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高考作文复习之话题预测:人品【预测理由】一、从近几年高考作文题目来看,高考作文都聚焦时代重大现实问题、关键历史事件、社会热点话题、科技前沿进步、伟大建设成就等,着重考查学生的家国情怀、奋斗精神、责任担当与理想信念,以及美育、体育、劳动等领域的道德品质。二、受“文以载道”的传统思想影响,道德品质的考查是均可避免的。三、像“诚信”等直接考查道德品质的作文题已经多年不见,今年有可能出现。【作文题目】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日前,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逝世后,在国内掀起一轮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风波:娃哈哈的产品销售增长超500%,而“×××泉”则打折销售消费者也不买账。网上流传的原因是:娃哈哈是国货,而“×××泉”为美国企业,娃哈哈累计交税1439亿元,而“×××泉”不及其零头。娃哈哈慈善捐助的总额达到了7.5亿元,其中向“春风行动”捐款1.36亿元,帮助了5万名困难大学生实现了上大学的梦想。而“×××泉”累计捐款约2000万元。特别让网友不爽的是,该公司捐给甘肃地震的只有24000瓶矿泉水,而捐给日本海啸则高达5000万。捐给哈佛大学捐款1.0亿元,而捐给“饮水思源”助学活动只有500万。娃哈哈用纸箱包装,一是为了减少塑料污染,二是让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者可以通过收卖废纸箱养活自己。而“×××泉”用塑料包装纯粹是为了降低成本……一连串的对比,让国人看清了应该支持谁,拥挤谁。【参考立意】①人品与品牌;(人品决定产品的品牌影响力)②爱国从消费国货开始;(消费国货的好处很多:一是能够带动国产产业链的发展,使更多人就业。比如华为的手机的回归、赛力斯电动汽车畅销,可以直接拉动上百万个岗位;二、保证税收及其他资金留在国内,增强国力与富裕人民;三、避免资敌。假如你买敌国的东西,其产品的利润可能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增强敌对的势力武器等的发展)③德不配位,财不配身;(缺乏道德的人即使一时谋得利益,可能最终会因财而遭殃)④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得势与失势肉眼可见)⑤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企业家的精神如何,消费者看得一清二楚)⑥企业家要有爱国情怀;⑦水是生命之源,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泉”是由外国创办)⑧野性消费的冷思考。(野性消费与理性消费形成对比。它是一种不受约束的消费行为,通常涉及消费者将道德和政治主张带入市场,通过消费选择来评判企业、商品及其连带主体,表现出一种含有道德消费主义和政治消费主义的消费文化和日常生活政治。比如五四时期的主张国货、80年代以后对洋品牌的推崇,对鸿星克尔追捧、割肾买苹果产品、近期对娃哈哈的热爱等。这些消费有利也有弊。比如主张国货,推崇民族品牌,可以将供应链留在本土,带动当地就业,但是如果各国都是如此,那么文化交流、先进的产品就进不来,也会在一定程度助长企业的惰性,如大家对苹果手机的宠爱,造成苹果手机从第八代以来,没有任何创新,我国引进特斯拉电动汽车除了要打造中国电动汽车的全产业链,除此之外,就是以“鲶鱼效应”促进国国产电动汽车的健康发展。再比如在国内生产的LV等名片产品,由中国代工,成本不足300元,但贴上一个标签就卖十几万,这是盲目消费会助长人们的虚荣心,受资本利用,助纣为虐)⑨水能载舟,水能覆舟。(消费者可以让一个品牌崛起,也能让一个品牌坍塌;最佳角度)【写作示例】水能载舟,水能覆舟一边是娃哈哈销售增长500%,供不应求;一边是某泉降价销售,仍断崖式暴跌,以致不得不注消公司。两相对比,不由不让人想起一句警世名言:“水能载舟,水能覆舟。”(引:材料引出论题)从哲学角度讲,“水能载舟,水能覆舟”是透过水能滋育万物又能毁掉万物的表象,阐述了事物具有两面性和对立统一关系的本质。这就启示我们,对待人和事,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其积极因素,减少其不利因素,避免出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困局。此外,人与自然、人与人、集体与个人、国家与民众,很多时候都是水与舟的关系,要尽量做到和谐、互信与共赢,从而维持利而不害的关系,以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议:阐述水与舟的关系及其指导意义。从哲学的高度分析,因为这一警句是从自然现象抽象出来的道理,具有哲理性)历史上的贤者治国理政无不重视民心,因为人心向背,决定着政权的兴亡。唐太宗李世民由于亲历了隋朝由盛到衰,由兴到亡的剧变,因此,为了稳固唐王朝的统治,提出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警语,用以提醒自己以及大臣们要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实行仁政,最终他通过轻徭薄赋、选能拔贤等一系列措施,从而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唐气象。在毛泽东心目中人民是天,唯此为大;人民是地,唯此为本;为人民服务的事是最光荣、最伟大的事,因此,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因此不但团结了亿万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让中国人民站了起来,还制订一系列措施让人民富起来。此二人是对水和舟关系理解最深透,运用最彻底的伟大人物。(联:援引下面事例论证“水与舟”的关系,处理得好,则兴。引唐太宗的事例,是因为此话本就是他说的。引毛泽东的事例,是因为他提出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的宗旨)相反,以集体或自我利益为重,忽视人民或者他人的存在,最后的结局是“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清朝初期,为了巩固清政权的统治地位,出台了奖励垦荒,减免捐税,发放种子等一系鼓励农商的措施,从而出现了康乾盛世,然而清朝末季,宫廷腐败,卖国求荣,置老百姓于水火而不顾,最终分崩离析。足球明星梅西本来在中国拥有一大批拥趸,但经历香港事件后,无数粉丝离他而去。某泉辉煌时时值将近500亿,但是被人翻出旧账后,而今不足200亿。失德则失天下,古今如此。(联:引用反面事例论证“水与舟”的关系。无论是政治、经济或其他“得民心者得天,失民心者失天下”)“祸与福同门,利与害为邻。”原则千条万条,利害关系是第一条。而利害关系实质上就是水与舟的关系,可惜“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因此,“时时闻说有沉沦”。悲乎!(结:点明利害关系是“水与舟”的关系,将问题讲透。然后指出多数人只知其利而不知其害,最终悲惨收场,以此再次警示人们)点评一、立意: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角度立意,能够准确体现材料中厂家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的关系。此外,还能拓展更加广泛的想象空间,不至于陷入主语的窠臼,深化了观点,提升了境界。二、选材:由于论题具有两面性以及对立统一的关系,材料丰富而广泛,政治、经济、艺术、科技、人与自然等等,可谓俯拾即是,但本文为避免堆砌事例,只选了最具体表性的。正面事例选唐太宗,是因为名言出自其口,而且言行一致,取得成效;选毛泽东,那是因为他有一句名言“为人民服务”。两例论证“水能载舟”最权威,且最具针对性。反面事例选清末,是想利用自然对比,突出论题。选梅西除了论证观点外,还突出热点事件;摘引题中某泉的材料,除了论证论点题目外,是为紧扣题目。三、层次:采用“引议联结”的方式,合符时评的写作逻辑,此外,联的部分又采取了正反对比,使得行文更加严谨。此外,行文在“议”的部分,虽然分析了事物的两面性与对立统一的关系,但在行文论证过程中偏于对立统一的关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材料更加集中论证论点。试想,如果为了顾及两面性,文中举了核能既能造福人类又能毁灭人类的例子,会如何,肯定是不伦不类,混乱不堪。温馨提示道德品质命题近年少见,但对于2024高考考生而言,下面的内容还是值得留意:如果2024年高考作文考查道德品质方面的内容,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方面:1.个人品德:强调诚实、守信、勇敢、尊重、宽容等基本道德品质。2.社会公德:关注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方面的表现3.家庭美德:孝顺、亲情、家庭教育、家庭和谐等方面的探讨。4.职业操守:职业道德、诚信原则、责任担当等方面的讨论。5.道德与法律:分析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如何在遵守法律的同时坚守道德底线。6.道德教育: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7.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分析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道德观念在现代社会的意义8.道德与科技:探讨科技发展对道德观念的影响,如何在科技进步的同时保持道。德水准。9.道德与国际关系:分析国际交往中的道德问题,如国际合作、全球治理等。10.道德与经济发展:探讨经济发展与道德水平之间的关系,如何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道德水准。11.道德与生态环境:分析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道德责任,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12.道德与网络空间:探讨网络环境下的道德问题,如网络暴力、网络欺诈等,以及如何维护网络空间的道德秩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