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夯实法治基础 课件(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夯实法治基础 课件(20张PPT)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4.1 夯实法治基础
专制
民主
人类社会
人治
法治
人高于法
权大于法
法高于人
法大于权
法治有何意义?(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
为什么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①对个人: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P45)
为什么选择走法治道路?(作用)
(世界角度)
(2)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P45.2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
《法国民法典》
《美国宪法》
《中国宪法》
这部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法典。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则,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拿破仑法典
3
4
5
2
1
《道路交通安全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食品安全法》
《未成年保护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刑法》
《环境保护法》
良法
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反映社会发展规律,
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符合公平正义要求,
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P45
法治的要求:
良法的判断标准
良法
(三个判断标准)
①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②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③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是不是有良法就能建设法治中国?
《食品安全法》第四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但,毒大米、毒奶粉、毒……屡屡出现
有了良好的法律制度就等于有法治吗?
2.有法律制度不等于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P46)
人类
社会
人治
法治
法治
良法
善治
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P45
②法治要求实行善治。P46
法治的要求:(良法 、善治 )
中国探索法治的历程
封建社会
人治
变法改制
法治
描绘法治蓝图
人 治 法 治
基础
特点
表现
影响
建立在个人专制和独裁的基础上
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
随意性、多变性、不平等性
统一性、稳定性、权威性
“国王即法律”“朕即法律”
强调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制约权力、保障权利
带来社会发展的不稳定
推动社会有序发展
专制国家:人比法大
民主国家:法比人大
思考:从长远看,哪一种对国家发展更有利?
人治与法治的区别
描绘法治蓝图
02
法治兴则国兴 法治强则国强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向前推进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
——习近平2020年2月5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1978
1997
党十五大
2002
党十六大
2007
党十七大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小康目标
十一届三中全会
2012党十八大
2014
党十八届四中全会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把改革开放以来法治进程补充完整,并说说你得出的哪些结论?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1999
1982
颁布并实施现行宪法
依法治国载入宪法
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
相关链接
2018
党十九大后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
2020.
05
民法典诞生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地位: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总目标:
基本要求: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地位 P48
(前提)
(关键)
(防线)
(基础)
科学立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严格执法
课堂笔记
01
02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有机统一 P50
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踏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十六字方针 P49
6.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严格执法
科学立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人大
司法机关
政府
公民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课堂小结
夯实法治基础
选择法治道路
描绘法治蓝图
法治的意义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法治要求实行善治
绘就中国法治新蓝图
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
随堂练习
A
1、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是“保障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它的出台,将有利于提高民事法律制度的针对性、有效性、适应性,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有效规范民众的一切民事行为。以下认识错误的是( )
A 、《民法典》的诞生,标志我国已经实现了法
B 、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C 、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D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2、伴随着共享单车的盛行, 共享单车使用中的交通违法现象也日渐凸显, 一些市民甚至弃车逃避交通违法处理。为此,南京实施共享单车信用共享机制, 逃避处罚的市民将会被列为交通违法失信人员。针对这一举措, 网友评价正确的是 (  )
A.推行共享单车, 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B.交通违法凸显表明公民的法治素养亟待加强
C.这一共享机制体现了我国法治建设与时俱进
D.违法后弃车逃避处理是缺乏责任意识的体现
随堂练习
C
随堂练习
A
3、党的十九大指出,紧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
①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②才能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③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