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课件(共22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课件(共22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新课导入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数据:共调查了2834名未成
年犯在管教所服刑的人员、410名在社区矫正的人员、751名 在专门学校的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其中“不懂法律”的占 65%, “不知道是犯罪,也不知道会受到处罚”的58.1%,
“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的占64.7%。
想一想:这一材料表明了什么问题
表明了社会生活中很多公民法律意识淡薄,没
有依法办事的意识。
第一目 树立法治意识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提示:有些人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不顾及交通安全。
这是缺少法治意识的体现。
思考:“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反应了什么问题?
探究与分享
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卢梭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
提示:上述名言表明,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
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思考:上述名言说明什么道理?
结合这些名言谈谈什么是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探究与分享
案例分析
思考:樊某最终被行政拘留给我们哪些启示?
樊某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扰乱了公共秩序,受到法律惩罚。我们在生活中要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2021年3月17日12时许,D2214次列车停靠在荆州站,旅客丁先生持本人的车票上车,发现一名旅客坐在他的座位上,丁先生便向该旅客阐明状况,但旅客樊某回绝让座并辱骂丁先生。
乘警接到报警后,前往处置,樊某拒不配合。乘警立刻通报前方站派出所辅佐,2名民警上车增援配合乘警,将樊某制服并强迫带离。旅客樊某最终因霸占别人座位,被铁路警方处以行政拘留7日处分。
你来分析
②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4)对青少年:
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一、树立法治意识
活动五:热点事件
2021年4月19日,2021上海国际车展在国家会展中心开幕。张某(女,32岁)和李某(女,31岁)因与特斯拉有消费纠纷,于当日到车展现场表达不满。期间,两人在该展台区域通过肆意吵闹等方式,一度引发现场秩序混乱。11时许,在特斯拉展台上,身穿白色T恤的张某拔掉现场的装饰伞,并站到车顶多次大喊“特斯拉刹车失灵”,其衣服印有红色“刹车失灵”字样和特斯拉标志 。该女子的举动引发多人围观和拍摄,随后两名现场安保人员将其带离现场,现场拉起了警戒线。据现场目击者介绍,截至当日12时许,特斯拉展台已恢复正常,继续对外开放。
小组讨论:
请你评析张某的行为?
(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
③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了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的重大任务。“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
--卢梭
中国人民
建设
法治中国
共同事业
受益者
践行者
靠党和国家政府,靠社会,更要靠人民。
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谁需要树立法治意识?法治中国的建设要依靠谁?
①对人民: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②对国家: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编造虚假的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思考:该男子的行为会产生哪些影响?带给我们的启示?
影响:①个人:影响个人形象,受到道德的谴责,触犯法律使自己受到法律的惩罚。②他人:影响其他47名员工的生活,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权利和自由,给企业带来损失。③社会和国家:造成恐慌,不利于疫情防控的有序开展,造成防疫负担、扰乱社会秩序。启示: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要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尊崇是发自内心的认可,遵守是来自行为的自觉。
树立法治意识
③对法律: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卢梭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
提示:上述名言表明,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
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思考:上述名言说明什么道理?
结合这些名言谈谈什么是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探究与分享
02
树立法治意识
立法机关科学立法,我们才能做到有法可依
执法机关严格执法,才能保障法律实施
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树立法律的权威
全体公民全民守法,才能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 2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
探究五:怎样学会依法办事
侮辱烈士
思考:他有发表言论的自由吗?
有,但是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①树立法治意识。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违法会有什么后果。
树立法治意识
③对法律: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4.如何做到依法办事 P103
①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
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 的合法权益。
③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
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着、坚定捍卫者。
1、什么是法治意识
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
(国家、人民、法律、青少年)
3、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
4、如何做到依法办事
本课小结
树立法治意识
学会依法办事
(怎么做)
我们与法律同行
10.2
人治有根本的不同,下列对法治的认识不正确的 是
A. 法治要求每位公民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B.法治要求国家的所有问题都必须靠法律来解决 C.法治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
D.法治就是要确立法律的权成,形成人人守法护法的风尚
1.今天,现代国家用法治替代绵延千年的人治,法治与
课 堂 训 练
B
2.下 列这组漫画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思想主题。你认为最能体现这 一主题思想的是
A. 自觉遵守交规,构建和谐社会 B. 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
C. 增强法治观念,建设法治政府 D. 依法规范市场,维护经济秩序
课 堂 训 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