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记叙文答题技巧及专项练习专题九、概括文章主旨题型请你概括本文的主旨、中心思想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旨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答题公式通过记叙了……的故事,表达了……感情.通过描写了……的景物,揭示了……道理。通过刻画了……的形象,赞美了……精神品质.技巧点拨理解文章的主旨,必须立足于文章的整体去思考、探究,掌握整体和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在抓住本 质的基础上进行精确的概括。概括文章主旨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从标题入手。有的文章题目概括了中心,体现了文章主要内容;有的文章标题直接揭示了中心 思想。 2.从分析文章开头、结尾入手。有的文章开篇点明或揭示了中心;有的文章在结尾处点明主题或深 化中心。 3.从分析文章议论、抒情句入手。议论、抒情句通常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抒发的感情。记叙文中,段落 中的议论、抒情句点明段意,结尾处的议论、抒情句通常点明中心。 4.从概括段意或人物事件入手。概括段意后,把意思相关的内容综合到一起,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 写人的记叙文,人物的性格品质通常就是文章中心;叙事的记叙文,事件的社会意义一般为文章的中心。 5.从分析文章的背景入手。根据文中事件、人物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活动的概括;根据作者的写作 意图,紧密结合事件的时代背景和环境情况概括。四、针对性练习1. 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 毕淑敏 ①被人邀请去看一棵树,一棵古老的树。大约有五千年的历史,已被唐朝的地震折弯了腰,半匍匐着,依然不倒,享受着人们尊敬的注视。 ②我混在人群中直着脖子虔诚地仰望着古树顶端稀疏的绿叶,一边想,人和树相比是多么的渺小啊。人生出来,肯定是比一粒树种要大很多倍,但人没法长得如树般伟岸。在树小的时候,人是很容易就把树枝、树干折断,甚至把树连根拔起,树就结束了生命。就算是小树长成了大树,归宿也是被人伐了去,修成各种各样实用的物件。长得好好的树,花纹美丽木质出众,也像美女一样,红颜薄命,被人劫掠的可能性更大,于是很多珍贵的树种濒临灭绝。在这一点上,树是不如人的。美女可以人造,树却是不可以人造的。 ③树比人活得长久,只要假以天年,人是绝对活不过一棵树的。树并不以此傲人,爷爷种下的树,照样以硕硕果实报答那人的孙子或是其他人的后代。 ④通常情况下,树是绝对不伤人的。即使如前几天报上所载一些村民在树下避雨,遭了雷击致死,那元凶也不是树,而是闪电,树也是受害者。人却是绝对伤树的,地球上森林数量的锐减就是明证,人成了树的天敌。 ⑤树比人坚忍。在人不能居住的地方,树却裸身生长着,不需要炉火或是空调的保护。树会帮助人的,在饥饿的时候,人可以扒树的皮来充饥。 ⑥很多书籍记载过这棵古树,若是在树群里评选名人的话,这棵古树是一定名列前茅了。很多诗人词人咏颂过这棵古树,如果树把那些词句当作叶子一般披挂起来,一定不堪重负。唐朝的地震不曾把它压倒,这些赞美会让它扑在地上。 ⑦树的寿命是如此长久,在我们死后很多年,这棵古树还会枝叶繁茂地生长着。一想到这一点,无边的嫉妒就转成深深的自卑。作为一个人活不了那么久远,伤感让我低下头来,于是我就看到了一棵小草,一棵长在古树之旁的小草。只有细长的两三片叶子,纤细得如同婴儿的睫毛。树叶缝隙的阳光打在草叶的几丝脉络上,再落到地上,阳光变得如绿纱一样飘浮了。 ⑧这样一株柔弱的小草,在这样一棵神圣的树底下,一定该俯首称臣毕恭毕敬了吧 我竭力想从小草身上找出低眉顺眼的谦卑,最后以失望告终。这棵不知名的小草,毫无疑问是非常渺小的。就寿命计算,假设一岁一枯荣,老树很可能见过小草五千辈以前的祖先。就体量计算,老树抵得过千百万小草集合而成的大军。就价值来说,人们千里万里路地赶了来,只为瞻仰老树,我敢肯定没有一个人是为了探望小草。既然我作为一个人,都在古树面前自惭形秽了,小草你怎能不顶礼膜拜 我这样想着,就蹲下来看着小草。以这样一棵历史久远声名卓著的古树为邻,你岂不要羞愧死了 ⑨小草昂然立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就被吹得蜷曲了身子,但我气息一尽,它就像弹簧般伸展了叶脉,快乐地抖动着。我再吹一口气,它还是在弯曲之后怡然挺立。我悲哀地发现,不停地吹下去,我有气绝倒地的一刻,小草却安然。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羞惭。在庄严大树身旁,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都可以毫不自惭形秽地生活着,何况我们万物灵长的人类!简要概括本文的主旨2. 雪夜出诊 [美]比利·罗斯· 夜,大雪飘飞。将近晚上九点的时候,医生正在家里看书,电话铃响了。 “请找凡艾克医生。” “我就是。”医生回答。过了一会儿,凡艾克听到话筒里传来另一个人的声音:“我是格兰福斯医院的黑顿医生。我们刚接到一个男孩,他的脑袋被子弹打中了,现在非常衰弱,也许活不长了。我们得马上给他动手术,可是你知道,我不是外科医生。” “我这儿离格兰福斯九十多千米,恐怕——”凡艾克犹豫了一下,“对了,你请过马萨医生没有 他就在你们镇上。” “我们去过电话,他今天碰巧外出了。”黑顿答道,“那孩子伤情危重,他是自个儿玩弄火枪时不小心出事的。” “哦! 可怜的孩子。无论如何,我会尽快赶到你们医院。现在正下着雪,大概十二点我就可以赶到。” “且慢,凡艾克医生。还有一点我得告诉你,孩子家很穷,我想他们不会给你多少报酬。” “这没有什么。”凡艾克说完,挂上电话,几分钟后便驾着他分期付款买来的小汽车出发了。 崭新的小汽车在雪地里艰难地行驶。刚到郊外,车前突然窜出一个身穿黑大衣的男人,凡艾克急忙刹车。车未停稳,那男人已经敏捷地打开车门钻了进来。 “请你马上下车!”男人低声命令道,“我有枪。” “我是医生,”凡艾克很镇静,“我现在要赶去抢救一个情况危急的——” “别废话!”裹着破旧黑犬衣的人粗鲁地打断他的话,“你赶快下去,别惹我生气。” 凡艾克被迫下了车,眼看着车子飞驶而去。他在雪地里站了好一会儿,愣愣地看到大雪把车轮印重新覆盖后,才猛地清醒过来,急忙到附近寻找人家。用了将近半个小时,他才在一户人家找到电话,联系了一辆出租车。 也不知过了多久,一辆出租车终于来到了。凡艾克立即钻进汽车,催促司机全速前进。 凌晨一点多,凡艾克到了格兰福斯医院。黑顿医生早在医院门口等着了,不过他的神情已经不是那么着急了。 “我已经想尽了办法,”凡艾克气喘吁吁,直搓着冰冷的双手,“可是有人在半路上截住了我,抢走了我的车。黑顿医生,孩子现在怎么样了 ” “谢谢你,凡艾克医生。我知道你已经竭尽全力了。”黑顿医生拍拍对方身上的雪花,“孩子一小时前死了。” 两位医生走到候诊室门口。凡艾克倏地惊呆了:门边的长凳上,坐着一个裹着破旧黑大衣的男人,头深深地埋在两只手掌中。听见有人来,他抬起头,目光呆滞。突然,他好像发现了什么,死死地盯着凡艾克。 “享尼汉先生,”黑顿指着凡艾克,对那男人说,“他就是我请来的凡艾克医生,他本想赶来抢救孩子,可惜中途被歹徒抢走了汽车,所以迟到了。他已经尽了全力,可惜还是晚了。” (选自《外国微型小说三百篇》,有删改)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3. 母亲养蜗牛父亲去世后,母亲来北京跟我住。我忙与写作,母亲被寂寞所困的情形,令人感到凄楚。 楼上人家赠与母亲几只小蜗牛。那几个小东西,只有小指甲的一半儿那么大,粉红色,半透明,可爱极了。 母亲非常喜欢这几集小生命,将它们安置在一个漂亮的茶叶盒儿里,还预先垫了潮湿的细沙。母亲似乎又有了需精心照料和养育的儿女了。她要经常将那小铁盒儿放在窗台上,盒盖儿敞开一半,让那些小东西晒晒太阳。并且很久很久地守着,怕它们爬到盒子外边爬丢了。它们爱吃菜心儿,母亲便将这些蔬菜最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在盒儿内。 母亲日渐一日地对它们有了特殊的感情。那种感情,是与小生命的一种无言的心灵交流。有时,为了讨母亲的欢心,我也停止写作,与母亲共同观赏。八岁的儿子也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奶奶,它们能长多大啊?”“能长到你的拳头那么大呢!” “奶奶,你吃过蜗牛么?” “吃?……” “奶奶,我想吃蜗牛!我还想喝蜗牛汤!我同学就吃过,说可好吃了!” “奶奶,你答应我嘛!” “可……它们现在还小哇……” “我等它们长大了再吃。不,我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以后再吃,这样我就可以一直吃了。奶奶你说是不是?”母亲愕然。我阻止他:“不许存这份念头!不许再跟奶奶说这种话!”儿子眨巴眨巴眼睛,受了天大委屈似的,一副要哭的模样。母亲便说:“好,好,等它们长大了,奶奶一定做给你吃。”从此,母亲观看那些小生命的时候,儿子肯定也凑过去观看。先是,儿子问它们为什么还没长大,而母亲肯定地回答-它们分明已经长大了。后来是,儿子确定地说,它们已经长大了,不是长大了一些,而是长大了许多。而母亲总是摇头-根本就没长。然而,不管母亲和儿子怎么想,怎么说,那些小生命的确是一天天长大着。壳儿开始变黑变硬了,它们的头和柔软的身躯,从背着的“房屋”内探出时,憨态可掬,很有妙趣了。母亲将它们移入一个大一些的更漂亮的盒子。“奶奶,它们就是长大了吧?它们再长大一倍,就该吃它们了吧?”“不行。得长到和你拳头一般儿大。你不是说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之后再吃吗?”“奶奶,我不想等了,现在就要吃,只吃一次,尝尝什么味儿就行了。”母亲默不作答。我认为有必要和儿子进行一次严肃的谈话了。趁母亲不在家,我将儿子拉至跟前,对他讲奶奶一生多么不容易;讲自爷爷去世后,奶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讲那些小蜗牛对于奶奶的意义······儿子低下头说:“爸爸,我明白了,如果我吃了蜗牛,便是吃了奶奶的那一点儿欢悦。”从此,儿子再不盼着吃蜗牛了。一天晚饭时,母亲端上一盆儿汤,对儿子说:“你不是要喝蜗牛汤吗?我给你做了,快喝吧。”我狠狠瞪儿子一眼。儿子辩白:“不是我让奶奶做的!”母亲朝我使了个眼色。我困惑地慢呷一口,鲜极了!但那不是蜗牛汤,而是蛤蜊汤。其实母亲是把那些能够独立生活的蜗牛放了,放于楼下花园里的一棵老树下。她依然每日将菜蔬之最鲜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于那棵树下······一天,母亲说:“我又看到它们了!它们好像认识我似的,往我手上爬。”我望着母亲,见母亲满面异彩。那一刻,我觉得老人们心灵深处情感交流的渴望,令我肃然,令我震颤,令我沉思···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个方面,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五、强化训练4. 春雨①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季,终于,你来了。②一睁眼,你晶莹莹的身影已晃动在我的窗前,你脆生生的喉音正叩响着我的窗纸。是怎样急迫地披上衣,推开门!我迎接你。③看着你,我的目光不能有一瞬转移;听着你,我的耳膜不放过一个音节。从遥远的天际到漠漠的平川,每分每秒你都在诞生与消亡里挣扎。生的喜悦,死的恐惧,欢唱与呐喊的一声:叮叮咚咚。我实在是贪婪的,贪婪地想挽住你,拥有你。于是,我便嗅着你,闻着你,用我干裂的唇抚慰你。多少日子等候的焦躁,在吻你的时候,平平润润了。④来吧,亲爱的你。和我一起望穿时光,看一看十年前的听雨少年。四月的西湖,黄色的柳眉落了,在浅蓝浅蓝的天色湖光里缤纷。那一天,燕子矶上,我倚着“红楼”梦见六朝故都的脂香粉浓。你挹我以满颊的清凉,淋淋漓漓的,真的欲说还休吗?北上的车厢里,有一篮满满的轻愁,是你送的。从苏州到宾州,只有收音机里还说“江淮”,还说“黄梅雨”。⑤十年了,看了十年的塞外风景。北国的味道只在白雪铺天盖地的时候。白的枝条,白的山石,白的冰河,胡城关山的剽悍强健就尽在其中了。东北喜欢用红砖瓦盖房予,鲜艳中有一种狂傲不羁的浮华。住了十年,我一直不习惯,只好在窗外挂一个风铃,夜里在软软柔柔的昆曲中逛一追寒山寺,想一想记忆中的青山绿水。江南都喜欢青砖,素素淡淡地立在田野里,间或有一阵雨滴答在瓦上,漾起一片灰色的温柔。⑥风铃声可以权充作我故乡的雨声吗?今夜的梦境也可以和听雨少年的一样吗?暖流从那边飘过来······⑦来吧,亲爱的你!给我丝丝毫毫南方的气息。不能扑进她的怀里,被她的眼波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吧。⑧盼望了三千六百多个日子,仍不能定下归期。⑨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季,剔透的你从故乡的云际落下,落在我的发梢、唇上、心底·······本文采用第二人称写春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文章第2段画线句子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可以从修辞、叠词等角度鉴赏。3.阅读文章第5段,说说东北与江南各有什么风味。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1.《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本文通过将大树和小草进行对比,从而突出小草的坚强乐观的优秀品质,旨在告诉我们一个人不管身处何种环境、地位如何卑微,都没有理由也不应该自惭形秽,而应该像小草那样坦然快乐地生活。(意思接近即可)2.《雪夜出诊》通过写凡艾克医生雪夜出诊,抢救生命垂危的小孩,途中因黑衣人劫车耽误了抢救时间,最终发觉黑衣人就是小孩的父亲。赞颂了凡艾克医生不计报酬、救死扶伤的高尚品格,以及批判的黑衣人自私丑恶的行径。3.《母亲养蜗牛》.①表现老人们对情感交流的渴望,希望引起人们关注。文章开头点出母亲寂寞;中间写母亲精心照料蜗牛,和蜗牛进行心灵的交流;结尾提醒人们给予关注。②表现浓浓的亲情。母亲爱孙儿,虽然舍不得蜗牛,却从未回绝孙儿吃蜗牛的请求,最后用巧妙的办法满足了孙儿的要求。孙儿爱奶奶,当明白自己的要求会剥夺奶奶的欢乐时,就再也不提吃蜗牛了。“我”爱母亲,能体察到母亲的寂寞和欢乐,常停止写作陪母亲观赏蜗牛,并说服儿子不再想要吃蜗牛。③表现对小生命的爱。母亲像呵护儿女一样养蜗牛,舍不得伤害蜗牛,最后将能独立生活的蜗牛放生并继续照料它们。4.《春雨》(1)①拉近了“我”与所写对象-春雨之间的距离;②便于情感交流,使人感到特别亲切,文章语言更加亲切、自然、感人,便于作者抒发情感。(2)示例1:运用拟人手法,将春雨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雨拍打窗纸的情态,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示列2:“晶莹莹”“脆生生”使用叠词,写出了春雨的晶莹和拍打窗纸时声音的清脆,生动形象;同时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3)东北:北国的味道只在白雪铺天盖地的时候,胡城关山的剽悍强健尽在其中;东北喜欢用红砖瓦盖房子,鲜艳中有一种狂傲不羁的浮华。江南:有软软柔柔的昆曲,有青山绿水;江南都喜欢青砖,很素淡。(4)文章通过将北方和江南春雨的声音进行对比,表现了作者对家乡及家乡春雨的强烈的思念之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