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3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学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选择性必修3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学案(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经济全球化引起的劳动力的全球性流动,分析现代社会移民的表现及影响。
2. 掌握经济全球化引起了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变化,分析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变化对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
3. 掌握难民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联合国解决难民问题的措施,分析难民问题产生的影响。
掌握移民社会文化的特点,分析当今移民社会面临的文化认同问题。
【学习重难点】
重点:多元文化碰撞与重构——现代移民社会的文化认同。
难点:多元文化和文化认同的含义及实质的认识和理解。
【预习新知】
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1. 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
(1)原因: 加速发展促使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生产的国际化大大加强。
(2)劳动力的大规模全球流动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3)表现
① 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等发达地区从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吸收了大量劳动力。
②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量非洲劳动力涌向 。
③ 经济高速发展的日本以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吸引了许多亚非移民。
④20 世纪90 年代, 成为西欧、北美劳动力的新的来源地。
2. 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变化
(1)原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传统行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减少,企业对劳动力的 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表现
①20 世纪50— 70 年代:大多数移民在制造业和公共服务业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② 大约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全球劳动力的流动呈现出新的趋势,这在跨国公司中表现尤为明显。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在发达国家接受高等教育,并留在发达国家工作。他们作为移民中的“知识精英”,
在跨国公司的国际业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难民的困境和救助
1.难民产生的原因:因________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矛盾、自然灾害、经济恶化等各种原因被迫离开原籍国,且不能或不愿返回原籍国。
2.产生的主要地区:二战前主要是欧洲;二战后主要是________、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
3.难民的地位:在收留国一般没有基本的________,处境十分艰难。
4.联合国解决难民问题的措施
(1)1950年,联合国成立“________”,专门协调处理难民问题。
(2)1951年,联合国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救助难民的________。
(3)1966年,通过了《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扩大1951年公约的________。
(4)2000年12月4日,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1年起,每年的6月20日为“________”。
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1.移民社会
(1)移民社会的居民由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民族组成。
(2)特质:多元文化并存、________。
(3)文化:在不同文化的交汇、借鉴与认同中,这些移民社会形成各种________的移民文化。
2.美国的移民文化
(1)形成:白人驱逐、消灭北美印第安人,阻碍了印第安文化的正常发展,同时吸收了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地的文化,形成了以欧洲文化为主流的________。
(2)显著特征:民族和文化的________。
(3)问题:存在着不同民族间的________问题。
3.新加坡是具有移民社会特征的城市国家
(1)形成原因:19世纪以来,________的通航,极大地缩短了东南亚与欧洲的航程。随着东南亚地区经济的发展,马六甲海峡海运繁忙,新加坡逐渐成为繁荣的贸易大港和国际化都市,从英国殖民地成为独立国家。
(2)人口构成:来自中国南方各省的华裔移民超过70%,其次为本地的________,还有近10%的印度裔移民。
(3)多元文化和谐共处,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①马来语、________、英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
②各民族尊重彼此的________和风俗习惯,各类宗教建筑形式各异,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巩固训练】
1.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们在世界各地雇用劳动力,赚取巨额利润。材料表明全球劳动力的流动趋势是( )
A.发展中国家成为主要流向地 B.呈现出“精英迁移”的新趋势
C.劳工迁移是主要趋势 D.主要流向中东产油国
2.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后,以色列国建立,巴勒斯坦难民问题就此产生。仅第一次中东战争就产生了90多万巴勒斯坦难民。由于生存空间狭小、土地贫瘠、经济落后,巴勒斯坦难民只能依赖联合国难民署和近东救济工程处生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仍有500万难民等待近东救济工程处的援助。据此推知,中东难民危机( )
A.推动国际难民救助体系完善 B.导致阿拉伯人失去土地、家园
C.致使联合国财政不堪重负 D.增加社会及经济危机风险
3.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二战后,欧洲、非洲、亚洲及拉丁美洲仍有大量移民涌入美国。下面是1960-1990年美国人口增长中移民的比例图。据此推测,美国( )
A.民族和文化具有多样性 B.族群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C.种族歧视已被完全抛弃 D.民族政策吸引各国移民
4.经济全球化对劳动市场最重要的影响是增强了它的灵活性,引起了人口迁徙和劳动力迁移的增长。由此推知( )
A.经济全球化是引起人口迁徙的唯一诱因
B.劳动力迁移是经济全球化重要表现之一
C.在真正全球化之前没有出现人口的迁徙
D.经济全球化进程取决于劳动力是否流动
5.美国1952年移民法在加强政治安全甄别的同时,还规定:凡申请就业的移民和临时劳工,都须申明入境后从事的职业。若其就业会引起美国劳工的失业,或对其工资和工作条件产生消极影响,则不得人境。这( )
A.扩大了美国对抗苏联的人才优势
B.是美国建设福利国家的一种努力
C.体现了冷战背景下美国人才引进的针对性
D.有利于美国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6.有学者研究美国外来移民地位:1789-1880年移民是备受欢迎的财富;1880—1924年移民逐渐被看作是“威胁”而加以限制;1924—1934年移民在美国的地位跌入谷底。这一变化说明( )
A.世界形势变化影响移民走向 B.外来移民是国家崛起的重要力量
C.社会环境影响外来移民地位 D.社会发展程度导致移民数量变化
7.联合国难民署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13日,俄乌冲突爆发后,已经有约250万难民逃离乌克兰,这是二战以来欧洲发展速度最快的难民危机。据《纽约时报》消息,2022年3月已有1.7万乌克兰难民向英国申请签证,英国设置了“必须在英国有亲属”的前提条件,因此仅有500人获签。这说明( )
A.欧美等国家无力承担难民责任 B.冲突必然导致全球性难民问题
C.难民问题的解决仍然任重道远 D.反经济全球化潮流将愈演愈烈
8.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对移民进行文化测验的法案,要求16岁以上的移民者证明其具有任何语言的基本阅读理解能力。埃文斯据此创作了漫画《美国城墙》(见下图)。该漫画反映出( )
(注:漫画旗帜上的文字为“自由土地”,城墙上的文字为“文化测验”,漫画底端的文字为“由国会议员伯内特提出”“山姆大叔:欢迎你们——假如你们能够翻越的话”。)
A.美国重视外来移民的文化水平 B.移民涌入阻碍美国发展
C.当时美国急需引进高科技人才 D.美国存在排外主义倾向
9.据统计,1960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迁出人口总共达到325万,超过90%的人口流向了欧美发达国家。2005年,全世界的1.91亿迁移人口中,大约1/3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迁移,1/3是从发展中国家迁到发达国家。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发达国家人才流失严重 B.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C.发展中国家实力的提升 D.国际经济新秩序形成
10.2005年,所有迁移者中有75%的租住者分布在28个国家,少于1990年的30个国家。1990年,所有迁移者中的15%在美国,而2005年这个数字是20%。1990-2005年,17个国家的新入人口增长数占了总数的75%。其中美国最多,增加了1500万人,其次是德国和西班牙,各增加了400万人以上。这一现象表明( )
A.发达国家可以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B.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人才流失现象
C.国际性劳动市场分工日益合理化
D.国际人口迁移流向发生巨大变化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由教材知识可知,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传统行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减少,贸易、金融等行业的就业机会增加,企业对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球劳动力的流动呈现出“精英迁移”的新趋势,这在跨国公司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故选B项。
2.答案:D
解析:中东难民危机由战争导致,战争使社会环境动荡,难民逃亡更会给周边国家带来经济和社会危机的风险,故选D项;材料未涉及国际难民救助体系完善问题,A项错误;引发难民失去土地、家园的是战争,不是中东难民危机,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联合国提供的经济援助,也无法得知联合国财政是否不堪重负,C项错误。
3.答案:A
解析:图片反映了1960-1990年美国人口增长中移民的比例从11%增长到39%,说明美国新增人口中外来移民占比较大,由此可推测,美国的民族和文化具有多样性,故选A项。材料不能反映族群结构发生巨大变化,B项错误。美国至今仍存在种族歧视现象,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民族政策,D项错误。
4.答案:B
解析:由题干可知,经济全球化引起了人口迁徙和劳动力迁移,故选B项。A、C、D三项本身说法错误,排除。
5.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冷战时期,美国引进人才时,不仅加强了对人才的政治安全甄别,还对其入境后从事的职业有所规定,体现了人才引进的针对性,故选C项,B项错误。美国1952年移民法并未体现对抗苏联的信息,A项错误。美国1952年移民法对移民和临时劳工入境做了限制,目的是减少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压力,与美国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并无直接联系,D项错误。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移民社会地位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选择C:1789-1880年美国正值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对劳动力需求较大,所以当时欢迎移民,但是在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美国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大量移民会占有工作与救济机会,因此不欢迎移民,这说明社会环境影响移民地位。排除A:材料主旨是移民在美国地位的变化,而非世界形势影响移民的走向。排除B:外来移民对移入国会有贡献,但这并非材料主旨。排除D:题干未体现社会发展程度与移民数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7.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俄乌冲突导致大量难民产生,且这些难民无法得到妥善的安置,说明难民问题的解决仍然任重道远,故选C项。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必然”说法过于绝对,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反经济全球化,D项错误。
8.答案:D
解析:据漫画内容可知,美国国会对16岁以上的移民进行文化测验,通过后才可以移民,说明对移民提出了文化限制,提高门槛,限制移民进入美国,反映出美国存在排外主义倾向,故选D项。A项是漫画的表象,未揭示实质。B项是移民涌入对美国的影响,材料是移民美国的条件。具备任何语言的基本阅读理解能力的移民并不意味着其是高科技人才,C项与漫画主旨不符。
9.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20世纪60年代,发展中国家人口集中向发达国家迁移,到2005年这种现象明显减少,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迁移明显增多,这说明发展中国家实力的上升增强了对人口的吸引力,故选C项。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和生活水平方面明显超过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人才流失并不严重,A项错误。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在人口方面的表现是全世界各地区人口流动的加速,与材料中的变化无关,B项错误。至今仍未形成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D项错误,
10.答案:D
解析:从题干“1990年,所有迁移者中的15%在美国,而2005年这个数字是20%”“其中美国最多,增加了1500万人,其次是德国和西班牙,各增加了400万人以上”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口迁移主要流向了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故选D项。题干未涉及发达国家的就业岗位和发展中国家人才外流的问题,A、B两项错误。C项与题意相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