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设计说明本课主要讲述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亚非拉地区的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进行了一系列斗争。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它们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为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同一时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也随着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而土崩瓦解。古巴和巴拿马人民反对美国控制、维护民族独立、争取国家主权的斗争也取得巨大胜利。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学习目标1.了解万隆会议的内容和影响,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过程和结果,古巴革命和巴拿马政府收回巴拿马运河区主权的过程。2.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精神为促进亚非国家团结发挥的重要作用。3.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培养家国情怀。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万隆会议。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资源与工具图书馆资源、多媒体课件、网络搜索工具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播放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预习检查1.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主要内容。2.“非洲年”的时间。三、学习任务一万隆会议教师提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席卷全球。殖民帝国纷纷瓦解,越来越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取得独立。这些新独立的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什么 学生回答:巩固政权、发展经济。教师过渡:在这一背景下,万隆会议召开了。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7页的内容,了解万隆会议的基本知识。(1)召开时间、召开地点:1955年4月、印度尼西亚的万隆。(2)与会者:来自亚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3)地位: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4)主要内容:①会议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②万隆会议体现的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5)意义: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在万隆会议上作出的巨大贡献。学生回答:(1)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逐渐推行开来。(2)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中国在世界发展中作出的突出贡献。四、学习任务二“非洲年”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8、89页的内容,梳理非洲独立的过程。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制作表格。时间 独立国家 概况1951年年底 利比亚 利比亚宣布独立1952年 埃及 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推翻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1953年,埃及共和国成立1960年 17个国家 “非洲年”(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1962年 阿尔及利亚 经过长期的民族解放战争,推翻了法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1990年 纳米比亚 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教师活动:补充材料,指出非洲独立后仍面临许多问题。材料 非洲独立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振兴民族经济,虽然取得一些成就,但长期种族冲突、热带疾病丛生、工业化引发的环境破坏、从前西方的殖民主义导致独立后腐败的政权等,使非洲成为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是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洲,全非洲一年的贸易总额仅占全世界贸易总额的1%。【设计意图】以教材为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掌握基础知识,了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过程和结果。五、学习任务三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古巴革命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古巴革命的背景、斗争情况及结果。学生回答:(1)背景:古巴在政治和经济上长期被美国控制。(2)斗争情况: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等人的领导下,经过数年的武装斗争,最终在1959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3)结果:后来,古巴又挫败了美国支持的雇佣军入侵,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设计意图】以教材为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2.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9页的内容,了解巴拿马运河的重要地位。材料 巴拿马运河是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重要航运要道,全长约82千米,宽150—304米。巴拿马运河的开凿前后历时30年,1914年正式开通后,美国霸占了运河及其两岸狭长地带的运河区。巴拿马运河与苏伊士运河同样具有世界战略意义,因此素有“世界桥梁”之称。学生回答:巴拿马运河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梳理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历程。学生回答:(1)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不断爆发群众性的反美运动,要求收回运河区主权。(2)1977年,巴拿马与美国签订条约。后来,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海关、邮政、司法等主权,并参与运河的管理和营运。(3)1999年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设计意图】通过学习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使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培养家国情怀。六、过程性评价课堂练习。七、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三部分内容:万隆会议、“非洲年”和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这三部分内容之间是并列关系。“万隆会议”一目介绍了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非洲年’”一目介绍了20世纪50—90年代非洲人民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目介绍了古巴和巴拿马两国人民反对美国控制、维护国家主权的曲折过程。这三部分内容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过程,证明了民族解放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八、布置作业1.基础型作业:完成课后活动题,并标明考查的知识点。2.发展型作业:完成课时练习。九、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