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5.3 善用法律 学案课件(共28张PPT) 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5.3 善用法律 学案课件(共28张PPT) 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三课时 善用法律
(八年级 上册)
2023
核心知识 核心素养
1.了解我们遇到侵害时要依法维权, 掌握依法维权的途径和方式。 2.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做 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 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法治观念:遇到侵害时要学会依
法维权,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
作斗争。
责任意识: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法
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
坚定捍卫者。
新知预习·导学
知识点1 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1.维护 合法 权益 的途 径。 (1)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如法律服务所、律
师事务所、公证处、______________等。
(2)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
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
__________起诉。
法律援助中心
人民法院
2.诉讼 的含 义、 地位 及适 用情 况。 (1)含义: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
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2)地位: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________的手
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3)适用情况:如果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
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合法权益,我们就
要使用诉讼手段,通过________讨回公道。
续表
最权威
打官司
知识点2 有勇有谋 应对违法犯罪
1.青少年为 什么要有 勇有谋, 同违法犯 罪作斗争 (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
义不容辞的责任。
(2)__________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
扬和敬佩。
(3)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
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
见义勇为
2.青少年应 如何有勇 有谋,同 违法犯罪 作斗争 (1)当国家利益、__________、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
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2)在面对违法犯罪时,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
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
__________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公共利益
机智灵活
续表
3.做守法的 公民要求 青少年怎 样做 (1)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__________、违
法可耻的观念。(思想要求)
(2)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行为
要求)
(3)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
____________和坚定捍卫者。(努力目标)
守法光荣
自觉遵守者
续表
问题导思
中学生小宇的爸爸外出务工一年,却拿不到工资,多次催讨无果。老板先是以诸多理由拖延,后来是不接电话,现在人也不见了踪影。
一天,小宇听见爸爸和工友们商量如何拿回自己的工资。
有人说:“找到老板,把他关起来。发了工资才把他放出来。”
有人说:“咱们到政府门口去,把路堵起来,不让车辆通行。事情闹大,才能引起上级部门的关注,解决问题。”
【议一议】如果你是小宇,面对上述情景你会如何做 为什么
重点直击·导析
明辨是非
误区1 受到非法侵害后,我们只有通过诉讼才能维护合法权益。
同类误区 诉讼是唯一有效的维权途径。
正确观点 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但不是唯一有效的维权途径。
正确观点(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未成年人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误区2 未成年人处于弱势地位,在面对违法犯罪时只能忍气吞声。
同类误区 面对违法犯罪行为,未成年人应该奋不顾身与其斗争。
针对训练
1.八年级学生小洋的母亲早逝,去年父亲因为车祸也离他而去。父亲留
下遗产10万元和房屋一套。父亲去世后,多年不来往的叔叔坚决要求分
割遗产。无奈之下,小洋将叔叔告上法庭。人民法院判决,小洋继承父
亲的全部遗产。小洋将叔叔告上法庭的行为( )
C
①属于民事诉讼 ②是采取非诉讼手段解决纠纷 ③是为了获得遗产而采取的合理的做法 ④是采用诉讼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根据题目材料中的“告上法庭”可知,是通过诉讼手段维护合法权益,遗产继承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小洋的行为属于民事诉讼,①③④正确,②错误。
2.某校九年级学生小慧所居住的小区张贴了一条“有黑扫黑、有恶除恶、
有乱治乱”的宣传语。对于扫黑除恶,下列行为与小慧身份相适应的是
( )
B
①遇到不法侵犯,沉着冷静,机智应对 ②依法从严惩处黑恶势力,矫治不良行为 ③把好案件事实关、证据关,防止冤假错案 ④发现涉黑涉恶线索,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②属于执法机关的职责,排除。③属于司法机关的职责,排除。
素养达标·导练
基础巩固
1.中学生小新画了一幅思维导图(如下图),图中“ ”处应填写( )
C
A.我与社会 B.法不可违 C.善用法律 D.预防犯罪
2.中学生小华家的邻居张某,经常夜晚播放戏曲,音量很大,影响了小
华一家人和其他邻居的休息,小华的父母多次与张某交涉,但无济于事。
小华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不法侵害,他想利用非诉讼手段维权。
小华可以( )
A
①向法律服务机构寻求帮助 ②请居委会调解,解决争议 ③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问题 ④到人民法院状告侵权者,讨回公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阅读案例,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的是( )
B
①为挽回自己的经济损失,李某将不履行合同义务的林某告上法庭 ②胡某因商品质量问题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③万某因涉嫌犯罪被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④张某因不服工商行政管理所的处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右图中的内容是某校“与法同行
健康成长”法治教育活动方案,其
中存在错误需要修改的板块是
( )
D
A.“找不同” B.“排雷行动”
C.“法律零距离” D.“亮剑行动”
5.小林放学回家时,看见一歹徒骑摩托车实施抢劫,当即报案,并向公
安部门提供了歹徒的相貌特征、车牌号和去向,公安部门根据小林提供
的线索很快抓获了犯罪嫌疑人。这说明( )
B
A.小林是未成年人,不应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B.公民有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责任
C.青少年要奋不顾身地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D.及时报告公安机关,是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唯一有效方法
能力提升
6.校园欺凌现象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校园欺凌会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某中学开展校园欺凌专项调查,以下是围绕“面对校园欺凌,你通常采取的做法”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
(1)调查问卷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①面对校园欺凌,一些学生选择“默默忍受”,忍气吞声;一些学生选择“以暴制暴”,进行报复;小部分学生选择求助家长和老师;选择主动揭发的更少。②说明当前一些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遭遇校园欺凌时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2)请在“默默忍受”和“以暴制暴”中选择一个作答,说明这样做会导致的后果。
选择“默默忍受”:遭遇校园欺凌后,默默忍受是不主动维权的表现,会助长欺凌者的嚣张气焰,使自己或他人继续遭受欺凌。
选择“以暴制暴”:遭遇校园欺凌后,以暴制暴是没有通过正当合法程序维权的表现,打架斗殴,扰乱校园秩序,自己也可能会违法犯罪。
(3)请你从未成年人自身的角度谈谈,如何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①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和学校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②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明辨是非,拒绝不良诱惑。③当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素能拓展
7.中学生小华和同学小德各自骑着自行车去上学。突然,一辆轿车为躲避前方的大货车驶入自行车道,将小华撞倒在地。轿车司机下车后发现被撞的是一名学生,便驾车逃走了。对此,路边的行人议论纷纷。
行人甲:“被车撞了,司机又跑了,就自认倒霉吧!”
行人乙:“如果找到肇事司机,就把他的车给砸了。”
行人丙:“交警找到肇事司机后,应依法要求他赔偿损失。”
经诊断,碰撞造成小华小臂骨折。交警通过查看监控视频,找到了肇事司机。肇事司机私下找到小华的父母,提出和解。小华的父母同意由交警调解,双方协商解决。但在赔偿金额方面双方产生分歧,小华及其父母在律师的帮助下,将肇事司机告上法院。最终,肇事司机按照人民法院的判决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1)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故,你认为同学小德该如何机智灵活地帮助小华
①记住肇事车辆的车牌号。②了解司机的去向。③请其他人帮忙拨打120急救电话,拨打122报警。
(2)结合所学知识,就三名行人的说法分别进行辨析。
①甲的看法错误。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如果忍气吞声,不仅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会助长违法分子的嚣张气焰。②乙的看法错误。这样做可能导致自己违法犯罪。③丙的看法正确。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小华及其父母运用了哪些法律手段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①与侵权者协商。②请求有关部门调解。③寻求法律服务机构的帮助。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上述案例对你有什么启示。
①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②自觉守法,遇事找法,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