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课件(共18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课件(共18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7.1自由平等的真谛
学习导航
1、自由的意义?
2、自由的含义及法律上的体现是什么?
3、为什么说自由是有限制的?
4、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怎样?
5、平等的意义?
6、平等在法律意义上的含义是什么?
7、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有哪些?
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1、人为什么渴望自由?(自由对个人和社会有什么意义?)
说一说,生活中你享有的自由有哪些?
疫情期间在家隔离的网友们的真情实感:
我希望疫情早点过去,山河无恙,国泰民安,我想自由自在地出门逛街,吃饭,看电影。
好久没有呼吸外面的空气了,啊……我真想要自由!
这个假期很长也很荒废,我希望能早点复工,工作的时候才感觉自己有用武之地。
奋战在一线的英雄们辛苦了,希望你们能脱下防护服,挣脱“束缚”。大家一起加油。
联系你的生活想一想,疫情对你的自由有哪些限制?
①进出校门要测量体温
②乘坐交通工具要佩戴口罩、出示两码
③出本市,要主动上报自己的行程
轨道对火车的限制
红绿灯对车辆的限制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2、你认为这些限制有没有必要?如果没有这些限制会怎样?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四条 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第五条 集会、游行、示威应当和平地进行,不得携带武器、管制刀具和爆炸物,不得使用暴力或者煽动使用暴力。
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
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
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3.法治与自由的关系?(P100)
结合上图,请你用身边的实例与同学分享你对平等的认识?
如整合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
让农民和城市居民享受一样的待遇,平等享受国家对城
乡居民的医疗保险惠民政策。
探究与分享P101
少数民族代表出席全国人大会议
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平等含义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
(机会平等)
(结果平等)
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注意:平等≠相同≠平均
1.法律意义上的平等有哪些含义?
课堂笔记
·孔子: “不患寡而患不均。”
·商鞅、韩非子:“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古罗马的法学家西塞罗:“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规则,它与自然相吻合,适用所有的人。”
·托马斯·杰斐逊:“我们认为以下真理不证自明: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一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
·孟德斯鸠:“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自由了,因为其他人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这些古今中外的论述说明平等有什么重要意义了什么?
2、平等有什么重要意义?
课堂笔记
⑴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妇女解放取得了旧中国不可比拟的成就和进步。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写入法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的完善,女性的生育权受教育权、健康权、发展权和政治参与权利等各种现实权利得到更好保障。每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都可以看到相当比例的女代表和女委员行使权利、履行职责的亮丽风采。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共有2980名,代表中妇女代表742名,占代表总数的24.9%。
《宪法》第四十八条第一款就男女平等问题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继承法》第九条规定:“继承权男女平等。”
《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五条规定:“妇女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民事权利。”
查阅资料,了解今年出席全国两会的女代表和女委员的数量与比例。
请你列举运用法律保障男女平等的事例。
探究与分享P102
课堂练习
上海疫情封控区隔离网友的真实感受:已经居家隔离一个多月了,和家人朋友讨论最多的话题是有没有吃的、喝的、过得好不好;居家隔离让我们变得懒散,工作和生活的激情也减少了。从中,可以感悟到自由( )
①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
②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唯一保障
③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唯一条件
④能激发个人的活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课堂练等是与生俱来的,是上天对人性的关怀而赐予每个人的礼物。每个人一出生就与他人平等,不分地位,不分贵贱,不分种族,即使有任何差别。下列关于平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平等体现为人格和各项基本权利的平等
②平等包括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两种含义
③平等就是平均
④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④
B
课堂练习
2021年7月,江苏省南京市突发疫情。毛某宁(女,64岁)于21日擅自离开已采取封控措施的南京市场到扬州市后未主动报告,还频繁活动于扬州市区多处人员高度密集的饭店、商店、棋牌室、诊所、农贸市场等,多次接到警方、疾控部门电话联系,均不回答问题,或挂断电话,被调查时又隐瞒行程。7月28日,毛某宁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经查,毛某宁密切接触者169人、次密接570人被采取隔离措施,其中70人确诊,当地政府为疫情防控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毛某宁的行为严重妨害了扬州疫情防控秩序,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2022年2月27日,检察机关以毛某宁涉嫌妨碍传染病防治罪对其批准逮捕。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自由与法治关系的认识。
答案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会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毛某宁未遵守疫情防控规则,致使新冠肺炎疫情面临扩散蔓延的危险,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违反了法律规定,理应承担法律责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