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与区域文化的形成学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与区域文化的形成学案(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与区域文化的形成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印欧人早期迁徙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的史实,分析人口迁徙对区域文化形成的影响。(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通过史料分析古代人类迁徙的原因和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从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相互学习中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家国情怀)
【学习重难点】
重点:印欧人的迁徙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
难点:人口迁徙对亚欧主要区域文化形成发展的影响
【预习新知】
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1.种族起源:印欧人可能起源于 ,他们是游牧民,驯养了马匹,制造了 。
2.迁徙概况
(1)时间:从 ,延续数百年甚至上千。
(2)地区:进入西起 ,东到 的广大地区。
(3) 方式:凭借 马和马拉战车等 上的优势,或征服 的居民,或与被征服者 。
(4)形成的民族
①前2000年,进入巴尔干半岛,演变成后世的 人;
②前17世纪,进入小亚细亚,发展为 人;
③前6世纪,进入伊朗高原,发展为 人;
④ 进入印度河流域,被称为 人;
⑤占领了西欧北部的广大地区,被称为凯尔特人。
3.多元区域文化
(1)古西亚:赫梯帝国
①建立:公元前17世纪,赫梯人在小亚细亚建立 ,多次入侵 ,一度占领 ,蚕食埃及在西亚地区的土地。
②鼎盛:公元前14世纪,赫梯帝国进入鼎盛时期,疆域从小亚细亚延伸到 ,多次与 发生争霸战争。
③衰落:公元前13世纪末因陷入内战逐渐衰落。赫梯帝国瓦解后, 随之传播开来。
(2)古西亚;波斯帝国
①帝国建立: 世纪,波斯人崛起于伊朗高原,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 洲的大帝国,并数次入侵 。
②影响: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起来, 发生了深入、广泛的交流。
(3)古代希腊
①表现:公元前2000年左右,印欧人与巴尔干当地居民形成古代的 。
②影响:在多个领域取得成就,成为 的一个重要源头。
(4)古代印度
①表现:雅利安人把 和 带到印度,公元前600年左右,印度进入列国时代 。
②影响: 发展起来,并对东南亚等产生重大影响。
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
1.亚洲:大月氏人西迁
(1)原因:匈奴势力强大,不断扩张。
(2)影响:建立________帝国,势力一度到达印度北部。
2.欧洲:日耳曼人在与________的接触中不断南迁。
3.3~6世纪,亚欧游牧部落开始了新一轮的大迁徙
(1)中国
①少数民族内迁:匈奴人逐步内迁,转向定居生活,并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此后,________、氐人和羌人等也逐渐迁徙到中原,形成中国北方的民族大交融。
②部分北方人民因战乱南迁,带去了先进的________和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2)欧洲:日耳曼人各支利用罗马帝国衰落的机会,陆续进入罗马帝国并建立国家,灭亡了________。
(3)阿拉伯:7世纪,阿拉伯人开始扩张。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________三洲的帝国。
4.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的影响
(1)改变了亚欧大陆从东到西的政治格局,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
(2)各个区域的文化在碰撞、交往和交融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3)各民族在吸收________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巩固训练】
1.公元前12世纪,雅利安人将吐火罗人赶到了天山以东直至黄土高原一带。在“戎狄”的压力下,周人被迫南下东迁。由于紧密接触“蛮族”军事技术,同时也具有农耕文化的基础,周人得以比商人更迅速地、更彻底地完成了从步兵到车战的军事革命,灭了商朝。据此可知( )
A.印欧人迁徙至中国并建立了农耕文明的周朝
B.区域文化的融会影响了古代中国的政权更迭
C.周与商之间的战争是游牧与农耕文明的对决
D.华夏文明的产生打下了民族大迁徙的烙印
2.汪达尔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429年,汪达尔军政领袖盖塞里克审时度势,率8万余众前往北非,于439年以迦太基为都城建立了汪达尔王国。迦太基的陷落对西罗马帝国的打击最为严重,切断了它在非洲的财政来源。由此可以推知,汪达尔人的迁徙( )
A.标志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B.削弱了西罗马帝国的力量
C.使罗马文物遭到严重破坏
D.体现出其对外扩张的本性
3.古代印欧人在大规模迁徙中,与所到地区的民族交融,导致了新的文化区域的形成。下列属于这种文化区域的是( )
A.古代印度、古代西亚、古代希腊
B.古代西欧、古代东亚、古代希腊
C.古代中欧、古代东亚、古代罗马
D.古代印度、古代伊朗、古代东亚
4.南宋孝宗以后的每一次北方人口南迁都会引起大争论,问题集中在是否接纳这些人、如何防范附载于他们身上的东北民族文化的扩散等方面。由于都城临安是北方新移民和东北移民的重要迁入地,所以每一次争论几乎都以临安为焦点。这一争论的实质是( )
A.南北方的文化冲突与碰撞 B.经济重心南移对文化的影响
C.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对立 D.南北方的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5.下图是赫梯人的铁质车轴战车,使用铁质车轴之后,车斗的负重能力上升,能乘三人。一人开车,一人射箭,一人拿长矛捅刺,换句话说,它赋予了战车近战的能力。由此能得出的结论是赫梯人( )
①扩大了铁的用途
②改进了冶炼技术
③提高军队战斗力
④作战时轻松获胜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6.伏尔加河和顿河是现代西方人的母亲河;在这里,生活着现代西方人最初的祖先一欧人。游牧和迁徙成为了印欧人最显著的特征。印欧人的大迁徙中,形成了欧洲的一些古老民族。印欧人能够实现大迁徙的主要原因是( )
A.原始农业的产生 B.畜牧业发达
C.铁器的发明和使用 D.马的驯化和马拉战车的发明
7.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波斯帝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B.汉谟拉比在位时统一了两河流域
C.亚历山大建立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D.字母文字对文化传播产生了巨大作用
8.日耳曼民族大迁徙不是简单的民族居住地的变迁,而是日耳曼人各部落集团对奴隶制罗马帝国的武力征服。在这种征服的基础上使古罗马与日耳曼两种文明、两种制度和两大民族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制度。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
A.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时期
B.中古时期日耳曼人确立了在欧洲的统治
C.西欧封建制度既有罗马帝国特征又有日耳曼人传统
D.封建社会时期的西欧保留了农奴制
9.他们是古代印欧人的一支,“既不是马车的创造者也不是铁器的发明人,这两种技术最初都源自美索不达米亚,但是他们对已有技术不断创新和提高,使之迅速被其他民族所接受”。“他们”指的是( )
A.苏美尔人 B.赫梯人 C.波斯人 D.雅利安人
10.印欧人迁徙到亚平宁半岛的原因、亚平宁半岛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迁徙过程中形成的特点使古罗马走出了一条与其他文化不同的形成、发展道路:古罗马文化被深深打上了印欧人的烙印,成为印欧文化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印欧人的迁徙( )
A.有利于促进区域文化的发展 B.奠定了罗马帝国扩张的基础
C.打破了人类相互隔绝的状态 D.奠定了现代欧洲民族国家的格局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印欧人迁徙至中国,周人被迫南下东迁,并更迅速地、更彻底地完成了从步兵到车战的军事革命,灭了商朝,可见区域文化的融会影响了古代中国的政权更迭,B项正确;周朝并非印欧人建立,排除A项;周与商都是农耕文明,排除C项;华夏文明在印欧人的迁徙前就已经起源,印欧人的迁徙影响了华夏文明的发展而非产生,排除D项。故选B项。
2.答案:B
解析:由“迦太基的陷落对西罗马的打击最为严重,切断了它在非洲的财政来源”可知B项正确;
切断了西罗马在非洲的财政来源不代表西罗马帝国灭亡,A排除;
切断西罗马在非洲的财政来源不能说明使罗马古文物遭到严重破坏,C排除;
材料无法体现汪达尔人对外的扩张本性,排除D。故选:B。
3.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印欧人在大规模的历史迁徙中,通过与农耕民族的交融而形成的新的文化区域有古代印度、古代西亚(古代伊朗)、古代希腊、罗马、古代中欧、古代西欧等,但是不包括古代东亚,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故选:A。
4.答案:A
解析:由题干材料“问题集中在是否接纳这些人、如何防范附载于他们身上的东北民族文化的扩散等方面”可知这一争论实质是南北方的文化冲突与碰撞,A项正确;材料是人口南迁对文化的影响不是经济重心对文化的影响,逻辑错误,排除B项;材料还涉及“北方新移民”,这部分人不一定是草原文明,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文化冲突不是民族融合,排除D项。故选A项。
5.答案:A
解析:据材料“使用铁质车轴之后,车斗的负重能力上升”可知,铁被用作制作车轴,扩大了铁的用途,故①正确;铁的冶炼技术指的是铁矿石的提炼和冶炼技术,材料只涉及铁的应用,没有体现铁的冶炼技术,故②错误;据材料“使用铁质车轴之后……战车近战的能力”可知,铁质车轴的使用,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故③正确;影响战争胜利的因素有很多,铁质车轴虽然能够提高军队战斗力,但不能保证作战时一定能够“轻松获胜”,故④错误。因此A项符合题意。
6.答案:D
解析:由于人类身体上的局限,进行大规模活动是不太现实的。如果没有技术和运输上的保障,印欧人是难以进行跨越高山大河的集体性迁徙的。印欧人驯养了马匹,制造了马拉战车,为他们日后的大迁徙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
7.答案:D
解析:“字母文字对文化传播产生了巨大作用”属于对字母文字历史作用的看法,属于历史观点,故D符合题意;ABC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历史事实,不符合题意,排除。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的意义。选择C:由材料“使古罗马与日耳曼两种文明、两种制度和两大民族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制度”可知,西欧封建制度既有罗马帝国特征又有日耳曼人传统。排除A:材料的主旨是日耳曼文明与古罗马文明碰撞、交融逐渐使西欧形成了封建制度,不等同于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中古时期日耳曼人确立了在欧洲的统治。排除D:“西欧保留了农奴制”并未在材料中体现。
9.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大约在公元前2千纪,赫梯人改进了冶铁技术,能够大量制造更为廉价而有效的武器。后来赫梯人锻造铁器的方法迅速传播开来,把这种技术带到了世界各地,最后传遍了整个欧亚大陆。他们广泛使用马和马拉战车,组建了强大的军队,B项正确;苏美尔人不属于印欧人,排除A项;波斯人、雅利安人都不符合材料所述,排除C项、D项。故选B项。
10.答案:A
解析:印欧人迁徙到亚平宁半岛,使得古罗马文化被深深打上了印欧人种的烙印,成为印欧文化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印欧人的迁徙有利于促进区域文化的发展,故选A项。罗马扩张的基础是其自身的军事实力,B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人类相互隔绝的状态,C项错误。奥匈帝国的解体奠定了欧洲传统国家的格局,D项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