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10.2我们与法律同行自主学习1、法治意识的内涵是什么?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3、如何树立法治意识?4、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5、怎样学会依法办事?01树立法治意识思考问题:这句话强调的意思是什么?“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让-雅克·卢梭【法国】【名言赏析】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法治意识的含义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2023年3月10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迎来庄严而神圣的时刻。共和国历史上第二次国家主席宪法宣誓仪式在此举行。刚刚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习近平,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面向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宣读誓词:“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铮铮誓言,回荡在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大地,澎湃在亿万中国人民的心间。誓言铮铮——中国国家主席宪法宣誓思考: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①有利于国家工作人员树立和增强法治意识,廉洁奉公,预防贪污腐败。②有利于国家工作人员更好地接受人民的监督,为人民服务③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④有利于维护宪法的权威;⑤有利于全社会成员形成尊从宪法、拥护宪法、践行宪法的氛围;卢梭的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法治精神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卢梭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②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③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④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笔记区02学会依法办事图文评析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情况是人们受到法不责众的观念的影响,从而不遵守交通规则。你如何看待“中国式过马路”的情况。缺乏安全意识的表现,法律意识淡薄依法办事,要树立法律意识。图文评析据了解,每年全国因违反道路标志标线肇事导致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9万余起,造成3万多人死亡,其中因行人违规导致的肇事造成近300人死亡。在中国,平均每天约19名儿童因道路交通伤害而离开这个世界。看完这则新闻,你内心的感受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依法办事,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探究与分享广场舞扰民现如今,改装车“炸街“,广场舞扰民,狗狗叫声太吵引发的邻里纠纷日益增多。根据《2021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显示,社会生活噪声投诉举报最多。噪声污染已成为世界公害之一,从2003年开始每年的4月16日正式确定为“世界噪音日”。思考:广场舞限时段,限音量这说明了什么?我国宪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己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课堂小结我们与法律同行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3.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4.怎样学会依法办事?1.什么是法治意识?1.建设法治中国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②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③建设法治中国是党和政府的事情,人民只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受益者④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民的共同事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课堂练习C课堂练习2.下列行为属于具有法治意识的是( )A.认为法律只是写在纸上的条文B.法律只是保护有权人的利益C.自觉地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事D.无视生活中的违法行为C3.建设法治中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积极参与。因此,未成年人应该( )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②举报违法犯罪行为③依法规范自身行为④参与制定法律法规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A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