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5.2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课件(共22张PPT)+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5.2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课件(共22张PPT)+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5.2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政治认同:了解情感的产生:分析负面情感体验对我们的影响
道德修养:理解生活中不断创造、传递美好情感体验
健全人格:引导学生培养、传递正面情感体验,把握好负面情感体验对生活的影响
责任意识:保持身心偷愉悦,逐步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情感的产生及负面情感体验对我们的影响:在生活中传递正面情感
教学难点:负面情感体验对我们的影响
核心素养目标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教材P46—50
自主
学习
1.美好情感的作用?
2.怎样获得美好的情感?
3.怎样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
4.如何正确对待负面的情感体验?
5.如何传递情感正能量?
美好的人和事物
让我们身心愉悦,逐渐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
这些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
观看视频,说一说美好的情感有什么作用?
1、美好情感有什么作用?
①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让我们身心愉悦,逐渐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
②这些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
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
2.如何获得美好情感?
思考:有人说美好的感情是与生俱来的,也有人说美好的感情必须靠他人来给予,请谈谈你的看法。
4、如何传递情感正能量
(1)在情感体验中,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
★记笔记★
完成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
帮助他人
走进博物馆或大自然
欣赏艺术作品
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
阅读感悟
假如是你,听到别人这样评价你,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又会怎么做呢?
“童话大王”郑渊洁在朗读前接受主持人董卿的访谈时,曾提到,在自己小学时因为调皮,被说成“郑渊洁是这个班上最没出息的人”,甚至被学校开除了。
郑渊洁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郑渊洁在被老师批评后,回家写了检查。他回忆说:我将检查呈上。那篇检查我下了功夫,写成了小说。
如果听到这样的负面评价后的郑渊洁从此一蹶不振,破罐子破摔了,还会有现在的“童话大王”吗?
卧 薪 尝 胆
思考:越王勾践经历了什么样的情感体验?这样的情感体验一定是坏事吗?我们有何启示?
笔记:3.负面情感的意义?
(1)生活中某些负面的情感体验尽管不那么美好,但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
(2)体验负面感受未必是件坏事,它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
(3)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也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不断成长。
01体验美好情感

二、传递情感正能量
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是社会生活中积极向上的行为。
方法与技能P48
除了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之外,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经历,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通过哪些方式去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
或走进大自然
走进博物馆
欣赏文艺作品
完成自己喜欢的活动
帮助他人
创造正面情感体验的方法有哪些?(笔记)
说说下列三组图片分别表达了哪些情感体验。
这些情感体验是正面的吗?
作业太多怎么办
明天又要考试了
焦 虑 感
5.2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做错事而羞愧
羞愧感
挫败感
竞选班干部失利
焦虑感
这些属于什么情感?
这样的情感体验有没有积极的意义?
2.如何获得美好情感?
思考:有人说美好的感情是与生俱来的,也有人说美好的感情必须靠他人来给予,请谈谈你的看法。
抗击疫情
无偿献血
见义勇为
传递生命正能量,让生命更有力量
说说传递生命正能量,我们还可以做什么?
公交车让座
③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感受。
怎样正确认识负面情感?



2:体验负面感受未必是件坏事,它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
3: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也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不断成长。
1:生活中某些负面的情感体验尽管不那么美好,但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
体味美好情感
传递情感正能量
在品味情感
中成长
本课小结
5.2
美好情感的作用
获得美好情感的方式
正确认识负面的情感体验
用自己热情和行动影响环境
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传递生命的正能量
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使我们更有力量
1.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等方式获得美好的情感。( )
①阅读 
②与人交往 
③封闭自己 
④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A.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B.①②④
2.学会关心他人,我们可以这样做( )
①没有偏见,以接纳的姿态认真倾听或观察 
②无论对方是否接受,都要表达自己的关心 
③适时运用可能被接受的方式向对方表示关心 
④关注对方的态度和反应
A.①②③ B.①②④
D.②③④
C.①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