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 预防近视 教案(表格式) 科学六年级下册青岛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 预防近视 教案(表格式) 科学六年级下册青岛版

资源简介

小学科学课时备课设计
课题 2.预防近视 课型 新授 课时 1 序号 01
内容分析 《预防近视》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人体感知环境》单元中的第二课时。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眼睛的基本构造及常见的眼睛的疾病的基础之上,通过模拟实验和资料搜集了解近视形成的原因;并了解如何预防近视的方法,指导学生用眼卫生。 教科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呈现问题“近视会给生活、工作带来不便,如何预防近视呢?”出示任务卡:搜集有关近视成因的资料。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发现身边人的近视的成因,让学生在课前就产生一种意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活动一“测测自己的视力 ”通过测量视力的活动,引导学生明确正确测量视力的方法。活动二“哪些行为容易导致近视?”教科书呈现了三组图片,分别是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书写姿势不正确、在昏暗的环境中看书,炼钢工人戴面罩、做眼保健操,及气泡语“我还知道......”,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辨析知道容易导致近视的行为,平时要注意保护我们的眼睛。活动三 “近视的害处与预防”教科书通过模拟实验引导学生探究近视形成的原因,并用资料卡的形式呈现了近视形成的原因。教科书提出问题“怎样预防近视”并呈现了三组图片“做眼保健操”“多到户外活动”“不过多吃甜食,保持营养均衡”。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近视的矫正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将学习兴趣由课堂延伸到课外。 本节课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引导学生了解预防近视的知识,注重用眼卫生的保护,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学会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课标分析 核心概念: 7.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p62 学习内容: 7.3人的生活习惯影响机体健康 内容要求:列举睡眠、饮食、运动等影响健康的因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业要求: 能通过测量、调查、统计,分析自身生活习惯和外部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科学观念目标:(5-6年级)简单描述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科学思维目标:(5-6年级)能使用或建构模型,解释有关的科学现象和过程。 探究实践目标:(5-6年级)能利用相关仪器设备进行观察并记录;应用所学科学原理设计并制作简单的装置,能进行模拟演示并简要解释。 态度责任目标:(5-6年级)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发生原因的因果兴趣;不盲从,不迷信权威,能以事实为依据,做出独立判断,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愿意调整自己的想法。
学情分析 知识经验 已知:已经初步学习视觉的产生机制,对眼睛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有了一定的认知,对眼睛的刺激反应、常见的眼病及预防有一定的了解; 未知:对视力的具体测量方法,近视的成因等有待学习。 生活经验 已知: 已经对近视有所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按时做眼保健操,但个别同学眼操不规范;班级里部分同学已经出现假性近视;大部分学生有不良的用眼习惯。 未知:对近视的害处和预防没有清晰的认识。 策略经验 已知:已经了解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未知:借助凸透镜成像,模拟近视的形成。
差异分析: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存在差别。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 通过查阅资料及汇报交流活动,说出近视形成的原因、危害及导致近视的行为,列举预防近视的方法。 【科学思维目标】 通过观察眼睛成像的模拟实验的不同现象,分析成像清晰度与凸透镜凸度大小的关系,并进而归纳近视的成因。 【探究实践目标】 在教师指导下,能用凸度不同的凸透镜、纸屏、蜡烛等器材做近视成因实验,并做实验记录。 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如语言、文字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态度责任目标】 通过小组活动和汇报交流,说出预防近视的重要性,培养合作精神和开放包容的科学态度;通过归纳分析,培养严谨务实探究精神,培养珍爱和保护眼睛的意识,并结合实际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 教学重点:近视形成原因实验 教学难点:近视形成原因实验,近视的预防怎样养成保护眼睛的好习惯 突破措施:通过图片展示、播放视频及模拟实验,积极引导学生大胆猜测,针对猜测进行合理分析,逐步使学生理解本节课内容,并进行必要的课堂练习,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知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两个凸度不同的凸透镜、纸屏、蜡烛。 2、课件—预防近视 3、视力表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眼睛保护的常识
教 学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与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指导与补救
一、 情景导入 目标1、4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课题《预防近视》,提出问题“同学们每年都会体检,有的同学会被医生告知近视了。这是怎么回事?我们该如何预防?”激发学生对近视探究兴趣。 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患有近视的人看不清远处的物体,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近视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预防近视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出什么是近视及预防近视的方法。 预设:学生对近视的成因和预防了解不够,描述不够完整。 补救: 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教师在课程进行中再进行引导。
二、探究实践 目标1、2、3、4 二、合作探索 (一)小试牛刀,测测自己的视力 1.学生交流视力检测的经历 教师提问:在以往的体检活动中,你们是如何进行视力检测的 检测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检测视力时,医生会给我们提供一个可以遮住一个眼睛的物品。保证两只眼睛要分别测试;测试时,医生会让我们观察并报出表中类似字母“E”的开口朝向,以此来判断我们的视力。 教师依据学生交流内容,利用课件适时进行总结和补充 教师出示教科书方法指导内容,帮助学生掌握视力检测的方法。教师方法指导,一名学生上台演示: (1)将视力表挂于光亮处,表的5.0(或1.0)行与受检者的眼睛位于同一高度。 (2)被检查者应距离视力表5米远,背向光源。(3)检测一只眼睛时,须将另一只眼睛完全遮住,不要压迫眼球。 3.教师出示教科书资料卡信息、拓展学生对标准对数视力表的认识,学习自我检测视力的方法。 教师总结:现在,我们掌握了视力检测及自我检测的方法。课后,我们可以来测一测自己及其他同学的视力,并将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上,养成定期检测视力的习惯。 (二)交流探讨,哪些行为容易导致近视 任务一: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掌握视力检测的方法,正确测量自己的视力。 预设:学生操作不够规范或不能正确读视力表。 补救: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 互助作用,教师通过图片进行提示。 预设:学生没有考虑到晶状体的凸度变化是由牵引晶状
教师提问: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是我们的视觉器官,让我们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可是,生活中,我们的一些不良习惯会导致近视,影响我们的视力。你们知道哪些行为容易导致近视呢 学生交流不良用眼行为。 教师纠正、补充、总结学生的交流内容,并呈现几种常见的容易导致近视的行为。 (三)近视的危害和预防。 I.梳理总结,了解近视给生活带来的不便 教师出示视频及教科书情景图,情景图显示“近视是一种疾病,看不清远处的物体”,与课前谈话内容相衔接,使学生明确近视的害处及给生活带来的不便。 2.模拟实验,分析近视的成因。 教师提问:为什么患了近视,看远处的东西会模糊呢 学生猜想、交流。 模拟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借助点燃的蜡烛、凸度不同的透镜、光屏进行模拟实验,通过改变变量来探究看不清远处物体的原因。 注意事项:(1)实验时,室内光线不能太亮;(2)蜡烛、凸透镜、纸屏必须摆放在桌面上同一直线上。而且蜡烛的焰心、凸透镜的中心、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讨论交流,得出“凸度大,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凸度小,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的实验结论。 教师出示教科书资料卡上的信息,让学生对近视后观察远处物体模糊的原因有进一步的了解: 如果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牵引晶状体的肌肉总是处在紧张状态,就容易疲劳,调节能力会逐渐减弱,看远处的物体就会模糊。 3.引导交流,预防近视从我做起。 教师列举近视的危害,看不清黑板,影响学习;就业和参军受限;甚至会出现视网膜脱落。提出问题:近视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不便,我们怎样预防近视 任务二:通过自身学习及生活经验,讨论总结近视的成因。 任务三:小组合作,利用凸透镜、纸屏、蜡烛进行模拟实验,变换蜡烛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及凸透镜的凸度来探究近视的成因,根据实验现象,总结近视的成因。 任务四:小组讨论,总结预防近视的措施。 体的肌肉调节的。 补救:教师进行眼球构造的详解,从而让学生明白在人眼中,晶状体凸度变化是由牵引晶状体的肌肉的紧张和舒张来实现的。 预设:部分学生在实验中操作不够规范。 补救:教师详细讲解注意事项,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 互助作用,教师加以引导。 预设:学生对近视的预防措施思考面较窄,能想到写字坐姿端正,做眼保健操等,但像不能在行驶的车内看书,营养均衡少吃甜食等预想不到。 补救: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并引导学生分析。
呢 学生交流:做眼保健操;多到户外运动;不在强光或昏暗灯光下看书…… 教师依据学生交流的内容,适时进行纠正、补充和总结,倡导学生保护视力,积极预防,践行科学健康的用眼习惯。 【
拓展延伸 目标1、4 1.教师引导学生课后通过查阅资料、询问家人、访问医生等方式,了解近视矫正的方法。如电脑验光检测视力,佩戴框架眼镜或隐形眼镜;增强晶状体调节力训练;手术矫正等。 2.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近视,积极预防。 任务五:利用书籍或网络,了解近视的矫正方法。
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完成本课活动手册内容。 基础型 目标1、2、3 3分钟
查阅资料,了解近视矫正的方法。 拓展型 目标1、2、3 3分钟
运用自己查阅的资料和本节所学知识,向家人朋友介绍容易引起近视的行为和现象及预防措施。 综合型 目标1、2、3 3分钟
板书设计 预防近视 蜡烛 物体 凸透镜 晶状体 纸屏 视网膜 肌肉收缩 凸度变大 近处 肌肉舒张 凸度变小 远处
达标反思
实验备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