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自主学习阅读教材89-94页,自主完成以下问题:1.归纳法律、道德和校纪校规的区别。2.法律的特征?3.如何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4.法律的作用有哪些?聚焦法律热点“河北邯郸3名初中生霸凌同学并将其杀害掩埋”2024年3月10日,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初一学生王某某被杀害并掩埋。3月11日,涉案的张某某、李某、马某某3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全部抓获。4月8日,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发布案情通报,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依法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张某某、李某及马某某核准追诉。最高人民检察院统计数据显示,自2018年至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32.7万人,年均上升7.7%。其中,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犯罪从4600人增至8700多人,年均上升16.7%。思考问题:“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里的“规矩”是指什么?规则、法律和道德。9.2 法律保障生活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通过学习让我们增强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培养遵纪守法的好习惯;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懂得法律规定的权利不容侵犯,法律规定的义务必须履行;明确法律的特征,体会法律是我们的“保护神”。学习目标ONE 法律的特征观察漫画,分析漫画中的行为分别通过什么方式来约束和规范?小伙子,能给老人让个座位吗?无故迟到、旷课,是违法校规的。无证驾驶、后悔呀!道德法律校规法律与道德的共同作用: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填写表格,归纳法律、道德和校纪校规的区别。产生方式 实施手段 调整对象和范围法律道德校纪校规国家制定或认可国家的强制力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舆论、习惯、信念普遍适用学校或有关部门制定教育行政力量学生团体作用:“它们”都用于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1.法律与其他行为规范的联系与区别A.联系:法律,道德、纪律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产生方式 实施手段 调整对象和范围法律道德校纪校规国家制定或认可约定俗成学校或有关部门制定靠国家强制力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习俗、教育教育行政力量全体社会成员全体社会成员本校的师生B.区别: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2023年3月14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草案。2024年4月26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的决定。阅读以上两条法律,由此总结我国法律的产生方式?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制定,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法律、修改 或废止现有法律的活动。国家制定法律如: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民法典》认可,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根据实际需要,以一定形式赋予在社会上已经存在的某些习惯、道德规范等以法律效力的活动。国家认可法律将“常回家看看”写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有明确规定,驾驶摩托车时,驾驶人员和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戴安全头盔。不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头盔的,将受到记2分,罚款200元的处罚。第九十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思考:有人说,戴不戴头盔靠自觉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罚款呢?②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最主要特征)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做后盾其他行为规范以舆论、信念、教育等力量保证实施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国家强制力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证实施。以上举措给我们什么启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近年来,我国开展天网行动,抓捕外逃贪官。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2023年1月6日,山东省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辽宁省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文喜受贿一案,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李文喜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即使是公职人员,违法犯罪也会受到法律制裁,说明什么道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调整的对象和范围: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全体社会成员指生活在当前社会中的人,包括长期在当地生活或工作的外国人。贪官被判刑司机违章被罚16名中学生被判刑2.法律的特征?P91-92(1)(2)(3)(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3.怎样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1、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2、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3、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TWO 法律的作用我国旅游法规定:对于刻划、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的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可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我国旅游法规定:旅游者有权自主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有权拒绝旅游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旅游者有权知悉其购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旅游者有权要求旅游经营者按照约定提供产品和服务。上述法律规定说明法律具有什么作用?第四十三条 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一)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第四十四条 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法律、法规;(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法律的规范作用: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吃完饭时,小明妈妈说:隔壁邻居小云的父亲买了一辆中巴,从事客运生意。小云爸爸一直想让小云辍学,帮他售票,但是小云始终不同意。后来在父亲执意要求下,小云被迫辍学。学校得知此事后,会同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做小云父亲的思想工作……法律链接:《义务教育法》第5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1.你认为小云父亲应该怎么做?不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小云的父亲应该让小云返校读书,不应该让其辍学。小云的父亲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律的规范作用保护了小云的受教育权。2.小云父亲慑于法律,答应小云继续上学,这保护小云的什么权利?法律的保护作用法律保护公民的权利合法财产受保护权个人信息(隐私)受保护权消费者权利受保护法律规范公民的义务孝敬老人、赡养父母禁止偷窃不得侮辱、诽谤他人制 裁 违 法 犯 罪理解法律作用4.法律的作用?p92-93总+(1)(2)总述: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1)规范作用:①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②让我们懂得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③法律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2)保护作用: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法律保障生活规范作用保护作用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行为规则的种类以及异同点法律的特征法律的特征法律的作用1. 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并下达死刑执行命令,对 “级别最低、数额最大、手段最恶劣”的贪污案件的案犯罗亚平依法执行死刑。这一案例说明( )A 、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 法律只对违法分子具有约束力C、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D 、只有犯罪行为才承担法律责任C2. 两个20岁出头、不谋正业的小伙子由于经济拮据,持刀抢劫,走上了犯罪之路。2016年9月30日,江阳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易某、谭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这说明( )A、法律规定人们应享有的权利B、法律是协调诸多不同利益关系的最有效的准则C、法律对于突破法律底线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进行惩处D、法律保证每个人自身权益不受损害C3. 成都卢女士驾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变道并点刹车,侧面一正常行驶的车辆不得不紧急刹车,车内的孩子受到惊吓啼哭不止。该车男司机张某逼停并殴打卢女士,致其右肩骨折、脑震荡。张某因涉嫌寻衅滋事被警方刑事拘留。对此事的正确看法是( )① 卢女士有错在先,就该挨打② 随意变道等交通陋习违反交通法规,且潜在的危害极大③ 张某打人的行为情有可原,目的是为了保护家人④ 张某殴打卢女士是违法行为A、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④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