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案

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单元体例
单元主题 历史要素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单元备课说明
一、单元课标要求
基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阐述,本单元的课标要求是知道英国1640年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进程,了解《权利法案》《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和《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等文献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这些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讲述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的相关历史。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日益壮大,最终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引发了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的通过,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政体在英国确立起来。来克星顿的枪声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在华盛顿的领导下,美国获得了独立;1787年宪法的制定标志着美国建立起联邦制共和国。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在《人权宣言》的指引下,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初步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三、单元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和练习,学生初步掌握了历史学习方法,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初步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探究方法的运用,为学习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和探究综合题目提供了条件。但是,鉴于学生历史综合概括能力和材料分析能力欠佳,因此教师在安排本单元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时,要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并通过提供大量课外史料,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目标,以便接下来更好地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四、单元学习目标
1.了解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线索及重要的事件和人物,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
2.知道《权利法案》《独立宣言》、1787年美国宪法、《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等重要文件的内容和作用,了解英、美、法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和革命的性质;知道华盛顿为美国独立和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作出的贡献,把握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3.阅读相关文献、图片材料,查阅地图,对其加以分析、概括,并从中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通过探究与讨论,强化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设计说明
本课标题中的“君主立宪制”可以解读为在保留君主作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的基础上,由作为权力中心的议会制定法律以限制君主的权力。本课主要讲述的是英国国王在与议会的较量中保留了国王的象征性权威,转让了管理国家的实权,意在使学生了解英国的政治传统,理解英国率先崛起的制度根源,从中为中国的发展进步汲取历史智慧,培养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1.通过追溯英国宪政的源头,知道英国议会捍卫历史政治传统的方式;了解1640年革命和其后的“光荣革命”的影响,理解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历史意义。
2.通过在教学中引用丰富的图文史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导学生对克伦威尔进行评价,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过程的学习,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选择何种制度、走什么样的道路,必须扎根于自己浓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世界各地区、国家、民族的文化传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光荣革命”、《权利法案》。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
资源与工具
(一)资源
影视作品:《大国崛起》(纪录片)。
(二)工具
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情境
掌握着英国最高权力的是英国国王还是英国首相 这体现的是英国的什么政治制度 英国是通过什么方式确立这一制度的 今天我们就来通过学习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二、预习检查
1.英国为什么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这次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
2.说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3.《权力法案》确立了什么原则 有什么历史意义
三、学习任务一
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0页第2自然段的内容,思考这限制了国王的什么权力。
学生回答:征税权。
教师补充:《大宪章》颁布后,英国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这两大历史传统也逐渐成为英国人的共识。
可是有两位专制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试图挑战这种传统。查理一世继承了其父亲詹姆士一世的专制统治,无视英国的历史传统,这让议会非常苦恼。1628年,议会向国王查理一世呈递了一份《权利请愿书》。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教材,提高学生获取历史信息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四、学习任务二
革命的发生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
教师过渡:查理一世严重破坏了“王在法下”的传统,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次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教师活动:出示框架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结合之前学过的内容,思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
学生回答:(1)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逐渐成长起来,他们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力。
(2)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激化了社会矛盾。
(3)文艺复兴对思想的解放,动摇了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
【设计意图】层层深入,突出重点,结合教材,帮助学生理解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激化的过程,认识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1、82页的相关内容,说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概况。
学生回答:(1)1628年,议会向国王呈递了一份《权利请愿书》,表达了议会限制王权的意图。
(2)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教师提问:同学们想一想,资产阶级要限制王权,国王肯定不会同意,二者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必然要发生战争。战争的过程如何
学生回答:(1)1642年,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挑起了内战。
(2)经过几年的反复斗争,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随后,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教师过渡:议会捍卫且尊重了英国的历史传统,无奈专制国王一直在挑战传统,所以议会选择废除君主制,拥立克伦威尔为“护国主”,建立了共和国。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1页第3自然段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共和政体的尝试并没有稳定英国国内的政局。
教师提问: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是不是意味着他背叛了资产阶级革命
学生回答:从形式上看,军事独裁与君主专制有相似性;从本质上看,克伦威尔是以军事独裁的形式来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的。
教师过渡:英国通过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却没有终结个人专权的统治。克伦威尔死后,人们不知道革命该往何处去,因此,只能尝试从英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寻找推动社会稳定的权威资源,于是议会邀请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二世做英国国王,查理二世的继任者是他的弟弟——詹姆士二世。
教师提问:结合教材第82页第1自然段和“相关史事”中的内容,思考人民反抗詹姆士二世的统治的原因。
学生回答:詹姆士二世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进行反攻倒算。
教师过渡:尽管斯图亚特王朝的倒台不可避免,但此时人们逐渐认识到英国国王的重要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现在急需解决的难题是如何跳出革命—复辟的历史怪圈。
教师讲述:1688年,面对恢复天主教会统治的威胁,议会中的各党派联合发动政变,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历史上把这次没有人民群众参加的不流血的政变称为“光荣革命”。
教师提问:“光荣革命”中“革命”的含义是什么 同样是保留了君主,为什么称其为“革命” 革命的一般方式及代价是什么 英国革命的代价是什么
学生回答:
(1)形式上:没有流血。结果上: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2)“光荣革命”达到了革命的结果,避免了革命带来的破坏。
教师总结:“光荣革命”达到了革命的结果,避免了革命带来的破坏,为后世的英国人民找到了一种避免暴力的方法。英国议会并非毫无原则地一味让步,而是在宽容和反思中实现了共赢。
【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史料,使学生能够带着兴趣思考问题,理解共和政体和复辟王朝的实践并没有缓和英国的政局,引导学生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长期性和曲折性。
五、学习任务三
《权利法案》
教师提问:假如你回到了1689年,并且是英国议会中的一名议员,为了避免国王专制的情况再次发生,你认为议会应该如何限制王权呢
学生回答:通过制定法律限制国王的权力。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2页第2自然段的内容,找出《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
学生回答:(1)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
(2)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
(3)规定今后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权力法案》确立了什么原则,主要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
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学生回答:
(1)原则: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2)主要目的:限制王权。
(3)历史意义: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英国从此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3页“知识拓展”中的内容,归纳议会制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的区别和共同点,接着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选出代表总结发言。
学生回答: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2页第3自然段的内容,思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学生回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并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教师补充: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君权受到限制,法律高于王权;国王作为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议会掌权(实际以首相或内阁为核心)。
【设计意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理解英国政体的政治智慧;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理解《权利法案》通过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六、过程性评价
课堂练习。
七、课堂小结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封建专制势力的胜利,是议会对国王的胜利。议会胜利的结果是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这是英国对欧洲乃至世界最大的政治影响。同时,它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加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民主制度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我们应该尊重历史和传统,增强对本民族和国家应有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最关键的是要对自己国家的政治制度充满信心。
八、布置作业
1.基础型作业:完成课后活动题,并标明考查的知识点。
2.发展型作业:完成课时练习。
九、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