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简介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
1.重点:辽、西夏、金的政治制度以及它们与宋的关系;
2.难点:多角度认识辽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特征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流。
知识梳理
1.916年,契丹族耶律阿保机建立______国,后改为 ,1125年被 所灭;
2.1038年,党项族元昊建立 ,1227年亡于蒙古;
3.1115年,女真族完颜阿骨打建立 朝,1234年亡于 ;
4.1206年,铁木真建立 汗国,1260年, 建立元朝,1271年改国号“大元”。
一、辽与西夏
1.契丹
(1)建国:简述契丹国建立的情况。
契丹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 末契丹首领 统一各部,于916年称帝,国号 ,定都上京 ,后改国号为 。
耶律阿保机建立政权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2)治国措施:(教材主要说了第一点)耶律阿保机建立政权后,采取了什么措施,使国力不断增强?
①政治:采取“藩汉分治”制度,设置 官制(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负责汉人为主事务);皇帝和宫廷定期 ;迁徙中的 是国家政治中心。
②经济:阿保机提倡农业,接受 生活;
③文化:创制契丹文字,接受汉族封建文化;
(3)辽宋的关系:辽和北宋之间维持了怎样的关系?
辽与北宋长期 ,大部分时间里维持了 局面,贸易活跃。(注意了解“澶渊之盟”)
2.西夏
(1)建国:简述西夏立国的情况。
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 建立大夏国,定都兴庆,史称西夏。(党项族为羌族的一支)
(2)治国措施:(教材只简单一提)
①政治:模仿 ,建立官职(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②选官:推行 制,选拔官吏;
③文化:仿照汉文楷书,创制 文字;
④对外关系:名义上先后向 、 称臣,实际上保持事实独立。
【特别提醒】李元昊建国,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二、金朝入主中原
1.金的建立与发展:
(1)建立:公元1114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抗 , 年, 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也称 )。
(2)入主中原:金朝是怎样一步步入主中原的?
①建立“ ”制度(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金太祖阿骨打为加强统治,推行猛安谋克制。
②灭辽与灭北宋: 1125年,金灭 ;1127年灭掉 (靖康之变),与 对峙。
③迁都:公元1153年,金迁都 ,改燕京为 ,入主中原。
④“ 之治”:金世宗(完颜雍,人称“小尧舜”)推行与民休息政策,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史称“ 之治”。
2.金的南下:(补充了解)
(1)靖康之变:灭辽后,金多次南下,威胁 。公元1127年,金统治者俘获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史称“ 之变”。
(2)绍兴和议:公元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和议,规定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以北归金统治;南宋向金称臣;每年向金纳岁币。最终形成与 对峙局面。
三、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统一
1.统一草原与蒙古立国:简述蒙古汗国建立的情况。
公元1206年,蒙古族首领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国,被称为“ ”。
蒙古统一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们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占领了除日本、东南亚、南印度和西欧以外的整个欧亚大陆,建立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帝国。
2.元朝建立:元朝是怎样建立的?
(1)征服四方:公元1234年蒙古灭 ,收服吐蕃、兼并大理;远征中西亚、东欧;
(2)元朝建立与统一:
①建立:公元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 即元世祖,建立元朝;公元1271年,定国号为“ ”,定都燕京(1272年),称 。
②统一:公元1276年占领临安, 灭亡。1279年在 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文天祥抗元)
3.巩固统一:为了巩固统一,元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1)中央:设 省,是当时最高行政机关(相权的反弹。相当于今天的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管理全国行政事务;在当时,大都及其周围地区(山东、山西和河北)由中书省直接管辖);另外,还有 :掌握军权,为最高军事管理机关; :负责监督百官,是最高的监察机关。
(2)地方:
①行省制度:为加强中央集权,有效管理地方,设 省(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是我国 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② :直属中央,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吐蕃(西藏)地区;设北庭都元帅府和 ,加强了西域(新疆)地区的管理;设立澎湖巡检司,隶属 省,负责经略 。
元代的行省划分初步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省规模和行政区域的划分,在名称上也保留了许多行省的名称。
交通上:为巩固统一,在全国修筑 和设立 ,设急递铺。在各港口设 司。
四、元的民族关系
1.蒙古族的形成:蒙古原是 的一个游牧部落,铁木真统一草原后逐渐将其他部落融入其中。
2.回族的形成: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 。
3.元朝的民族分化政策(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
(1)目的:保障蒙古贵族的统治利益。
(2)内容
等级 名称 民族
第一等 蒙古人 蒙古族
第二等 色目人 包括西夏、 、回回等
第三等 汉人 北方的 和已经入居中原的契丹、女真人
第四等 南人 原 统治区的汉族、其他各族等
4.元朝的灭亡:
(1)原因: 矛盾逐渐减弱,社会贫富差距带来的阶级矛盾却日益严重。
(2)灭亡:14世纪中叶, 相继在中原和南方爆发, 年元朝灭亡。
自我测试
1.宋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创制并实施了“南北面官”“猛安谋克”“四等人制”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 )
A.承袭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 B.体现因地制宜原则
C.适应了少数民族统治的需要 D.都是兵农合一制度
2.《元史》记载:“元制,站赤者,驿传之译名也。盖以通达边情,布宣号令,古人所谓置邮而传命,未有重于此者焉”“诸牛铺马站,每一百户置汉车一十具,各站俱置米仓,站户每年一牌内纳米一石,令百户一人掌之。北使臣每日支肉一斤、面一斤、米一升、酒一瓶”“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朝令夕至,声闻毕达”。据此材料,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
A.驿站制度是元朝创立的古代治国良策
B.元朝专门设立站户来承担徭役和赋税
C.驿站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
D.驿站极大便利了信息传递和人员流动
3.契丹从政权建立伊始就强烈认同于“中国”的心理和将中原王朝制度、文化与自身传统结合时的高度自信,造就了其民族政策中相对宽容的一面。辽朝能体现这一理念的制度是( )
A.猛安谋克制 B.四等人制 C.女真进士科 D.南北面官制
4.元代行省“自人民、军旅、赋役、狱讼、缮修,政令之属,莫不总焉”,并享有部分紧急事务的临时处置权。但行省辖区内的宣慰司、路、府、州、县各级官员必须“受命于朝而后仕”;在军事上也是“非奉旨毋擅调军”。由此可知,元代行省制( )
A.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 B.开启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 D.兼具了集权与分权的双重属性
5.辽朝统治者针对统治区域内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民族,采取“因俗而治”统治方法建立的制度是 ( )
A.四时捺钵制 B.猛安谋克制 C.南北面官制 D.四等人制
6.如图是发现于河北省辽代墓葬的壁画《备茶图》。图片不仅展示了放在桌上的一系列茶道工具,还生动形象地呈现出当时包括碾茶、煎茶诸环节在内的完整的备茶过程。这可以用来说明,辽朝( )
A.已完成封建化进程 B.受到中原文化影响
C.茶道技艺领先全国 D.社会经济高度繁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