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马克思
主义哲学
(第一、二单元)
辩证唯
物主义
历史唯
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4课)
唯物辩证法(3课)
社会历史观(5课)
人生观、价值观(6课)
辩证唯物论(2课)
思维导图
第3课的核心问题——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
两个总特征
(基本观点):
联系(3.1)
实质和核心
(根本观点):
矛盾(对立统一规律)(3.3)
唯物辩证法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
对
立
孤立
静止
片面
发展(3.2)
构成、引起
的根本内容
的根本动力
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联系观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通过对联系的相关知识的学习,认同马克思主义关于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2、科学精神:能够对联系的观点进行分辩和比较。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3、公共参与:在生活中能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1、联系的内涵
2、联系的基本特征
3、整体的含义、部分的含义、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4、系统的含义与基本特征
5、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方法论要求
3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找出相关内容,并划出来。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延迟符
Part 01
引言
世界是物质的,也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我们要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学会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2023年秋,奶茶品牌瑞幸与白酒品牌茅台合作出品的“酱香拿铁”饮品掀起热卖浪潮。思考:这种饮品热卖得益于什么?
情境探究
提示:得益于创作者将奶茶和白酒联系在一起,引起消费者消费兴趣。
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外部联系
内部联系
联系
事物与事物之间
相互依赖
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相互作用
知识拓展:规律是一种联系,但只有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才是规律。(联系≠规律)
事物内部要素之间
1、联系的含义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自然界是普遍联系的
酸雨的形成
生态圈
食物链
建材
建筑行业
机械制造业
物业管理
装修
家具
家电
交通
房地产业
人类社会是普遍联系的
科学发展观
邓小平理论
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的思维也是普遍联系的
一脉相承
与时俱进
表现
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事物之间
事物内部
整个世界
①联系的普遍性: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原理)
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方法论:
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特征
思考:联系是既然普遍的,是否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比如教室里的你与太平洋里的一条鱼有联系吗?为什么?
?
你
注意: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联系是有条件的,只有在一定条件下两事物之间才能建立联系,并且这种联系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联系具有条件性
①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
②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
①含义: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自在事物的联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
②分类
(就其与实践的关系)
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产生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如:人工降雨、港珠澳大桥。
注意: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类产生前早已经存在)
如: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联系
2、联系的特征
②联系的客观性
2、联系的特征
【原理内容】
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
(1)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2)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②联系的客观性【反对主观臆造联系】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判断:哪些是自在事物的联系,哪些是人为事物的联系?
666,888——顺顺顺,发发发
乌鸦叫丧、喜鹊报喜
沧海桑田变迁
人类破坏雨林,最终导致沙尘暴的出现
计算机网络化将整个世界联结为一个整体
港珠澳大桥建成、南水北调京沪高速铁路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
不是联系
不是联系
自在事物的联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
自在事物的联系
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1.人类可以建立(改变)具体(新)的联系
2.人类可以建立(改变)固有的联系
3.人类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建立具体(新) 联系
4.人类可以根据固有联系建立具体(新)联系
5.人们可以创造或消灭联系
√
×
×
√
×
直接联系——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外部联系
本质联系——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偶然联系
①原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具有多样性,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②表现形式
鱼儿离不开水(直接联系)
万物生长靠太阳(外部联系)
万有引力 (本质联系)
守株待兔(偶然联系)
③多样性
2、联系的特征
2、联系的特征
【原理内容】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方法论】
①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②总之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多样性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原理 原理内容 方法论
联系的普遍性 一切事物都和周围事物联系着;事物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联系的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归纳整合: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延迟符
part 02
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高燃瞬间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1)人体与其组成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2)学校与其职能部门(如: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办公室、团委、各年级、各班)
(3)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氧原子
(4)人的一生与婴儿期、少年期、青年期、老年期
生活中的整体与部分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1)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
学校作为一个整体由各个班级和部门构成
学校的发展是由初创、发展、壮大等各个阶段构成
示 例
全局
局部
全过程
各个阶段
①含义不同
整体
部分
是事物的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 。
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阶段 。
空间
时间
1、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1、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1)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
如:一高中作为一个整体具有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的功能,各个部分(教务处、政教处、团委好、总务处等)服从服务于一高中这一整体。
①整体和部分相互依赖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思考:下列现象体现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什么关系?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
强调部分
强调整体
强调部分
强调整体
1、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2)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1、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③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关键部分
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石激起千层浪;
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
细节决定成败;
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
部分影响整体
整体影响部分
课堂练习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原理】
①整体与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整体局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强调整体)
③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也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强调部分)
【方法论】
①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强调整体)
③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强调部分)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二者都强调整体性,但又有区别,系统和要素还强调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系统与要素辩证关系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①整体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
②有序性: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
③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合使整体的功能具有了趋向强化的特征,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3、系统的基本特征
上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田忌
齐威王
下等马
上等马
中等马
负
胜
胜
系统
系统
胜
着眼系统的整体性
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不局限于一匹马的比赛结果,而是统筹全局,注重整体目标。
根据对方的部署,按照马的等级调整马匹的出场次序
通过合理安排次序,使系统结构出现优化调整。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的含义
联系的特征
多样性
普遍性
客观性
方法论
方法论
方法论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固有联系,切记主观随意性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系统和要素的辩证关系
区别
联系
含义
地位、作用、功能
相互依赖
相互影响
含义
基本特征
方法论
树立全局观
立足整体
重视部分的作用
课堂小结
1.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2.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3.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因而是无条件的。
4.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
5.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因而是主观的。
6.联系是客观的,发明创造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
7.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
8.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
×
×
×
×
×
×
×
课堂练习
1.(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人见佳山水,辄曰‘如画’,见善丹青,辄曰‘逼真’。”清代画家王鉴的这句话道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审美体验。可见,“如画”与“逼真”( )A.是对现实的描绘和升华,实现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B.表明事物的存在受到主体认识和体验的制约C.说明观念可以无限趋近于客观现实D.反映了山水与丹青的联系具有“人化”特点
A
课堂练习
2.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重要内容。2023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紧密联动”。作为重大国家战略,海南自贸港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安排,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进一步深化合作,增强发展韧性、拓宽发展空间,为打造跨区域合作典范筑牢基础。材料表明( )
①正确意识能够指导人们科学认识客观世界
②符合规律的意识才能有效发挥改造世界作用
③人们可以根据正确认识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④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课堂练习
3.(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春分之日,玄鸟至”(《逸周书·时训解》)。在周代,古人就已经靠观察燕子等候鸟春归的时间来确定节气、规划农时。中原地区的燕子多是在春分前后飞回筑巢育雏,周天子便在春分之日祭祀神灵,祈求子孙繁茂。由此可见( )
①人能借观察燕来与春到间的关系把握自然变化规律
②依据对规律的认识去规划农时属于实际的农耕活动
③将燕来与子孙繁茂相联系是对客观对象反映的结果
④把握燕来与人活动的联系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