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长江中下游平原》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位置及其显著的区位优势。2.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优越的自然条件。3.学习“鱼米之乡”,了解农业的发展。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位置和范围。2.长江中下游平原优越的自然条件。【教学难点】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显著的区位优势。教学过程【课程引入】出示视频“江南水乡”。师:提到长江中下游平原,我们不得不想到“江南水乡,鱼米之乡”的美誉。“江淮水为田,舟楫为室居。鱼虾以为粮,不耕自有余。”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历代公认的富庶安居之地。到底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如此富庶的一方水土呢?我们一起来学习长江中下游平原。【讲授新课】(板书)第七章 认识我国的区域 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显著的区位优势出示图片“长江中下游平原”。师:读图思考: 找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起止点,找出附近的纬线和附近的海域。描述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范围和地理位置。生:相对位置:巫山以东,长江中下游沿岸。纬度位置:30°N附近,地处亚热带。海陆位置:东临东海与黄海。(板书)1.地理位置出示图片“长江中下游平原”。师:读图思考:找出长江中下游平原包含的省份(市、区)。生: 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板书)2.地理范围师:思考:长江中下游平原地理位置具有哪些优越性?生:江、河、湖、海连成一体,为水运、水力、灌溉、水产养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东海和黄海是我国东部沿海最有开发潜力的海域之一,有丰富的港口资源、滩涂资源、海底油气资源、渔业资源等。长江沿江地带和东部沿海地带所构成的“T”字形区位形势,对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整个华中地区与长江全流域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板书)3.区位优势(板书)二、优越的自然条件出示图片“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师:读图思考:找出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包含的地形,并概括地形特征。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长江三角洲。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板书)1.地形特征出示图片“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师:读表图思考:找出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的河流,并概括河湖特征。生: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巢湖。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板书)2.河湖特征师:思考: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气候特征。出示图片“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生: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丰沛。(板书)3.气候特征师:思考: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自然条件有什么优越性?出示图片生:长江中下游平原气候雨热同期,降水丰沛,李煜发展农业、水运;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利于发展农业、交通;和网密布,湖泊众多,利于发展水运、水产;该地资源丰富,为区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板书)4.自然条件优越(板书)三、鱼米之乡出示图片师: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首位。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思考: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鱼米之乡的优势条件是什么?出示图片生: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水热条件好;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利于水稻种植;河网密布、湖泊星罗,利于发展淡水渔业。补充说明:不利条件:伏旱期,气温高,降水少,蒸发旺盛,易对水稻生产产生影响,台风洪涝灾害频发。(板书)1.鱼米之乡出示图片师:这里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板书)2.商品农业基地师:思考: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多和经济发展,城镇用地增多,农业用地不断减少,应采取哪些措施?生:稳定农田面积;发展规模经营;扩大多种经营;发展特色农产品。(板书)3.农业发展措施【课堂小结】【随堂练习】1.下列平原不在长江中下游的是( )A.江汉平原 B.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C.长江三角洲 D.成都平原2.长江的出海口是(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3.武汉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4.下列地区中被称为“鱼米之乡”的是( )A.华北平原 B.宁夏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北平原5.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区位优势的认识,错误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临东海和黄海B.长江中下游平原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构成“T”字形经济格局C.长江中下游平原沿长江中下游沿岸基本是带状分布D.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是秦岭6.下列农产品中,其主产区不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是( )A.油菜籽 B.苹果 C.柑橘 D.茶叶7.长江中下游沿岸城市得以建立和不断发展的生命线是( )A.长江 B.优越的位置 C.悠久的历史 D.发达的经济【参考答案】1.D 2.B 3.B 4.C 5.D 6.B 7.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