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游记》——初中语文八下第五单元写作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学写游记》——初中语文八下第五单元写作

资源简介

《学写游记》——初中语文八下第五单元写作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游记单元,这一单元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学习优秀的游记作品,引导学生如何写好游记。本课例围绕“学写游记”这一主任务,设计了四个有梯度的小任务,分别是:游记知识我知道;打卡景点我推荐;游览路线我设计;游记文案我来写。在实际课堂中姣田老师真正践行了作文教学中的“教学评一体化”,使作文教学有效率,有方法,有抓手!
怎样才能让旅行中的“到此一游”,变成笔尖流淌的文字?姣田老师的写作专题《学写游记》或许能够为我们的作文教学带来一些启发……
《学写游记》教学设计
八下第五单元写作实践
甲骨文“游”字导入:
“游”字的甲骨文写法:上面形似一面旗,下面像个小孩子,可理解为“小孩子举着旗跑来跑去”,引申为从容地走,组词“旅游、游览、游玩”,那么在游玩过程中,将眼见之景化为笔下文字,就是“游记”,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学写游记”。
学习目标:
1.初思·游记知识知多少
2.探究·游记写作有方法
3.迁移·运用所学写游记
学习任务:
任务一,游记知识我知道
任务二,打卡景点我推荐
任务三,游览路线我设计
任务四,游记文案我来写
情景设置:
北京市文旅局向全市中学生征集北海公园的宣传文案,以游记形式展示。
教学过程:
任务一:游记知识我知道
师生共同梳理本单元的4篇游记作品。
请学生结合第五单元写作导读(书本第111和112页)自由分享游记的相关知识。
屏显:
游记:通过记述游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抒发作者的情思的文章。
游记三要素:所至——交代游踪;所见——描写景物;所感——抒发感受。
任务二:打卡景点我推荐
结合情境设置,播放游北海公园的相关视频和图片,邀请学生推荐北海公园的打卡景点,如何推荐打卡景点?自然与游记写作相结合。
屏显:
我一般遇到感兴趣的景物一定不肯放过。常常是相对良久,硬是去看,去想......
——梁衡谈写作
梁衡先生关于写作告诉我们要去看,去想。看,就是观景,想就是思考和感受。引导学生向课文、向经典——《壶口瀑布》学游记写作方法。
屏显:
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
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梁衡 《壶口瀑布》
明确:
游记写作方法:描绘景物和抒发感受。
修辞的运用能使语言更具体和形象,但是最重要的是描绘出景物的特点。如这段文字抓住了水的形态的多样性这一特点。因此,描绘景物一定要抓住景物本身的特点。在描绘景物的基础上,适当、恰切地抒发自己的感受。
小结:游记写作的重点——绘景致,抒感受;绘景致一定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
屏显:
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 大石头 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这段文字运用了游记特有的写作方法:移步换景——沟底→河心
定点换景——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定点),向上游看去和向脚下看去,看到的是不同的景。
活动一:
小组讨论,每个小组从四个景点中,选择一处要推荐的打卡景点,进行文案创作(要求:抓住景物特点来绘景和抒情+定点换景+移步换景)
第一组:九龙壁
第二组:北海湖
第三组:琼华岛
第四组:永安寺
学生分享(略)
活动二:
请同学们根据相应评价量表,在小组互评的基础上,推选出本组打卡景点的最佳文案。(学生作品投屏到黑板上展示)
任务三:游览路线我设计
设疑1:将任务二中每个小组推荐的打卡景点文案作品放在一起是否是一篇游记?
明确:不是,几个景点文案放在一起没有体现出游览顺序。
屏显:
《一滴水经过丽江》游览路线图
请同学们讨论分析:《一滴水经过丽江》那么多景点,作者如何做到乱而有序的?
明确:串珠连线,巧用游踪。游踪就是文章的游览顺序,游记写作一定要明确游踪。
活动一:请同学们为游北海公园画出合理的游览路线图吧!
设疑2:有了游览路线图也就有了游览顺序,那么按照游览顺序,将几个景点的文案拼合在一起,是否组成一篇游记?
明确:几个景点按一定的顺序拼凑在一起,显得生硬。
屏显:
1.看罢水,我再细观脚下的石。
——《壶口瀑布》
2.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 ——《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
3.顺着玉河,我来到了四方街前。
——《一滴水经过丽江》
明确:游览顺序中涉及的地点(景点)之间要有自然巧妙的过渡语。
活动二:请同学们根据自己设计的游览路线图设计巧妙的过渡语,体现游览顺序。
预设:
1.刚进公园大门,北海的景色之一——白塔便映入我的眼帘。
2.下了琼华岛,一眼便看见那平静的湖水......
3.沿着湖边,我和同学们来到湖的北岸看到了精美的九龙壁。
设疑3:有了游览顺序、巧妙的过渡语和四处打卡景点的文案,我们是否可以把它们组合成一篇优秀的游记作品?
明确:还需要注意详略得当的写法,使文章有谋篇布局意识,只有这样才是一篇好作文,好游记!
屏显:
有的地方虽然别人写得已经很多,或别人不屑一写,但对我来说,有不得不倾诉的感受,那我就会欣然命笔,一吐为快。
——刘心武《关于游记写作》
因此,北海公园的打卡景点绝不只以上四处,当然还可以详写其他景点。但是无论详写哪个景点,一定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抒发最真的情。
任务四:游记文案我来写
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完善自己的游记作品,并根据以下评价量表,在小组互评的基础上,推选出本班的最佳游记作品。
作业索引:
1.全班通力合作,完成游北海公园游记作品微信公众号推文,要求图文并茂。(必做)
2.请同学们设计独特的转发语将此文转发至朋友圈或家长群,展示我们的风采。
3.试着完善自己的游记作品,并制作成公众号推文,在班级微信公众号中展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