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9.2 法律保障生活 课件(37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9.2 法律保障生活 课件(37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9.2 法律保障生活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1.政治认同:通过对法律特征的学习,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明白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法治观念:认识法律的含义,明确法律的特征,懂得法律是生活的保障,知道公民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能够体会法律是我们的“保护神”。
3.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法律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法律的作用。
自学指导(1分钟)
认真阅读课本P89-94,思考下面问题。(5分钟)
1、道德、法律等行为规范的共同点(联系)?P90
2、法律的特征?P91-P92
3、怎样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P92
4、法律的作用有哪些?P92-P94
Part 01
法律的特征
道德
校规校纪
法律
小伙子,能给老人让个座位吗?
无故迟到、旷课
无证驾驶、后悔呀!
思考:辨别上列情境属于哪种行为规范?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有什么共同的作用?
观察图片,分析漫画中的行为分别通过什么方式来约束和规范?
道德
法律
校规
法律与道德的共同作用: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笔记整理
法律、道德和校纪校规的区别(不同点)
目标导学一 法律的特征
产生方式 实施手段 调整对象和范围
不同点 法律
道德
校规
相同点 国家制定或认可
国家的强制力
全体社会成员
自发形成、约定俗成
舆论、习惯、信念
普遍适用
教育部门或学校制定
教育和行政力量
学生及教职工
都用于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2022年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
黄河保护法是怎样产生的?
国家制定
新闻链接
中华儿女历来崇尚“精忠报国”、“苟利国家生死以”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今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12月21日上午,为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宣传解读和贯彻实施,形成推动法律正确有效实施的浓厚社会氛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共同举办爱国主义教育法实施新闻发布会。
想一想: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是如何产生的?
知识拓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制定过程
2022年7月
提出,根据党中央批准的立法工作安排,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牵头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
2023年6月2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
2023年10月2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23年10月24日通过
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2023年10月24日
知识小结:1.法律的特征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p91
01
国家制定
提出
审议
表决
公布
我国法律的制定程序
知识运用
【相关链接】
目标导学一 法律的特征
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
国家制定
指特定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法律、修改或废止现有法律的活动。
国家认可
指特定国家机关根据实际需要,以一定形式赋予在社会上早已存在某些习惯、道德规范等以法律效力的活动。

军队
警察
法庭
监狱
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国家强制力
法庭
监狱
警察
军队
(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p92
落马的高级官员
徐才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涉嫌受贿犯罪
令计划,中央统战部部长,贿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滥用职权罪
郭伯雄,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涉嫌受贿犯罪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全体社会成员指生活在当前社会中的人,包括长期在当地生活或工作的外国人。
贪官被判刑
司机违章被罚
外国人因违法被逮捕
16名中学生被判刑
一、法律的特征
2.法律的特征有哪些?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国家立法机关是全国人代会及其常委会。
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国家强制力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笔记整理
目标导学一 法律的特征
3.如何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1
2
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法律、道德和校纪校规的区别
产生方式 实施手段 适用范围
道德
纪律(以校规校纪为例)
法律
自然形成
教育行政机关
全体社会成员
学校师生
批评教育、自觉遵守
靠社会舆论、习俗、信念
国家制定或认可
国家强制力
全体社会成员
2
法律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高考作弊入刑”实施以来,据报道,各省作弊现象比往年有大幅减少。
思考:材料说明法律有什么重要性
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议案说法
对比两幅图片的区别,你认为是哪一行为规范在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探究二:
法律的作用
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探究与分享
公民的权利
第三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公民的义务
第四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第五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第五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法律的规范作用: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以下的法律条文说明了什么?
(1)规范作用:
①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
②让我们懂得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③法律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法律的作用
教学目标
探究感悟
结合P93 第2个 “探究与分享”回答问题
1.你认为小云的父亲应该怎么做 法律依据是什么
2.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还体现在哪些方面 你能举例说明吗
1.小云的父亲应该送小云回去上学。法律依据是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中规定,父母或监护人要依法保障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
2.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体现在各个方面。如平时买东西遇到了欺诈,可以到有关部门举报,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遇到意外伤害,依靠法律获得救助等。
遇到生活中的下列纠纷,应如何处理?
法律具有保护作用
(2)保护作用:
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法律的作用
课堂笔记
(1)规范作用
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2)保护作用
③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4.法律的作用(p92—p94)
观点错误。法律具有局限性,它只负责调节一小部分社会关系,还需要道德、规章制度进行补充。法律具有滞后性,这个观点夸大了法律的作用,与现代法治精神背道而驰。
观点讨论
现代社会中的一切事情都可以通过法律来解决,法律是万能的。
法律保障生活
法律的特征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最主要特征)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法律的作用
规范作用
保护作用
课堂总结
A
1.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决定。这说明法律( )
A.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
C.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能够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对点训练
2.下列选项能体现法律最主要的特征的是 ( )
①2020年5月28日全国人大通过了《民法典》
②《婚姻法》规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③涉嫌受贿800万元的中国农行原副行长于大路被判刑
④某农药化工厂因违反环境保护法被法院责令停止生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
3. 广东依法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2000多人,其中厅级干部5人,处级干部94人。这表明( )
A、扫黑除恶是我省现阶段的中心工作
B、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C、每个公民都平等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
D、任何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D
4. 某公司在未按要求报备的情况下,投放3000多辆自行车供群众有偿使用,被交通执法部门依法处罚。可见( )
A、投放自行车是违法的
B、违法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C、违法要受到行政处罚
D、交通执法部门是监督机关
B
5、连一连
杀人抢劫 《森林法》
乱砍滥伐 《大气污染防治法》
超标排放废气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上学路上被狗咬伤 《刑法》
父母不让我按时入学 《义务教育法》
小郑学习受干扰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小叶买了劣质皮鞋 《劳动法》
小静五一期间加班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材料一:检察机关对21名省部级干部立案侦查,对令计划、苏荣、白恩培等48名原省部级以上干部提起公诉。
材料二: 河南省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白恩培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宣判。白恩培被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材料三: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2017年3月15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6.下列材料分别表现了法律的哪一特征?
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法律对所有社会成员都具有普遍约束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