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西省吕梁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届山西省吕梁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姓名 准考证号
吕梁市2024年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文 科 综 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 mm的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中非正规就业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非正规就业主要指从各种各样的非正规经济活动中获取收入,包括各类日结工和临时工等,具有工作时间灵活、岗位更换快、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近年来,我国各城镇有关部门加大力度对非正规就业群体权益进行保护。下图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和非正规就业关系图。据此完成1~2题。
1.新型城镇化中半城镇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城镇庞大的劳动力需求 B.城镇严格的落户政策
C 波动而高起的虏产价格 D 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
2.下列关于我国对非正规就业群体权益进行保护的意义包括
①有利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 ②促进城镇化进程
③有利于提升城镇宜居性 ④有利于社会安定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封闭式养殖工船是以封闭式“船载舱养”为主体,兼具水产品粗加工和储运功能的海上游弋渔业生产平台。2022年5月20日,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在青岛交付运营。该养殖工船上的养殖生产数据可通过船岸一体化系统实时传输到岸基,实现船岸一体联动、岸基远程监控,工船进行智能投喂、调控水生环境,在离岸100海里的黄海、东海、南海海域选择适宜海区进行锚泊固定养殖,所产大黄鱼(洄游性鱼类)能够达到野生品质。据此完成3~5题。
3.船岸一体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减少海洋污染 B.增加渔业产量
C.扩大养殖范围 D.延长养殖周期
4.养殖工船里养殖的大黄鱼能达到野生品质标准,主要是因为
A.水温较高 B.品种优良 C.水质优良 D.环境封闭
5.我国大力发展养殖工船装备制造业的目的主要有
①实现渔业养殖产业升级 ②促进海洋观光旅游发展
③占据渔业高端装备市场 ④促进海洋运输业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纳特龙湖是东非大裂谷中的一个湖泊,其水温可达50℃,湖水pH值高达 10.5,其东南有喷发碳酸盐物质的活火山——伦盖伊火山。除了靠水而居的火烈鸟,其他动物难以在纳特龙湖生存。每年雨季,有超过一百万只小火烈鸟栖息在这腐蚀性极强的湖水中,觅食篮绿水藻,纳特龙湖成为“小火烈鸟的天堂”,吸引无数游客前往。下图为纳特隆湖的位置和小火烈鸟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根据湖泊成因,纳特龙湖属于
A.火山湖 B.冰川湖 C.构造湖 D.堰塞湖
7.下列关于该湖泊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火山影响较大,盐碱度较高 D.湖区全年高温少雨,蒸发旺盛
C.湖区只有西北部河流向外流出 D.湖泊曾经是古海洋的一部分
8.火烈鸟在此聚集的主要原因是
A.湖水中的食物种类多样 B.体型适合在深水区鸟觅食
C.湖泊周围少有天敌侵害 D.湖泊周围植被覆盖率较高
三江平原地势低平、土质黏重,夏秋季节多雨,水流不流畅,沼泽遍布。下图示意某睛日三江平原某研究区( )沼泽和裸地0cm、10cm深度土壤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9~11题。 更多试题与答案,关注微信公众号:三晋高中指南
9.图中表示沼泽 10cm深度土壤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 ① C. ② B. ③ D. ④
10. 该日,当地
A. 裸地 10cm深度土壤温度低于沼泽 10cm深度
B.沼泽和裸地10cm深度土壤温度日较差小于地表
C.裸地地表温度始终高于沼泽表面温度
D.沼泽和裸地的地表土壤温度始终高于10cm深度
11.随着退耕还湿的实施,该地区河流
A.径流量增大 B.泥沙含量增加
C.径流季节差异变大 D.汛期洪峰推迟
12.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代趋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由此可见
①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
②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决定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
③习近平文化思想能够为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提供行动指南
④习近平文化思想融通中外,展现出开放包容的胸襟格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3.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指出,所有国家都必须实现现代化,否则就会失去在世界舞台上的独立地位,脱离发展轨道。纵观当今世界,西方现代化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同时,造成了资本对劳动者的剥削、奴役和控制。反观中国式现代化,却成功走出了一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带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材料表明
①人类社会发展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②中国式现代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③中国式现代化为各国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智慧
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历史大势所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4.2024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并从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等方面对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具体部署。下列推导过程正确的是
①推广秸秆还田→增强土壤肥力→解决农业废弃物处理难题→从根本上控制污染
②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价格竞争优势
③建设绿色农产品品牌→更加注重产品品质→吸引更多消费者→带动农业经济发展
④ 鼓励绿色消费→倒逼绿色生产转型→控制农药化肥用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5.2024 年以来,各地旅游市场持续向好,同时旅游消费呈现出新的特点,集中体现为消费者选择的自主性越来越强。比如,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专属服务的定制旅游市场发展迅猛,不少人愿意对旅游目的地民俗文化、风土人情进行深入了解,为独特的旅游体验和服务付费。旅游消费呈现的新特点要求企业
①加大在产品、服务、消费场景等方面的创新力度
②增强对需求变化的适应能力,加大个性化、多样化服务供给
③制定新的行业标准,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力度,适应新的消费需求
④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6.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者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1930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重大论断;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重视调查研究
①是中国共产党跳出兴衰治乱的历史周期率的关键
②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保持自我革命的必然要求
③是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重要途径
④能够为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依据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7.针对一些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不高的现象,某地近年来探索建立“善信惠民”信用评价体系,通过量化基层治理各项事务,对群众日常行为进行评价,形成积分,并给予相应的物质或精神鼓励,推动基层治理从“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由此可见,推动基层治理要
①保障群众治理权力,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②做到治理精细化,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
③创新治理方式,引导群众有序参与基层事务
④丰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形式,优化其功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8.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内容包罗万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2024年春节假期,参观博物馆和购买文创产品已经成为公众的消费新趋势。在苏州博物馆,立体玩偶“好运龙”等“龙元素”文创产品吸引了大批游客。在秦皇岛博物馆,选购文创产品的顾客络绎不绝,“天下第一关”造型的雪糕,以仙螺岛、鸽子窝公园为原型的冰箱贴等具有秦皇岛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特别受市民青睐。这说明
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
②实现文化创新,关键在于把握地方文化特色优势
③探索创新文化表达方式是文化创新的最终目的
④文创产品是传播和传承中华文化的有效载体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9.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等前沿技术方兴未艾。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有利于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更有助于抢占全球产业变革和市场竞争的制高点,把握发展主动权,推动中国经济向更高水平跃升。由此可见,新质生产力
①作为后出现的事物,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②发展前景光明,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③会逐步取代传统生产力,有利于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④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将会促进传统产业的淘汰和退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澳门回归以来、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下,澳门特区政府和各界在国家治理框架下持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澳”原则,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等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谱写了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华彩篇章。这得益于
①中央与地方合理划分职权,调动了中央与地方的积极性
②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牢固树立“一国”意识.坚守“一国”原则
③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作为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得到了捍卫
④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是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1.2023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国家豁免法》。该法立足我国国情和实际,参考有关国际条约和国际通行做法,明确中国法院可就外国国家非主权行为引发的诉讼、如涉及相关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害等争议的诉讼、行使管辖权、并在严格限制的条件下对外国国家商业活动财产采取强制措施。材料说明
①我国在涉外法治建设中坚持贯彻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②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加强涉外立法的根本目的
③我国以开放姿态深入参与国际标准和规则的制定
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2.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存在损害环境公共利益的行为,因超标或超总量排污,违反限期治理制度,违反水污染、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制度,被环保部门处罚7次,但该公司拒不整改。环保组织以该公司构成环境民事侵权为由,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谁主张、谁举证”,环保组织对其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②该公司应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立即停止侵害、消除危险
③本案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该公司应赔偿环境污染损害
④人民法院会遵循绿色原则,依法制裁污染环境的侵权行为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3.M 地位于城市边缘,交通便利,拥有丰富的山水资源。该地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以特色农业带动旅游业发展,实现了全民共同富裕。地处大由深处的N地也拥有丰富的山水资源,向M地学习先进经验后,N地把促进农旅融合发履作为工作重点,结果当地农民收入不增反降。N地失败的原因在于
(1)运用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求同法,忽略了两地的差异性
②进行类比的根据相对较少,只看到两地相同的属性
③机械照搬异地的发展经验,违背了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④从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忽略了思维具体的重要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4.著名考占学家苏秉琦发表《中华文明的新曙光》,对中华文明研究又有了新的突破,过去认为中国只有商周以后的4000年文明史,但牛河梁坛、神庙、冢遗址的发现,表明当时就已经产生了较高级的社会组织形式,把中华文明史扩展到5000年。据此可知
^“敬天保民”的思想已经形成 B.黄河中下游是中华文明发源地
C.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重要源头之一 D.标志着我国奴隶制国家形成
25.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有为”之君,在位多年,用人不拘一格,“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他共任命丞相、御史大夫29人,其中多数并非儒家。这反映当时
A.儒学主流思想的动摇 B.征辟制度弥补察举制度的不足
C.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D.服务现实统治需要是治国之本
26.宋代闻有矿场的经营者有官府,也有私人。官府的经营方式主要是劳役征发和招募,从业者有厢兵、罪犯、役夫、民匠;私人的经营方式是买扑(承佃),从业者也是是厢兵、罪犯、役夫、民匠。无论是官府还是私人,其产品分配方式都是课额制或抽分制度 据此可知,宋代国有农场
A.具有灵活多元的经营理念 B.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C.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D.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27.“里老人”被称为“无印御史”,颇受地方官员、乡里百姓的礼待。据史料记载,1372年,朱元璋下令在乡里广泛设立申明亭。每里推选一个年高有德之人掌管其事,曰“里老人”。“里老人”除执掌教化外,还可调节民间纠纷。“里老人”所作的理断、裁决被法律赋予效力。材料可以印证明朝 更多试题与答案,关注微信公众号:三晋高中指南
①实行优抚政策以缓和矛盾 ②借助道德教化加强基层治理
③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④认同民间力量维护社会秩序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8.下表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流行的部分思想流派及其核心主张。
思想流派 核心主张
三民主义 民族、民权、民生
实业救国 保护民族工业、实业救国
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B.社会主义已成为社会共识
C.救国是中国社会的时代需求 D.传统封建礼教被完全取代
29.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一路探索。1925年通过的《对于农民运动之决议案》提出:农会在初步运动时须注意不可过于违背农村中宗法社会心理。此后,许多地方的共产党人在宗族内部完成最初的农民发动组织工作。这反映了当时中共
A.认识到农民运动的重要性 B.在革命道路探索中尊重传统
C.发动农民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立足于农村地区开展土地革命
30.“我们过去的政府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府,那么,从现在起,应当改变为除了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外,还要加上一切其他阶级中愿意参加民族革命的分子。”(来自毛泽东的报告)这一“改变”是为了
A.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B 更好地向社会主义过渡
C.团结号召武装反抗国民党 D.顺应革命形势和任务的变化
31.“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1980年,国家开始全面建设深圳、珠海、厦门、汕头4个经济特区,在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又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并坚持以外向型经济为发展目标。这一战略旨在
A.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B.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
C.释放社会经济发展活力 D.适应社会主义新时代需要
32.在重商主义的推动下,西方列强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18世纪后期,从非洲输出一船棕榈油(机械润滑剂的主要原料)的利润已大大高于贩运一船奴隶。”该历史叙述有助于研究
A.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B.非洲劳力大量流失的影响
C.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D.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原因
33.德国语言学教授雷马勒认为,圣经中描述的奇迹和展现神力的事件都是想象出来的或者虚构和夸大的描述,历史上真实的耶稣不过是一个激进的革命者……、18世纪,欧洲兴起了批判《圣经》的热潮,这反映出当时欧洲社会
A 彻底否定基督教信仰 B.反对宗教神学,倡导科学学术
C.推崇批判和探索精神 D 追求信仰自由的思潮
34.蒙古西征给欧洲带来极大的灾难:欧洲被外族入侵,封建制度遭受冲击,大军所至,焚毁田园,摧毁堡垒;更甚者,是教廷的权威蒙受极大的打击。欧洲人开始向内反思,希望重建一套安身立命的依据。因此,欧洲人
A.掀起了宗教改革运动的浪潮 B.重视人的力量追求现世生活
C.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启蒙运动 D.开展了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35.《1787年宪法》规定:人口的实际统计在合众国国会第一次会议后三年内和此后每十年内,依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随后国会决定由联邦政府统一执行人口统计。该“人口统计
A.可以增强国家的治理能力 B.确立人口为分配权力的标准
C.不利于南方种植园经济发展 D.完善“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共160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文冠果树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属落叶小乔木,是特有的木本粮油树种,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还有很好的生态价值,能够改良土壤,食用和药用价值也很高。其种子可以提取食用油,果仁可以加工为果汁和蛋白饮料,文冠果叶可制茶。近些年,我国加强了对文冠果树种子的研究,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陕北地区(包含陕西省延安市、榆林市)是我国文冠果树的主要种植区之一,本地区山地阳坡坡度较大的地方文冠果树生长较好。下图为陕西省位置和文冠果树示意图。
(1)说明陕北地区种植文冠果树对当地自然环境的有利影响。(8分)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推测文冠果树的生长习性。(8分)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当地“农旅融合”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4)简述加强文冠果树种子研究对我国国家安全的意义。(6分)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材料一:近几十年,人类活动加剧,改变了区域大气的含氧量。氧平衡的改变,可能会产生难以逆转的生态影响,甚至影响到人类生命健康。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倡导绿色城市建设,兰州市着力从山、水、林、城等多角度建设绿色“大氧吧”,构建城市生态屏障,努力营造绿色优氧环境(氧气含量高于当地日常生活氧浓度、无污染且空气清新的环境)。下图为兰州市大气氧气观测站点示意图。
材料二:从城市内部和边缘之间的氧交换来说,氧气浓度的变化不仅受人为因素影响,气象条件、城区内部及附近的植被(植被光合作用是大气最主要的氧源,其在城市低空范围内调节和改善城区碳氧平衡。)均能影响城市内部大气氧的变化。下图为兰州市氧气浓度平均浓度月变化和日变化示意图。
(1)推断区域大气含氧量的变化,并简要分析导致氧平衡改变的人为原因。(6分)
(2)描述兰州市氧浓度平均浓度的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8分)
(3)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说明地形对兰州市氧浓度日变化的影响。(8分)
(4)简述兰州市构建绿色“大氧吧”对打造生态城市的重要作用。(6分)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材料一 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都是党领导下的政法机关,职能分工虽有不同,但奋斗目标高度一致。2023年 12 月 1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召开首次工作交流会商会。此次交流会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谋划务实举措凝聚工作合力,更好发挥法律监督和司法行政职能作用,是共促公正司法的务实举措。新时代新征程,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要加强交流、深化协作,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司法实践,携手推动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
(1)有人认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凝聚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工作合力。”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12分)
材料二 于某与顾某签订转让协议,约定于某向顾某购买A公司生产的推土机一台,车款25.2万元。于某按约向顾某支付了购车款,收到车辆后,却发现车铭牌号与实际出厂不符,后经与A公司联系,查明该推土机并不是A公司生产的,根据车铭牌号查询并无此车。故于某诉至法院,请求撤销转让协议并主张顾某退还购车款。
(2)结合材料二,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法院会如何判决并说明理由。(10分)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十几年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思想内涵不断深化拓展。从双边到多边,从区域到全球,这一理念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丰硕成果,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落地生根,给世界带来的是繁荣稳定的巨大红利,创造的是扎扎实实的民生福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利己主义和保护主义,打破了个别国家唯我独尊的霸权思维,反映出中国对人类发展方向的独到见解,对推动各国团结合作、共创人类美好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以“中国的前景与人类的前途”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从2024年3月初开始,天水麻辣烫意外“出圈”,成为继淄博烧烤、“尔滨”冰雪后,中国消费市场的又一“消费传奇”。
【近10亿播放量,天水麻辣烫“香翻”全国】
天水麻辣烫有多火 在各大社交平台频繁登上热搜后,相关话题高达上百个,视频播放量近 10亿,热度持续上涨。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知识,说明天水麻辣烫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又一“消费传奇”的奥秘所在。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晏子使楚》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译文):晏子出使到楚国。楚人因为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小门请晏子进去。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门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狗门进去。”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晏子拜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没有人可派吗 竟派你做使臣。”晏子回答说:“齐国的都城临淄有七千五百户人家,人们一起张开袖子,就能遮天;挥洒汗水,就是下雨;街上行人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脚后跟,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 ”楚王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会打发你来呢 ”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各有不同的规矩,那些有德有才的人被派遣出使到有德有才的君主所在的国家,没有德没有才的人被派遣出使到没有德没有才的君主所在的国家。我晏婴是最不贤、最没有德才的人,所以只好出使到楚国来了。”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说明晏子是如何运用演绎推理方法捍卫自己的尊严的。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梁启超在流亡日本期间(1902年到1906年)写了《新民说》。在书中梁启超认为一个人应该公德私德兼备,传统的儒家伦理主要是在私德上着力,导致国民缺乏公德,而公德是国家所赖以成立的根本因素。梁启超特别反对中国传统所提倡的宽柔以教、以德报怨的妥协主义,这将会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一战后,梁启超在游历欧洲的时候写下了《欧游心影录》。在文中他认为由科学所带来的物质进步并没有给人带来预想中的幸福,反而导致了精神的迷茫。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在文化上就是要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存有敬意,并融合中西方文明,建立一个世界主义的国家。梁启超他还认为竞争和强者的权利会导致社会的不公,要用互助主义来补救,中国古代就有丰富的互助精神。
—摘蝙自干春松《梁启超儒学观的转变—从〈新民说〉到〈欧游心影录〉》
材料二
从80年代起,海外现代新儒学的学术成果被陆续介绍到大陆,助推了大陆的“儒学”热。学术界开始重新正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在传统文化中寻找现代化的思想资源。新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为民族复兴奠定坚实基础,民族复兴必然带来文化的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摘编自郭瑞《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儒学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对儒学认识有何转变并分析其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后儒学发展的特点,我们应如何对待儒学。(13分)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世界近代史上重要历史人物及其贡献(部分)
人物 贡献
彼特拉克 《歌集》
马丁路德 《九十五条论纲》
阿克莱特 开办第一家水力纺纱厂
卢埈 《社会契约论》
西蒙—玻利瓦尔 领导拉美反抗殖民统治
贝尔 发明电话
提拉克 领导印度民族解放斗争
莱特兄弟 发明飞机
阿拉比 领导埃及的抗英斗争
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存在内在关联。根据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从上表中任选三个相互关联的历史人物确定主题,并围绕主题进行阐释。
(要求:历史人物和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4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历时性和共时性是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的概念,借用到历史领域,历时性强调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演进,共时性强调的是在同一时间不同领域(或地域)的差异状态。对于历时性,我们以前强调过多,容易让学生产生历史是线性发展的错觉。其实,历史的不同领域(或地域)并非是齐头并进的,这个领域(或地域)已经进入21世纪那个领域(或地域)还停留在19世纪,这就是共时性。历时性思维和共时性思维并不矛盾,它们是互补的,学生掌握历时性和共时性思维,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历史问题。
材料二
某同学在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历史时,绘制了一幅世界格局发展的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提炼关于历史演进的历时性与共时性关系的观点。用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举例论证”历时性强调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演进,共时性强调的是在同一时间不同领域(或地域)的差异状态。”(8分)
(2)依据材料二的示意图,结合所学说明世界格局发展的“历时性”。(7分){#{QQABRYIQogCAAoAAARgCAwGgCkOQkBCCAAoOwBAAsAAAiANABAA=}#}
{#{QQABRYIQogCAAoAAARgCAwGgCkOQkBCCAAoOwBAAsAAAiANABAA=}#}
{#{QQABRYIQogCAAoAAARgCAwGgCkOQkBCCAAoOwBAAsAAAiANABAA=}#}
{#{QQABRYIQogCAAoAAARgCAwGgCkOQkBCCAAoOwBAAsAAAiANABAA=}#}
{#{QQABRYIQogCAAoAAARgCAwGgCkOQkBCCAAoOwBAAsAAAiANABAA=}#}
{#{QQABRYIQogCAAoAAARgCAwGgCkOQkBCCAAoOwBAAsAAAiANABAA=}#}
{#{QQABRYIQogCAAoAAARgCAwGgCkOQkBCCAAoOwBAAsAAAiANABAA=}#}
{#{QQABRYIQogCAAoAAARgCAwGgCkOQkBCCAAoOwBAAsAAAiANABAA=}#}
{#{QQABRYIQogCAAoAAARgCAwGgCkOQkBCCAAoOwBAAsAAAiANABAA=}#}
{#{QQABRYIQogCAAoAAARgCAwGgCkOQkBCCAAoOwBAAsAAAiAN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