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中语文 中考作文终极预测原创押题“真情难忘”(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初中语文 中考作文终极预测原创押题“真情难忘”(素材)

资源简介

2024年中考作文终极预测原创押题“真情难忘”
【文题展示】
一场社戏,牵动着鲁迅的心,让他回味“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一个灯笼,牵动着吴伯箫的心,让他感叹“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一棵小桃树,牵动着贾平凹的心,让他“心里稍稍有些安慰了”;一片土地,牵动着艾青的心,让他高歌“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请以“ 牵动我的心”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 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1)审题立意。“牵动”牵引动摇或触动。“我的”指现实中的自己,不是虚拟的自己,也不是未来的自己,更不是他人。“心”指思想感情。根据材料“一场社戏,牵动着鲁迅的心……一片土地,牵动着艾青的心,让他高歌“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提示,补题,应填写一个具体的事物,如妈妈、故乡、疫情、志愿者、旱灾、中国梦等。立意上,应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易写成记叙文。
(2)选材构思。应先根据对题意的理解完成补题,如老师的皱纹牵动我的心、最美逆行者牵动我的心、故乡的榕树牵动我的心等,然后,叙写与补题有关的故事。要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行文要写出一波三折,用肖像、语言、行动等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用心理描写出自己的感受,用议论抒情语句揭示“牵动”的具体情感。
【高分例文】
那片乡土牵动我的心
一考生
那门前的祖母,那漫山遍野的折耳根,那熟悉的乡土,每次念起,都能牵动我心。
每年初春,祖母总会挎上菜篮,在老家的田里像寻找老朋友一样寻觅着折耳根。每当看见绿紫相间的叶,她便欣喜地赶去,轻轻地、小心地刨开叶子周围的土,细长白嫩、滿是茎须的折耳根便显现在眼前。祖母用手指捻着叶子,眯着眼,脸上的笑很温暖。
我却一直不喜欢吃折耳根,光是闻着那味道就极其抗拒。祖母每次用折耳根做凉菜时,都叫我帮忙拔须。我很是浮躁,随意乱扯,拔过须的折耳根依旧丑陋,我心里更生厌烦,不想再拔。祖母按住我的手:“事要一点一点来,须要一根一根拔。”
说话间,就见她的碗里躺满白生生的、整齐利索的折耳根,像刚洗过澡的白净小孩,静静地躺着。于是我重新坐下,慢慢沉下心专注拔须。渐渐地,我面前的碗里竟也垒起尖尖。祖母看着满满一碗的折耳根,脸上浮着笑,像春日阳光照耀下的湖水荡漾着涟漪。
后来去外地求学,异乡的风太冷,伴随我的是无数个失眠的夜。祖母知道后,特地回老家带来折耳根,做成凉菜给我吃。我百般推辞,祖母却苦口婆心劝说,最后实在躲不过,我只好尝了一小口,不料竟有种奇异的清香瞬间在口中绽开,还有那熟悉的泥土味。没想到,折耳根竟如此好吃。看着我的样子,祖母在一旁笑了,那一夜我睡得很香。
后来农村开展基建,老家所在的那片土地被征用修路,本以为祖母会悲伤,她却神情平静,没有一丝波澜。每次回乡,袓母都会带我爬上山坡,看夕阳西下,看倦鸟归林。我看见祖母眯着眼睛,凝视着土地。
“向前看,就像折耳根,来年又是漫山遍野。”祖母的语气又轻又缓。夕阳落在她身上,她的绣花衣服泛起一层柔光,我的心被猝不及防地牵动。
那片乡土,那些我满心眷恋的人和事,跨过春花夏雨,荡过秋 风冬月,牵动着我的心,给我温暖,给我力量。
名师点评:
构思巧妙,结构严谨。祖母是核心人物,折耳根是物质载体,乡土是抽象情思,作者将三者有机结合,把对祖母的感激、折耳根的喜爱、乡土的眷恋巧妙融合在一起。
描写细致,情感真挚。祖母让“我”给折耳根拔须、为“我”做折耳根、说折耳根会重新长满山坡。多事一人的写法细致地描写了祖母对“我”的关怀,真挚动人。
米香牵动我的心
一考生
我的记忆中,总是萦绕着一缕淡淡的米香,那米香牵动着我的心,带我回到最温暖的港湾。
我从小便偏爱喝粥。童年就是在那融入了外婆的用心与关爱的淡淡米香中度过的。记忆里,外婆总是身着一尘不染的围裙,对着陪伴她多年、专属于我的那口小锅,精心地熬制我最喜欢的粥。每次,她用勺子轻轻搅动着,施魔法般将米与水完美融合,那浓稠的米粥散发出沁人的香,牵动着我的心,令我陶醉不已。
后来我离开外婆去上学。陪读的母亲便接过外婆的小锅,担负起为我熬粥的重任,但母亲并没继承外婆的精湛厨艺,童年那股熟悉的米香似乎在母亲熬粥的一次次失败中与我渐行渐远。
母亲总是将粥煮得米水分离,米粒在水中漂浮无依,味道也稍显寡淡,我象征性地喝下几口便匆匆离开餐桌,只留下母亲一脸歉意地收拾残局。直到有天,我再也无法忍受那寡而无味、口感不佳的粥,于是直接转身离幵了餐桌,那一刻心中竟有了一丝解脱的快感。
自那以后,取代那碗“白水煮米”的是静静躺在桌上的早餐费与母亲送我离开时含着歉意的目光。
后来某天,一股熟悉的米香将我从床上拽起来。我走到客厅,惊住了:餐桌上是一碗冒着热气的粥,餐桌旁是笑盈盈的母亲。我在母亲期待的目光中坐下,凝视着这碗正散发出最熟悉的米香的粥,碗中的汤与米早已紧密融合,淡淡米香驱使着我迫不及待将粥送入口中,清香在味蕾绽开,竟与记忆中那醇厚的粥如此相似,我疑惑地望向母亲。母亲大概看出了我的不解,用围裙擦拭着手,不好意思地低头:“我偷偷学的,终于成功了。”
大口喝着粥,忽忆起一日路过母亲房门,昏暗的灯光下是母亲对着视频做笔记的身影,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母亲在上网学习熬粥技艺,竭尽自己所能,为我还原那熟悉的米香。
米香萦绕,牵动着我的心,让我真切感受到亲情的美好,让我\ 的记忆中有了最缠绵的味道。
米香淡淡,爱深深。
名师点评:
详略得当,真实感人。作者先简写外婆的白米粥让“我”陶醉,再详写母亲 让“我”吃上可口的米粥而偷偷修习厨艺,一略一详两个故事中表现母亲对“我”关爱,情感逐层推进,真实感人。
巧用对比,意蕴深刻。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将外婆与母亲的粥作对比,表现作者最初对母亲厨艺的不认可,又将母亲前后所做的粥的味道进行对比,凸显母爱的深沉,意蕴深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