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中综合训练(1-3单元)一、选择题1.钢筋混凝土是( )。A.天然材料 B.人造材料 C.不确定2.把溶解在水中的白糖分离出来,要用( )的方法。A.过滤 B.蒸发 C.搅拌3.使用酒精灯加热物体时,要用酒精灯的哪部分加热?( )A.内焰 B.焰芯 C.外焰4.日晷的晷面是倾斜的,晷针垂直晷面,并朝向正( )。A.南 B.北 C.东5.下列材料中,属于新型材料的是( )。A.钢铁 B.钢化玻璃 C.石墨烯6.下列哪种变化( )是物质没有发生变化。A.蜡烛燃烧 B.冰融化 C.纸燃烧7.小丽在水杯中放了一小块冰糖,刚喝几口不甜,越靠近杯底的水越甜。以下解释,最科学的是( )。A.冰糖在水中是不能溶解的 B.冰糖在杯底的水中溶解的速度最快。C.小丽没有搅拌,成块的冰糖没有完全溶解在水中。8.书画作品大多选用宣纸,是因为宣纸具有较好的( )。A.透明度 B.硬度 C.吸水性9.( )吸水性更强一些。A.餐巾纸 B.牛皮纸 C.写字纸10.玻璃和塑料都属于( )。A.人造材料 B.天然材料 C.即是天然材料也是人造材料11.在探究“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实验时,当我们关闭手电筒,原来投射在纸屏上的橡皮的影子会( )。A.变大 B.消失 C.变小12.下列材料中,易碎透明的是( )。A.陶瓷 B.泡沫塑料 C.玻璃二、填空题13.生活中的材料可以分为 和人造材料。14.衣服主要是由棉花这种 材料制成的,衣服上的一些饰品可能是由塑料这种 材料制成的。15. 、 、 等方法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16.妈妈做米饭之前要淘米,她是用 方法将米中的沙子和米分开的。17.生活中常见的纸有 、 等,不同的纸性能不同,用途也 ,像牛皮纸不容易撕开,比较结实,常用来做 、 等;纸是由 制成的,属于 材料。18.阳光下任何不透明的物体都有影子,影子都在物体 太阳的一面。19.古代计时的工具有圭表、 、漏刻等。20.一天中早晨和傍晚影子比较 。21. 是古代一种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22.玻璃杯不小心掉在地上,就会打碎,说明玻璃具有 的特点;玻璃鱼缸内可以看到在水中游动的金鱼,说明玻璃具有 的特点。三、判断题23.在室温下50毫升的水中,相同的时间内,食盐和白糖溶解的一样多。( )24.影子都在背着太阳的一面。( )25.纽扣有塑料的,也有金属的。( )26.白糖溶解在水中就分离不出来了。( )27.研究加热是否可以加快溶解的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水温。( )28.加快溶解的方法可以同时使用。( )29.日晷是古代一种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它的晷面是倾斜的,晷针朝北。( )30.同一个人同一时刻,正面和侧面的影子的形状是一样的。( )31.探究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能力实验时,冷水和热水的量要相同。( )32.傍晚,大树的影子在东边。( )四、连线题33.连一连。钢铁羊毛天然材料 玻璃塑料人造材料 陶瓷棉花蚕丝沙子五、简答题34.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玻璃?你知道为什么使有玻璃吗?35.如何让冰糖溶解的更快一些?36.小明不小心把白糖和绿豆混在了一起,你能利用所学知识把它们分离出来吗?请写出你的办法。37.说一说怎样分离沙子和白糖?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参考答案:1.B【详解】天然材料:相对于人工合成的材料而言指自然界原来就有未经加工或基本不加工就可直接使用的材料。如木材、橡胶、棉花、沙子、石材、蚕丝、煤矿、石油、铁矿、亚麻、羊毛、皮革、粘土、石墨等。人造材料:又称合成材料,是人为地把不同物质经化学方法或聚合作用加工而成的材料,其特质与原料不同,如塑料、玻璃、钢铁、纸等。钢筋混凝土是人造材料。2.B【详解】 要将白糖从盐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合适的方法是蒸发,随着水分的蒸发,白糖慢慢结晶出来。3.C【详解】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根据对酒精灯火焰温度的认识,酒精灯的外焰部分温度最高,加热物体时要用外焰部分加热。4.B【详解】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5.C【详解】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木头、金属、玻璃、塑料、石头、纤维、纸等。不同材料的特性决定了它们的不同用途。新型材料是指新近发展或正在发展的具有优异性能的结构材料和有特殊性质的功能材料,选项中石墨烯属于新型材料,钢铁和钢化玻璃不属于新型材料。6.B【详解】蜡烛和纸的燃烧产生了新物质二氧化碳,发生的化学变化。冰融化是水由固态变成了液态,没有产生新物质。7.C【详解】越靠近杯底的水越甜。那是因为糖没有完全溶解,未溶解的糖通常沉积在杯子底部,所以会感觉底部的糖水喝起来更甜些。 如果你仔细观察,底部的糖水流动性比较差,那应该就是含有太多未溶解糖的缘故。搅拌可以加快溶解,经过搅拌后甜味就会均匀分布了。8.C【详解】纸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纸是文明的产物,也是文明的载体。不同材料的纸用途不同,宣纸的吸水性较好,通常书画作品大多选用宣纸。9.A【详解】纸张质轻、吸水性强、硬度小、柔韧性较差,易折叠、不易导电。不同纸的纸质不同,餐巾纸比写字纸、牛皮纸的吸水性强,牛皮纸比餐巾纸结实。10.A【详解】棉花、木材、羊毛、沙子等取自大自然,经过简单加工就可以利用,属于天然材料;人造革、玻璃、塑料、水泥等材料是人工制造的,属于人造材料。11.B【详解】光照到不发光、不透明的物体就会产生影子。影子产生的基本条件有光源、遮光物、光屏,缺少任何一个条件,也不会产生影子。因此,在做“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形成”实验时,当我们拿走橡皮或者关闭手电筒后,纸屏上的影子会立即消失。故B选项符合题意。12.C【详解】A.陶瓷是不透明的,易碎。B.泡沫塑料是不透明的、不易碎。C.玻璃通常是透明的、易碎。故选C。13.天然材料【详解】材料是人类用于制造物品、器件、构件、机器或其他产品的那些物质。材料的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就不同。材料可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14. 天然 人造【详解】天然材料是相对于人工合成的材料而言指自然界原来就有未经加工或基本不加工就可直接使用的材料。人造材料自然界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不能直接使用的,或者自然界不存在的,需要经过人为加工或合成后才能使用的材料。衣服主要是由棉花这种 天然材料制成的,衣服上的一些饰品可能是由塑料这种人造材料制成的。15. 搅拌 加热 磨成粉末【详解】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加快固体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主要有:1.搅拌;2.加热;3.磨成粉末等。【点睛】本题考查加快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加快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16.过滤【详解】分离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分开,分离有沉淀、过滤、结晶等方法。物质的性质不同,使用的分离方法也就不同。米中有沙子,由于沙子的比重大于沙子,它就会沉入水底,从而实现沙子和米的分离。17. 餐巾纸 牛皮纸 不同 信封 手提袋 木材 人造【详解】生活中常见的纸有餐巾纸、牛皮纸、瓦楞纸、复印纸、电光纸等。不同的纸性能不同,用途也不同。像牛皮纸不容易撕开,比较结实,强度好,拉力强,坚韧耐水,常用来做信封、手提袋等;纸是由木材制成的,属于人造材料。【点睛】本题考查纸,要求学生掌握同的纸性能不同,用途也不同。18.背着【详解】阳光下不透明的物体都有影子,影子的方向和光源的方向相反,所以影子在物体背着太阳的一面。故答案为:背着19.日晷【详解】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所以随着计时工具越越先进,时间计量单位也变得更小更精细了。古代计时的工具有圭表、日晷、漏刻等。20.长【详解】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随着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变化,早晨太阳高度小,物体影子长;随着太阳高度变大,物体影子逐渐缩短,中午时太阳高度最大,物体影子最短;下午太阳西移,太阳高度变小,影子逐渐变长,所以一天中,影子的长度是早晚长,中午短。21.日晷【详解】日晷是古代一种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是根据影子的变化计时的。22. 易碎 透明【详解】玻璃的特点:坚硬、易碎、透明、不易燃烧、比较耐高温、不导电。玻璃杯不小心掉在地上,就会打碎,说明玻璃具有易碎的特点;玻璃鱼缸内可以看到在水中游动的金鱼,说明玻璃具有透明的特点。23.×【详解】食盐和白糖都能溶解在水中,但是在室温下50毫升的水中,相同的时间内,50毫升能溶解的白糖的量大于食盐的量,白糖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强。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24.√【详解】影子的方向与光源的方向相反,因此影子都在背着太阳的一面。故答案为:√25.√【详解】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决定了它们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制作纽扣的材料有塑料的,也有金属的。题干正确。26.×【详解】通常用蒸发的方法分离水中溶解的固体。所以白糖在水中溶解后可以用蒸发的方法分离出来。27.√【详解】只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不变的实验为对比实验。研究加热是否可以加快溶解的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水温,其他的条件保持相同, 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28.√【详解】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加快固体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主要有:1.搅拌;2.加热;3.磨成粉末等。加快溶解的方法可以同时使用, 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29.√【详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又称“日晷”,它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在制作日暑模型时应注意晷针和暑面垂直,利用指南针使晷针指向正北方。30.×【详解】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同一个人同一时刻,正面和侧面的影子的形状是不一样的。31.√【详解】在研究食盐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溶解速度快慢的实验时,冷水和热水要一样多,食盐的多少要相同,食盐要同时放入两杯水中,注意变量的控制。32.√【详解】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傍晚,太阳在西方,阳光下大树的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相反,朝向东方,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33. 【详解】生活中的材料按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分成两类,直接来自于大自然的材料是天然材料,天然材料经过加工制成的材料是人造材料。羊毛、棉花、蚕丝和沙子属于天然材料;钢铁、玻璃、塑料和陶瓷属于人造材料。34.门、汽车、玻璃窗、玻璃栈道。透明度好,坚硬耐用等。【详解】不同的玻璃具有不同的性能,生活中正是因为它 的性能不同,人们才把它用到不同的地方,生活中玻 璃的应用非常广泛,如门、汽车、玻璃窗、玻璃栈道等。玻璃透明度好,坚硬耐用等。35.使用搅拌、加热、研碎等方法能使冰糖溶解得更快。【详解】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温度等。要想让冰糖溶解的更快一些,可以使用搅拌、加热、研碎等方法。36.把混合物放进水里,白糖会被溶解,绿豆沉入水底;然后用滤纸过滤,把绿豆从白糖水中滤出;最后将白糖水放在火上加热,把水分全部蒸发掉,剩下的就是白糖。【详解】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要学会分离混合物。把白糖和绿豆混在了一起,进行分离的方法是:把混合物放进水里,白糖会被溶解,绿豆沉入水底;然后用滤纸过滤,把绿豆从白糖水中滤出;最后将白糖水放在火上加热,把水分全部蒸发掉,剩下的就是白糖。37.先将沙子和白糖的混合物用水溶解后过滤,然后再将过滤后的白糖溶液用蒸发的方法得到白糖的晶体,注意蒸发操作待剩余少量液体时即停止加热,用余温把剩余的液体蒸干。【详解】要把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常用的分离方法有过滤、沉淀、蒸发三种。根据混合物分离的方法,不能溶解在水中的物体会有沉淀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混合物的分离要结合物体的性质,沙子和白糖的颗粒都很小,是无法用筛子筛出来的,可以根据白糖溶解于水,沙子不溶解来分离。然后再用蒸发的方法得到白糖的晶体,注意蒸发操作待剩余少量液体时即停止加热,用余温把剩余的液体蒸干。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