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春学期九年级学生阶段性评价化学试卷(考试用时:与物理同场共150分钟 满分:60分)请注意:1.答题前,请考生将本人的姓名、考试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须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Ca-40 Fe-56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0分)第1-10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1.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是A.积极植树造林 B.使用清洁能源 C.焚烧废弃塑料 D.分类回收垃圾2.书法之美尽在笔墨纸砚之间。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燃脂制墨 B.择笔刻字 C.裁剪宣纸 D.砚台研墨3.黑火药爆炸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下列相关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 KNO B. C C. N D. CO 4.下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 18%的氯化钠溶液的系列操作中错误的是A.取用药品 B.称取药品 C.读取水量 D.加速溶解5.我国自主研发的歼-20隐形制空战斗机,其机身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玻璃纤维雷达罩 B.陶瓷尾喷管 C.聚碳酸酯舱盖 D.钛合金主梁6.你经常做家庭小实验吗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 面粉 B. 茶油 C. 蔗糖 D. 泥沙7.我国研发的“碲化铋(Bi Te )纤维素复合热电薄膜电池”,能利用人体热量为手表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如图是碲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该元素与氧元素化学性质相似C. X=16 D.碲原子的中子数为528.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干冰人工降雨 B 氮气作保护气C.稀盐酸除铁锈 D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9.大豆富含蛋白质,磨成豆浆后加入盐卤(含MgCl )能制成豆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豆腐和年糕主要营养成分相同 B.氯化镁能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C.豆腐烧焦后会产生烧焦羽毛气味 D.豆腐可在人体内转化为葡萄糖九年级化学试卷 共6页 第 1 页10.陆游的笔记记载“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可省油之半”,“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夹瓷盏被称为省油灯,用棉绳做炷(灯芯),上层盏盛油,下层盏盛水。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勿用铜盏”是因为铜的导热性好,燃烧放热,造成油大量挥发B.夹瓷盏的照明过程中,主要可燃物是油C.“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说明下层盏中的水不断减少,要及时添加D.省油灯用嘴吹灭的原理是降低着火点第 11-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1分;错选得0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1.“人造树叶”是一种新型材料。光照时,CO 和H O在“人造树叶”的催化下反应,其微观图示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B. 由图可知, 乙醇的化学式为C H OHC. 参加反应的CO 和H O的分子个数比为3:2D.该反应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又能产生燃料,并释放O 12.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联合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如图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B.40℃时,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配成饱和溶液,碳酸氢钠需要的水多C.通过增加 或恒温蒸发水分,可使B 点的溶液变为A 点的溶液D.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属于易溶物质,且碳酸氢钠的热稳定很差13.有关氢氧化钠性质的学习中,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A.验证氢氧化钠易吸水潮解:取少量固体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其表面是否变潮湿B.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固体:分别取样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并测量温度变化C. 除去 中混有的 HCl:将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后溶液组成:取样,滴加硝酸银溶液九年级化学试卷 共6页 第 2 页14. 如图为( 在自然界中的转化和资源化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转化①中反应物全部转化为尿素B. 转化②中( 分子间的间隔变小C.转化③形成的易降解塑料,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D.自然界中转化④是无机化合物向有机化合物的转化15. 称取 (相对分子质量为146,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置于氮气流中加热,残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各点对应固体均为纯净物),其中A→B发生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B. m=8.2C.C→D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D. F 点对应固体的化学式为 Ca(OH)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40分)16.(10分)中国茶,世界香。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到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I.了解茶叶(1)茶叶中富含的茶多酚具有强血管、降血脂的作用。某种茶多酚的化学式为 其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 。(2)茶叶含氟较高,对预防龋齿有一定效果。这里的“氟”指的是 ▲ (填“元素”或“单质”)。Ⅱ.种植茶树(3)茶树适宜在pH为5~6的土壤中生长,该土壤浸出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 ▲ 。(4)茶树是叶用植物,需氮元素比一般植物多,大量施用氮肥加速了土壤的酸化,可施加 ▲ (填物质俗名)改良酸性土壤。Ⅲ.冲泡茶汤(5)水的矿化度(钙、镁离子含量)越低,茶汤的品质越高。生活中降低水的矿化度的方法为 ▲ 。(6)泡茶时可用茶漏将茶汤和茶渣分离,茶渣可通过脱水、炭化、活化形成活性炭。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 。Ⅳ.清洁茶具(7)除垢原理九年级化学试卷 共6页 第 3 页长期使用的茶具中易出现茶垢(主要成分碳酸钙),需定期处理。柠檬酸除茶垢:柠檬酸溶液能除茶垢的原理是 ▲ 。茶垢清洁剂除茶垢:清洁剂中的过碳酸钠遇热水产生大量氧气,分解茶垢。(8)自制除垢剂①将50g质量分数为30%的柠檬酸溶液稀释为除垢所需质量分数为10%的柠檬酸溶液,需加水 ▲ g。②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过程中,过碳酸钠的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温度范围/℃ 5~10 10~15 15~20 20~25过碳酸钠的产率/% 84.49 85.78 88.38 83.01分析数据,制备过碳酸钠的最佳温度范围是 ▲ ℃。温度过高,产率反而降低,从制备过碳酸钠原料的性质分析产率降低的原因是 ▲ 。17.(10分)氢气是理想的“绿色能源”,近年来我国制氢量位居世界第一。I.氢气制取(1)水光解制氢。水在半导体光催化剂作用下可制备氢气,该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关系为光能转化为 ▲ 。(2)实验室制氢气。图1是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备、除杂和收集装置。①B装置中可以添加液体药品的仪器名称是 ▲ 。②若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并收集干燥的H ,所选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 ▲ (填接口字母),化学方程式为 ▲ 。③若用C装置收集气体,最佳时机是 ▲ 。Ⅱ.氢气性质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H 还原 CuO实验。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CuO粉末由黑色变成红色,无水( 固体由白色变成蓝色。已知:通常情况下 Cu 均为红色固体,( 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和(3) 无水 由白色变成蓝色,说明 还原CuO 的过程中有 ▲ 生成。九年级化学试卷 共6页 第 4 页(4)设计实验方案检验生成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存在(Cu O;:取一只烧杯, ▲ ,搅拌后得到稀硫酸; ▲ ,证明红色固体中存在(Cu O,否则无 (实验方案中必须使用的药品:浓硫酸、水)。III. 氢气应用(5)H 与 CO 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 CH 的反应历程如图3 所示 (虚线处部分中间产物略去),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 ,MgO的作用是 ▲ 。18.(10分)从古至今,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I.铁的有关知识(1)明代科学著作《天工开物》记载了我国劳动人民的科技成就。①“烧铁器淬胆矾水(硫酸铜溶液)中,即成铜色也”,句中蕴含的化学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②对生铁炼钢的描述有:“凡钢铁炼法,……火力到时,生铁先化。”说明生铁的熔点比钢 ▲ 。(2)铁器表面通过化学方法可形成致密的 Fe O 保护膜,故宫博物院对某出土铁器进行保护。①检测锈蚀产物主要成分 Fe O Fe O ·H O FeOOH FeOCl说明铁器在含有 ▲ 和盐等环境中容易被腐蚀。②化学修复出土铁器可通过脱氯、还原、形成保护层来实现,原理如下:脱氯时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的制备铁红 是中国传统红色颜料的重要着色剂,以 为原料制备铁红的一种方法如下图。已知“沉淀”时的主要反应为 2 固体煅烧制得 的反应如下:(3)“溶解”时能加快溶解的方法有 ▲ (写一种);“过滤”后需对固体进行洗涤与干燥,洗涤时被除去的沾于固体表面的阴离子为 ▲ (填离子符号)。(4)用该方法制备 将 110.8t 的 FeOOH在一定温度下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固体质量为100t,求煅烧后固体中 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19.(10分)皮蛋是中国特色美食。兴趣小组以“皮蛋的制作”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I.配制皮蛋液(1) 将生石灰(CaO)、纯碱 和食盐固体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加入适量水,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即为皮蛋液。配制过程中发生了两个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aO+H O=Ca(OH) 、 ▲ 。【提出问题】皮蛋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哪些 【作出猜想】猜想1: NaCl、NaOH: 猜想2: NaCl、NaOH 和( 猜想3: NaCl、NaOH 和【进行实验】(2)实验一:取适量皮蛋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稀盐酸,试管内无明显现象,说明猜想 ▲ 不成立。(3)实验二:另取适量皮蛋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溶液,观察到试管中 ▲ ,说明猜想2成立。【讨论与交流】(4)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实验一中除可用稀盐酸外,选用 ▲ (填字母)也能达到同样的实验目的。A. 氯化钾溶液 B.氢氧化钾溶液 C.氯化钡溶液(5)实验二中换作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也可得到相同的结论,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Ⅱ.浸制皮蛋将鸭蛋洗净后放入盛有皮蛋液(pH约为14)的容器中,密封保存。鸭蛋内物质的pH、皮蛋液的pH与浸泡时间的关系如图。(6)浸制皮蛋时容器需“密封”, 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 ▲ (填化学式)与皮蛋液中的溶质反应,影响浸制效果。(7) 浸制至17.5天时, 皮蛋液的pH ▲ (填“>”“=”或“<”) 蛋内物质的pH。整个浸制过程中,蛋内物质的pH变化趋势是 ▲ 。Ⅲ. 品尝皮蛋除去浸制好的皮蛋蛋壳,发现皮蛋表面有“松花状”晶体出现,食用时口感发涩。经仪器检测知,皮蛋表面“松花状”晶体系浸制过程中形成的难溶物,构成难溶物的金属离子及其含量见下表:离子种类 Mg Ca Cu Fe Al 含量/% 40.3 0.15 0.08 0.04 0.12(8)综合以上信息可知,“松花状”晶体中难溶物的主要成分是 ▲ (填化学式)。(9)为去除涩味,食用时可蘸取少许食醋。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 。九年级化学试卷 共6页 第 6 页2024 年春学期九年级学生阶段性评价物理试卷(考试时间: 物理、化学共150分钟 题号范围: 化学1~19; 物理21~51)(物理满分: 100分)请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作图必须用2B 铅笔,并加黑加粗.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24分)一、选择题(每题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4分)21.下列数据合理的是A. 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B. 中学生走一步的长度约为2mC. 中学生正常体温约为42℃ D.中学生正常心跳速度约为1.2次/秒22.耳郭有汇集声波的作用,听力不好的人对着声源的方向常把手掌卷曲起来,放在耳郭旁,如图所示.这样做可以使听到的声音A.音调升高 B.响度增大 C.音色发生改变 D.频率变大23.下列是小李同学在劳动实践活动中采取的措施,其中为了减缓蒸发的是① 酒精灯不使用时盖上灯帽 ② 植树时剪掉多余的枝叶 ③ 把洗过的衣服晾晒在通风处④ 培育玉米苗时盖上地膜 ⑤ 将收割的小麦摊开晾晒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④24.五彩缤纷的世界,色彩斑斓的光现象,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数的乐趣.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B.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黄三种色光合成的C.成语“白纸黑字”从物理学角度看是,白纸反射所有色光,而黑字不反光D.草原呈现绿色,是因为草反射了绿光25.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影子正好落到地球上时,就会发生神奇的日食奇观.如图,在a、b、c、d位置此刻都看不到日食现象的是A. a、b两位置 B. b、c两位置 C. a、c两位置 D. a、d两位置26.如图为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根据这块警示牌,小汽车依法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A. 不能小于10min B. 不能小于 6min C. 不能超过10min D. 不能超过6min27.如图所示,窗玻璃上趴着一只壁虎.当窗户水平向右移动时,壁虎随窗玻璃一起向右匀速移动的过程中,壁虎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 C.水平向左 D.水平向右九年级物理试卷 共6页 第 1 页28.下列实例中,不涉及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A.玻璃厂用吸盘搬运玻璃 B.风沿窗外墙面吹过时,窗帘飘向窗外C.风雨天打伞,伞面有时会向上翻 D.列车驰过时,安全线内的人容易被吸向列车29.如图所示,一个气球下挂一个铁块置于水中某一位置,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手轻轻向下推一下气球,那么手离开气球后,气球和铁块的运动情况是A.加速向下运动 B.匀速向下运动 C.减速向下运动 D.仍然处于静止状态30.如图,某兴趣小组用轻质杆制作杆秤,测试发现量程偏小。下列操作能使其量程变大的是A.将a 点向左移 B.将b点向右移 C.换质量较小的秤砣 D.将a、b点向左移等长距离31.如图,用“电池+磁铁+铜线圈”可以手工制作会跑的“小火车”,首先将两个强磁铁分别吸附在电池正负两极,然后再将它们放进铜线圈,电池就成了能够在铜线圈内部跑得“飞快”的“小火车”(见小火车组装示意图)。分析小火车组装示意图发现,在铜线圈内,电流从“电池正极→磁铁→部分线圈→磁铁一电池负极”形成回路,于是,通电的铜线圈内部产生磁场,这个磁场对两个强磁铁产生力的作用,所以“小火车”就能在铜线圈内部运行了。则下列各图中, “小火车”能向右运行的是32.小明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的铭牌标有“20Ω 2A”.下表是部分实验数据,若第三次实验结束后,保持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动,直接将定值电阻的阻值由30Ω换为40Ω,然后读出电流表的示数,这个示数可能是R/Ω 10 20 30 40 50I/A 0.6 0.3 0.2 0.12A. 0.15 B. 0.16 C. 0.17 D. 0.18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76分)二、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每空1分,共27分)33.劳动课上,老师带领同学制作“番茄炒蛋”,切番茄的菜刀很锋利可以增大菜刀对番茄的 ▲ ,烧菜现场香气四溢属于 ▲ 现象。34.水上森林景区是里下河地区鸟类的天堂。如图,白鹭在如镜的水面上飞行捕鱼,它看到水中的“自己”是由光的 ▲ 形成的 ▲ (实/虚)像:看到水中的鱼儿是由光的 ▲ 形成的 ▲(实/虚)像。若此处水深3m,白鹭距离水面0.3m,则它与水中的“自己”距离为 ▲ m.35.如图是小明同学与老师合作“制造”的“气压火箭”,他们将“气压火箭”发射筒内充满高压气体后,按下发射气阀,随着“砰”的一声巨响,火箭发射简笔直的向上飞出,同时下端管口出现了明显的“白气”。此处, “白气”的形成是 ▲ (液化/汽化)现象,这个过程要 ▲ (吸热/放热),发射筒升到最高点时 ▲ (处于/不处于)平衡状态。36.在家庭电路中,导线相互连接处(接头)往往比别处更容易发热,甚至会引发火灾。在如图所示的两种接头图示中,A图的接头是一种 ▲ (合格/不合格)的接线方法,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这样的接线会造成接头处的电阻更 ▲ ,单位时间产生的热量更 ▲ 。37.如图是生鸡蛋在微波炉中加热时爆炸后的状态。微波属于一种 ▲ (电磁波/声波/光波),微波进入到鸡蛋内部使蛋清和蛋黄升温,这是通过 ▲ 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气室内的气体吸热迅速膨胀,来不及从蛋壳和壳膜的孔隙中逸出,最终炸开,将 ▲ 能转化为 ▲ 能,汽油机中 ▲ 冲程的能量转化方式与此相同。38.如图甲,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滑动变阻器滑片从 b 点向左移动到某点的过程中,两个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为 ▲ V;当滑片置于 b点时, R 与R消耗的功率之比为 ▲ ; 当滑片在a点时, 通电 1min, R 产生的热量为 ▲ J。39.小明和小华分别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简易电动机的工作情况,小明将线圈两端的漆全部刮掉,小华只将一端的漆全刮掉,另一端刮掉一半,闭合开关后(有电流通过灯丝,灯泡就发光),能够使线圈连续转动的是 ▲ (小明/小华)的做法,灯泡会时亮时灭的是 ▲ (小明/小华)的做法。40.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小王为农户们开发设计了一款小型家用智能蔬菜大棚,用于在寒冷的冬天气温突然下降时自动开启大棚里面的电辅热设备,从而控制大棚里面的温度不低于一定温度,下图为该设计的自动控制原理图。(1)图中的导线 ▲ (A/B)应该与家庭电路中的火线相连接。九年级物理试卷 共6页 第 3 页(2)分析原理图可知:热敏电阻R 的阻值随大棚内温度的升高而 ▲ 。(3)若欲将大棚内设定的温度适当提高一些,则可将滑动变阻器 R的滑片向 ▲ 移动一些。除了这个方法外你还有什么方法 答: ▲ (请说出一种合理的方法)。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共49分.解答42、43题时应写出解题过程)41.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6分)(1)如图,一束光从空气射向三角玻璃砖,画出它在AB分界面处的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2)如图所示,物体沿粗糙斜面下滑,请作出物体所受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3)把电池和开关的符号分别填入如图所示电路中的虚线框内,使之成为完整电路。要求:闭合开关前只有一盏灯发光,闭合开关后两灯都发光且电流方向如图所示。42. (6分) 如图所示, 用 100N的拉力 F通过动滑轮将重 180N的货物在 10s内匀速提升2m,不计绳重及摩擦,求该过程中:(1)有用功W砌; (2)拉力的功率P; (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43.(6分)如图甲所示是一款煮茶器,有“加热”和“保温”两个挡位,其简化电路图如图乙所示,R 和R 均为发热电阻,煮茶器部分参数如表所示,煮茶器中装有质量500g、初温为20℃的水,在标准大气压下,将水刚好加热到沸腾,在此过程中煮茶器的加热效率为70%。[已知:水的比热容 ·℃)]求: (1)发热电阻R 的阻值;(2)加热过程水吸收的热量;(3)加热过程所需的时间。44.(6分)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选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1)为尽量使像更加的明亮清晰,实验室应保持较 ▲ (亮/暗)的环境,如图甲,在光屏上已经呈现一个较为清晰的蜡烛火焰的像,为进一步判断此像是否最清晰,需要 ▲ (向左/向右/左右)小范围移动光屏,并观察像是否会变模糊。九年级物理试卷 共6页 第 4 页(2)实验发现,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光屏上的像刚好最清晰,但像不在光屏的中央,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 ▲ (上/下)调节。(3) 把蜡烛移到光具座24cm刻度线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实像,此时的成像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4)接着,小明取下自己戴的眼镜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了,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不动,当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变清晰了。由此推断,小明眼睛有如图 ▲ (乙/丙)所示的视力缺陷.(5) 小明取走自己的眼镜,将蜡烛移到光具座 30cm刻度线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当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时,发现蜡烛和光屏之间的距离 ▲ (大于/等于/小于)问题(3)中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蜡烛和光屏之间的距离.45. (5分)实验小组利用天平、量筒和烧杯等器材测量牛奶的密度:(1)天平调平衡后,将适量的牛奶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在增减砝码的过程中,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 ▲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移动游码/取下最小的砝码后移动游码).(2)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16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 ▲ cm .(3)测量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为 ▲ g.(4) 小明测量的牛奶密度为 ▲ kg/m .(5)在向量筒倒入牛奶时,若不慎有牛奶溅出,则测出的牛奶密度会 ▲ (偏大/不变/偏小).46. (3分)为了测量大气压强,某同学选择的器材有:2.5mL 的注射器、0~10N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细线,实验步骤如下.(1)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 ▲ cm.(2)把注射器活塞推至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则F= ▲ N.(3)该同学测得的大气压强值为 ▲ Pa.47.(3分)为了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小明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种方案.三套实验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烧杯内液体的初温与质量也都相同.(1)小明应选择 ▲ 两图对应方案进行实验.(2)实验中还应控制燃料燃烧的 ▲ (时间/质量)相同.(3)实验完成后,画出被加热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丁所示.由此可知,燃料1 燃烧2min放出的热量 ▲ (大于/等于/小于)燃料2燃烧3min放出的热量.+生似物细沙米 艹c页 笛 ε 页48.(7分)小明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已知电源电压保持3V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1)在甲图中,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最 ▲ (选填“左”或“右”)端;(2)小明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最大时开始记录数据,得到小灯泡 I——U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 Ω (保留一位小数)。其图像不是一条直线的原因是 ▲ ;(3)小明选用 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下列的 ▲ (选填字母)。A. “5Ω 2A” B.“15Ω 2A” C. “25Ω 2A” D. “30Ω 2A”(4)同组的小聪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测量另一个额定电压为Um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已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R ,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闭合S、S ,断开S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 ▲ ;②闭合S、S , 断开S , ▲ , 读出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为 I;③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表达式为Rg= ▲ (用 U级、I和R 表示)。49.(7分)如图甲,小明家的吸顶灯主要由电源模块和40颗相同的LED 灯珠串联组成,其电源模块的铭牌如图乙所示,其电路可以简化为图丙(用灯泡符号 表示LED灯珠,省略号表示未画出的灯珠),资料查询显示该吸顶灯的每一个 LED 灯珠的额定电流为0.3A,额定电压为3V.D(1)一日,小明家的吸顶灯所有灯珠突然不亮了,检查发现原来是其中的一颗LED灯珠L 发生了 ▲故障。(2)聪明的小明跟老师借来一只常用电表,在不拆开吸顶灯电路的情况下,将电表与L 相连,吸顶灯就又亮了起来,小明借来的是 ▲ 表,他是将电表与 L 相 ▲ (串联/并联)的。(3)通过上述操作,小明发现在没有相同型号灯珠替换的情况下,只要将损坏的灯泡 ▲ ,其他LED灯珠就会重新正常发光,为探究原因,小明再三观察电源模块铭牌后发现,该模块在供电时,输出电压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但输出电流恒为0.3A.它的供电方式真的这样神奇吗 在不拆开吸顶灯原来电路的情况下,利用现有器材,小明通过实验的方法迅速探究并证实了该模块确实可以这样供电,他的方法是 ▲ 。4)综上可知:(2)问中吸顶灯“又亮了起来”时,功率为 ▲ ,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为 ▲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第1~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A B D C B A C D第11~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1分;错选得0分;每小题2分,共10分。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c BC AB A C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40分)★化学专用名词、化学用语书写不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不配平或缺少必要反应条件的,不给分★16.(每空1分, 共10分)(1) 19:42 (2) 元素 (3) 变红 (4) 熟石灰(草木灰) (5) 煮沸 (6) 吸附异味和色素(7)柠檬酸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8)①100 ②15~20 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或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加快)17.(每空1分, 共10分)(1)化学能(2) ①分液漏斗(③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3) 水 (或H O)(4)加入适量的水,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注入水中加入适量的红色固体,搅拌,若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红色固体部分消失(或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制得的稀硫酸,振荡,若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红色固体部分消失等方案合理即可)催化作用(或作催化剂)18.(每空1分, 计算题4分, 共10分)兴化市 2022年第二次阶段性评价化学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第 1 页 (共 2 页)②低(2) ①O 和H O ②复分解反应(3)搅拌(或加热、或研碎)(4)解:设生成的 的质量为x- ( 1分)160 18x 110.8t-100t---- (1分)x=96t ------ (1分)(1分)答:煅烧后固体中 的质量分数为96%。19.(每空1分, 共10分)(2) 3 (3) 有白色沉淀生成 (4) C(7)> 先增加后保持不变(9)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或兴化市2022年第二次阶段性评价化学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第 2 页 (共 2 页)九年级学生阶段性评价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4分)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答案 D B D B D A A A A D B 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33. 压强 扩散 34. 反射 虚像 折射 虚像 0.635.液化 放热 不处于 36.不合格 大 多37.电磁波 做功 内 机械 做功 38. 6 5:1 108039. 小华 小华 40. B 减小 左 减小电源电压 U 三、解答题(共49分)41. (6分)作图(1)不画折射光线不扣分,没有法线,缺少箭头,方向不对均扣1分,扣完为止(2)没有标注力的符号或标注错误,缺少箭头,方向不对,均扣1分,扣完为止(3)位置不对扣2分,电池正负极画反扣1分,只填符号,没有将电路连接完整扣1分,扣完为止42. (6分)(1)360J………(正确书写公式,过程+1分,答案正确+1分)(2)40W (正确书写公式,过程+1分,答案正确+1分)(3)90% (正确书写公式,过程+1分,答案正确+1分)43. (6分)(1)484Ω………(正确书写公式,过程+1分,答案正确+1分)(2)1.68×10 J………(正确书写公式,过程+1分,答案正确+1分)(3)400s………(正确书写公式,过程+1分,答案正确+1分)44. (6分) 暗 左右 下 照相机 丙 小于45.(5分) 取下最小的砝码后移动游码 40 72 1.1×10 偏大46. (3分)4.00 6.447. (3分) 甲乙 质量 大于48. (7分)右 8.3 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 U额/R 保持滑片位置不动49.(7分) 断路 电流 并联 短路 将电表分别并联到AB、AC、AD 两点处,观察电流表示数是否都是0.3A (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35.1W 117V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