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漏》教学设计(共两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7.《漏》教学设计(共两课时)

资源简介

27、 漏
教材来源: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版
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组第27课
主题:有趣的故事
课时:共2课时
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
设计者:三语教研组
目标确定的依据
1.基于课程标准
基于识字写字: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基于阅读: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感受生动的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
2.学情分析
基于识字写字:三年级的学生,他们积累了一定的生字识字经验,能够在识记的过程中借助已有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因而在生字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
基于阅读:《漏》的趣味性、吸引力主要体现在故事是情节曲折离奇。学生阅读兴趣高。
3.教材分析
《漏》是民间故事。故事围绕“漏”展开,老虎和贼对“漏”极其害怕的心理导致他们不辨真伪,盲目逃窜,下场可笑。故事讽刺了老虎和贼的愚蠢和贪婪,告诉人们做贼心虚、干坏事没有好下场的道理。
教学目标
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能说出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
评价任务
1. 借助拼音认读8个生字词,交流识字方法,正确书写13个生字。
2. 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全班同学交流、讨论、抓住重点词句,复述故事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评价要点
环节一 激趣谈话导入 “漏”在字典中是什么意思?课文中的“漏”又是什么呢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指导书写“漏”。
环节二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完成目标一)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学生读准字音,评价朗读效果。交流识字方法。(完成评价目标一)
环节三 感知课文 比较思考 (15分钟) 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漏”究竟什么? 故事的大致内容是什么?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 一天晚上,一只老虎和一个贼在( )的时候,听见( ),吓得( )。被雨一淋,老虎和贼清醒了,还( ),在( ),又以为( ),老虎和贼吓得( )。天亮了,屋顶( ) (完成目标三) 利用自由读、小组交流的形式读通课文,用填空的形式感知课文大意。(完成评价目标三)
环节四 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5个生字。 2、指名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 3、学生观察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关键笔画。 4、教师范写。 5、学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6、展示评价。(完成目标一) 指导学生规范书写生字。(完成评价目标一)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回顾内容,再读故事
环节二 精读课文 深入感悟 1.学习1-2段,感受小胖驴的诱人 老师对小胖驴很感兴趣,特别想知道小胖驴长什么样,谁能给老师讲讲?(生讲) 2.学习3-5段,“偷” 所以他们都要去偷,终于有一天,他们要行动了,谁接着讲?(2生讲) 它们好厉害,一会儿就挖了个窟窿,小毛驴危险了,很快就要成为老虎的盘中餐,成为贼的摇钱树了,关键时刻,谁接着讲?(两生讲) 就这样,几句对话就让小胖驴转危为安。 我们来分角色读读,谁来当老爷爷?谁来当老婆婆?老虎呢?贼呢?老师来当旁白。 3.学习6-12段,“逃” 他们越想越害怕,就想赶紧逃,可别让“漏”捉到,谁来讲讲他们是怎么逃的?(两生讲) 4.学习13-18段,“遇” 他们就这样放弃了吗?没有,谁接着讲。 5.复述:读完这篇故事,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场景,谁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试着讲讲这个故事,可以加上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的等等(部分或全篇) 6.续写:你想对老爷爷和老婆婆、老虎和贼、小胖驴说些什么? (完成目标二、三) 集体交流,展示评价。(完成评价目标二、三)
环节四 指导书写 (10分钟) 1、出示要写的8个生字。 2、指名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 3、学生观察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关键笔画。 4、教师范写。 5、学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6、展示评价。(完成目标一) 指导学生规范书写生字。(完成评价目标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