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重点难点】1、阿拉伯帝国的统治、古代日本的基本状况,通过分析地图,分析史料突破。2、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各个不同的文明都对人类历史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3、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传统。通过教学渗透和课后总结突破。一、西欧封建社会1、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农奴制度2、封君封臣制度:(1)内容: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封君,服兵役。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各种权力。(2)影响:①积极:国王或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②消极: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3、庄园(1)含义: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2)耕地构成:领主自营地:由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农民份地:是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分为自由农份地和农奴份地,自耕自收。(3)劳动者:农奴:法律非自由人为领主服劳役,向领主缴纳租税。农民:法律上自由,也要为领主服劳役,向领主缴纳租税。(4)庄园法庭:领主或管家主持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1、王权加强(1)表现:①英格兰: 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逐渐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王权。②法兰西:15世纪晚期,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王权得到强化。③西班牙和葡萄牙:15世纪末,形成的国家。(2)影响: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2、城市的兴起与自治(1)兴起:随着欧洲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耕地面积增加,风力、水力和畜力得到更有效的使用;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2)城市自治:①背景: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城市市民,对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影响。②获取方式:与封建主谈判、金钱赎买、武装暴动。③影响:①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②一些城市兴办大学,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③城市支持王权,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3、基督教会(1)经济:拥有大量庄园和土地,向信徒征收什一税;(2)政治:教阶制度: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3)文化:控制西欧人的精神生活,束缚了人性的发展。三、拜占庭与俄罗斯1、拜占庭帝国(1)建立: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帝国东部逐渐演变为拜占庭帝国。(2)发展:帝国境内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拜占庭一度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3)《罗马民法大全》:《查士丁尼法典》《法理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4)走向衰亡:①战争消耗资源;②游牧部族冲击陷入混乱;③1453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掉。2、俄罗斯(1)兴起:①发端于9世纪基普罗斯;②反抗蒙古过程中,莫斯科公国兴起;③16世纪建立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统一国家。(2)鼎盛:①1547伊凡四世称沙皇;②颁布新法典;③改组中央机构;④镇压大贵族,加强中央集权,继续进行扩张,17世纪末,地跨欧亚两大洲。【达标检测】1.某同学对欧洲大学的起源非常感兴趣,他找到如下资料:牛津大学建立于11世纪晚期,以“主为我的明灯”为校训。早在11世纪末12世纪初,牛津就已经成为一个培养牧师、探讨学问的中心。校园内的圣玛丽教堂已经有近千年历史。下列观点中,可以用上述资料加以证明的是A.基督教会占有大量的土地 B.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C.教皇权力凌驾于国王之上 D.中世纪大学脱离了教会控制2.公元1233年,英国国王亨利三世指责他的伯爵理查德·马歇尔侵犯了王室领地,但伯爵宣称自己不是侵犯者,因为国王首先侵犯了他的土地,并认为山于国王违约在先,根据相互的权利与义务原则,效忠关系自动解除,伯爵不再有效忠国王的义务。这一现象反映了( )A.封君封臣关系具有契约属性 B.英国君主专制制度趋于解体C.封君封臣处于相互对立关系 D.英国自由平等理念深入人心3.有学者指出,中世纪的西欧一个封建主常常既有自己的封君,又有自己的封臣,但封君只与自己的直接封臣有联系,对封臣的封臣则不能干涉。该学者旨在表明,该制度A.容易导致国家分裂局面 B.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C.实现了君民共治的结果 D.以血缘关系作为纽带4.世界古代史上,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先后兴起了一个个有影响的大帝国。在下列帝国中,按兴起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波斯帝国、拜占庭帝国B.罗马帝国、波斯帝国、拜占庭帝国、亚历山大帝国C.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D.拜占庭帝国、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波斯帝国5.中古西欧城市文学中的典型代表是以狐狸列那为主人公的一系列动物故事。伊桑格蓝狼代表残暴又愚蠢的贵族;狮子代表国王,象征正义和权力;骆驼代表邪恶又虚伪的僧侣;主人公列那狐是城市富商的代表,它精力充沛、机智多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 )A.封建贵族统治彻底衰落 B.王权强化受到普遍的认可C.基督教神学丧失统治力 D.新兴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6.(某法系)“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的总称,它具有法典的特征。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强调宪法的根本性地位”下列对此法系理解正确的是①法官地位突出,可创立、解释先例②明确立法和司法分工,法官作用不太突出③立法绝对中心地位,司法从属地位④司法绝对中心地位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7.封君封臣制度的不平等性是十分明显的。但当时,从下至上,这一不平等是共通的。不论是出于个人的生存和安全的需要,还是当时法律系统的缺乏,都使得中世纪注定只能以此种方式来维持社会的安定性。这表明封君封臣制度的实行A.保证了国家的有序运转 B.有利于实现中央集权C.消除了各阶层间的矛盾 D.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8.下表是11-15世纪欧洲兴起的大学数量及地域分布。推动这一时期大学兴起的主要因素是( )国家地区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苏格兰 西班牙 葡萄牙 德意志 匈牙利大学数量 20 18 2 3 13 1 16 3A.理性时代的到来 B.宗教改革的开展C.城市经济的发展 D.近代科学的兴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