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3:力和运动分析方法辨析一、单选题1.“胜哥”受金华市教育学院邀请,给科学教师做了“关于控制变量法”的科学讲座。控制变量是科学探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如图是研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的装置,实验过程中需要改变的量是( )A.斜面的倾斜角度B.水平面的粗糙程度C.小车释放时的运动状态D.小车释放时在斜面上所处的位置2.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观看了《太空推水星》动画视频,对力学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下列几种现象中,不需要对物体施加力的是( )A.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B.物体从运动变为静止C.物体做曲线运动D.物体在光滑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3.如图甲所示,重为G的正方体滑块Р套在水平放置的方管Q上,在水平向右风力的作用下,滑块Р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将方管Q按图乙竖直放置后,滑块Р竖直向下运动。假设滑块Р受到风力的大小和方向始终保持不变,其受到方管Q的摩擦力等于压力大小的0.8倍,方管足够长且忽略空气阻力。则( )A.甲、乙中P对Q的压力大小相同B.甲、乙中Q对P的摩擦力大小相同C.乙中Р匀速向下运动D.乙中Р动能一直增大4.如图所示,一个重为G的物体在光滑(没有摩擦)水平面.上受到拉力F的作用,且FA.该物体不可能运动B.该物体运动状态一定变化C.该物体运动方向一定变化D.该物体有可能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5.如图所示,小球静止在弹簧上方(小球和弹簧不相连)。若此时小球所受的重力突然消失(不考虑空气阻力),则小球将( )A.静止在原位置 B.始终加速上升C.先加速上升后匀速上升 D.始终匀速上升6.正在加速滑行的雪橇,如果其所受外力突然消失,那么雪橇将( )A.速度越来越快 B.速度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C.做曲线运动 D.做匀速直线运动7.水平轨道送餐线从左向右匀速运动,将餐盘由静止放到送餐线上,不久餐盘与送餐线共速(即速度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共速前,餐盘受力平衡B.共速前,餐盘受到送餐线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左C.共速后,餐盘受摩擦力作用继续保持原来运动状态D.共速后,餐盘受到的摩擦力为零8.“胜哥”将一根绳子穿过空心圆简,绳子上端系一个金属球,下端系有小球。转动空心圆筒,使金属球匀速转动(如图)。此时,下方小球能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绳子突然断了,金属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B.金属球匀速转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C.小球静止时,它受到的重力与它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金属球匀速转动时,其重力与绳子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9.如图甲所示,重为5N的铁块吸附在竖直放置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在竖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下铁块沿直线竖直向上运动。铁块运动过程中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若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性平板对铁块的吸引力等于5NB.在0-2s内拉力F等于7NC.在0-6s内拉力F等于5ND.在2-6s内拉力F等于7N10.将物体甲放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向右推动时,所用水平推力为F1,地面对物体甲的摩擦力为f1。现将物体乙叠放在物体甲上,如图所示,用水平拉力F2使物体甲向右匀速移动过程中,物体乙被左边墙上固定的细绳拉住且保持静止,地面对物体甲的摩擦力为f2,物体乙对物体甲的摩擦力为f3,细绳对物体乙的水平拉力为T。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1>F1,f1的方向水平向左 B.f2>F1,f2的方向水平向左C.f2=F2,f2和F2是一对平衡力 D.f3=T,f3和T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1.图像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甲,重为100N的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个水平力F的作用,它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若t=3s时,物体A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20N,则t=6s时作用在物体A上的水平力F大小为( )A.F=100N B.F=20N C.F<20N D.F>20N12.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正在观看《掌握力学知识提高投篮命中率》,如图是“胜哥”定点投篮的某个动作分解图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篮球离开手后,手要受到篮球对它的反作用力B.篮球在上升过程中所受重力越来越小C.篮球离开手后在空中的运动状态在不断改变D.篮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时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二、填空题13.力与运动状态的关系力 运动状态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 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 物体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14.力和运动的关系当物体所受合力不为0时:①当物体所受外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时,则物体做 运动;若物体刚开始时静止,在此情况下仍做加速运动;②当物体所受外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时,则物体做 运动;③当物体所受外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则物体做 运动。15.如图甲为一轻质弹簧自然伸长时的状态,图乙为弹簧上放一个重为15N的钢球静止时的状态,已知弹簧的缩短量与受到的压力成正比,AB=6cm,BC=2cm。当钢球处于B位置时,弹簧对钢球向上的力是 N;当钢球从高处自由落下到最低点C位置时,弹簧对钢球向上的力是 N;钢球从C位置向上运动到B位置的过程中,钢球的运动状态为 (填“匀速”或“加速”或“减速”)。16.我国探月工程计划之一是向月球发射月球车。2018年12月8日凌晨, 嫦娥四号是用我国的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的。嫦娥四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的探月工程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如图甲所示)(1)发射月球车的火箭在穿越大气层时速度越来越快,那么火箭受到的推力与自身重力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2)使火箭箭体上升的作用力来自于 (选填“燃气”或“空气”)(3)不久的将来,若我国的宇航员登上月球,宁航员完成探月任务后乘火箭离开月球表面,若在某段时间内火箭沿斜向上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则在这段时间内,在月球表面上观察到火箭发动机的喷气方向应该是 。(选填“竖直向下”、“火箭运动的反方向”、“水平向左")17.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推力F的作用,其F-t和v- t的图象分别如图乙、丙所示。由图象可知:(1) t=2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N;(2) 3~6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3) 3~6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推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8.如图所示是码头上经常见到的叉车搬运货物的情景,货物M放在叉车上,M受到重力G和支持力N的作用。请回答:(均填“>”“<”或“=”)(1)当货物M静止时,N G。(2)当叉车使货物匀速上升时,N G。(3)当叉车使货物加速上升时,N G。加速下降时,N G。19.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推力F的作用,其F﹣t和v﹣t的图象分别如图乙、丙所示。由图象可知:(1)t=2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2)3~6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3)3~6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推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块,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丙:(1)当t=3s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N;当t=5s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2)若在第4s末以后,拉力F变为5N,则木块接下来的运动情况是: 。21.如图,小球从A点摆动到C点(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在B点的时候,受力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若在C点的时候外力突然消失,接下去小球将 (选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22.如图甲所示,重为2牛的铁盒吸附在磁性物体上,在竖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下铁盒沿直线竖直向上运动,运动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当F为3N时,铁盒做匀速直线运动。(1)0-t1时,铁盒受到的摩擦力为 N,方向 。(2)若撤去拉力F,铁盒运动过程中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时,铁盒处于平衡状态B.0-t0时,铁盒由于惯性,继续向上做减速直线运动C.t0后,铁盒在竖直方向只受到一个力的作用。D.t0后,为使铁盒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需提供个向下1N的力。23.在人类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探索的历程中,有三位科学家提出过相应的认识,如表所示。序号 科学家 提出的认识1 牛顿 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2 伽利略 维持运动不需要力3 亚里士多德 只有不断用力才能维持物体的运动(1)请对三位科学家提出认识,按历史时间的先同排序 (填序号)(2)伽利略是通过理想实验提出观点。伽利略的设想是:如图所示,小球从第一个斜面 上滑下并能滑上第二个斜面 的等高处。该设想能成立的条件是下列选项中的:________(选填字母)A.小球的质量足够大 B.小球的速度足够大C.斜面绝对光滑 D.斜面的倾角a足够大三、实验探究题24.小科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滑到接触面分别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1)实验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滑下,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2)小科通过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次实验,能够得出结论:阻力越小,物体滑行距离越远,滑行时间越长。在此基础上,小科作出了科学推理(如表所示),表中“ ”处的内容为 。真实实验 过渡阶段 理想实验阻力 较大 较小 变小 滑行距离 较近 较远 变远 无限远滑行时间 较短 较长 变长 无限长(3)假设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为v ,并且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小车的速度是均匀减小的,则实验中三次速度变化如图丁所示。请在图上画出小车在理想实验时的速度变化情况。25.汽车司机驾车行驶时,常因发现意外情况而紧急刹车,这时汽车通过的距离叫做停车距离。停车距离可以分为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两个部分。司机从看到情况到操纵制动器所通过的距离叫做反应距离。当司机制动刹车后,汽车还会继续滑行一段距离,叫做制动距离。下表是一辆保养良好的汽车在干燥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刹车后,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速度(千米/时) 反应距离(米) 制动距离(米) 停车总距离(米)40 7 8 1550 9 13 2260 11 20 3180 15 34 49100 19 54 73(1)刹车后,汽车会停下来,这说明 。(2)分析上表数据,可知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 。(3)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汽车停车总距离的大小可能还与 有关。四、解答题26.冰上速滑比赛等一些急速运动比赛项目中,运动员在转弯时身体常常要向内侧倾斜。小奇对此提出了疑问,一旁的小慧说:“要想转弯,就必须受力,身体倾斜是为了产生一个向内侧转弯的力。”小奇觉得“要想转弯,就必须受力”的观点很有道理,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 并说明理由。27.将一袋大米放在匀速向右运动的输送带上,开始米袋与输送带间有一段距离的相对滑动,然后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当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会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1)米袋放上输送带的瞬间,米袋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为____(填字母,下同)。A.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B.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C.不受力(2)当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为____。A.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B.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C.不受力(3)当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为____。A.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B.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C.不受力28.小科与同学进行一场爬杆比赛,比赛中,小科向上爬杆时的v-t图像如图甲所示。(1)根据图甲,t ~t 时间内小科的运动状态是 ,小科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 。(2)如图乙所示,小科受到的摩擦力f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中漏画 了t ~t 时间段的图线,请在图乙中将其补充完整。29.某跳伞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沿竖直方向降落,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最后安全着地。已知运动员和跳伞设备的总重力为700N,跳伞过程中下降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图甲中曲线0A段速度越来越大的原因是 。(2)图乙是跳伞过程中部分阶段的情境及受力示意图,其中与图甲曲线中CD阶段对应的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探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实验时,要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解答】在探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实验时,要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需要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自由滑下,观察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距离的长短;所以,实验过程中需要改变的是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故答案为:B。2.【答案】D【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解析】【分析】(1)物体的运动速度的大小变化和方向的变化,都是运动状态的改变;(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解答】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从运动变为静止,属于速度大小的变化;物体做曲线运动,属于运动方向的变化,它们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都需要施加力,故A、B、C不合题意;物体在光滑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状态没有改变,因此不需要施加力,故D符合题意。故选D。3.【答案】D【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A.根据压力的产生原因判断;B.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还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C.注意分析方管的重力与摩擦力的大小关系;D.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滑块P的速度变化即可。【解答】A.甲图中P对Q的压力等于滑块的重力,而乙图中P对Q的压力等于风力,故A错误;B.甲和乙中方管受到的压力大小不同,因此摩擦力不同,故B错误;CD.在甲图中,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受到的摩擦力等于风力。根据F=f=μG可知,此时风力肯定小于重力。在乙图中,风力不变,则滑块受到的摩擦力肯定小于重力,因此滑块向下做加速运动,即动能增大,故C错误,D正确。故选D。4.【答案】B【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解析】【分析】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判断。【解答】 如图所示,一个重为G的物体在光滑(没有摩擦)水平面上受到拉力F的作用,此时它不受阻力,只受拉力作用。由于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合力不为零,那么该物体的运动状态肯定改变,即可能只改变速度,可能只改变方向,也可能同时改变速度和方向,肯定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5.【答案】C【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解析】【分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根据弹簧对小球弹力的作用分析小球运动状态的改变即可。【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小球静止在弹簧上时,重力和弹力相互平衡,即小球肯定受到向上的弹力作用。当重力消失时,小球只受竖直向上的弹力作用,因此小球向上做加速运动。随着弹簧形变程度减小,则弹簧的弹力逐渐减小。当弹力为零时,小球不受力的作用,此时将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6.【答案】D【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解析】【分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分析判断。【解答】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正在加速滑行的雪橇,如果其所受外力突然消失,那么雪以外力消失时刻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7.【答案】D【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摩擦力的存在【解析】【分析】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受力不平衡,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之一是: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解答】AB、将餐盘由静止放到送餐线上,共速前,餐盘加速运动,受力不平衡,餐盘有向左滑动的趋势,因而受到送餐线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右,故AB错误。CD.共速后,餐盘与传动带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餐盘不受摩擦力作用,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故C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D。8.【答案】B【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力与运动的关系【解析】【分析】(1)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3)(4)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解答】A、若绳子突然断了,金属球只受重力作用,合力不为零,所以小球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金属球转动过程中,运动方向在不断改变,所以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B正确;C、小球静止时,它受到的重力与它对绳子的拉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金属球匀速转动时,其运动方向不断改变,金属球处于非平衡状态,其重力与绳子对它的拉力不可能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答案为:B。9.【答案】D【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与运动的关系【解析】【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结合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判断。【解答】根据图片可知,铁块的重力竖直向下,而磁性平板对铁块的吸引力在水平方向,二者没有任何联系,故A错误;根据图乙可知,在2~6s内铁块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受到平衡力,即竖直向下的拉力与竖直向下的摩擦力和重力平衡,则F=f+G=2N+5N=7N,故D正确、C错误;在0~2s内,铁块向上做加速运动,那么它受到合力竖直向上,即F>G+f,即此时的拉力大于7N,故B错误。故选D。10.【答案】B【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与运动的关系【解析】【分析】判断物体是否受力平衡的方法是先确定研究对象,其次分析受力情况,若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则受力平衡,若不满足,则不平衡。以甲作为研究对象,始终向右匀速运动,所以两次都受力平衡,第一次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第二次由于将乙叠放在甲上面,所以甲收到的摩擦力变大,以乙为研究对象,乙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所以乙也受平衡力的作用,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解答】A.只有甲时因为在水平面上匀速向右运动,所以受平衡力的作用,所以f1=F1, 故A错误;B.因为产生摩擦力f2的压力是甲乙重力和大于产生摩擦力f1的压力,所以地面对物体甲的摩擦力f2>f1,故B正确;C.当加入乙后,甲还是向右匀速移动,处于平衡状态,仍然受力平衡,对于甲来讲 F2=f3+f2;故C错误;D.乙相对地面保持静止,所以受平衡力的作用,所以f3和T是一对平衡力,而不是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故答案为:B11.【答案】D【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与图象的结合;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解析】【分析】本题主要通过图像分析运动和力的相关知识,当其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时此时受到的是平衡力。【解答】当t=3s时,为静止状态,此时的拉力=静摩擦力=20N;当t=6s时,此时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F大于20N。故答案为:D12.【答案】C【知识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与运动的关系【解析】【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了物体就不存在力了。重力大小G=mg,质量不变,重力也不变。运动状态包括了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解答】A.当篮球离开手后,人对篮球没有力的作用,所以手也不再受到篮球的力的作用, 故A不符合题意;B.篮球上升高度增大,但质量不变,且g的大小也没变,所以重力大小不变, 故B不符合题意;C.篮球离开手后,速度大小在改变,运动的方向也在改变,所以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地变化, 故C符合题意;D.篮球离开手后,由于具有惯性继续向上运动,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 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13.【答案】力 运动状态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物体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解析】【分析】根据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分析解答。【解答】① 当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时,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②当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时,相当于不受力,那么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③ 当物体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那么:力 运动状态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物体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运动状态发生改变14.【答案】加速;减速;曲线【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解析】【分析】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解答。【解答】当物体所受合力不为0时:①当物体所受外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时,则物体做加速运动;若物体刚开始时静止,在此情况下仍做加速运动;②当物体所受外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时,则物体做减速运动;③当物体所受外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则物体做曲线运动。15.【答案】15;20;加速【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力与运动的关系【解析】【分析】下落过程中,当重力大于弹簧弹力时,速度逐渐增大;当重力等于弹力时,小球速度达到最大,当重力小于弹力时,速度逐渐减小至零。【解答】在B点时处于平衡状态,故弹力等于重力等于15N;最下方C点时,此时形变量为8cm,由于当形变量为6cm时,弹力为15,故此时为20N; 位置向上运动到B位置 ,弹力大于重力,故此时在加速。16.【答案】(1)不相等(2)燃气(3)竖直向下【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与运动的关系【解析】【分析】(1)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2)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分析判断;(3)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和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分析判断。【解答】(1)火箭在穿越大气层时速度越来越快,向上做加速运动,火箭受到向上的推力应大于向下的重力,即火箭受到的推力与自身重力不相等。(2)火箭对喷出的燃气施加一个向下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燃气同时对火箭施加一个向上的力,使火箭上升,故火箭上升的作用力来自于燃气。(3)火箭离开月球表面,在某段时间内火箭沿斜向上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火箭受平衡力作用,因在月球上没有空气,火箭不受阻力作用,但受月球对它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作用,所以火箭发动机因喷气而产生的作用力与重力相平衡,即与竖直向下的重力方向相反,是竖直向上的;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为得到竖直向上的推力,所以火箭发动机的喷气方向应该是竖直向下的。17.【答案】(1)30(2)60(3)小于【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与运动的关系【解析】【分析】(1)根据图丙确定t=2s时物体的运动状态,然后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摩擦力;(2)根据图丙找到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根据二力平衡计算出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最后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确定摩擦力是否改变;(3)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解答。【解答】(1)根据丙图可知,当t=2s时,物体的速度为零,即处于静止状态,那么此时它受到的静摩擦力与推力平衡。根据图乙可知,此时摩擦力f=F=30N。(2)根据丙图可知,当t=9~12s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推力相互平衡。根据图乙可知,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F=60N。在3~6s内,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但是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摩擦力还是60N。(3)3-6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则它受到的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同,即F-f>0,那么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小于推力。18.【答案】(1)=(2)=(3)>;<【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与运动的关系【解析】【分析】(1)(2)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答;(3)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同时,它做加速运动;当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时,它做减速运动。【解答】(1)当货物M静止时,它处于平衡状态,即N与G相互平衡。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N=G;(2)当叉车使货物匀速上升时,它处于平衡状态,即N与G相互平衡。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N=G;(3)当叉车使货物加速上升时,它受到合力也是向上的,即N-G>0,也就是N>G;当叉车使货物加速下降时,它受到的合力是向下的,即G-N>0,也就是G>N,或者N19.【答案】(1)30(2)60(3)大于【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与运动的关系【解析】【分析】(1)根据丙图确定此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再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摩擦力;(2)根据丙图找到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根据二力平衡计算出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最后根据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判断3-6s内的摩擦力。(3)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解答。【解答】(1)根据丙图可知,当t=2s时速度为零,即物体保持静止状态,那么它受到的静摩擦力与推力相互平衡。根据乙图可知,此时推力为30N,则物体受到摩擦力f=F=30N;(2)根据丙图可知,在9-12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推力相互平衡。根据乙图可知,此时推力为60N,则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f=F'=60N。在3-6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由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摩擦力不变,即f=60N。(3)3-6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此时它受到的合力与运动方向一致,即F-f>0,那么F>f,即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于推力。20.【答案】(1)4;4(2)向右加速直线运动【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与运动的关系【解析】【分析】(1)根据丙图找到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时间段,然后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再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判断摩擦力大小是否改变。(2)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解答。【解答】(1)根据丙图可知,在4~6s内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相互平衡。根据乙图可知,此时木块受到拉力为4N,则此时木块受到摩擦力f=F=4N,即t=5s时受到摩擦力4N。当t=3s时,木块做加速运动,它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摩擦力不变,还是4N。(2)若在第4s末以后,拉力F变为5N,此时拉力大于摩擦力,合力与运动方向一致,因此木块向右做加速直线运动。21.【答案】不平衡;静止【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解析】【分析】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解答】当小球沿ABC的轨迹下落到最低点B时,小球运动速度和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即小球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小球处于非平衡状态;当小球到达C点时,速度为0,此时小球所受各力突然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将保持这一状态,所以小球将处于静止状态。22.【答案】(1)1;竖直向下(2)B【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平衡状态的判断;力与运动的关系【解析】【分析】(1)对铁盒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摩擦力的大小,确定摩擦力的方向;(2)根据丙图,利用力与运动的关系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1)当F为3N时,铁盒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受到平衡力,即竖直向下的重力、摩擦力与向上的拉力平衡,因此得到:F=G+f,那么铁盒受到摩擦力为:f=F-G=3N-2N=1N,方向竖直向下。0~t1时,虽然铁盒做加速运动,但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那么摩擦力不变,还是1N,(2)A.t0时,铁盒开始做加速运动,肯定不处于平衡状态,故A错误;B.0-t0时,铁盒由于惯性,继续向上做减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C.t0后,铁盒在竖直方向受到向上的摩擦力和向下的重力,故C错误;D.t0后,铁盒受到竖直向上的摩擦力1N,竖直向下的重力为2N,则二者的合力为1N,方向竖直向下。为使铁盒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需提供个向上1N的力才能平衡,故D错误。故选B。23.【答案】(1)321(2)C【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解析】【分析】(1)根据相关的科学发展史分析解答;(2)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判断。【解答】(1)三位科学家的顺序:3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不断用力才能维持物体运动;2伽利略认为,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1牛顿认为,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即正确顺序为 321 。(2)根据图片可知,小球A从左边最高点到达右边最高点时,如果两个最高点等高,那么它们的机械能相等,即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没有机械能的损失,因此斜面应该绝对光滑,故选C。24.【答案】(1)同一位置(2)0(3)【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解析】【分析】(1)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与它在斜面上的高度有关,即高度越大,则速度越大;(2)根据表格数据的变化规律推测“?”出的数据;(3)根据小车受到的阻力为0时的速度变化规律分析解答。【解答】(1)实验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滑下,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2)根据表格数据第一行可知,阻力越来越小,而阻力最小的情形就是变成0时,因此“?”为0;(3)根据题意可知,当小车受到的阻力为0时,它的速度将不会减小,即保持v0做匀速直线运动,如下图所示:25.【答案】(1)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2)速度(车速)(3)反应时间(人的反应/地面状况/车重/轮胎)(合理均可)【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力与运动的关系【解析】【分析】(1)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解答;(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因素;(3)根据自己对车辆行驶知识的认识解答。【解答】(1)刹车后,汽车会停下来,是因为汽车受到地面的阻力作用,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2)分析上表数据,汽车的速度越大,则停车总距离越大,因此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速度(车速)。(3)根据所学知识,我认为汽车停车总距离的大小可能还与反应时间(人的反应/地面状况/车重/轮胎)有关。26.【答案】正确;因为运动员转弯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而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需要受到力的作用。【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解析】【分析】①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由静止变运动,由运动变静止,速度大小改变或运动方向改变;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据此分析解答。27.【答案】(1)A(2)C(3)B【知识点】平衡状态的判断;平衡力的辨别;力与运动的关系【解析】【分析】(1)摩擦力是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总是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的,或者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2)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只受摩擦力,其他任何力都不受。(3)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或者不受力,或者受平衡力。【解答】(1)输送带是向右匀速运动的,米袋刚放上时,由静止变为向右运动,但米袋相对于输送带向左滑动,水平方向没有其他拉力或推力,所以只受向右的摩擦力,故选A。(2)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或者不受力,或者受平衡力。米袋向右匀速运动时,水平方向上如果受摩擦力,一定有另一个力与它平衡,因为没有其他力,所以不受力,故选C。(3)输送带制动时,米袋由向右运动变成减速,只有摩擦力方向向左,才能阻止米袋继续向右运动,故选B。28.【答案】(1)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向上(2)【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摩擦力的存在【解析】【分析】(1)根据甲图确定小科的运动状态,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趋势相反。(2)当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一致时,做加速运动;当合力为零时,做匀速运动;当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t1~t2时间内,小科的速度保持不变,即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由于重力作用,因此小科有向下运动的趋势,而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趋势相反,即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2)根据乙图可知,0~t1时间内,小科做加速运动,此时合力向上,那么摩擦力f>G;t1~t2时间内,小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合力为零,那么f=G;t2~t3时间内,小科做减速运动,即合力向下,那么f29.【答案】(1)运动员和跳伞设备的总重力大于阻力(2)③【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1)根据跳伞运动员竖直降落过程中受到的重力和阻力大小关系得出结论。(2)图甲曲线中CD阶段,跳伞运动员匀速降落,受到平衡力作用,据此分析对应的情景图。【解答】(1)由图甲可知,跳伞运动员在OA段处于加速降落过程中,此时运动员和跳伞设备受到的重力大于空气阻力。(2)①图中降落伞打开,运动员受到的阻力大于重力,运动员处于减速降落过程,应该是图甲曲线中BC阶段,故①不符合题意。②图中运动员已经着陆,运动员的速度为0,与图甲曲线中CD阶段不符,故②不符合题意。③图中降落伞打开,运动员受到的阻力等于重力,运动员处于匀速降落过程,是图甲曲线中CD阶段,故③符合题意。④图中降落伞未打开,运动员受到的阻力等于重力,运动员处于匀速降落过程,应该是图甲曲线中AB阶段,故④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运动员和跳伞设备的总重力大于阻力;(2)③。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