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青春舞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唱《青春舞曲》,使同学们能够懂得“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学习”2、了解新疆歌舞典型节奏以及维族音乐特点,区分并掌握歌曲中十六分音符和附点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3通过为歌曲的声势节奏创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小组协作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了解新疆歌曲典型节奏以及维族音乐特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教学难点:学生能准确掌握新疆歌曲节奏型,区分并掌握歌曲中十六分音符和附点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整体感知法、表演法、视听法、实践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小组学习任务单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引情激趣跳一段斗音最火的维吾尔族舞蹈《亚古丽娜》,请学生们说出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师:那大家去过新疆吗?了解新疆吗?(了解的学生发言,并给以肯定)一分钟短视频《走进新疆》,了解新疆的风光,民俗、小吃、瓜果、服饰、歌舞……等。【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新疆维吾尔族舞蹈,激起了解新疆的欲望,观看从抖音上下载的短视频激发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教学做好铺垫。本环节舞蹈音乐下载于腾讯QQ,短视频下载于抖音。下面就让我们出发,一起出发,开启新疆音乐学习之旅,学唱维吾尔族民歌《青春舞曲》(板书课题《青春舞曲》)(二)、讲授新课 学习新知1.介绍作者王洛宾王洛宾,有“西部歌王”之称。他是一位特别喜欢新疆民歌的北京人,一生扎根新疆。把新疆的民歌介绍给了全国以及全世界,为传播和发展祖国的西部民歌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先后出版了8部歌曲集,经典作品《在那遥远的地方》、《掀起你的盖头来》、《阿拉木汗》、《达坂城的姑娘》……等。2.聆听音乐,思考:歌曲的旋律、节奏各有什么特点?它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3.出示谱例,学唱歌曲:a.带领同学们找出新疆歌曲典型节奏型(重难点节奏),并讲解练习(1)×××× ×××× ××× ×(2)×.××× ××× ×.××× ×【设计意图】通过节奏练习视频,既能激发学生挑战的兴趣,又能让学生轻松准确掌握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和附点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为解决歌曲演唱中的难点做好铺垫。b.教师范唱歌曲,生小声哼唱歌曲旋律。C.跟随(老师的)伴奏,反复学唱歌曲。并能背唱歌曲。注意:练唱第4,5乐句: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放慢速度唱准,唱出一问一答的感觉)练唱“别的那呀哟 别的那呀哟 ”处(“别”字语气要加重,注意声音的弹性)d. 用欢快充满青春的情绪完整连唱歌曲(可唱两遍歌词),要求端正坐姿,注意练唱中强调的问题。e. 带领学生分析歌曲旋律创作特点,及所蕴含的人生哲理①请找出旋律中每一句的末尾音和下一句的开头音,有什么规律?②请找出歌曲旋律中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乐句?(教师讲解“鱼咬尾”和“重复”的音乐创作手法)③这首歌的歌词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合作创编 展现自我★揭示游戏规则,跟着(自创资源)音乐视频进行声势节奏(游戏),在游戏中感受音乐节奏,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为小组合作创编节奏做好铺垫。★分小组合作为歌曲创编声势节奏(利用白板拖拽功能进行创编)5分钟后集体展示汇报成果★集体表演——根据同学们当堂创编的声势节奏,以及本节所学歌曲,跟着伴奏边唱边拍打合作表演《青春舞曲》【设计意图】在实践中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声势节奏视频《青春舞曲》是利用PPT和剪映APP,自创资源。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维吾尔族歌曲《青春舞曲》,学习音乐创作手法:鱼咬尾和重复。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人创造了动人的歌声和多姿多彩的舞蹈,我们要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并要像歌曲中所唱的那样珍惜我们的美好青春年华,努力学习。五、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聆听王洛宾先生的4首作品 :《在那遥远的地方》、《掀起你的盖头来》、《阿拉木汗》、《达坂城的姑娘》等板书设计《青春舞曲》维吾尔族民歌 王洛宾鱼咬尾 重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