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中国 课件- 2024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时政热点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全面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中国 课件- 2024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时政热点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全面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中国
一、时政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以下简称《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已由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于2023年6月28日通过,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将为残疾人、老年人权益保护提供更强的法治保障。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从设施建设、信息交流等方面全面系统地作出规定,填补了以往法律政策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的一些操作性规范空白。立法充满了温度,为改善民生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涉及考点内容:
全国人大、依法治国(科学立法)、法治(良法之治)
尊重和保障人权、平等原则、对特殊群体关爱
公平正义、改进规则
1.《无障碍环境建设法》
设问猜想
1.请你谈谈制定和实施无障碍环境建建设法的必要性。
①这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需要。
②有利于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③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
④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与时俱进,积极改进规则。
⑤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2.从不同角度阐述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出台的意义。
①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依法治国。
②有利于提高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彰显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促进社会进步。
③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④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营造“尊老爱幼、扶弱济困”的社会氛围。
2.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
2023年6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起草了《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依法严惩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对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应当体现从严惩治精神,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公平正义。坚持严格执法司法,对于网络暴力违法犯罪,依法严肃追究,切实矫正“法不责众”的错误倾向。要重点打击恶意发起者、组织者、恶意推波助澜者以及屡教不改者。
涉及考点内容:
人民当家作主、民主决策
依法治国、法治于自由、法律作用、改进规则
1.分析网络暴力的危害。
①网络暴力侵犯他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权益。
②践踏道德底线,败坏社会风气,影响人们的价值观。
③破坏网络环境,危害国家网络安全。
设问猜想
2.国家采取措施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说明了什么
①我国努力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②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维护网民的合法权益。
③我国重视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3.国家采取措施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有什么意义
①有利于依法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
②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
③有利于增强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引导网民文明上网。
④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网络法律意识和网络公德意识。
⑤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
4.为避免网暴“按键伤人”的行为,青少年应如何做
①要学法、懂法,树立法治观念;
②自觉守法,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学会用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爱国主义教育法
立法经过
2023年6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4]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三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23年10月24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涉及考点内容:全国人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依法治国、法律特征、国家主席职权
设问猜想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国家为爱国主义教育立法的原因。
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②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为爱国主义教育立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③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有利于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④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的要求,为爱国主义教育立法,有利于为全体公民提供正确的价值引领;
⑤有利于增强公民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的法治意识。
2.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通过有什么现实意义
①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是落实宪法规定,形成全社会一体遵循的法律规范,有利于更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②将爱国主义教育写入法律、形成制度,有助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对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3.有人认为:完善以爱国主义教育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能建成法治中国。对此你怎么看
该说法错误。①完善爱国主义教育法,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科学立法的要求。②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③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4.第十个国家宪法日
涉及考点:宪法地位、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维护宪法权威、增强宪法意识
设问猜想
1.为什么要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①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2、我国每年开展宪法宣传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对国家:有利于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②对社会: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形成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社会氛围;
③对公职人员:有利于增强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观念,规范权力运行,引导国家公职人员忠于宪法、维护宪法;
④对公民:有利于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全体公民的宪法意识,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3.为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学校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①开展宪法诵读活动;
②举行模拟宪法宣誓活动;
③举办宪法知识竞赛活动;
④组织学生参观宪法主题公园;
⑤举办宪法专题教育讲座。
4.践行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①认真学习宪法知识,认同宪法,践行宪法;
②自觉宣传宪法,积极参加各类宪法宣传活动;
③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法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答题角度
1.从政治制度、国家机构的角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2.从法律的角度:
(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们的合法权益。
3.从全面依法治国的角度: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践行法治精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契约精神、规则意识。
4.从网络生活的角度:
(1)网上交友,要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2)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3)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5.从民族精神的角度:
(1)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6.从法治与德治关系的角度:
(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2)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3)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三、真题练习
1.(2022年江苏苏州)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这充分表明,在我国
①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②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③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④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2.(2022年四川德阳)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截至2021年10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审查407.8万件、437.9万人,其中中管干部484人;共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99.8万人。材料表明
①党中央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
②我们既受法律的约束又受法律的保护
③党正风肃纪反腐倡廉取得了显著成绩
④国家机关依法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权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3.(2022年江苏苏州)2021年12月4日——第八个“国家宪法日”,我市某中学组织了宪法知识竞赛、宪法诵读等主题教育活动。如果给本次活动拟一个宣传标题,最恰当的是
A.家校密切配合,共育时代新人 B.杜绝违宪行为,珍惜美好生活
C.增强宪法意识,自觉践行宪法 D.学习党史知识,弘扬民族精神
C
4.[2022江西中考] 教育部连续8年开展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连续组织6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通过网络在线学习、微视频征集、法治实践、演讲等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开展这些活动旨在( )
A.规范权力运行,扩大公民权利
B.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
C.完善宪法内容,保障宪法实施
D.让学生认识到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
B
5.2022年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一条规定:为了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说明了什么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