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教案

资源简介

列宁与十月革命
设计说明
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二课,主要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爆发了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二月革命,建立起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随后,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又爆发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学习目标
1.了解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理解十月革命的意义及对中国的影响。
2.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分析苏维埃政权巩固统治的措施,培养多角度探究问题的思维。
3.了解十月革命的曲折性和复杂性,认识到革命领袖在革命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教学难点: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
资源与工具
图书馆资源、多媒体课件、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情境
“布尔什维克冲进冬宫,逮捕了资产阶级部长们,房间里的时钟永远停留在那个时刻……在冬宫前的涅瓦河上,‘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和宏伟的冬宫一起,见证了那场震撼世界的伟大革命。冬宫,于是成了一个时代的丧钟,另一个时代的黎明。”这场震撼世界的伟大革命是什么革命 这场革命为什么爆发
二、预习检查
1.二月革命的时间和影响。
2.十月革命的时间、经过和影响。
三、学习任务一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思考当时俄国的社会状况。
材料 1913年,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石油产量只及美国的27.1%;俄国的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1/7,英国的1/5。 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1914—1917 年,俄国有1 500万人被强征入伍,其中包括未成年人。截至1917年3月,大约有150万人死于战争,400万人伤残。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多个小时,但工资低微。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的《世界现代史》
学生回答:俄国资本主义虽有所发展,但同西欧、北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依然很落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接连失利,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教师过渡:当时俄国掌权的是沙皇,因此在当时的情况下,俄国发生了二月革命。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9页第2自然段的内容,归纳二月革命发生的时间和影响。
学生回答:1917年3月。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教师提问: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权后,有没有满足人民对和平、土地和面包的要求
学生回答:没有,反而宣布继续履行沙皇政府的“义务”,将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底。
【设计意图】通过研读史料,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关键历史信息的能力。
四、学习任务二
十月革命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引导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知识,总结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困农民手中。
材料二 1917年7月,临时政府下令前线的俄军大举进攻,结果俄军惨败。这引发了彼得格勒几十万群众游行反战,遭到临时政府的镇压,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决定发动起义,十月革命由此爆发。
学生回答:(1)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依然很落后。
(2)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失利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
(3)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俄国反战运动高涨。
(4)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指挥布尔什维克党通过武装起义的方式夺取政权。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识读教材第40、41页的图文内容,梳理十月革命的过程。
学生活动:从教材中找出十月革命的时间、地点、领导者和结果,并在书中圈画出来。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概括十月革命的意义。
材料一 俄国人举行了十月革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精力……像火山一样突然爆发出来了……
——毛泽东
材料二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材料三 十月革命后的世界:1918年1月,芬兰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19年3月,匈牙利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18—1923年间,中国、朝鲜、蒙古、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亚、土耳其、伊朗等国先后兴起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摘编自赵曜《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课的内容,了解列宁在十月革命关键时刻发挥的重要作用。
学生回答:武装起义的制定者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者。
【设计意图】逐步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十月革命的意义和革命领袖在革命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五、学习任务三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1页的内容,梳理苏维埃政权建立的概况。
学生活动:从教材中找出苏维埃政权建立的会议、时间、地点和会议的主要内容,并在书中圈画出来。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1、42页的内容,归纳苏维埃巩固政权的措施。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制作表格。
项目 措施
政治 废除了旧的国家机器,创建了新的政权机关
军事 废除了旧的常备军,组建了红军;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
经济 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皇室和教会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外交 废除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设计意图】通过研读教材和材料,提高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六、过程性评价
课堂练习。
七、课堂小结
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俄国完成了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并向各国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八、布置作业
1.基础型作业:完成课后活动题,并标明考查的知识点。
2.发展型作业:完成课时练习。
九、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