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课件(希沃版+PPT预览版)(19 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课件(希沃版+PPT预览版)(19 张ppt)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第一部分 教材同步复习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一、单项选择题
1.(2023·南宁三模)2022年,中国人口出现近61年来的首次人口负增长,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 041万人,人
口死亡率为7.37‰;人口减少85万人。这说明我国( )
A.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
B.老龄化加剧,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C.人口素质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
D.人口众多这一国情已发生根本改变
A
2.自2023年7月1日起,全国在轻型汽车和重型柴油车范围全面实施国六排放标准6b阶段,禁止生产、进口、销售不符合国六排放标准6b阶段的汽车。对此事件的影响,下列推导最合理的是( )
A.实施国六标准→节约自然资源→缓解资源短缺→坚持绿色发展
B.实施国六标准→降低汽车价格→刺激汽车消费→促进生产发展
C.实施国六标准→扩大就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实现生活富裕
D.实施国六标准→减少污染排放→保持生态良好→建设美丽中国
D
3.下列选项中对漫画《全链条惩治》理解正确的是( )
A.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
B.禁止食用任何动物,保障生态的平衡
C.要尊重和保护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建设生态文明,要努力寻找生态环境替代品
C
4.2023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45.1%和46.8%;自主品牌乘用车国内市场份额达到53.1%,超越外资品牌。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已建立起结构完整、有机协同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有利于( )
①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环境 
②彻底扭转气候变暖趋势,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③推动绿色消费、低碳出行 
④促进产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5.平陆运河自开工建设以来,为了让钦州水域野生动物“原住民”留得下、住得好、能繁衍,运河沿线设置了鱼类增殖站、鱼道、陆生动物通道,打造36个生态涵养区,并加强沿线陆域古树名木保护。这些举措( )
①说明广西已实现高质量发展
②有利于打造一条绿色生态运河
③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④提升了沿线居民的收入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6.20多年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三江源生态一度退化恶化,河流频频断流,湖泊大量消失,野生动物锐减……20年艰辛保护生命之源,如今的三江源,“中华水塔”坚固丰沛,呈现出一幅山清水秀、万物争荣的壮美画卷。三江源生态的巨变( )
①警示我们应该避免对大自然进行开发和利用 
②表明我国以牺牲经济为代价,换取绿水青山 
③得益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④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保障我国的生态安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D
7.广西合浦县星岛湖镇风景秀丽,但由于长期用良田种植草皮和苗木,耕作层土壤遭到严重破坏,给生态环境及粮食生产安全带来了一定影响,经济发展后劲越来越小。为解决星岛湖镇的生态欠账问题,小明提出了以下建议,你认为可行的有( )
①引进科技手段,恢复土地肥力
②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
③发展特色产业,打响地域品牌
④宁可牺牲环境,也要发展经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8.(2023·德阳)天然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宝库,其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和各方面的价值都是不可替代的。2022年6月1日,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湿地保护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施行。该法的制定实施,旨在( )
①制裁破坏湿地资源的犯罪行为
②更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③完善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④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9.“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是我国对国际社会作出的郑重承诺。为实现该目标,我们青少年应该
( )
A.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设美丽中国
B.践行低碳生活理念,提倡适度消费
C.拒绝使用塑料制品,减少网络购物
D.推动技术革新,促进企业绿色转型
B
二、非选择题
10.【茶旅融合 乡村富美】
材料一 百色市西林县新丰村是水库移民新村,依托依山傍水的自然生态环境,新丰村以“景村融合”发展理念,引导群众发展沙糖桔、油茶、食用菌等产业和庭院经济,按照乡村旅游胜地标准建设卫生室、农家便民店、八角亭、文化戏楼、钓鱼台等配套设施,新建了“鸟巢”、风铃桥等乡村特色景点,开展舂糍粑、唱山歌、服饰展等民俗文化活动,发展乡村旅游。如今,新丰村的人民群众生活过得愈发有滋有味。
(1)请你结合材料推断,新丰村采取了哪些措施让人民群众生活过得愈发有滋有味 (至少2个方面,2分)
【答案】①打造特色旅游产业。②发展少数民族文化。③坚持绿色发展,重视环境保护。(每点1分,共2分,写出任意两点即可;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材料二 新丰村走上农旅融合发展的路子以来,村内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但一些地方生活垃圾管理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没有对生活垃圾进行严格分类;建筑扬尘遗撒,随处堆放;对生活垃圾采取简单的“焚烧+填埋”的处理方式。
(2)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分)请你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解决办法。(至少2个角度,4分)
【答案】造成问题的原因:部分村民环保意识淡薄、法律不健全、缺乏宣传和监管等。(2分。开放性试题,围绕题目作答,符合题意即可)
解决办法:①加大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②建立和完善垃圾分类的相关法律法规。③相关部门加强监管。(每点2分,共4分,写出任意两点即可;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1.(2023·防城港三模改编)【描绘美丽广西画卷】
  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积极开展课前“时政分享”活动,下面是同学们的分享,请你一起完成:
分享一 【绿色成就】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所发生的变化可以用四个“前所未有”来描述:生态文明地位之重前所未有,环境治理成效之好前所未有,公众参与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全球生态贡献之大前所未有。
(1)“绿色成就”表明我国坚持怎样的文明发展道路 (2分)请你再列举一个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采取的举措。(2分)
【答案】我国坚持的文明发展道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分)
举例:提出和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推动建设国家公园体系、设立国家生态日等。(2分。开放性试题,围绕题目作答,符合题意,表述完整即可)
分享二 【绿城名片】
  抬头,是醉人的“南宁蓝”,四顾,是怡人的“生态绿”。南宁之城,绿在山水林田湖草,也绿在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一幅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画卷正在绘就。南宁市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走出了一条具有南宁特色的产业优、生态美的绿色发展之路。南宁市大力推进风电、光伏、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多元化低碳项目建设,逐步建立起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南宁市建立“环境区域负责制”和“环境监管员制”,落实监管责任领导和监察人员定点负责,形成定责、履责、问责的环境安全工作保障机制。
(2)结合分享二,运用“共筑生命家园”的知识,说明南宁市打造“南宁蓝”“生态绿”对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启示。(6分)
【答案】①材料中“南宁市优化产业结构,走出了一条具有南宁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说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材料中“南宁市推进多元化低碳项目建设,建立现代能源体系”,说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要坚持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大力倡导绿色生产方式。③材料中“南宁市建立‘环境区域负责制’”和‘环境监管员制’”,说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要实行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每点2分,共6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分享三 【绿色生活】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需要久久为功。今天的“绿色化”已悄无声息地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低碳、文明生活,从我做起!
(3)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绿色化”做些什么 (4分)
【答案】①树立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养成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的文明习惯。②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产品,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③节约粮食,减少浪费,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④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多骑自行车。⑤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每点2分,共4分。开放性试题,围绕题目作答,符合题意,表述完整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