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女子强行霸座,横躺座椅致飞机无法起飞! 2024年4月16日,广西桂林。桂林航空GT1013航班上,一名女子躺在座椅上导致飞机无法正常起飞,女子称自己病情严重,无法正常坐在座椅上,只能躺着,谁让自己下飞机就让他负全责。乘警机上前劝导:航班没能力运载你,有权进行拒载。其他乘客高呼:“下去 ”。桂林航空客服工作人员回应称,因为现场旅客个人原因,导致航班延误了2小时25分钟。 结合材料,如何看待该女子的行为? 该女子的行为是错误的。在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住法律的底线,才能享有自由。珍惜自己的自由我们要遵守法律,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新课导入: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7.2 自由平等的追求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1.政治认同:正确认识自由和平等,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平等观,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 2.道德修养: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3.法治观念: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4.责任意识:践行平等观念,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和自由。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如何珍视自由、践行平等。 教学难点:如何抵制不平等行为,践行平等。 学习目标: 一、珍 视 自 由 1.如何珍视自由? 二、践行平等 2.什么是特权?为什么要反特权? 3.如何践行平等? 一、珍 视 自 由 八年级学生田某经常上学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督促他,他却说:“什么时间上学、做不做作业是我的自由。”田某有时抽烟喝酒,强行向同学索要财物,老师批评教育他,他振振有词:“这是我在校外的活动,是我的自由。” 运用你的经验(P103) 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对田某的言行进行评价。 田某的说法错误。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接受义务教育是公民的权利,也是义务,因此不能旷课!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田某的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老师必须马上制止,否则会演变为违法或犯罪!在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住法律的底线,才能享有自由。 第四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第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第十五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 一、珍 视 自 由 受教育权利 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哪些权利和自由? 言论自由 财产权 名誉权 肖像权 人身自由权 生命健康权 荣誉权 财产继承权 文化权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 平等权 ①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为此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思想上】 一、珍 视 自 由 1.如何珍视自由? ②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行动上】 一、珍 视 自 由 唐某在微博上发表一首七律,网友关某读后提出意见,称唐某的七律“格律不对”,招致唐某不满。唐某回帖辱骂关某,称其“驴唇不对马嘴”,并虚构了关某行为不检的诸多事例。该回复在网上被大量转发,关某以遭受精神损害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判决唐某向关某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众多网友跟帖评论唐某“微博骂人”事件。 思考:(1)请你评析唐某的言行。(2)如果你是关某,面对此事你会怎么做? 无法治不自由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四条 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 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为此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思想上】 01 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行动上】 02 一、珍 视 自 由 1.如何珍视自由? 二、践 行 平 等 2023年12月18日航班因天气原因某航班延迟起飞,突然一名二十出头的男乘客冲到地勤人员面前不满航班延误,亮出自己网红的身份,指责空姐、质问机长名字,之后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维权视频,乘客维权时亮出自己网红身份:我师弟是垫底辣孩,他1000多万粉丝,我280万粉丝 。“航班延误了5个小时,我要求航空公司给我特殊照顾。” “特权网红”耍“流量脾气” 思考:航空公司是否应该给予该网红“特殊照顾”? 二、践 行 平 等 特供食品 特权车辆 二、践 行 平 等 特权就业 2.特权的含义、表现和结果是什么? (1)含义: 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特权是平等的大敌。 01 02 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 03 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 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制裁。 二、践 行 平 等 2.特权的含义、表现和结果是什么? (2)表现: 二、践 行 平 等 2.特权的含义、表现和结果是什么? (3)结果: 追求特权的危害、后果: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 2024 年 3 月 28 日,李铁涉嫌受贿、行贿、单位行贿、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案,在湖北省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整个庭审持续了长达12个小时。 李铁任国足主帅第二天,飞去俱乐部做权钱交易,“保送”4名球员入选国家队名里。李铁在2015年至2021年期间受贿共计7764万元,他本人与华夏和武汉卓尔俱乐部给与相关人员行贿的金额,同样高达4205万元,总涉案金额近1.2亿元,李铁当庭表示认罪悔罪,法庭宣布择期宣判。 思考:追求特权的后果? 1944年,陈云主持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和供给保障工作。由于身体不好,出汗多,他穿的军装破得快,打了不少补丁。管后勤的同志看到后,打电话通知有关部门送给陈云一套新军装。陈云知道后,非常严肃地对这位同志说:“你是只给我发新军装,还是给陕甘宁边区所有的同志都发?现在不到发军装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能例外。” 探究与分享: 思考:陈云的言行对于我们践行平等有什么教育意义? 二、践 行 平 等 3.如何践行平等? ①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定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思考:北京冬奥会为什么要致力于性别的平等?平等有什么意义? 史上“性别最平等”的冬奥会 2022年2月3日,北京冬奥组委发布《促进性别平等承诺》。做出以下14项承诺,如女性运动员参赛配额达到历届冬奥会最高,达45.44%;女性运动员参与项目历届最多;北京冬奥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由女性担任,女性委员比例不低于50%;促进北京冬奥会志愿者性别平等,女性志愿者比例不低于50%...... 二、践 行 平 等 ②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据《浙江工人报》报道,一些地方和企业限制贵州籍员工复工,或者明确规定不录用身份证为52开头的贵州籍员工,甚至还出现患新冠肺炎的员工病愈后返回工作岗位被用人单位解雇的案例。 思考:这是一种怎样的行为?有什么危害?我们要怎么做? 二、践 行 平 等 ③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就业歧视等不平等现象,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④需要我们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构建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二、践 行 平 等 二、践 行 平 等 3.如何践行平等? ①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定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②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③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这些不平等的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 ④需要我们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构建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课堂小结: 自由平等的追求 珍 视 自 由 践 行 平 等 1.如何珍视自由? 3.如何践行平等? 2.什么是特权?为什么要反特权? 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 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 1.“我是网红,280万粉丝。航班延误了5个小时,我要求航空公司给我特殊照顾。”一男子因不满航班延误,以网红身份向工作人员施压。对网红的言行,你的观点是(???) A.赞成,任何人权益受到侵犯时都应维权 B.反对,应该加重对网红言行的法律惩罚 C.赞成,可利用网络影响力维护自身特权 D.反对,网红维权也需要遵守法律和道德 D 课堂练习 2.网民温某为吸引流量,编造“2024年1月6日,56人吃了瑞金脐橙中毒事件”的虚假视频并发布在某短视频平台,当地公安依法对温某作出行政拘留并贵令其删除不实视频的处罚。这一案例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①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②加快立法,完善法律法规 ③严格执法,打击违法犯罪④文明上网,遵守网络规则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D 课堂练习 3.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说:“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这启示我们(???) A.人生而不平等,要接受现实 B.面对不公平行为,应坚持原则 C.各人自有各人命,不要与人比 D.树立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 D 课堂练习 4.2023年春节刚过完,各种招聘变得多了起来。曾有一公司招聘,填《应聘人员登记表》时,内容有“谈过几次恋爱”“最长的一次多久”。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①招聘者有损单位自身形象,也损害求职者权益 ②招聘者要有正确的用人观,要了解求职者一切 ③招聘涉嫌了就业歧视,也是一种违法行为 ④求职者应该做好职业选择,培养自己敬业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B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