茎的韧皮部,吸取有机养料。如图2所示为桂花树茎的横切面,则菟丝子的吸根插入桂花树茎的部位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杭州湘湖三期的花田一年播种不同的花种,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下列关于油菜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菜花叶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导管向下运输的
B.油菜花种子的萌发初期过程需要光照条件
C.移栽油菜花幼苗一般要带土移栽,这是为了保护根尖结构
D.油菜花经过开花传粉受精后,子房继续发育,形成种子
5.如图甲所示,菟丝子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其叶退化,其茎缠绕在桂花树上面,形成吸根并插入桂花树茎的韧皮部,吸取有机养料。如图乙所示为桂花树茎的横切面,菟丝子的吸根插入桂花树茎的部位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番薯是一种高产且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块根除作为主粮外,还是食品加工、淀粉和酒造工业的重要原料。下列有关番薯的内容正确的是(  )
A.番薯是攀缘茎
B.番薯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
C.栽种番薯幼苗时可适当施肥
D.番薯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土壤
7.在杭州市余杭区仁和街道新桥村有一棵千年树龄的古银杏树,它的“树心”已经朽烂,变成了一棵“空心树”。可是,这棵古树在当地政府和村民的保护下还是枝繁叶茂、生命力旺盛。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是这棵树的(  )
A.全部韧皮部 B.全部木质部
C.全部树皮 D.部分木质部
8.竹笋是竹子的根状茎上发出的幼芽,竹子中的物质X由叶运输到竹笋(如图),则下列关于物质X和运输结构判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X 运输X的结构
A 有机物 韧皮部
B 有机物 木质部
C 无机盐 韧皮部
D 无机盐 木质部
A.A B.B C.C D.D
9.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已对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果实B不能继续长大,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筛管
B.果实A能继续长大,因为运输有机物给A的通道未被切断
C.枝条上1﹣4四处中,会出现明显肿胀的部位是2处
D.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萎蔫,因为运输水的通道未被切断
10.图甲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图乙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图。能观察到呈红色的是(  )
A.B B.C C.A D.A、B
11.如图所示,将丝瓜茎靠近基部处切断,可发现“水”会从切面处不断缓缓地向外冒,并可持续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  )
A.植物的根细胞已经丧失呼吸作用
B.根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C.“水”主要从切面的筛管处冒出
D.根系吸水对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动没有影响
12.将某一植物插于装有黑色墨水的量筒中,如图所示.1小时之后将茎横切,取一薄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所观察到的图象,最可能是(  )
A. B. C. D.
13.土壤中的水分被参天大树的根吸收后,能到达树冠,其中完成水分运输作用的结构是(  )
A. B.
C. D.
14.俗话说:“梨树砍三刀,果枝压弯腰”,在初夏梨树的“坐果”期,有经验的果农会给梨树的茎做半环状剥皮,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促进水分更多的输送给果实
B.促进无机盐更多的输送给果实
C.促进有机物更多的输送给果实
D.阻止形成层的分裂,促进果实的发育
15.泰顺廊桥边有棵千年的乌柏树,如图所示。泰顺政府为了保护这棵千年古树,做了很多措施。“千年树,千年轮。”古树茎中的形成层具有较强的分生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向里形成木质部,向外形成韧皮部。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木质部和韧皮部形成年份关系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6.下列植物的茎属于直立茎的是    ,属于缠绕茎的是    ,属于匍匐茎的是    ,属于攀援茎的是    。
a.牵牛花 b.葡萄 c.草莓 d.红薯 e.爬山虎 f.香樟树
17.(1)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的主干被环状剥皮后,植物死亡的过程的顺序排列为    。
①叶细胞枯死
②根细胞死亡
③水分运送受阻
④养分运输受阻
(2)在水涝地中,植物受危害的原因是根的    作用受到抑制,从而影响到对    的吸收。
18.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植物在“输液”,如图甲所示。通过输液可以防治树木体内的害虫,或为根补充营养等。乙是茎的剖面图。
(1)图乙A中有丰富的    ,能向下运输有机物。
(2)若要防治树叶的害虫,则给植物“输液”时,针要扎到图乙中    (选填“A”或“B”)。
19.某同学取旺盛生长的植物枝条做了如图的实验:
(1)图中A所指的部位称之    。
(2)十几小时后,植物的茎变红部位是    。
(3)从实验中可知,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在植物体内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管道系统.其中导管负责运输    ,筛管处在    ,负责运输    。
(4)若往该植物茎的横切面上滴加碘水,你认为能看到的现象是    。
20.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在植物体内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管道系统。其中导管负责运输    ,筛管运输    。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1.小乐在研究植物对水分的运输,验证“茎运输水的部位在木质部”时,完成了如下实验:
①实验步骤:取    的木本植物枝条3根,分别标记为A、B、C。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按表所示方式处理(其中C组待填)。将处理好的枝条插入盛有稀释红墨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置于实验室内35分钟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各枝条的中上部,用放大镜观察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并记录在表中。
②实验结果
组别 处理方法 横切枝条中上部的现象
A 带叶枝条(不做处理) 木质部变红色
B 剥去下半部树皮的带叶枝条 木质部变红色
C     未被染色
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写出2点)。
(2)表格中C枝条的处理方法是    。
(3)若将B枝条纵切,用放大镜观察纵切的染色部位,观察到越靠近枝条的顶端,颜色变得越来越浅,可以进一步证明    。
(4)若想要尽快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可以将图中所示烧杯放在    的环境中(写出2点)。
22.一天,小科偶然发现月季茎折断一半后仍能成活(如图甲)。经思考,小科认为月季茎折断后还能成活可能与折断的位置有关。为了验证他的猜想,他将生理状况相似的20株月季分成五组,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处理方法和位置如图乙、图丙所示。云母片能阻断物质的运输):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处理方法 A处韧皮部环割 B处韧皮部环割 A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B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不作处理
(1)月季吸收的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是    。
(2)当细胞液的浓度    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3)若按以上信息判断,一段时间后月季植株一定死亡的实验组有    (填组别)。
23.图一、图二是小明同学针对“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哪部分运输的”这个问题进行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该实验用带叶枝条的下端浸到红墨水中,并将其放在温暖、向阳的地方(图一),一段时间后,当看到   现象时,再进行图中A所示的过程。
(2)如果用放大镜观察茎的横切面,就会出现图二所示的图象,你会发现图二中数字③所示的结构   被染成了红色。
(3)此实验说明了根吸收的水分和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盐是通过   由下往上运输的。
(4)图中数字②表示的结构是   ,请你写出它具有的作用: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4.4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培优卷 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解:在树皮以内有一层分生组织,叫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不断地侧向分裂增生,其中,大部分细胞向内形成木质部,少量细胞向外形成韧皮部,从而使得树干不断地加粗。由于竹茎的结构中没有形成层。所以,竹笋初钻出土面就有了与长成后同样的粗细。
故选:B。
2.解:A、种子有果皮包被的叫做被子植物;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逐年加粗,因此 水稻是被子植物,它的茎中没有维管形成层,不能逐年增粗,A正确。
B、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基因),因此决定海水稻耐盐碱这一性状的是细胞核,B错误。
C、水稻中的种子是由子房中的胚珠发育而来,C错误。
D、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海水稻的杂交培育是利用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遗传)多样性,D错误。
故选:A。
3.解:丁韧皮部内有筛管,筛管有运输有机物的功能。菟丝子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其叶退化,其茎缠绕在桂花树上面,形成“吸根”并插入桂花树茎的韧皮部,吸取有机养料。
故选:D。
4.解:A、油菜花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从上往下运输的,导管是从下往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A错误。
B、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所以油菜花种子的萌发不需要光照条件,B错误。
C、移栽油菜花幼苗一般要带土移栽,这是为了保护根毛和幼根,C正确。
D、油菜花经过开花传粉受精后,子房继续发育,形成果实,D错误。
故选:C。
5.解:菟丝子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其叶退化,其茎缠绕在桂花树上面,形成吸根并插入桂花树茎的韧皮部,吸取有机养料,韧皮部位于①树皮内。
故选:A。
6.解:A、番薯的茎细长,而又柔弱,蔓延生长地面上,属于匍匐茎,A错误。
B、番薯的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根,B正确。
C、栽种番薯幼苗后过一段时间在施肥,防止“烧苗”,C错误。
D、番薯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叶光合作用,D错误。
故选:B。
7.解:植物是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导管和筛管分别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没有树心的树只是失去了髓和部分木质部,而剩余的木质部中的导管仍然可以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同时韧皮部中的筛管完好可以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所以没有树心的树,仍然可以获得养料,还能继续活下去。但是一旦树木没有了树皮(或韧皮部),也就割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时间长了树木的根系无法获取营养而死亡,进而树木也就会死亡。所以又有“树怕伤皮,不怕空心”的说法。因此,朽烂掉的“树心”主要是古树的部分木质部。
故选:D。
8.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X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它通过韧皮部的筛管向下运输到植物体各器官。
故选:A。
9.解:我们知道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如果对树皮进行环割就相当于切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有图可以看出A周围有叶子,叶制造的有机物能不断送到A果实,可以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故可以继续发育;B在其上下都进行了环割,使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送到B果实,B得不到营养物质将停止发育而凋落。如果对茎进行环割,这样营养物质就积存在节口上端,使节口上端出的形成层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细胞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分裂而形成瘤状物,我们发现枝条上的1处会出现明显肿胀。因为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枝条上端的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1处时受阻。而2~3之间没有绿叶,基本不会制造有机物,所以3处不会明显肿胀。4处虽然有绿叶但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4处不会有有机物积存,所以4处也不会明显肿胀。我们还可知道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主要输导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而图中的处理并没有伤及木质部,所以植物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还在。枝条上部的叶片会得到水分和无机盐不会因树皮环剥而萎蔫,故C错误。
故选:C。
10.解:图乙中C是树皮,B是木质部,A是髓。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自下向上运输的。因此呈红色是B木质部。所以,呈现红色的是B.
故选:A。
11.解:A、植物细胞还能存活很长时间,植物的根细胞还具有呼吸作用,A错误;
B、根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形成渗透压,因为水从低浓度溶液流向高浓度溶液,所以有利于植物吸水,B正确;
C、水主要从导管中冒出,导管主要是从土壤中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的,而筛管主要是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有机物的,C错误;
D、植物根系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称为根压。根压把根部的水分压到地上部,土壤中的水分便不断补充到根部,这就形成根系吸水过程,这是由根部形成力量引起的主动吸水。所以有影响,D错误。
故选:B。
12.解:导管是植物体木质部内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管道,由很多横壁消失的筒状细胞上下相连而成,液体可以在管内流动,是从下往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以及溶解在水中的其他物质;筛管是植物体韧皮部内运输有机养料的管道,是由许多筒状细胞上下连接而成,上下相邻的细胞横壁有许多筛孔;维管束相互连接构成维管系统,主要作用是为植物体输导水分、无机盐和有机养料等;根据图中植物叶子的形态判断该植物属于双子叶植物,C是双子叶植物的维管束的排列。
故选:C。
13.解:A、是保护组织,细胞排列紧密,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不符合题意。
B、是导管的结构图,能运输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属于输导组织。符合题意。
C、图中细胞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属于营养组织,不符合题意。
D、图中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属于分生组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解: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果农常常给果树的茎做环状剥皮,有机物向下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减少了有机物向根部运输,能使有机物集中运输到果实,增加坐果量,提高产量。
故选:C。
15.解:木本植物茎包括树皮、木质部和髓,其中维管束由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组成,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能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
故选:C。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6.解:植物体的根、茎、叶与植物体生长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有机物的制造有关,属于营养器官。f香樟树挺拔直立,它的茎为直立茎;a牵牛花螺旋状缠绕而上,属于缠绕茎;c草莓d红薯的茎细长,而又柔弱,蔓延生长地面上,属于匍匐茎;b葡萄e爬山虎的茎幼小时较为柔软,不能直立,以特有的结构攀援支持物上升,属于攀缘茎。
故答案为:f;a;c d;b e。
17.解:(1)如果对茎进行环割,这样营养物质就积存在节口上端,使节口上端出的形成层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细胞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分裂而形成瘤状物,而木质部没有受损,导管仍能运输水和无机盐,枝条上部仍然能获得足够的水分,枝条上部仍然可以存活。若将杨树主干基部的树皮全部剥掉,时间长了树木的根系无法获取营养而死亡,进而树木会也就死亡。一般情况下剥去树皮后树会死亡,这是因为剥皮后植物茎失去韧皮部。故为:④②③①。
(2)在水涝地中,植物的根因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呼吸作用受到抑制,从而影响到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故答案为:
(1)④②③①
(2)呼吸;水和无机盐
18.解:(1)导管位于茎的木质部,作用是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位于茎的韧皮部,作用是向下运输有机物。图乙A韧皮部中有丰富的筛管,能向下运输有机物。
(2)木质部中的导管承担了向上传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因此给植物“输液”时,吊瓶的针头应插到茎的B木质部中。
故答案为:
(1)筛管
(2)B
19.解:(1)植物的茎组成为树皮,树皮包括韧皮部,树皮内侧有一层形成层,向内是木质部和髓,故 A 是木质部;
(2)木质部中有导管可以运输水和无机盐,所以变红的部位是木质部;
(3)植物体内的导管在木质部,负责输送水和无机盐,筛管在韧皮部,负责输送有机物;
(4)树皮中的筛管运输的有机物中含有淀粉,淀粉遇碘变蓝色。
故答案为:(1)木质部
(2)木质部
(3)水和无机盐;韧皮部;有机物
(4)树皮变蓝色。
20.解:根、茎、叶中的输导组织有木质部中的导管和韧皮部中的筛管,导管和筛管在植物体内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管道系统,其中木质部中的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韧皮部中的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
故答案为:水和无机盐;有机物。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1.解:(1)三种树枝应体现控制变量法故选同种、粗细大小相似、叶片数相同的树枝。
(2)从表中可知 C未被染色,故C应是除去木质部和髓的带叶枝条(或除去木质部的带叶枝条)。
(3)若将B枝条纵切,用放大镜观察纵切的染色部位,染色部位越靠近枝条的顶端,颜色越来越浅,则说明水分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由下向上运输的。
(4)若想要尽快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可以将图中所示烧杯放在有一定光照,温度较高,气流速度较快的环境中,这样使蒸腾作用增强,加快水分自下而上的运输,就尽快地观察到实验现象了。
故答案为:(1)粗细大小相似、叶片数相同(合理即可);
(2)除去木质部和髓的带叶枝条(或除去木质部的带叶枝条);
(3)水分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由下向上运输的;
(4)温度较高;气流速度较快(合理即可)。
22.解:(1)水分在植物体内是通过导管运输到植株各处的,运输的方向自下而上。
(2)植物细胞吸水的原理是: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水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当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周围水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
(3)筛管是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从A处韧皮部环割,A处下面的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仍然可以通过筛管运输到根部;而从B处韧皮部环割,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完全被割断,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根不能进行呼吸获得能量,时间长了就会死亡。根得不到有机物被饿死,最终导致树木死亡。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从A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根吸收的水仍然能通过导管运输到A处下面的叶片,只是A处上面的叶片得不到水,因此只有A处上面的部分死亡,而整株月季不会死亡;但是从B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运输水分的导管整个被割断,B处上方得不到水,因此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也能生长,最终导致死亡。
故答案为:
(1)自下而上。
(2)大于。
(3)第二组、第四组。
23.解:(1)、(2)在探究“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哪部分运输的”实验时,选择带叶枝条,并放在了温暖向阳的地方,利于蒸腾作用,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又因茎中的导管与叶脉中的导管相同,当叶脉变得微红时,说明了红墨水已经通过茎中导管到达叶脉。由于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导管运输的,所以会发现③导管被染成红色。
(3)通过实验探究发现③导管被染成红色。说明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里的导管运输的。导管会自下而上把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运输叶、花、果实、种子。
(4)图中②是指形成层,形成层中的细胞不断分裂,向内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向外形成新的韧皮部细胞,也就是可以不断产生新的木质部与韧皮部,使茎或根不断加粗。所以木本植物之所以粗壮高大,就是因为有形成层。
故答案为:(1)叶脉变得微红
(2)导管(木质部)
(3)导管
(4)形成层;向内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向外形成新的韧皮部细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