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三框诚实守信1.1 教材分析说教材1.2 学情分析说学情该年龄段的学生能够区分和辨别不诚信的行为,也知道应该在生活中做到诚信。但对诚信的重要性和践行诚信的措施存在知识和行为上的困惑。该阶段学生具备一定的梳理归纳概括能力,但是认识问题缺乏全面性、大多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今天,社会思想文化的影响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增多。八年级学生学习兴趣容易被激活,通过学习可以引导他们塑造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方式。1.3 课标分析“领会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正确认识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说目标1.4 教学目标说目标依据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认同诚信对个人、企业、社会及国家的重要性,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在学习、生活中践行诚信,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做诚信的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悟诚信的重要性→掌握诚信的含义、地位、重要性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觉践行诚信→学习并运用践行诚信的措施教师为主导案例分析法、情境讨论法教法、学法分析创设情境主动思考价值导向达成目标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说教法、学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说教学过程请阅读感动中国人物孙水林、孙东林的相关事迹,说一说你被他们身上的什么品质而感动?设计意图:出示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问题使学生快速融入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为新课内容做铺垫。环节一:自主探究,认识诚信教学过程设计思考:你生活中践行或者感受过哪些诚信行为?不撒谎、不讲空话说到做到遵守承诺欠债还钱讲信用考试不作弊......环节一:自主探究,认识诚信一、诚信的含义p.41教学过程设计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学生谈一谈生活中践行或者感受过的诚信行为,推导出诚信的含义。再梳理诚信从古代的商贸原则和传统美德发展至今成为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发展到法律层面成为民法原则。总结诚信的含义,从道德层面和法律层面梳理诚信的地位环节二:合作探究,感悟诚信教学过程设计环节二:合作探究,感悟诚信海尔砸冰箱: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这样解释砸冰箱原因。 1985年,张瑞敏刚到海尔(时称青岛电冰箱总厂)。一天,一位朋友要买一台冰箱,结果挑了很多台都有毛病,最后勉强拉走一台。朋友走后,张瑞敏派人把库房里的400多台冰箱全部检查了一遍,发现共有76台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张瑞敏说:“我要是允许把这76台冰箱卖了,就等于允许你们明天再生产760台这样的冰箱。”他宣布,这些冰箱要全部砸掉,谁干的谁来砸,并抡起大锤亲手砸了第一锤!张瑞敏告诉大家——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 消失的三鹿奶粉: 2009年1月22日,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三鹿前董事长田文华被判处无期徒刑,三鹿集团高层管理人员王玉良、杭志奇、吴聚生则分别被判有期徒刑15年、8年及5年。三鹿集团作为单位被告,犯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处罚款人民币4937余万元。涉嫌制造和销售含三聚氰胺的奶农张玉军、高俊杰及耿金平三人被判处死刑,薛建忠无期徒刑,张彦军有期徒刑15年,耿金珠有期徒刑8年,萧玉有期徒刑5年。 VS思考:(1)同为企业,为什么命运不同? (2)通过以上案例,谈谈企业诚信经营的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环节二:合作探究,感悟诚信思考:请你从社会、国家角度思考,为什么多家媒体纷纷报道“信义兄弟”守信践诺的故事?答案与解析:媒体大力宣扬“信义兄弟”的事迹,有助于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国无信则衰,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教学过程设计环节二:合作探究,感悟诚信二、诚信的重要性教学过程设计设计意图:以小见大、层层递进梳理诚信从个人到企业再到社会的地位,实现情感升华,促进学生感悟诚信重要性。环节三:分享交流,践行诚信下列情况你会怎么做?买东西时,商家多找了你十元钱,你会还回去吗?考试时,监考老师没注意到你,你会偷看别人的卷子吗?你找同学借了五元钱,你会觉得才五元钱不还也没事,还是会按时归还?三、如何践行诚信?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我们不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如果我们的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就应不逃避、不推脱,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他人的谅解。教学过程设计设计意图:在认识诚信和感悟诚信的重要性后学生一定程度上能理解和把握诚信,该活动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在模拟实践中帮助学生树立诚信意识。环节三:分享交流,践行诚信三、如何践行诚信?运用诚信智慧。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我们有时会面临两难的选择。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教学过程设计设计意图:回归教材的探究与分享,让学生思考三种观点的合理和不合理之处并举例说明能较好地帮助学生辨别观点,举身边的例子说明可以帮助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学会运用诚信智慧。环节三:分享交流,践行诚信三、如何践行诚信?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日益受到重视,个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不断完善,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思考:国家对失信人员限制给我们什么启示?教学过程设计设计意图:该阶段的学生对于“践行诚信”的措施更多停留在道德层面,但这种道德上的指导和约束作用有时会有缺失。因此,通过书本相关链接的补充,帮助学生多一把衡量和恪守诚信的尺子。环节三:分享交流,践行诚信三、如何践行诚信?教学过程设计归纳总结,学以致用教学过程设计3.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谢谢各位老师的耐心倾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