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共筑生命家园 课件(共3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共筑生命家园 课件(共39张PPT)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6.2 共筑生命家园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情景一:
在大街上
情景二:
在总经理室
路人甲、经理乙、秘书丙
情景剧大家说: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为什么要坚持绿色发展?
2.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课前自学P81-P87
4.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一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通过以上两组图片的对比,你有什么启示?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01
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02
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03
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则。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
04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生态文明?(P81-82)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相互依存
共生共荣
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人类
自然
补充:人与自然的关系?
看完上述视频,思考:
(1)造成该事件主要是天灾还是人祸?为什么?
主要是人祸。燃煤采暖、燃煤发电所产生的污染物蓄积所致。根本原因是人类缺乏环保意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2)伦敦治理空气污染的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治理霾有什么启发 (国家、相关部门、企业、个人)
①国家要制定有针对性的空气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提供法制保障;
②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严格规范资源的使用;
③有关生产企业使用新能源,节能减排,采用新技术,减少污染;
④每个公民都要树立环保意识,培养低碳,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等。
沿海城市被淹
极端天气频繁
火灾
病毒肆虐
洪水泥石流
生态系统破坏
面临这些环境恶化我们该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3—84
①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P83第一、二、三行
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P84第一、二行
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P84第三行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绿色发展道路?
就是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为什么要坚持绿色发展?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浙江余村的两条致富之路P84
今生
前世
探究与分享P84
1.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请比较一下,这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
2.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
通过关停污染企业;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建设“美丽乡村”;引进无污染、高效益企业来践行。
第一次富起来
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谋求一时的经济增长。
鼓了“钱袋子”
伤了“居住环境”
第二次富起来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走绿色发展之路。
既获得了经济效益
又获得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余村的变化,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浙江余村:守住绿水青山 换来金山银山
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绿水青山是指:
金山银山是指:
生态环境保护
经济发展
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P85
4.怎样走绿色发展道路?
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生产力
改善生态环境
发展生产力
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P85
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将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P86
吃:节约粮食、适当消费、光盘行动等。
住:购买使用适度面积的住房;房屋进行适度装修,选择绿色环保的装修材料等。
行:尽量少乘坐私家车,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多骑自行车或步行等。
用: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物品;随身携帶购物袋,减少对塑料袋的利用;提高物品的使用效率;节约用电用水等。
作为一名消费者,你打算如何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吃、住、行、用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P87
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P86
4.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②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P85
④ 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P87
①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P85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美丽中国”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概念,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拓展:如何建设美丽中国(国家、个人角度)
国家角度:
个人角度:
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依法制裁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
③积极宣传,提高公众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普及科学知识,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其它角度言之有理即可)
①积极宣传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和国家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②落实环保行动,不随意毁坏花草树木,不乱丢垃圾废物等,做到绿色出行、绿色消费。
③敢于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违法行为作斗争。
温馨提示:这类“国家和个人”的问题,基本上是中考热点方向。一般套路,国家角度:方针政策角度;法律角度(立法和执法);社会普及角度。个人角度:思想上(增强...意识);行为上(养成...行为,与...行为作斗争)。
课堂小结
共筑生命家园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绿色
发展道路
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措施
基础 准则 目标
基本国策
发展理念 永续发展
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措施
处理好一对关系
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走绿色、循环、低碳之路
上限、底线、红线
“创文明城市 建美丽宜春”你有哪些具体行动?
2023年,玉林市重点推进饮用水水源地以及南流江、九洲江、北流河重点流域等生态区位、生态植被改造和桉树种植结构调整工作,做强做大做优特色产业。这些举措( )
A.能提升政府的形象和依法执政能力
B.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C.能杜绝生态环境污染,建设美丽玉林
D.有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
精美笔记本一本
自2023年1月1日起,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大型通江湖泊等重点水域实行10年禁捕。这一举措( )
A.表明建设生态文明应消除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B.从根本上解决了水体污染问题,维护了生态平衡
C.有利于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的保护修复
D.说明我国不依靠消耗自然资源来实现经济发展
C
免作业一次
在中部某市黄河流域,一条重要支流穿城而过,当地违规批准征收土地建设湿地景观公园,不仅占用耕地开挖水面,还配套建设国学馆,广场古镇等。对此下列同学观点正确的是( )
A.小红:违规建设没关系,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
B.小丽:这一做法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理念
C.小强: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守住耕地红线
D.小飞:占用耕地建立湿地公园是走绿色发展道路的体现
C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